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用多西他赛脂质体的制备、体外释放及细胞毒作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林巧平 郭仁平 +3 位作者 王青松 王冬春 刘春晖 许向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7-421,共5页
目的:制备注射用多西他赛脂质体,并考察其理化性质、体外释放特性及细胞毒作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高压均质结合冻干工艺制备多西他赛脂质体,冻干曲线为预冻温度-45℃,保温4h,第1次干燥温度-30℃,保温30h,第2次干燥25℃,保温10h;考察脂... 目的:制备注射用多西他赛脂质体,并考察其理化性质、体外释放特性及细胞毒作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高压均质结合冻干工艺制备多西他赛脂质体,冻干曲线为预冻温度-45℃,保温4h,第1次干燥温度-30℃,保温30h,第2次干燥25℃,保温10h;考察脂质体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和稳定性,过滤-超滤离心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以多西他赛注射液为对照,比较了体外释放、血浆蛋白结合率及其体外细胞毒作用。结果:多西他赛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85.3±4.8)nm,Zeta电位-(51.5±2.1)mV,包封率为(99.89±0.06),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8h内稳定;在1mol/L水杨酸钠-磷酸盐缓冲液中24h累积释放约85,血浆的存在使释放所有减少;多西他赛脂质体对肿瘤细胞(HepG2、BXPC-3、SK-OV-3)的IC50均较注射液低。结论:制得的注射用多西他赛脂质体载药量和包封率均较高,粒径均匀,稳定性良好,体外细胞毒作用较注射液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 脂质体 体外释放 细胞毒作用
下载PDF
超滤-HPLC法测定注射用多西他赛脂质体的含量和包封率 被引量:8
2
作者 胡波 周郁斌 +4 位作者 杨艳 叶小玲 袁中文 李海刚 关世侠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测定注射用多西他赛脂质体的含量和包封率。方法:用乳化挥散法制备多西他赛脂质体;采用超滤法分离脂质体中的游离药物;用HPLC法测定脂质体的含量及包封率:采用Agilent Tc-C18柱(4.6mm×250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 目的测定注射用多西他赛脂质体的含量和包封率。方法:用乳化挥散法制备多西他赛脂质体;采用超滤法分离脂质体中的游离药物;用HPLC法测定脂质体的含量及包封率:采用Agilent Tc-C18柱(4.6mm×250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体积比35∶40∶2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3 nm,柱温为室温。结果:超滤法能很好地把脂质体和游离药物分离,超滤膜空白回收率为96.5%,加样回收率为98.3%;在所选色谱条件下,辅料不干扰多西他赛的含量测定,多西他赛在3~3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7.06%~102.19%之间,多西他赛脂质体含量为3.87 mg.mL-1,包封率为99.26%。结论:该方法方便、快捷,可以用于多西他赛脂质体含量和包封率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 脂质体 超滤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包封率
下载PDF
注射用多西他赛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内外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栋海 杨光丽 +5 位作者 邹伟伟 严守升 宫新江 周英兰 杨清敏 王晶翼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制备多西他赛脂质体,对其体内外性质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改良薄膜分散法结合冷冻干燥工艺制备多西他赛脂质体冻干粉;用激光粒度仪考察了脂质体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超滤法测定了包封率;以市售多西他赛注射液为对照,比较体外释放... 目的:制备多西他赛脂质体,对其体内外性质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改良薄膜分散法结合冷冻干燥工艺制备多西他赛脂质体冻干粉;用激光粒度仪考察了脂质体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超滤法测定了包封率;以市售多西他赛注射液为对照,比较体外释放、大鼠骨髓抑制和裸鼠体内肿瘤抑制情况。结果:多西他赛脂质体平均粒径为92 nm,Zeta电位为-52.3 mV,包封率>95%,24 h累积释放率为84.1%;相同剂量下,多西他赛脂质体比多西他赛注射液的骨髓抑制作用降低,但二者对HT-29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相同。结论:本实验所制备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稳定性较好;与多西他赛注射液相比,毒性较低,同时具有相同的抗肿瘤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 脂质体 包封率 体外释放 骨髓抑制
原文传递
紫杉醇注射液、紫杉醇脂质体以及多西他赛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49
4
作者 张丹华 周恩相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14-1016,共3页
紫杉烷类化合物是最具有潜力的抗恶性肿瘤药物之一。紫杉醇属于紫杉烷类化合物,是目前被批准用于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一线化疗药物。紫杉醇为从太平洋紫杉树皮中提取的二萜类化合物,其产量低、结构复杂、不易提取和合成... 紫杉烷类化合物是最具有潜力的抗恶性肿瘤药物之一。紫杉醇属于紫杉烷类化合物,是目前被批准用于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一线化疗药物。紫杉醇为从太平洋紫杉树皮中提取的二萜类化合物,其产量低、结构复杂、不易提取和合成以及不溶于水的特性大大限制了紫杉醇的临床应用研究。多西他赛是半合成紫杉醇类似物,水溶性略大于紫杉醇,是有潜力的细胞微管蛋白抑制剂,临床应用较多。传统的紫杉醇采用聚氧乙烯蓖麻油作为药物载体,会引起多种不良反应,限制了该药的使用。2003年我国研制成功的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脂质体 多西他 乳腺癌
下载PDF
注射用多西他赛胶束无菌检查方法验证
5
作者 张国林 景荣先 邢以文 《肿瘤药学》 CAS 2024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建立针对2种注射用多西他赛胶束的无菌检查方法。方法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1105无菌检查法,取注射用多西他赛胶束15瓶,用500 mL 0.9%氯化钠溶液溶解,作为供试液,平均分配至3个滤筒过滤。同法制备6个滤筒。每个滤筒用p... 目的建立针对2种注射用多西他赛胶束的无菌检查方法。方法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1105无菌检查法,取注射用多西他赛胶束15瓶,用500 mL 0.9%氯化钠溶液溶解,作为供试液,平均分配至3个滤筒过滤。同法制备6个滤筒。每个滤筒用p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3次,每次100 mL,然后加入相应培养基,并分别接种<100 CFU/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生孢梭菌和黑曲霉,于适宜温度下观察培养。以等量无菌氯化钠溶液替代注射用多西他赛胶束供试液后采用相同的后续操作,作为对照组。采用薄膜过滤法,用p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滤膜,每个滤筒冲洗3次,每次100 mL,检测各菌株生长情况。结果6种验证菌株均在48 h内生长良好,样品的抑菌活性被完全消除。结论注射用多西他赛胶束可用上述方法进行无菌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多西他胶束 无菌 验证 薄膜过滤法
下载PDF
首次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接受PD-1抑制剂联合白蛋白紫杉醇/紫杉醇脂质体/多西他赛治疗观察
6
作者 王浩 韩尚 +1 位作者 纪雅玲 汪海岩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63-67,共5页
目的观察首次接受PD-1抑制剂联合铂类/氟尿嘧啶类化疗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接受PD-1抑制剂联合白蛋白紫杉醇/紫杉醇脂质体/多西他赛治疗的临床疗效,并筛选治疗潜在获益晚期胃癌患者。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5月在徐州医科大学... 目的观察首次接受PD-1抑制剂联合铂类/氟尿嘧啶类化疗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接受PD-1抑制剂联合白蛋白紫杉醇/紫杉醇脂质体/多西他赛治疗的临床疗效,并筛选治疗潜在获益晚期胃癌患者。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5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PD-1抑制剂联合铂类/氟尿嘧啶类化疗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接受PD-1抑制剂(200 mg,第1天)联合白蛋白紫杉醇/紫杉醇脂质体/多西他赛(白蛋白紫杉醇260 mg/㎡、紫杉醇脂质体135~175 mg/㎡、多西他赛75~100 mg/㎡,第2天)治疗,每21天为1个治疗周期;对照组接受白蛋白紫杉醇/紫杉醇脂质体/多西他赛治疗,治疗剂量及治疗周期同观察组。2个治疗周期结束,比较两组近期疗效;随访结束,比较两组远期疗效。利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对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观察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进行比较,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进一步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亚组生存分析。统计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ORR分别为32.6%、25.6%,DCR分别为72.1%、62.8%,两组ORR、DCR比较,P均>0.05。观察组、对照组mPFS分别为4.7、3.3个月,缓解持续时间(DOR)分别为5.3、3.4个月,两组比较,P均<0.05。PD-L1 CPS评分≥5分与<5分的观察组患者mPFS比较,P<0.05;诊断后首次治疗PFS≥6个月与<6个月的观察组患者mPFS比较,P<0.05。观察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大多为1~2级,常见的3~4级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无致死性不良事件。结论PD-1抑制剂联合铂类/氟尿嘧啶类化疗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接受PD-1抑制剂联合白蛋白紫杉醇/紫杉醇脂质体/多西他赛治疗相较于单用白蛋白紫杉醇/紫杉醇脂质体/多西他赛治疗的患者mPFS、DOR长;PD-L1 CPS评分≥5分及首次治疗PFS≥6个月的晚期胃癌患者可能为治疗潜在获益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抑制剂 紫杉醇 紫杉醇脂质体 多西他 胃癌
下载PDF
HPLC测定注射用多西他赛的含量并检查有关物质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婧 黄毅岚 +2 位作者 张丹 李鑫楠 余进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2-694,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注射用多西他赛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Luna C18(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33nm。结果多西他赛浓度1~200μg·ml^-1与... 目的建立测定注射用多西他赛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Luna C18(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33nm。结果多西他赛浓度1~200μg·ml^-1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重复性试验的RSD=0.1%(n=6),高、中、低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101.8%,有关物质检查的限量为2.0%,单个杂质限量为1.0%。结论所建方法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注射用多西他赛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多西他 HPLC 有关物质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考察多西他赛脂质体犬体内药动学 被引量:10
8
作者 范博 周建平 +4 位作者 仝新勇 谭燕 陈亮 王影 胡晶晶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67-370,共4页
目的:研究多西他赛脂质体Beagle犬体内药动学。方法:采用单剂量双周期自身交叉设计, Beagle犬前肢皮下头静脉分别滴注多西他赛脂质体和多西他赛注射液(参比制剂),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浆中多西他赛浓度。结果:... 目的:研究多西他赛脂质体Beagle犬体内药动学。方法:采用单剂量双周期自身交叉设计, Beagle犬前肢皮下头静脉分别滴注多西他赛脂质体和多西他赛注射液(参比制剂),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浆中多西他赛浓度。结果:多西他赛在0.5~2 00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提取回收率大于90%,日内、日间精密度RSD<15%。多西他赛脂质体和多西他赛注射液,CL分别为(11±s 6)和(25±6)L·h^(-1),AUC_(0~∞)分别为(2630±1115)和(1148±310)μg L^(-1)·h,MRT分别为(4.1±2.0)和(2.7±1.3)h,且2种制剂的CL、AUC_(0~∞)和MRT均具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与多西他赛注射液相比,多西他赛脂质体具有一定的缓释和长循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 脂质体 药动学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光谱法 质量 电喷雾电离
下载PDF
多西他赛脂质体冻干粉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洪记 丁盛 +2 位作者 顾王文 李亚平 陈伶俐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3-116,共4页
采用薄膜分散法结合冷冻干燥工艺制备多西他赛脂质体冻干品。采用正交试验,以包封率为指标优化处方,并考察了形态、粒径、包封率、体外释放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按优化处方制得的脂质体冻干品复溶后颗粒呈球形,平均粒径为(167.1±71.... 采用薄膜分散法结合冷冻干燥工艺制备多西他赛脂质体冻干品。采用正交试验,以包封率为指标优化处方,并考察了形态、粒径、包封率、体外释放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按优化处方制得的脂质体冻干品复溶后颗粒呈球形,平均粒径为(167.1±71.2)nm,平均包封率为(85.9±0.6)%;24h累积释放70.3%,释放曲线符合Weibull方程。多西他赛脂质体冻干品4℃放置3个月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 脂质体 薄膜分散法 冷冻干燥 包封率 体外释放
下载PDF
N-酰化壳聚糖的合成及其修饰多西他赛脂质体的体外性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葛亮 钱海 +2 位作者 高昊 陈跃坚 朱家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9-523,共5页
目的:合成N-酰化壳聚糖并用其修饰多西他赛脂质体以期延缓药物的释放。方法:用合成的长链脂肪酸酰化的壳聚糖修饰脂质体,体外血浆释放实验比较脂质体修饰前后的释放性质。结果:合成了正己酰(C6)、月桂酰(C12)和棕榈酰(C16)3种N-酰化壳... 目的:合成N-酰化壳聚糖并用其修饰多西他赛脂质体以期延缓药物的释放。方法:用合成的长链脂肪酸酰化的壳聚糖修饰脂质体,体外血浆释放实验比较脂质体修饰前后的释放性质。结果:合成了正己酰(C6)、月桂酰(C12)和棕榈酰(C16)3种N-酰化壳聚糖。普通脂质体于24 h内释药70%,而N-酰化壳聚糖修饰的脂质体24 h仅释药39%。结论:用N-酰化壳聚糖修饰脂质体可以减缓释药,具有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酰化壳聚糖 多西他 脂质体 释放
下载PDF
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琼 程怡 聂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69-1071,共3页
目的建立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考察透析介质的种类、浓度、透析袋内外体积比、温度等对脂质体与游离药物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透析介质为0.5%聚山梨醇酯,透析袋内外体积比为1∶150,在0℃下... 目的建立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考察透析介质的种类、浓度、透析袋内外体积比、温度等对脂质体与游离药物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透析介质为0.5%聚山梨醇酯,透析袋内外体积比为1∶150,在0℃下透析8 h达到平衡。结论透析法准确可行,适于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的包封率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 长循环脂质体 包封率 透析法
下载PDF
基于兔VX2原位移植肺癌模型评价多西他赛脂质体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宇 张福军 +3 位作者 兰作平 张梨 王杰 余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428-1434,共7页
目的评价多西他赛脂质体(DTX-LP)的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建立兔VX2原位移植肺癌模型,分别静脉给予荷瘤兔空白脂质体(BLA-LP)、多西他赛注射剂(DTX-IN,2.7 mg/kg)、DTX-LP高剂量(0.9 mg/kg)、DTX-LP中剂量(0.3 mg/kg)以及DTX-LP低剂... 目的评价多西他赛脂质体(DTX-LP)的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建立兔VX2原位移植肺癌模型,分别静脉给予荷瘤兔空白脂质体(BLA-LP)、多西他赛注射剂(DTX-IN,2.7 mg/kg)、DTX-LP高剂量(0.9 mg/kg)、DTX-LP中剂量(0.3 mg/kg)以及DTX-LP低剂量(0.1 mg/kg)治疗4周期,记录兔生存时间并作生存分析,考察兔存活期间体质量及白细胞计数变化率,食欲减退、腹泻、肠道出血发生率,实验兔死亡后作大体解剖,评估主要脏器的组织病理损害程度。结果 BLA-LP组,DTXIN组,DTX-LP高、中、低剂量组兔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8、35、49、34、32 d。生存曲线经Log-Rank检验,DTX-LP高剂量组分别与BLA-LP组、DTX-I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5)。上述各治疗组兔的平均体质量变化率分别为(-23.03±7.99)%、(-11.25±9.67)%、(-1.48±6.36)%、(-2.08±14.39)%和(-17.27±18.41)%;白细胞计数累积变化率分别为(-3.53±18.17)%、(-52.78±12.50)%、(-16.56±10.21)%、(-22.19±10.70)%和(-15.37±14.14)%。DTX-IN组和DTX-LP高剂量组食欲减退的发生率分别为83.3%和50.0%;BLA-LP组、DTX-IN组及DTX-LP高、中、低剂量组腹泻发生率分别为16.7%、66.7%、33.3%、16.7%、16.7%;DTX-IN组肠道出血发生率83.3%。病理检查结果显示DTX-LP高剂量组的心、肝、脾、肺、肾组织无明显异常,DTX-IN组上述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损害。结论 DTX-LP高剂量组明显延长VX2肺癌兔中位生存期,且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 脂质体 原位移植 肺癌模型 药效学
下载PDF
^(99m)锝标记多西他赛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在兔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宇 邱峰 +4 位作者 吕志祥 兰作平 张梨 王杰 余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303-2308,共6页
目的考察多西他赛脂质体(DTX-LP)在兔体内的生物分布及其在各主要脏器的靶向参数。方法通过固体分散与泡腾组合技术,使用放射性同位素锝(^(99m)TC)对DTX-LP进行标记(DTXLP-^(99m)TC)。考察DTX-LP-^(99m)TC的外观、粒径、Zeta电荷、包封... 目的考察多西他赛脂质体(DTX-LP)在兔体内的生物分布及其在各主要脏器的靶向参数。方法通过固体分散与泡腾组合技术,使用放射性同位素锝(^(99m)TC)对DTX-LP进行标记(DTXLP-^(99m)TC)。考察DTX-LP-^(99m)TC的外观、粒径、Zeta电荷、包封率、载药量以及放射化学纯度及稳定性。将DTX-LP-^(99m)TC或游离锝(^(99m)TC-Free)经耳缘静脉注射入兔体内,经SPECT/CT静态采集数据及计算机融合显像获得DTX-LP-^(99m)TC及^(99m)TC-Free在兔体内的放射性影像。另将注射DTX-LP-^(99m)TC或^(99m)TCFree的兔分别于给药后1、2、4、8、12 h处死,使用甲状腺功能测定仪采集兔各离体器官的放射性计数,并计算各脏器的相对摄取率(Re)和靶向效率(Te)。结果 DTX-LP-^(99m)TC平均粒径为726 nm,Zeta电荷为-35.6 mV,包封率及载药量分别为(90.27±1.15)%和(1.30±0.20)%。在室温放置或兔血清中37℃温育1、4、12 h后,DTX-LP-^(99m)TC的放射化学纯度分别为98.45%、96.32%、94.28%及96.78%、93.45%、91.56%。放射性影像显示DTX-LP-^(99m)TC在兔肺浓聚;每克兔组织的放射性计数由高到低排列,在DTX-LP-^(99m)TC组为肺、脾、肝、肾、心、脑,在^(99m)TC-Free组为肝、脾、肾、心、肺、脑,同一时间点相同脏器的放射性计数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e值表明,DTX-LP-^(99m)TC组在肺、脾和脑的放射性计数分别是^(99m)TC-Free组的64.41、1.62倍和1.57倍,而心、肝、肾的放射性计数较^(99m)TCFree组明显减少。Te值表明,DTX-LP-^(99m)TC在兔肺的放射性计数是脑的64.01倍,心的40.73倍,肾的14.01倍,肝的3.22倍。结论 DTX-LP主要浓集在兔肺,具有高度的肺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 脂质体 组织分布 99MTC标记 靶向参数
下载PDF
新型肺靶向多西他赛脂质体在原位肺癌模型兔中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丽娟 李睿 +1 位作者 车坷科 余瑜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835-1839,共5页
目的 研究新型肺靶向多西他赛脂质体(DTX-LP)在原位肺癌模型兔中的药动学行为。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级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DTX在兔血浆中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采用胸腔微创穿刺术制备原位肺癌模型兔,然后随机分为多... 目的 研究新型肺靶向多西他赛脂质体(DTX-LP)在原位肺癌模型兔中的药动学行为。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级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DTX在兔血浆中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采用胸腔微创穿刺术制备原位肺癌模型兔,然后随机分为多西他赛注射液(DTX-IN)组和DTX-LP组,耳缘静脉注射给予相应药物,给药剂量均为1.0 mg/kg(以DTX计),然后于5、15、30、60、90、120、240、480 min时取血,测定血浆中DTX浓度。采用DAS 3.3软件进行拟合与分析,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本研究所用UPLC-MS/MS法的准确度、精密度良好,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与DTX-IN组比较,DTX-LP组的药-时曲线趋势较平缓,各时间点的血药浓度更低,c_(max)、t_(1/2)、AUC_(0→480 min)、AUC_(0→∞)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DTX-LP在血浆中的暴露量较DTX-IN降低,提示其能快速地从体循环中分布到肺靶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 脂质体 原位肺癌模型 药动学
下载PDF
叶酸介导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制备、质量控制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登山 刘留成 《中国药师》 CAS 2016年第2期282-286,共5页
目的:采用几种不同工艺制备叶酸介导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将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HSPC)、叶酸-聚乙二醇2000-磷脂酰乙醇胺(FA-PEG2000-DSPE)及多西他赛以100∶5∶8的比例分别采用3种不同工艺制备脂... 目的:采用几种不同工艺制备叶酸介导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将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HSPC)、叶酸-聚乙二醇2000-磷脂酰乙醇胺(FA-PEG2000-DSPE)及多西他赛以100∶5∶8的比例分别采用3种不同工艺制备脂质体。采用低速离心法测定包封率,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粒度分布,GC法测定有机溶剂残留。结果: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55±10)nm,多项分散系数(Pd I)均小于0.20;脂质体包封率均大于95.0%;所制得样品于(25±2)℃条件下放置6个月,各项考察指标均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采用制备工艺3所制得的样品具有较高的药脂比,该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控,稳定性良好。体外释放曲线表明脂质体有缓释、靶向及长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多西他 脂质体 制备 质量控制 稳定性
下载PDF
紫杉醇脂质体与多西他赛治疗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乞国艳 李永召 +2 位作者 顾珊珊 杨红霞 刘朝英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8期2805-2807,2811,共4页
目的探讨紫杉醇脂质体与多西他赛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疗效比较。方法住院治疗且明确诊断为胸腺瘤术后复发转移合并重症肌无力62例患者。随机分为多西他赛组(n=32)和紫杉醇脂质体组(n=30)。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评氏临床临床绝对评... 目的探讨紫杉醇脂质体与多西他赛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疗效比较。方法住院治疗且明确诊断为胸腺瘤术后复发转移合并重症肌无力62例患者。随机分为多西他赛组(n=32)和紫杉醇脂质体组(n=30)。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评氏临床临床绝对评分(clinic definitely score,CDS);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Ab)和胸腺瘤的变化;化疗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CDS、AchR-Ab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2组治疗后CDS、疗效、AchR-A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胸腺瘤治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多西他赛组副作用与紫杉醇脂质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治疗胸腺瘤合并MG患者的MG有明显改善、与单药多西他赛疗效相当,对复发转移胸腺瘤与多西他赛一样无明显疗效,可根据临床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合并MG 多西他 紫杉醇脂质体 临床绝对评分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下载PDF
多西他赛他莫昔芬复方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亚男 王文锋 徐月红 《北方药学》 2020年第10期1-5,共5页
目的:建立多西他赛他莫昔芬复方脂质体的包封率测定方法。方法:复方脂质体的制备采用薄膜分散法,用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脂质体中多西他赛和他莫昔芬包封率。结果:在选择的色谱条件下,多西他... 目的:建立多西他赛他莫昔芬复方脂质体的包封率测定方法。方法:复方脂质体的制备采用薄膜分散法,用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脂质体中多西他赛和他莫昔芬包封率。结果:在选择的色谱条件下,多西他赛和他莫昔芬专属性良好,多西他赛在浓度0.4~10μg/mL,枸橼酸他莫昔芬在浓度1~15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重现性日间日内精密度均符合药典要求。流出曲线实验表明,能有效分离游离药物和脂质体,测定的复方脂质体平均包封率多西他赛(84.42±0.85)%,他莫昔芬(94.78±0.53)%。结论:该测定方法可用于复方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脂质体 多西他 他莫昔芬 包封率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乳化挥散法制备多西他赛脂质体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民 王东凯 +2 位作者 关世侠 李海刚 孙少平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制备抗肿瘤药物多西他赛脂质体,为下一步进行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乳化挥散法制备多西他赛脂质体,优化处方中大豆磷脂-鱼油乙酯-胆固醇硫酸钠-多西他赛(SPC-EPA-SCS-DOC)物质的量比为7∶1.8∶1.2∶1,并对其理化性... 目的制备抗肿瘤药物多西他赛脂质体,为下一步进行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乳化挥散法制备多西他赛脂质体,优化处方中大豆磷脂-鱼油乙酯-胆固醇硫酸钠-多西他赛(SPC-EPA-SCS-DOC)物质的量比为7∶1.8∶1.2∶1,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考察。结果制备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形态理想,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直径约(110±10)nm,包封率为95%以上,符合静脉给药的要求。结论该方法制备多西他赛脂质体简便易行,方法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 脂质体 乳化挥散 多西他 理化性质
下载PDF
星点效应面法对多西他赛他莫昔芬复方脂质体处方的优化
19
作者 李亚男 田琳 +1 位作者 王文锋 徐月红 《中国药师》 CAS 2020年第5期865-868,共4页
目的:优化多西他赛他莫昔芬复方脂质体处方。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脂药比、大豆磷脂/胆固醇比、枸橼酸他莫昔芬/多西他赛比3个因素对脂质体粒径、ζ电位、分散度指数(PdI)、药物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采用2因素5水平的星点设计-效应... 目的:优化多西他赛他莫昔芬复方脂质体处方。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脂药比、大豆磷脂/胆固醇比、枸橼酸他莫昔芬/多西他赛比3个因素对脂质体粒径、ζ电位、分散度指数(PdI)、药物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采用2因素5水平的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多西他赛包封率和载药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处方优化。结果:最优处方为脂药比为19∶1,大豆磷脂/胆固醇比为9∶1,多西他赛的包封率为(82.24±1.41)%,他莫昔芬的包封率为(93.14±2.67)%。结论:优化所得处方为多西他赛他莫昔芬复方脂质体的开发提供了基础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 他莫昔芬 复方脂质体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下载PDF
多西他赛他莫昔芬复方脂质体逆转乳腺癌细胞耐药性的研究
20
作者 李亚男 田琳 +1 位作者 罗文基 徐月红 《海峡药学》 2022年第11期1-5,共5页
目的 在体外考察多西他赛(Docetaxel, DTX)他莫昔芬(Tamoxifen, TMX)复方脂质体对乳腺癌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 在体外,利用乳腺肿瘤细胞MCF-7和耐药乳腺肿瘤细胞MCF-7/ADR,通过MTU实验和中效原理评价多西他赛和他莫昔芬不同浓度... 目的 在体外考察多西他赛(Docetaxel, DTX)他莫昔芬(Tamoxifen, TMX)复方脂质体对乳腺癌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 在体外,利用乳腺肿瘤细胞MCF-7和耐药乳腺肿瘤细胞MCF-7/ADR,通过MTU实验和中效原理评价多西他赛和他莫昔芬不同浓度时的协同作用。通过薄膜分散法制备具有协同作用的多西他赛他莫昔芬复方脂质体。在体外通过MTT实验考察复方脂质体细胞毒性和逆转肿瘤耐药作用。结果 在MCF-7细胞和MCF-7/ADR细胞,TMX-DUX混合物(M∶M=7∶1)的中效原理联合指数值都小于1,具有协同作用。对MCF-7细胞,游离药物DTX在浓度0.001 nM到50 nM有细胞毒性,游离TMX没有细胞毒性,DTX-TMX复方脂质体具有细胞毒性。对耐药MCF-7/ADR细胞,游离药物DTX在浓度0.001 nM到50 nM没有细胞毒性,游离TMX没有细胞毒性,DTX-TMX复方脂质体具有细胞毒性,并且细胞毒性强度大于对MCF-7细胞。结论 DTX-TMX复方脂质体能够逆转肿瘤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 他莫昔芬 脂质体 逆转肿瘤耐药性 乳腺癌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