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注入气体死亡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雷后康 《刑事技术》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1-11,共1页
洗胃中将气体注入胃肠致死的报道甚少,本文通过对一起医疗纠纷案例的检验,报道这样一个案例.死者胡X,男性,24岁.身体健康,1995年1月12日21时40分,胡饮38度白酒约250ml后醉酒,被抬送本市医院门诊.医生见胡烦燥,脉块,诊断为酒精中毒,拟定... 洗胃中将气体注入胃肠致死的报道甚少,本文通过对一起医疗纠纷案例的检验,报道这样一个案例.死者胡X,男性,24岁.身体健康,1995年1月12日21时40分,胡饮38度白酒约250ml后醉酒,被抬送本市医院门诊.医生见胡烦燥,脉块,诊断为酒精中毒,拟定补液、洗胃.随命护士取39~41℃清水2100ml加入洗胃机贮水桶中开机洗胃.当贮水中剩下约1600ml水时,护士开机并去护理办公室烧水,约3分钟后返回见贮水桶中无水,胡自己将胃管拔出,极度烦燥,腹胀如鼓.护士立即关机,确定插管吸出腹中清水未成功.值班医生见胡烦燥不安,腹膨隆,肌紧张,腹式呼吸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入气 酒精中毒 医疗纠纷 贮水桶 胃肠减压 洗胃机 失血性休克 注入 胃粘膜 低血容量休克
下载PDF
气体混相驱影响因素及不同注入气特性分析
2
作者 张丛迪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0年第12期21-25,共5页
油藏注气开发作为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技术之一,其对于不宜注水的差物性油藏有着很明显的优势,能否开展注气混相驱油是需要对油藏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实际油田上各个因素对混相驱的波及范围、最小混相压力、采收率等都有影响,通过... 油藏注气开发作为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技术之一,其对于不宜注水的差物性油藏有着很明显的优势,能否开展注气混相驱油是需要对油藏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实际油田上各个因素对混相驱的波及范围、最小混相压力、采收率等都有影响,通过从储层的温度、渗透率、非均质性等方面;原油的脱气程度、黏度、密度、组分等方面;不同注入气的特性这三大方面阐述了各个因素对混相驱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相驱 影响因素 注入气
下载PDF
注入气体提高砂岩储层酸化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义刚 张璐 +3 位作者 张丽平 邹剑 张云鹏 高尚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7-121,共5页
针对常规酸化作业逐渐暴露出酸化效果差、有效期短、解堵范围有限等问题,充分考虑砂岩储层气井酸化效果普遍好于油井的现场经验,提出了油井酸化过程中通过注入气体以提高酸化效果的设计思路。研究过程中分析了气液交替注入酸化解堵工艺... 针对常规酸化作业逐渐暴露出酸化效果差、有效期短、解堵范围有限等问题,充分考虑砂岩储层气井酸化效果普遍好于油井的现场经验,提出了油井酸化过程中通过注入气体以提高酸化效果的设计思路。研究过程中分析了气液交替注入酸化解堵工艺的作用机理及优势,通过室内实验进一步探索3种不同注气模式下,对未伤害及受钻完井液伤害岩心的酸化改善效果,并对比分析了注入不同气体对酸化效果的影响。研究认为,酸化过程中注入气体能明显提高被污染岩心的酸化效果,尤其采用前置气+气液交替注入的酸化模式,而对未受污染岩心注入气体改善酸化效果不明显,且总体上注CO_2气体酸化效果要好于注N_2。气液交替注入酸化工艺现场实验解堵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常规酸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 注入前置 液交替注入 污染岩心 未污染岩心
下载PDF
EAST托卡马克激光吹气杂质注入系统控制系统设计及测试
4
作者 范玉 赵宇红 +10 位作者 张洪明 吕波 林子超 沈永才 尹相辉 王福地 符佳 计华健 曾超 毛立宇 孙波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5-64,共10页
开展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杂质输运与杂质控制研究对于提升等离子体约束性能与保障装置安全有重要意义。为了在EAST(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托卡马克装置上开展杂质输运研究,需要发展一套用于注入示踪杂质粒子的... 开展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杂质输运与杂质控制研究对于提升等离子体约束性能与保障装置安全有重要意义。为了在EAST(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托卡马克装置上开展杂质输运研究,需要发展一套用于注入示踪杂质粒子的激光吹气(Laser Blow-off,LBO)微量杂质注入系统。本文描述了一种用于EAST托卡马克装置上LBO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与测试结果。该系统采用了全新的自动控制流程,使得系统可以重复、定量地向EAST等离子体注入不同元素的示踪杂质粒子。该设计通过STM32单片机系统实现对聚焦透镜位移、激光器被触发时刻的准确控制,且激光光斑直径可调,以改变杂质注入量。测试结果显示,系统能快速检测到外触发信号并实现精确定时,激光光斑聚焦位置误差小于0.40 mm,达到激光吹气杂质注入实验要求。本研究对在EAST装置上开展等离子体杂质输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吹杂质注入系统 杂质输运 STM32 控制系统
下载PDF
气液交替注入参数的选择 被引量:6
5
作者 张茂林 梅海燕 +2 位作者 顾鸿军 董汉平 李新科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2期87-89,共3页
采用气液交替注入技术可以提高高含水油藏的波及效率,改善油层的动用程度,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针对氮气/起泡剂溶液交替注入方式,分别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评价了起泡剂的使用浓度、注入速度、气液比、注入方式、岩心渗透率等参数... 采用气液交替注入技术可以提高高含水油藏的波及效率,改善油层的动用程度,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针对氮气/起泡剂溶液交替注入方式,分别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评价了起泡剂的使用浓度、注入速度、气液比、注入方式、岩心渗透率等参数对泡沫封堵性能的影响。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气液交替注入方式好于气液同时注入方式,能够在岩心中形成性能稳定的泡沫,对岩心的封堵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交替注入方式 起泡剂 阻力因子 泡沫性能 注入参数
下载PDF
聚驱中后期气聚交替注入提高驱油效果试验 被引量:5
6
作者 舒方春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4-46,共3页
为改善聚驱效果,提高中、低渗透层的采收率,在室内,对聚驱中后期气聚交替注入技术的气液比、段塞组合、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溶液质量浓度及注入速度等参数进行优化,在聚驱基础上可提高采收率10%左右.现场试验表明,注聚中后期进... 为改善聚驱效果,提高中、低渗透层的采收率,在室内,对聚驱中后期气聚交替注入技术的气液比、段塞组合、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溶液质量浓度及注入速度等参数进行优化,在聚驱基础上可提高采收率10%左右.现场试验表明,注聚中后期进行气聚交替注入,油井含水率大幅度下降,二次受效明显,表明该项技术是提高聚驱效果的有效方法.在气聚交替过程中,利用天然气代替聚合物,可以节省聚合物,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 聚合物驱油 聚交替注入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气水交替驱CO_2注入界限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马超群 黄磊 +2 位作者 罗璇 范虎 万单梁 《油气地球物理》 2012年第2期31-34,共4页
通过机理模型,研究了M1油藏CO2驱气水交替注入的主要技术参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井组地质模型,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各井组最优气水交替注入方案。结果表明,气水交替注入时除了CO2注入量、注入气体浓度、CO2注入速度、注水速度、CO... 通过机理模型,研究了M1油藏CO2驱气水交替注入的主要技术参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井组地质模型,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各井组最优气水交替注入方案。结果表明,气水交替注入时除了CO2注入量、注入气体浓度、CO2注入速度、注水速度、CO2段塞数、气水段塞比等因素外,焖井时间和前、后段塞比都会对开发效果产生影响,但这两个因素在此之前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水驱效果相比,开采后期气水交替注入的采油量有了明显提高,而含水率却比水驱低。因此,CO2驱气水交替可以在M1油藏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交替注入 正交实验设计 焖井时间 前后段塞比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水驱后气水交替注入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承龙 张宇 《复杂油气藏》 2019年第4期63-67,共5页
大庆长垣外围特低渗透油藏存在注入压力高、储层动用程度低、水驱及常规调整措施效果差、效益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油田产量。以长垣外围N区块为例,通过室内实验,对比分析水驱、水驱后连续注气以及水驱后气水交替注入方式的驱油效果。利... 大庆长垣外围特低渗透油藏存在注入压力高、储层动用程度低、水驱及常规调整措施效果差、效益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油田产量。以长垣外围N区块为例,通过室内实验,对比分析水驱、水驱后连续注气以及水驱后气水交替注入方式的驱油效果。利用数值模拟方法优化注入参数,得到N区块最优注入方案:气水交替方式,CO2注入速度8 000 m^3/d,注水速度20 m^3/d,周期3个月,气水比1:1,注入轮次9次。经预测,该方案可在水驱的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3.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后 CO2 水交替注入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基于氦气注入法的致密岩孔隙度测试 被引量:3
9
作者 崔红彦 薛清太 +1 位作者 张泉 贾刚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3年第4期15-16,共2页
常规的氦气注入法对致密岩孔隙度的测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提高致密岩孔隙度的测试效果,分析了氦气注入法的工作原理,对该方法进行了参数优化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氦气注入法能有效提高致密岩孔隙度的测试效果,... 常规的氦气注入法对致密岩孔隙度的测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提高致密岩孔隙度的测试效果,分析了氦气注入法的工作原理,对该方法进行了参数优化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氦气注入法能有效提高致密岩孔隙度的测试效果,可使油水饱和度之和最大降低18.0%。因此,经过参数优化后,氦气注入法更适合致密岩孔隙度的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入 致密岩 孔隙度测试 工作压力 平衡时间
下载PDF
低渗低黏油藏CO2气水交替注入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董江艳 吴淑红 邢国强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51,共9页
针对低渗低黏油藏常规注水存在注采压差大、有效驱替压力系统难以建立、产量递减快及常规注气存在气体突破时间早、波及体积小等问题,以中东X油藏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低渗低黏油藏CO2气水交替注入开发方式进行研究,分别研究储层渗... 针对低渗低黏油藏常规注水存在注采压差大、有效驱替压力系统难以建立、产量递减快及常规注气存在气体突破时间早、波及体积小等问题,以中东X油藏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低渗低黏油藏CO2气水交替注入开发方式进行研究,分别研究储层渗透率、原油黏度、气水比、注入速度、注入周期和注入压力等因素对低渗低黏油藏采收率的影响;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影响CO2气水交替注入采收率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储层渗透率、原油黏度、气水比和注入速度是影响低渗低黏油藏CO2气水交替注入开发效果的主控因素,其次是注入周期和注入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低黏油藏 CO2水交替注入 采收率 主控因素
下载PDF
酸气注入泄漏扩散模拟与应急处置
11
作者 陆诗建 赵毅 +2 位作者 姚丽蓉 陈健 刘义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9年第11期5-9,48,共6页
针对国内某油田拟建设的国内首个酸气注入工程进行酸气回注管道泄漏扩散模拟,研究了不同泄漏口径、大气稳定度、风速条件、泄漏时间等对酸气在纵向和横向条件下的扩散距离影响,制定了应对酸气管道泄漏的紧急关断和放空燃烧措施,提出了... 针对国内某油田拟建设的国内首个酸气注入工程进行酸气回注管道泄漏扩散模拟,研究了不同泄漏口径、大气稳定度、风速条件、泄漏时间等对酸气在纵向和横向条件下的扩散距离影响,制定了应对酸气管道泄漏的紧急关断和放空燃烧措施,提出了应急处置措施,划分了泄漏应急响应区,可为首个酸气回注工程设计提供安全部署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入 管道输送 断裂 泄漏 应急处置
下载PDF
超深巨厚油藏顶部注烃气提高采收率调控机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韩海水 周代余 +4 位作者 王丽 俞宏伟 范坤 周炜 张可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4-110,共7页
以超深巨厚D油藏顶部注烃气开发为背景,针对注入气气源不稳定、甲烷物质的量分数增加的现场情况,开展细管实验和长岩心驱替实验,研究多种烃气/地层油混相能力、驱替特征及产出流体组分变化规律。根据5种不同组成注入气/地层油的混相能... 以超深巨厚D油藏顶部注烃气开发为背景,针对注入气气源不稳定、甲烷物质的量分数增加的现场情况,开展细管实验和长岩心驱替实验,研究多种烃气/地层油混相能力、驱替特征及产出流体组分变化规律。根据5种不同组成注入气/地层油的混相能力实验,得到最小混相压力与注入气中甲烷物质的量分数的对数计算关系式。通过长岩心驱替实验中产出端多次取样,分析不同驱替阶段的产出流体组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D油藏目前注入气与地层油的最低混相压力为38.9 MPa,在目前地层压力42 MPa下可以实现混相驱,且最终驱油效率达81.35%;注入烃气中甲烷物质的量分数小于92.38%时能确保D油藏实现烃气混相驱;注入气突破后产出流体中轻质组分物质的量分数增加,重质组分物质的量分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巨厚油藏 混相能力 注入气突破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温西3块非混相驱注气参数优选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仓辉 杨永亮 陈建琪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5期95-98,共4页
开展温西3块非混相驱长岩心室内实验,分析了注入气贫富、注入气段塞尺寸、注入气水比和转注气驱时机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并优选出了该块非混相驱注气参数。该项研究对今后类似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非混相驱 长岩心实验 注入气段塞 水比 参数 温西3块
下载PDF
气举采油系统注气外输压力调节技术研究与应用
14
作者 张保国 张彦丽 +3 位作者 唐延民 任东 刘英 杨卫东 《科技与企业》 2012年第1期178-178,共1页
简述文东油田气举系统工艺状况,分析认为遇有供气系统突发事件时,采用手动关井存在执行速度慢,且无法避免气举系统压力波动的问题;介绍了气举采油系统注气外输压力调节技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和应用情况。
关键词 举采油 注入气输送 压力调节 控制自动化
下载PDF
注二氧化碳和氮气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经济评价及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锋德 姚光庆 唐仲华 《中国煤层气》 2009年第3期40-45,共6页
应用耦合的煤层气数值模型,模拟和对比了不同注入气体和煤基质力学参数对开采方案的影响。在氮气购买价格分别为二氧化碳购买价格的1倍、2倍、3倍和4倍的情况下,最好的提高采收率方案分别为注纯氮气、75%N2+25%CO2的混合气、50%N2+50%CO... 应用耦合的煤层气数值模型,模拟和对比了不同注入气体和煤基质力学参数对开采方案的影响。在氮气购买价格分别为二氧化碳购买价格的1倍、2倍、3倍和4倍的情况下,最好的提高采收率方案分别为注纯氮气、75%N2+25%CO2的混合气、50%N2+50%CO2的混合气、25%N2+75%CO2的混合气,当超过4倍时,注纯二氧化碳的方案最好;结果表明注入气体的组份、气体价格和煤基质的力学参数对开发方案的可行性、收益大小和开采年限具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注入 甲烷开采 经济评价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CO_2非混相驱注气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熊健 郭平 《新疆石油科技》 2012年第3期22-24,共3页
气—水交替注入技术可控制流度及稳定驱替前缘从而大大提高宏观采收率,已广泛应用于油田生产实践。针对某低渗油藏,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引入正交试验设计和分析方法,考虑注入次序、注入速度、气水比、注气段塞、交替周期5个影响因素,以采... 气—水交替注入技术可控制流度及稳定驱替前缘从而大大提高宏观采收率,已广泛应用于油田生产实践。针对某低渗油藏,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引入正交试验设计和分析方法,考虑注入次序、注入速度、气水比、注气段塞、交替周期5个影响因素,以采出程度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设计。通过直观和方差分析法,得到注入参数影响程度的主次顺序,各参数的影响顺序为:注入速度>气水比>交替周期>注气段塞>注入次序,其中注入速度对CO2-水交替驱效果存在最为显著影响,注入次序影响最小;同时也优选出CO2-水交替驱注入参数的最佳组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CO2非混相驱 正交试验 数值模拟 -水交替注入 CO2-水交替驱
下载PDF
挥发性油藏天然气驱提高采收率深化机理研究——文88块沙三中8-10油藏
17
作者 高玉锋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第8期280-280,共1页
文88块挥发性油藏通过开展不同注入压力、不同物性、不同注入组分下的岩心驱替实验,明确天然气驱油机理及不同因素下天然气驱开发效果;结合油藏工程方法和现场实际注入情况,明确天然气驱最佳注采参数。
关键词 挥发性油藏 注如压力 天然 注入气组分
下载PDF
烟道气双注采油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行登恺 张丽梅 +2 位作者 罗明英 孟凡岭 黄久高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2期28-31,35,共5页
为改善油区断块开发效果对开发方式进行了优化 ,确定烟道气驱为最佳开采方式 .即将烟气与高压含油污水混合 ,同时从油管注入油层 ,并建成一套注入系统装置 .试验表明 :处理注入烟气这套装置用于不干扰锅炉正常燃烧条件下烟气采集 ;将温... 为改善油区断块开发效果对开发方式进行了优化 ,确定烟道气驱为最佳开采方式 .即将烟气与高压含油污水混合 ,同时从油管注入油层 ,并建成一套注入系统装置 .试验表明 :处理注入烟气这套装置用于不干扰锅炉正常燃烧条件下烟气采集 ;将温度降低 1 40~ 1 6 0℃以满足压缩机入口条件 ;利用旋流子进行离心和纤维过滤 ,将 95 %~ 98%的烟尘滤除 ;脱水之后使其露点降到 - 2 0℃以达到深度除水 ;两级压缩以达到油层要求的注气压力 1 5 MPa;加入泡沫剂或缓蚀剂等 ,以满足油层所需药量及药压 .现场生产初步验证 ,注烟气的效果介于注 CO2 气和注 N2 气之间 .在单纯蒸汽吞吐已不能产油时 ,经烟道气双注后 ,原油日产量达到 2 6 t,取得明显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注入烟道 双注采油工艺 三次采油
下载PDF
葡北油田气水交替驱提高采收率矿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张俊 周自武 +1 位作者 王伟胜 陶林本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5-87,共3页
吐哈盆地葡北油田是我国第一个气水交替驱矿场试验基地,开发方式为气水交替注入混相驱开发。为解决葡北油田气水交替注入过程中无法实施注水转注气的实际问题,通过室内长岩心驱替实验,进行了注气机理、现场酸化解堵、高压注液氮、注入... 吐哈盆地葡北油田是我国第一个气水交替驱矿场试验基地,开发方式为气水交替注入混相驱开发。为解决葡北油田气水交替注入过程中无法实施注水转注气的实际问题,通过室内长岩心驱替实验,进行了注气机理、现场酸化解堵、高压注液氮、注入井关井降压等多项研究,解决了注入井气水切换的问题。葡北油田实施混相驱开发以来,地层压力和流压保持水平均在混相驱开发确定的压力界限以上,地层流体黏度由原始的0.67mPa·s降为目前的0.20mPa·s,体积系数由2.210增大为2.819,饱和压力由29.44MPa上升为目前的32.86MPa,原油组分变化明显,中间烃含量由23.79%上升至25.12%,证明葡北油田实现混相驱开发,开发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葡北油田 混相驱 开发机理 水交替注入
下载PDF
渤海油田聚驱受效井液气交注复合深部解堵工艺 被引量:19
20
作者 高尚 张璐 +3 位作者 刘义刚 刘长龙 孟祥海 邹剑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5-381,共7页
渤海油田注聚受效井堵塞物复杂,常规解堵工艺效果差。堵塞物组分分析表明,堵塞物以有机、无机及聚合物相互包覆的复杂形式存在,为此提出先采用有机溶剂清洗有机质,再对含聚胶团堵塞物进行分散,采用逐级剥离逐级解除的解堵思路。从溶解... 渤海油田注聚受效井堵塞物复杂,常规解堵工艺效果差。堵塞物组分分析表明,堵塞物以有机、无机及聚合物相互包覆的复杂形式存在,为此提出先采用有机溶剂清洗有机质,再对含聚胶团堵塞物进行分散,采用逐级剥离逐级解除的解堵思路。从溶解有机物、胶团降解及氧化破胶等3方面开展不同类型解堵液溶解效果对比实验,结合堵塞机理优选解堵液体系为8%~10%甲酸+4%~6%有机溶剂解堵剂D+1%强氧化剂。渤海油田注聚受效井堵塞半径可达3 m以上,为提高解堵效果及扩大解堵半径,通过对比分析堵塞物多轮次溶解效果,配套形成了多轮次处理及液气交替注入或伴注的解堵工艺。新工艺现场试验单井日增油达60 m3/d,应用效果显著,为解决聚驱受效井产能释放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较好的现场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受效井 堵塞机理 深部解堵 解堵液体系 多轮次注入 交替注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