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效减轻皮内注射疼痛程度提高注射成功率的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季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2期3391-3392,共2页
目的减轻皮内注射的疼痛程度,提高一次注射成功率。方法将228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皮内注射法;观察组使用改良后的皮内注射法:选择在前臂屈面腕关节上6cm正中部位进针,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 目的减轻皮内注射的疼痛程度,提高一次注射成功率。方法将228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皮内注射法;观察组使用改良后的皮内注射法:选择在前臂屈面腕关节上6cm正中部位进针,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角,进针尖斜面一半后平行将斜面全部进入皮内,此时不换手固定,持针手固定注射器姿势不变,直接由持针手掌根部向前推动活塞推注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一次注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一次注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皮内注射法可有效减轻患者注射时的疼痛,提高注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内注射 疼痛 注射成功率
下载PDF
提高达菲林注射成功率的方法研究
2
作者 罗飞燕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7年第32期96-98,共3页
目的提高达菲林的一次注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及痛苦,减少药物的浪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对我院妇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两组,每组40例,均进行达菲林治疗。第一组采取常规注射... 目的提高达菲林的一次注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及痛苦,减少药物的浪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对我院妇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两组,每组40例,均进行达菲林治疗。第一组采取常规注射法进行肌肉注射,第二组采取改良注射法进行肌肉注射。结果采用常规注射法进行注射时,一次性注射成功率比改良注射法低;注射过程中患者精神高度紧张,患者多存在焦虑、恐惧的心理,常规注射法的患者重度疼痛感受多于改良注射法的患者,而轻度疼痛率低于改良注射法;常规注射法中很多患者对护士的操作表示质疑,使用改良注射法进行肌肉注射,使患者精神放松,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改良注射法提高了一次性注射成功率,较少药物的浪费,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同时也降低了注射护士的心理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菲林 一次注射成功率 研究 方法
下载PDF
改良肌注方法在提高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分娩新生儿肌注成功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月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11期221-223,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肌内注射(肌注)方法在提高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分娩新生儿肌注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分娩的新生儿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肌注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新生儿行传统肌注方法治疗,... 目的观察改良肌内注射(肌注)方法在提高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分娩新生儿肌注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分娩的新生儿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肌注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新生儿行传统肌注方法治疗,观察组新生儿行改良肌注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新生儿一次肌注成功率及肌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一次肌注成功率为93.44%高于对照组的52.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肌注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4%低于对照组的11.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分娩的新生儿治疗中,基于药液颗粒较大,新生儿配合度较低以及肌注操作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容易出现针头堵塞、感染、硬结等不良事件,而采用改良肌注方法有助于提升一次肌注成功率,从而达到降低肌注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肌内注射方法 妊娠合并梅毒 产妇 新生儿 肌内注射成功率
下载PDF
不同注射固定方法在患儿皮下注射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李夏莲 郭华燕 +2 位作者 罗玉星 陈巧平 肖云珍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20期93-95,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的注射固定方法在患儿皮下注射中对划破皮肤率、皮下硬结率及针头脱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12月入院治疗的3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各15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固定注射方法... 目的探究不同的注射固定方法在患儿皮下注射中对划破皮肤率、皮下硬结率及针头脱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12月入院治疗的3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各15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固定注射方法,改良组则采用改良后注射固定方法。对比两组划破皮肤率、皮下硬结率、针头脱出率、一次注射成功率、疼痛程度[疼痛模拟量表(VAS)]、舒适度和家属满意度。结果改良组划破皮肤率、皮下硬结率、针头脱出率、一次注射成功率、VAS评分、舒适度、家属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患儿皮下注射中采取改良后的注射固定方法,降低了患儿的划破皮肤率、皮下硬结率以及针头脱出率,同时能够减轻其疼痛感,提升家属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固定 皮下注射 一次注射成功率 疼痛 舒适度 满意度
下载PDF
改良注射法在梅毒患者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中的应用
5
作者 吴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42-44,共3页
通过对照研究探析改良注射法在梅毒患者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本院门诊接受长效青霉素(苄星霉素)240u肌肉注射的早期梅毒及晚期梅毒患者,注射周期为qw或者q2w,采用计算机计算软件... 通过对照研究探析改良注射法在梅毒患者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本院门诊接受长效青霉素(苄星霉素)240u肌肉注射的早期梅毒及晚期梅毒患者,注射周期为qw或者q2w,采用计算机计算软件G-Power 3.1.7估算样本量,总样本量为82例,采用单侧盲法进行比较,分别在患者的右臀部采用传统的肌肉注射方法,在患者的左臀部采用改良的长效青霉素注射方法。统计和观察两组梅毒患者长效青霉素(苄星霉素)一次肌肉注射完成的成功率,及注射后1~7天内局部皮肤硬结的发生率;同时在注射中、注射后30min、注射后1~3天,注射后4~7天分别采用VAS视觉表情面部疼痛量表对测评患者的注射长效青霉素的疼痛体验感。结果 基于数据汇总分析可知,长效青霉素肌肉注射改良组一次肌肉注射完成的成功率,及注射后1~7天内局部皮肤硬结的发生率分别为(100%、1.22%),优于常规组(81.7%、13.4%),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长效青霉素肌肉注射改良组在注射中、注射后30min、注射后1~3天,注射后4~7天分别采用VAS视觉表情面部疼痛量表对测评患者的注射长效青霉素的疼痛体验感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效青霉素(苄星霉素)应用于梅毒患者的治疗已经有70年的历史,药物效果明显,药物价格低廉,但长效青霉素由于其药理结构,在传统生理盐水溶媒下,极容易形成悬浊液、聚集成为药物颗粒,造成注射针尖堵管的发生,增加梅毒患者的治疗痛苦,长效青霉素肌肉注射改良组从注射部位、注射手法、药物溶媒、人文关怀等多领域干预,明显改善梅毒患者注射带来的主观不适感,提高长效青霉素肌肉注射一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注射 梅毒患者 长效青霉素 肌内注射 注射成功率
下载PDF
改良皮内注射绷紧皮肤方法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吉华 曾军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3年第11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提高皮内注射一次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的方法。方法选择将要进行皮内过敏试验并同时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的住院患者2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110例,采用改良皮内注射绷紧皮肤法;对照组110例,采用传统的皮内注射绷... 目的探讨提高皮内注射一次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的方法。方法选择将要进行皮内过敏试验并同时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的住院患者2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110例,采用改良皮内注射绷紧皮肤法;对照组110例,采用传统的皮内注射绷紧皮肤法。比较2组注射成功率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注射成功103例(93.64%),未成功7例(6.36%);对照组一次性成功89例(80.91%),未成功21例(19.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0-3分64例(58.18%),4-7分37例(33.64%),8-10分9例(8.18%);对照组:疼痛程度0-3分24例(21.82%),4-7分56例(50.91%),8-10分30例(27.27%)。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左手拇指相反绷紧皮肤同时进针的方法易掌握进针深度,提高了一次注射成功率,患者疼痛明显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内注射 绷紧皮肤 注射成功率 疼痛程度
下载PDF
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晓霞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年第17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减轻患者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的痛苦、提高注射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将121例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利多卡因稀释药液,对照组采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药液。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注射成功率及注射后... 目的:探讨减轻患者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的痛苦、提高注射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将121例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利多卡因稀释药液,对照组采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药液。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注射成功率及注射后的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一次注射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利多卡因稀释药液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注射成功率,安全易操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苄星青霉素 利多卡因 注射成功率 无痛注射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徐莉 《中国民康医学》 2012年第18期2239-2239,2234,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中的应用。方法:将158例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的患者按单双日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注射,干预组运用护理干预注射。结果:干预组一次注射成功率9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χ2=22.16,P...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中的应用。方法:将158例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的患者按单双日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注射,干预组运用护理干预注射。结果:干预组一次注射成功率9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χ2=22.16,P<0.01);患者满意度95.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3,P<0.01)。结论:运用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苄星青霉素的一次注射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苄星青霉素 注射成功率
下载PDF
两种注射苄星青霉素方法对疼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彭宝钗 洪诗钗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24期194-198,共5页
目的分析两种注射苄星青霉素方法对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3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苄星青霉素注射治疗的患者中选取200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100例,常规注射)与观察组(100例,优质注射),对两组焦虑与疼痛... 目的分析两种注射苄星青霉素方法对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3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苄星青霉素注射治疗的患者中选取200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100例,常规注射)与观察组(100例,优质注射),对两组焦虑与疼痛情况、一次注射成功率、药物残余量、红肿渗液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注射前10 min与注射后30 min焦虑评分[(36.24±5.57)分、(30.17±3.58)分]均低于对照组[(42.25±5.65)分、(36.65±3.34)分],注射中与注射后30 min疼痛评分[(2.04±0.87)分、(1.13±0.59)分]均低于对照组[(3.22±0.99)分、(2.54±1.01)分](P<0.05)。一次注射成功率(95.00%)高于对照组(82.00%),红肿渗液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10.00%)(P<0.05)。观察组满意度(94.00%)高于对照组(84.00%)(P<0.05)。观察组出现皮肤硬结、感染、针头阻塞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注射不仅有利于改善苄星青霉素注射疼痛,也利于缓解注射焦虑,一次注射成功率、注射安全性、护理满意度提高,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苄星青霉素 疼痛 焦虑 一次注射成功率 满意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方法改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梁克清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3期117-117,共1页
目的探讨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法的改进。方法将576例肌内注射长效青霉素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改进组262例,常规组314例。两组均抽吸0.9%生理盐水3ml,摇晃溶解备用,消毒皮肤后再抽吸长效青霉素,常规组采用传统肌内注射法,改进组在抽吸药液... 目的探讨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法的改进。方法将576例肌内注射长效青霉素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改进组262例,常规组314例。两组均抽吸0.9%生理盐水3ml,摇晃溶解备用,消毒皮肤后再抽吸长效青霉素,常规组采用传统肌内注射法,改进组在抽吸药液前后吸生理盐水0.5-1ml。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1次注射的成功率。结果改进组一次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注射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实施肌内注射法抽吸药液前后吸生理盐水0.5-1ml,能提高注射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注射 疼痛 一次注射成功率
下载PDF
一种容易操作的家畜耳静脉注射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世华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家畜 耳静脉注射 适用范围 灯光 注射成功率
下载PDF
苄星青霉素溶解方法和肌内注射技巧的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关维莉 樊新磊 《甘肃医药》 2015年第8期587-589,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溶解和肌内注射方法对苄星青霉素一次注射成功率,患者疼痛,药液的残留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门诊治疗室接受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治疗的梅毒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例,每例6针次。两... 目的:观察不同溶解和肌内注射方法对苄星青霉素一次注射成功率,患者疼痛,药液的残留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门诊治疗室接受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治疗的梅毒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例,每例6针次。两组均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对照组采用震荡摇匀式溶解药物,常规肌内注射法;观察组调整注射程序,首先准备患者,选择注射部位,进行首次消毒,然后采用旋转法溶解药物,抽吸药液,再次消毒注射部位,"三快一匀"法进行肌内注射。结果:观察组一次注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药物残余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整注射程序,首先准备患者,选择注射部位,进行首次消毒,然后采用旋转法溶解药物,抽吸药液,再次消毒注射部位,"三快一匀"法进行肌内注射,可提高苄星青霉素的一次注射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减少药物残余量,给药剂量更加准确,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苄星青霉素 肌内注射 一次注射成功率 疼痛 药物残留量
下载PDF
改良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的疼痛效果观察
13
作者 柏苗苗 《大医生》 2019年第13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究改良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应用于链球菌感染患儿临床治疗中的疼痛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240例链球菌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双侧臀部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治疗。以自... 目的探究改良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应用于链球菌感染患儿临床治疗中的疼痛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240例链球菌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双侧臀部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治疗。以自身对照法,对患儿左侧臀部实施常规苄星青霉素注射(常规组),右侧臀部实施改良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改良组),对比患儿两侧臀部的一次注射成功率以及患儿疼痛反应程度。结果改良组患儿的一次注射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96.67%vs.65.00%,P<0.05),同时改良组患儿的疼痛等级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改良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的应用,可以提升一次性肌肉注射成功率,并有效降低患儿的疼痛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球菌感染 肌肉注射 苄星青霉素 一次肌肉注射成功率
下载PDF
肌注苄星青霉素防止针头堵塞和减轻疼痛的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方清艳 苏兴芳 +2 位作者 崔文庆 胡轶 杨志芳 《皮肤病与性病》 2014年第6期355-355,368,共2页
目的:探索改良肌注苄星青霉素的方法,减少针头堵塞,提高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将2012年7月-2013年11月期间368例在门诊进行苄星青霉素肌注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改良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肌注方法,改良组采用改... 目的:探索改良肌注苄星青霉素的方法,减少针头堵塞,提高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将2012年7月-2013年11月期间368例在门诊进行苄星青霉素肌注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改良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肌注方法,改良组采用改良方法,对2组患者发生针头堵塞、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和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患者一次性注射成功率为62.5%,改良组治疗患者一次性注射成功率达100%,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改良组患者感到无疼痛感有29例,其百分比为15.8%.明显高于对照组3.8%,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方法改良之后,不但有效提高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并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不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苄星青霉素 肌注 一次性注射成功率 疼痛
下载PDF
苄星青霉素改良肌注方式在梅毒产妇分娩新生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康丽云 范月儿 宋榕颜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4期1833-1835,共3页
目的探讨苄星青霉素改良肌注方式在梅毒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间在佛冈县人民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梅毒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新生儿... 目的探讨苄星青霉素改良肌注方式在梅毒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间在佛冈县人民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梅毒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传统肌注苄星青霉素方式治疗,观察组新生儿采用改良肌注苄星青霉素方式治疗。疗程为3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新生儿注射和疼痛情况,以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针头堵塞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新生儿一次注射成功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Comfort评分为(16.81±1.5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04±2.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母亲对肌注的总满意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苄星青霉素改良肌注方式在梅毒产妇分娩新生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其能够有效减少针头堵塞,提升一次注射成功率,同时能减少新生儿疼痛,提高家长对肌注治疗的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肌注方式 妊娠期梅毒 苄星青霉素 新生儿 肌内注射成功率 满意度
下载PDF
90度角皮下注射的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广芝 闫晓云 +1 位作者 江俊霞 杨利波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5期784-786,共3页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角度对注射疼痛的影响,减轻注射时疼痛,方便糖尿病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方法选择初次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8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各柏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角度(30°-40°)进行皮下注射...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角度对注射疼痛的影响,减轻注射时疼痛,方便糖尿病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方法选择初次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8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各柏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角度(30°-40°)进行皮下注射胰岛素;试验组采用90°进针角度皮下注射胰岛素。比较两种方法对注射疼痛的影响、局部硬结大小、首针注射成功率、患者注射依从性、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结果两种注射方法对注射疼痛的影响(P〈0.01)、局部硬结的大小(P〈0.01)、首针注射成功率(P〈0.01)、患者长期注射依从性(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低血糖发生率(P〉0.05)没有明显差异;两种角度注射后疼痛感觉显著性差异,90°角注射后疼痛明显轻于常规角度注射后所致的疼痛。结论将皮下注射的角度改为90°。对治疗效果没有负面影响,能减轻病人的疼痛,方便患者学习掌握,增加了患者对胰岛素注射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注射角度 硬结 注射成功率 依从性 疼痛
原文传递
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方法改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雷良蓉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5期943-944,共2页
目的探讨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法的改进。方法将216例肌内注射长效青霉素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改进组102例,常规组114例。两组均抽吸0.9%生理盐水3ml摇晃溶解备用,消毒皮肤后再抽吸长效青霉素,常规组采用传统肌内注射法,改进... 目的探讨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法的改进。方法将216例肌内注射长效青霉素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改进组102例,常规组114例。两组均抽吸0.9%生理盐水3ml摇晃溶解备用,消毒皮肤后再抽吸长效青霉素,常规组采用传统肌内注射法,改进组在抽吸药液前后吸生理盐水0.5-lml。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一次注射的成功率。结果改进组一次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注射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实施肌内注射法抽吸药液前后吸生理盐水0.5,1ml,能提高注射的成功率,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效青霉素 肌内注射 疼痛 一次注射成功率
原文传递
改良留置针注射法在肾动态显像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段艳梅 张少丽 +2 位作者 王英 余永利 陈泽泉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5期661-664,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留置针注射法、传统直接注射法、连接头皮针注射法在肾动态显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17例肾动态显像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注射方法分为A组(改良留置针注射法,n=55)、B组(传统直接注射... 目的观察改良留置针注射法、传统直接注射法、连接头皮针注射法在肾动态显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17例肾动态显像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注射方法分为A组(改良留置针注射法,n=55)、B组(传统直接注射法,n=25)和C组(连接头皮针注射法,n=37)。比较三组患者注射成功率、"弹丸"注射质量[注射器内放射性残留量、腹主动脉峰半高宽(FWHM)]。结果A组注射成功率(100.00%)高于B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注射器内放射性残留量、FWH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注射器内放射性残留量、FWHM小于B组、C组,C组小于B组(P<0.05)。结论改良留置针法应用在肾动态显像检查中可提升注射成功率和"弹丸"注射质量,较其他两种方法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态显像 “弹丸”注射方法 改良留置针注射 注射成功率 注射质量
原文传递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年轻化中应用效果的单组率Meta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褚福海 孙鹏飞 +5 位作者 张彬 谢小禹 李坤 姜筱唐 刁婷婷 陈振雨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281-284,共4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年轻化应用中的疗效。方法在中英文数据库,如万方、维普、中国知网、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搜集关于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年轻化中应用的文献,包括随机对照试验、非随...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年轻化应用中的疗效。方法在中英文数据库,如万方、维普、中国知网、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搜集关于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年轻化中应用的文献,包括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报告等。并对并发症发生率、求美者满意度和一次注射成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项研究进行Meta分析,共包含2852例求美者。经过Meta分析,并发症发生率为0.02(95%CI:0.01,0.04);求美者满意度为0.95(95%CI:0.91,0.97);一次注射成功率=0.79(95%CI:0.73,0.84)。结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年轻化应用中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移植 面部年轻化 META分析 并发症发生率 求美者满意度 一次注射成功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