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DAD测定注射用吡柔比星粉剂的含量
1
作者 王洪宇 张慧君 孙雅雯 《天津化工》 CAS 2023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建立HPLC-DAD测定注射用吡柔比星粉剂含量的方法。方法:使用Biorain AQ C18(3μm,2.1x100 mm)色谱柱,0.1%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0.3 mL/min,进样量为5μL,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吡柔比星主成... 目的:建立HPLC-DAD测定注射用吡柔比星粉剂含量的方法。方法:使用Biorain AQ C18(3μm,2.1x100 mm)色谱柱,0.1%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0.3 mL/min,进样量为5μL,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吡柔比星主成分与杂质得到有效分离,在25~8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7)为99.89%,RSD为0.927%。结论:该检测方法简单,时间短,灵敏度高,可用于注射用吡柔比星粉剂的含量检测和其他制剂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吡柔比星粉剂 HPLC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注射用吡柔比星与胰岛素在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分析
2
作者 薛标强 严远梅 陈灿锋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4期74-75,共2页
目的探究注射用吡柔比星与胰岛素在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吡柔比星、胰岛素、吡柔比星联合胰岛素分别混入葡萄糖注射液,分别制成标号为①、②、③的配伍溶液;观察三组溶液不同浓度时的变化情况。结果配伍溶液浓度达... 目的探究注射用吡柔比星与胰岛素在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吡柔比星、胰岛素、吡柔比星联合胰岛素分别混入葡萄糖注射液,分别制成标号为①、②、③的配伍溶液;观察三组溶液不同浓度时的变化情况。结果配伍溶液浓度达到5%时,三组溶液24 h内胰岛素含量与注射用吡柔比星含量无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伍溶液浓度达到10%时,比较三组溶液24 h胰岛素含量与注射用吡柔比星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配伍浓度到达5%时,其注射用吡柔比星与胰岛素的稳定性较高;配伍浓度到达10%,其两种溶液在配伍溶液中的含量变化差异较大,稳定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吡柔比星 胰岛素 葡萄糖注射 配伍 稳定性
下载PDF
薄芝糖肽注射液联合吡柔比星和多西他赛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安雪青 吕健东 +1 位作者 苏锋 赵建勋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期114-118,共5页
目的探讨薄芝糖肽注射液联合吡柔比星和多西他赛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1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50 mg/m^... 目的探讨薄芝糖肽注射液联合吡柔比星和多西他赛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1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50 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同时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注射液,75 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3周,连续治疗12周。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薄芝糖肽注射液,8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连续治疗1周,然后停药2周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4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肿瘤细胞凋亡指数、新生血管指标、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CBR)分别为46.00%、78.00%,均分别明显低于治疗组的68.63%、94.12%,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升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VEGFB均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卡氏评分(KPS)明显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00%,显著高于治疗组患者的13.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芝糖肽注射液联合吡柔比星和多西他赛治疗乳腺癌患者疗效显著,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与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芝糖肽注射 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 多西他赛注射 乳腺癌 临床疗效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华蟾素胶囊联合吡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郭宁 李彩霞 +1 位作者 朱德淼 吴连东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期200-204,共5页
目的探讨华蟾素胶囊联合注射用吡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接收的乳晚期腺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 目的探讨华蟾素胶囊联合注射用吡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接收的乳晚期腺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注射用吡柔比星50 mg/m2,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华蟾素胶囊,4粒/次,3次/d。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肿瘤标志物水平、副作用、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治疗组患者客观缓解率(5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客观缓解率(4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控制率(78.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控制率(68.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理状态评分、心理状态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和癌胚抗原(CEA)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复发率(16.67%)显著高于治疗组患者复发率(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生存率(81.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生存率(5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胶囊联合注射用吡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胶囊 注射用吡柔比星 晚期乳腺癌 生活质量评分 肿瘤标志物 CA125 CA153 CEA 复发率 生存率
原文传递
吡柔比星联合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血清AFP、CA19-9和VEG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田振华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5期1023-1027,共5页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联合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0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患者入...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联合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0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病历号末尾奇偶数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肿瘤中注射40 mg/m2的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两组均间隔3周行第2次和第3次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FP、CA19-9和VEGF水平。随访比较两组的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3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15%(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FP、CA19-9及VEGF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AFP、CA19-9及VEG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位总体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柔比星联合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治疗肝癌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降低血清AFP、CA19-9及VEGF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 注射用奥沙利铂 注射用氟尿嘧啶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糖类抗原19-9
原文传递
榄香烯注射液联合TAC方案治疗中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韩建庚 关勇 张洁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期111-116,共6页
目的探讨榄香烯注射液联合TAC方案(多西他赛、环磷酰胺联合多柔比星)治疗中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治疗的105例中晚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患者住院病历号末尾奇偶数分为对照组(49例)和... 目的探讨榄香烯注射液联合TAC方案(多西他赛、环磷酰胺联合多柔比星)治疗中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治疗的105例中晚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患者住院病历号末尾奇偶数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5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TAC化疗方案: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注射液,75mg/m^(2),静脉注射注射用环磷酰胺,500 mg/m^(2)加生理盐水20~30 mL;静脉注射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60 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 m L溶解。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榄香烯注射液,0.4~0.6 g/次,1次/d。每个化疗周期为21 d,两组患者持续6个化疗周期。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免疫功能、毒性反应、生存质量和预后。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44.64%)明显高于对照组(26.53%)(P<0.05)。治疗后,两组躯体功能(PF)、认知功能(CF)、总健康状况(Q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PF、CF、Q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较治疗前升高,CD8^(+)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CD8^(+)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IgG、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毒性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14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10个月),治疗组总生存时间(22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17个月),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榄香烯注射液联合TAC方案治疗中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注射 TAC方案 多西他赛注射 注射用环磷酰胺 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 乳腺癌 免疫功能 毒性反应 生存质量 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 总生存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