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胖负面身体自我女大学生对胖信息的注意偏好:注意警觉还是注意维持 被引量:32
1
作者 冯文锋 罗文波 +2 位作者 廖渝 陈红 罗跃嘉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79-790,共12页
本研究对已有负面身体自我个体注意偏好研究采用的实验范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胖负面身体自我个体对胖相关信息的注意偏向存在的另一种可能,即胖负面身体自我个体对胖相关信息可能存在注意维持时间更长的假设。共设计了3个实验对假... 本研究对已有负面身体自我个体注意偏好研究采用的实验范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胖负面身体自我个体对胖相关信息的注意偏向存在的另一种可能,即胖负面身体自我个体对胖相关信息可能存在注意维持时间更长的假设。共设计了3个实验对假设进行验证。实验1a采用线索范式研究高胖负面身体自我个体对胖相关词语的注意警觉和注意维持,线索目标SOA为300ms,实验1b采用同样的实验范式,只是将实验材料变为更具直接意义的身体轮廓图。两个实验的结果均支持实验假设,但是未能排除反应准备和线索对目标产生掩蔽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实验2在身体和花瓶轮廓图周围呈现字母,要求被试对字母进行辨认,对被试的注意维持成分进行直接的测量。结果验证了高胖负面身体自我女大学生对胖身体轮廓图注意维持时间更长。综合几个实验的结果,得到以下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胖负面身体自我女大学生对胖身体信息的注意偏差成分是注意维持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胖负面身体自我 注意警觉 注意维持
下载PDF
长远航舰员持续注意警觉能力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夏阳 陈国良 +2 位作者 陈福兴 徐菲 倪杰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目的分析男性和女性舰员在长远航期间持续注意警觉水平变化和差异性,为合理配置舰艇航行值班岗位人员、提升舰艇综合作战实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编人口学资料调查表与持续注意力测试对95名舰员(70名男性舰员与25名女性舰员)进行调查测... 目的分析男性和女性舰员在长远航期间持续注意警觉水平变化和差异性,为合理配置舰艇航行值班岗位人员、提升舰艇综合作战实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编人口学资料调查表与持续注意力测试对95名舰员(70名男性舰员与25名女性舰员)进行调查测试,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结果 95名舰员在长远航期间的测试反应迅速性与判断正确率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航行中期阶段最低。男性舰员在航行前准备阶段与航行后期阶段的平均反应时间均不同程度地长于女性舰员,但航行中期阶段短于女性舰员(P<0.05);男性舰员在航行前准备阶段与航行后期阶段判断正确率得分低于女性舰员,而在航行中期阶段判断正确率得分高于女性舰员(P<0.05)。结论舰员持续注意警觉力水平存在性别差异性。男性注意力稳定性优于女性;女性注意力水平优于男性,且起伏较大,受不利因素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远航 舰员 注意警觉 性别因素
下载PDF
对战类游戏对长航舰员注意警觉力的影响
3
作者 刘夏阳 陈福兴 +3 位作者 胡永祥 陈国良 倪杰文 徐菲 《转化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06-108,112,共4页
目的比较对战类游戏爱好舰员与非对战类游戏爱好舰员在舰艇长航期间注意警觉能力变化情况,为提高舰员持续注意能力、保持舰员航行值班警觉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某舰长航过程中,随机抽取78名舰员,依据自制问卷收集信息分为对战类游戏爱好组... 目的比较对战类游戏爱好舰员与非对战类游戏爱好舰员在舰艇长航期间注意警觉能力变化情况,为提高舰员持续注意能力、保持舰员航行值班警觉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某舰长航过程中,随机抽取78名舰员,依据自制问卷收集信息分为对战类游戏爱好组(20名)与非对战类游戏爱好组(58名),进行注意能力测试,采用持续性注意测试-相同匹配,并统计分析相应数据。结果对战类游戏爱好舰员与非对战类游戏爱好舰员在长航中的测试反应灵敏性与正确率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航行中阶段最低。在长航3个阶段中,对战类游戏爱好组的反应时间小于非对战类游戏爱好组(P<0.05);在数字判断方面,对战类游戏爱好组正确率测试高于非对战类游戏爱好组(P<0.05)。结论长航过程中,对战类游戏爱好舰员的注意警觉能力优于非对战类游戏爱好舰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航 游戏 注意警觉 舰员
下载PDF
奖赏学习措施引发学生注意警觉的教改实验研究
4
作者 吴弦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51-57,共7页
探究奖赏学习对视觉注意选择的影响,并有效分离与奖赏建立价值联结的颜色注意警觉和注意脱离困难。采用学习—测试范式,在学习阶段用视觉搜索范式建立价值联结,使目标颜色能够捕获被试注意,在测试阶段用点探测范式分离注意警觉和注意脱... 探究奖赏学习对视觉注意选择的影响,并有效分离与奖赏建立价值联结的颜色注意警觉和注意脱离困难。采用学习—测试范式,在学习阶段用视觉搜索范式建立价值联结,使目标颜色能够捕获被试注意,在测试阶段用点探测范式分离注意警觉和注意脱离困难。在四川省成都市数所初级中学里随机选择100名自愿参加实验的在校学生作为测试对象,对测试的正确率与反应时进行分析发现:经过练习,被试学生确实建立了与高奖赏颜色对应的价值联结(没有发现速度—准确率权衡);高奖赏颜色对与无奖赏颜色对的注意警觉指数之间差异显著,且高奖赏颜色对的注意警觉指数显著大于0;测试对象产生了注意警觉,无注意脱离困难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奖赏学习 注意警觉 注意脱离 警觉指数 点探测范式 视觉搜索范式 学习—测试范式
下载PDF
工作欠载下监检人员警觉性注意的ERP研究
5
作者 房小凯 李乃文 +1 位作者 武兴波 苏子怡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0-204,共5页
为探究监检人员工作欠载与警觉性注意之间的关系,采用Eego TM mylab便携式脑电仪采集脑电信号,并用MATLAB R2014a软件中的EEGLAB工具包及其插件ERPLAB对脑电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记录分析被试工作欠载前后的行为和脑电指标。研究结果表... 为探究监检人员工作欠载与警觉性注意之间的关系,采用Eego TM mylab便携式脑电仪采集脑电信号,并用MATLAB R2014a软件中的EEGLAB工具包及其插件ERPLAB对脑电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记录分析被试工作欠载前后的行为和脑电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工作欠载后监检人员的平均反应时延长、平均正确率下降,接收视觉刺激时引发P300的波幅显著减小、潜伏期延长。研究结果可为减少监检岗位的工作欠载现象、有效管控监检人员的警觉性注意力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欠载 警觉注意 事件相关电位(ERP) 监检人员
下载PDF
脑损伤患者的注意维持和警觉功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慧丽 恽晓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0期907-909,共3页
目的探讨脑损伤患者的注意维持和警觉功能是否受损及其特征。方法采用连续作业测验(CPT),对27例脑损伤患者和34例年龄及受教育年限匹配的正常成人进行对照研究,以正确数、遗漏数、错误数、平均反应时、末段与首段平均反应时差值(维持差... 目的探讨脑损伤患者的注意维持和警觉功能是否受损及其特征。方法采用连续作业测验(CPT),对27例脑损伤患者和34例年龄及受教育年限匹配的正常成人进行对照研究,以正确数、遗漏数、错误数、平均反应时、末段与首段平均反应时差值(维持差)为指标。结果脑损伤患者的注意维持正确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遗漏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错误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平均反应时和维持差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P<0.05)。结论脑损伤患者存在注意维持和警觉功能受损,未发现明显的冲动抑制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注意维持和警觉 连续作业测验
下载PDF
视觉刺激探测的警觉性注意特征初探
7
作者 覃义贵 罗俊龙 +2 位作者 贾磊 李亚丹 张庆林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2年第2期134-138,共5页
采用"预警提示-目标探测"范式,对视觉刺激探测的警觉性注意特征进行初步探索。实验一表明,随着预备到目标刺激的时间间隔(interstimulus interval,ISI)变化,固定位置上探测目标刺激的速度也随之变化,并且对大概率刺激的探测更... 采用"预警提示-目标探测"范式,对视觉刺激探测的警觉性注意特征进行初步探索。实验一表明,随着预备到目标刺激的时间间隔(interstimulus interval,ISI)变化,固定位置上探测目标刺激的速度也随之变化,并且对大概率刺激的探测更快,表现出了警觉性注意的稳定性和选择性特征。实验二进一步考察了目标刺激在不同ISI和不同空间位置的情况,除发现与实验一相似的结果以外,被试探测目标刺激的速度随注意视角增大而下降,表现出了警觉性注意的集中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觉注意 稳定性 选择性 集中性
下载PDF
不同心理韧性水平下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注意偏向特点研究
8
作者 聂钰 王秋林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23年第6期91-96,共6页
通过探讨不同心理韧性水平下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对情绪刺激所表现出的注意偏向特点,探究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心理韧性对注意偏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低心理韧性水平篮球运动员在处理正性和负性面孔刺激时都容易分散注意力,并且对正性面... 通过探讨不同心理韧性水平下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对情绪刺激所表现出的注意偏向特点,探究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心理韧性对注意偏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低心理韧性水平篮球运动员在处理正性和负性面孔刺激时都容易分散注意力,并且对正性面孔图片刺激有明显的偏好;(2)高心理韧性篮球运动员对正性面孔图片刺激偏好于注意警觉,而对消极面孔图片刺激偏好于注意解除。指出不同心理韧性水平的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注意偏向有不同的特点,心理韧性水平可影响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注意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篮球运动员 注意偏向 心理韧性 注意警觉 注意解除
下载PDF
胖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对身体信息注意偏向成分的时间进程:一项眼动追踪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高笑 王泉川 +2 位作者 陈红 王宝英 赵光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8-510,共13页
虽然目前大量研究基于Vitousek和Hollon(1990)提出的饮食失调认知模型对胖负面身体自我图式者或饮食失调者的注意偏向进行探讨,但对其注意偏向的成分仍未得出一致结论,且尚无研究查考其时间进程特点。研究采用更具生态效度的身体图片为... 虽然目前大量研究基于Vitousek和Hollon(1990)提出的饮食失调认知模型对胖负面身体自我图式者或饮食失调者的注意偏向进行探讨,但对其注意偏向的成分仍未得出一致结论,且尚无研究查考其时间进程特点。研究采用更具生态效度的身体图片为实验刺激,刺激呈现时间2000ms,采用传统经典的点探测范式与眼动追踪技术结合,探讨胖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对身体信息注意偏向成分的时间进程。基于前人的工作(Castellanos et al.,2009;Garner,Mogg,&Bradley,2006),研究考察了四个眼动数据:首视点定向偏向分数、首视点潜伏期偏向分数、首视点注视时间偏向以及总注视时间偏向分数,系统探讨了注意定向、探测时间、最初注意维持/回避以及总体注意维持/回避。眼动数据发现,胖负面身体自我图式者对不同身体图片存在不同的注意偏向模式,对胖图片为注意警觉—维持模式,具体表现为早期加速探测、注意定向,以及最初的注意维持和总体注意维持;对瘦图片仅为注意警觉,具体表现为早期加速探测;行为数据支持实验组对胖图片的注意维持以及对身体图片的注意脱离困难。该结果部分支持Vitousek和Hollon(1990)的模型,即负面身体自我图式能够易化对图式一致信息的加工,而未发现对图式不一致信息的回避或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面身体自我 注意警觉 注意维持 眼动
下载PDF
不同自尊水平者的注意偏向 被引量:43
10
作者 李海江 杨娟 +1 位作者 贾磊 张庆林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07-916,共10页
本研究分别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角度出发,以大学生情绪面孔(高兴,中性,愤怒)图片为实验材料,采用"空间线索任务"实验范式,探讨不同自尊水平个体注意偏向的特点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在无效线索条件下,低外显自尊个体对以... 本研究分别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角度出发,以大学生情绪面孔(高兴,中性,愤怒)图片为实验材料,采用"空间线索任务"实验范式,探讨不同自尊水平个体注意偏向的特点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在无效线索条件下,低外显自尊个体对以愤怒为提示线索的靶刺激的反应时显著长于高兴和中性,说明低外显自尊个体对负性情绪信息(愤怒)的注意偏向是一种注意的解脱困难;高内隐自尊个体在无效线索条件下,对以高兴和愤怒为提示线索的靶刺激的反应时显著长于中性,说明高内隐自尊个体更易受到情绪性信息(愤怒和高兴)的吸引,是一种选择性的注意维持倾向,表现为注意的解脱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显 内隐自尊 注意偏向 注意解脱 注意警觉
下载PDF
疼痛恐惧相关的注意偏向及其矫正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周 Todd Jackson +3 位作者 陈红 黄承志 苏琳 高婷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7-555,共9页
疼痛恐惧是影响和维持慢性痛的重要因素。不同材料和被试类型情况下,疼痛恐惧均主要作用于个体对疼痛相关信息的早期注意加工阶段,表现为注意警觉模式。该注意模式使个体将注意维持在疼痛上,从而干扰了对非疼信息的注意能力。矫正疼痛... 疼痛恐惧是影响和维持慢性痛的重要因素。不同材料和被试类型情况下,疼痛恐惧均主要作用于个体对疼痛相关信息的早期注意加工阶段,表现为注意警觉模式。该注意模式使个体将注意维持在疼痛上,从而干扰了对非疼信息的注意能力。矫正疼痛恐惧相关注意偏向可以改善疼痛体验。未来研究应采用更具生态效度的任务测量疼痛恐惧相关的注意偏向及其神经基础,进一步考察矫正疼痛恐惧相关注意偏向能否改善慢痛患者的忧郁和功能丧失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恐惧 慢性痛 注意警觉 注意偏向矫正
下载PDF
特质焦虑大学生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5
12
作者 柳春香 黄希庭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04-1307,1300,共5页
焦虑与注意偏向的研究是近年来情绪与认知领域的热点。本研究采用点探测和线索靶子两个实验任务来探讨特质焦虑大学生注意偏向的特点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高特质焦虑大学生对负性情绪词附近靶刺激的反应时显著短于中性和正性情绪... 焦虑与注意偏向的研究是近年来情绪与认知领域的热点。本研究采用点探测和线索靶子两个实验任务来探讨特质焦虑大学生注意偏向的特点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高特质焦虑大学生对负性情绪词附近靶刺激的反应时显著短于中性和正性情绪词附近的靶刺激,表现出一种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而低特质焦虑大学生没有出现注意偏向;(2)高低特质焦虑大学生在有效线索情况下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在无效线索情况下,高特质焦虑大学生对以负性情绪词为线索的靶刺激反应时显著长于对其他靶刺激的反应时,表现出一种对负性刺激的空间注意的解除困难。因此,高特质焦虑个体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是一种注意解除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质焦虑 注意偏向 注意解除 注意警觉
下载PDF
暴力游戏对个体注意偏向影响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甄霜菊 谢晓东 +1 位作者 胡丽萍 张卫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7-73,160,共7页
采用空间线索任务,以身体攻击图片和表情图片两类实验材料,对暴力游戏玩家的注意偏向机制及其时间进程进行探讨。结果发现,暴力游戏对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玩家对于他们所熟悉的身体攻击图片,在线索仅呈现100 ms时即产生对攻... 采用空间线索任务,以身体攻击图片和表情图片两类实验材料,对暴力游戏玩家的注意偏向机制及其时间进程进行探讨。结果发现,暴力游戏对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玩家对于他们所熟悉的身体攻击图片,在线索仅呈现100 ms时即产生对攻击信息的注意警觉,在500 ms时该注意偏向消失;对于表情图片,暴力游戏玩家在线索呈现500 ms时表现出对负性表情和愉快表情的注意回避,在1 250 ms时注意回避消失。从而表明,暴力游戏经验与个体对相关信息的注意偏向的改变有关,且这种改变依赖于刺激内容及加工时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游戏 注意偏向 注意警觉 注意解脱 注意回避
下载PDF
金钱奖赏线索对考试焦虑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睿 黄丕兰 +1 位作者 李鹏 郑会杰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20年第4期376-384,共9页
研究旨在考察奖赏线索对考试焦虑个体注意偏向的调节作用。采用金钱奖赏线索下的线索-靶范式,结果显示,无奖赏条件下,高考试焦虑被试的注意脱离指数显著大于低考试焦虑被试;有奖赏条件下,高、低考试焦虑被试的注意脱离指数差异不显著。... 研究旨在考察奖赏线索对考试焦虑个体注意偏向的调节作用。采用金钱奖赏线索下的线索-靶范式,结果显示,无奖赏条件下,高考试焦虑被试的注意脱离指数显著大于低考试焦虑被试;有奖赏条件下,高、低考试焦虑被试的注意脱离指数差异不显著。无论在有或无奖赏条件下,两组被试的注意警觉指数差异均不显著。研究揭示,高考试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向是由于对考试相关刺激的注意脱离困难引起的,奖赏对其注意偏向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脱离 注意警觉 奖赏线索 考试焦虑
下载PDF
亲和动机对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影响
15
作者 谢婷 胡美娟 +2 位作者 黄丹 叶尔凡 王建峰 《心理学进展》 2015年第7期430-435,共6页
本研究采用“空间线索任务”实验范式,以不同情绪面孔(高兴、愤怒、中性)为实验材料,考察不同亲和动机水平个体注意偏向的特点及内在机制。结果发现,高亲和动机个体在无效线索条件下,对以愤怒和高兴为提示线索的靶刺激的反应时显著长于... 本研究采用“空间线索任务”实验范式,以不同情绪面孔(高兴、愤怒、中性)为实验材料,考察不同亲和动机水平个体注意偏向的特点及内在机制。结果发现,高亲和动机个体在无效线索条件下,对以愤怒和高兴为提示线索的靶刺激的反应时显著长于中性,而在有效线索条件下没有发现任何显著效应。这说明高亲和动机个体更易受到情绪性信息(高兴和愤怒)的吸引,表现为一种选择性的注意维持倾向,其注意偏向的内在机制是一种注意的解脱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动机 注意偏向 注意警觉 注意解脱困难 情绪面孔
下载PDF
社会排斥对不同疼痛强度面孔注意偏向的作用
16
作者 胡玉婷 陈旭 《心理学进展》 2020年第4期407-415,共9页
疼痛注意偏向对疼痛管理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利用眼动技术探讨社会排斥是否会影响个体对疼痛面孔的注意偏向,以及疼痛面孔强度在其中的作用。89名女性大学生参加实验,被试随机分配到社会排斥、社会接纳或控制组中完成投球任务及选... 疼痛注意偏向对疼痛管理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利用眼动技术探讨社会排斥是否会影响个体对疼痛面孔的注意偏向,以及疼痛面孔强度在其中的作用。89名女性大学生参加实验,被试随机分配到社会排斥、社会接纳或控制组中完成投球任务及选择注意任务。结果发现:在行为上没有发现三组出现显著的注意偏向,高疼痛强度面孔比中疼痛强度面孔会有更多的注意回避。在眼动上发现三组健康个体均表现出平等的注意偏向,并没有受到社会操纵的影响。其中在高疼痛强度面孔中出现注意维持,在中疼痛强度面孔中出现注意警觉,疼痛强度主要影响初期的注意维持。该研究表明健康个体也对疼痛面孔具有注意偏向,且这种偏向不会受到疼痛情感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个体对疼痛面孔的注意模式更复杂,包括显性地回避疼痛面孔和隐性地保持维持。另外眼动技术可以更精确地补充与完善行为技术上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排斥 疼痛面孔 注意警觉 注意维持 注意回避
下载PDF
日间节律对个体认知行为的影响
17
作者 彭雨笛 谢恬 马宁 《心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2-290,共9页
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综合主观感受及客观行为表现考察我国大学生群体在一天内的节律变化。总体上,大学生的日间节律呈现出“上午(9:00~11:00)最佳,午后(13:00~15:00)下降,晚间(19:00~21:00)回升”的变化规律,但主客观指标反映的日间... 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综合主观感受及客观行为表现考察我国大学生群体在一天内的节律变化。总体上,大学生的日间节律呈现出“上午(9:00~11:00)最佳,午后(13:00~15:00)下降,晚间(19:00~21:00)回升”的变化规律,但主客观指标反映的日间节律与不同神经行为功能的节律表现存在差异:客观警觉性注意在日间表现基本稳定,而主观困倦感午后波动明显,个体在15时的主观困倦感升至日间最高水平,而客观行为表现均已好转;17时,个体的主观感受、客观警觉性和工作记忆表现较好而抑制控制表现变差;19时,个体主观感受、工作记忆表现不佳而抑制控制表现好转。此外,上午至午后(9:00~13:00),个体在不同认知负荷下的工作记忆表现也存在节律差异。本研究为个体合理规划日常活动、优化工作安排、提升生产安全等提供数据支持,也为进一步探究我国个体的日间节律和心理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初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节律 神经行为功能 警觉注意 抑制控制 工作记忆
下载PDF
学龄期儿童警觉性注意发展的事件相关电位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廖丽娜 易阳 +3 位作者 王超群 赵方乔 董毓 吴婷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05-1009,共5页
目的探讨6-11岁儿童警觉性注意发展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特征。方法6~11岁学龄期儿童共144人,按年龄分组并进行持续性操作测试(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CPT)-AX(Go/Nogo)任务,对各年龄组儿童的行为学和额区... 目的探讨6-11岁儿童警觉性注意发展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特征。方法6~11岁学龄期儿童共144人,按年龄分组并进行持续性操作测试(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CPT)-AX(Go/Nogo)任务,对各年龄组儿童的行为学和额区cue/uncue-P3、CNV的潜伏期、波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行为学比较,6岁组、7岁组、8岁组、10岁组,11岁组各年龄组正确数[35(31,38)个,37(34,38.25)个,37(34.75,39)个,38(35,39.25)个,39(37.25,40)个,39(39,40)个],正确反应时间[(566.88±86.63)ms,(530.10±83.40)ms,(509.17±8&99)ms,(488.31±76.23)ms,(463.45±75.78)ms,(417.24±75.78)ms]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4.512,11.155,均P<0.01);(2)Fz导联的ERP特征:①cue-CNV、uncue-CNV比较:6岁组[(-8.54±4.56)uV,(-10.13±6.36)uV],7岁组[(-9.20±5.34)uV,(-11.53±4.29)uV],8岁组[(-8.37±4.78)uV,(-11.35±6.38)uV],cue-CNV波幅均低于uncue-CNV波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9岁组[(689.25±268.22)ms,(826.13±174.62)ms],cue-CNV潜伏期较uncue-CNV潜伏期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ue-P3、uncue-P3比较:6岁组[(4.29±4.11)uV,(7.45±3,83)uV],7岁组[(4.47±4,71)uV,(5.82±4.40)uV],8岁组[(3.76±3.39)uV,(6.24±4.91)uV],9岁组[(4.27±3.57)u,(5.93±3.08)uV],n岁组[(4.24±4.66)uV,(6.13±4.42)uV],cue-P3波幅均低于uncue-P3波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各年龄组纵向比较:9岁组、11岁组cue-CNV潜伏期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岁组的cue-CNV和cue-P3的波幅均较其他年龄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年龄增长,学龄期儿童CPT任务绩效逐龄提高;9~10岁儿童大脑警觉性注意认知网络和心理预测能力得到高速发展,可能与额叶皮质的成熟化发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相关电位 学龄期儿童 警觉注意
原文传递
个体行为的昼夜节律效应:来自华南地区的证据 被引量:6
19
作者 麦子峰 孙瑞 +2 位作者 张群 梁华 马宁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5-192,共8页
关于个体日间节律的研究大多来自西方,结果表明个体在主观感受与认知行为任务上的表现(包括注意,工作记忆,执行功能)在一天内有显著的差异。但在国内少有研究对中国群体的日间节律进行深入探讨。同时,不同的主客观心理指标对昼夜节律效... 关于个体日间节律的研究大多来自西方,结果表明个体在主观感受与认知行为任务上的表现(包括注意,工作记忆,执行功能)在一天内有显著的差异。但在国内少有研究对中国群体的日间节律进行深入探讨。同时,不同的主客观心理指标对昼夜节律效应的敏感性的差异也缺乏实证研究的验证。因此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个体在一天内,其主观疲劳程度、警觉性注意、以及抑制控制行为表现进行了考察。结果与昼夜节律的双过程模型基本一致,但与国外研究发现不同的是,我国个体在9点时会有较好的主观感受与警觉性水平,在19点时的表现则会变差。同时本研究还发现与警觉性注意能力相比,个体的主观感受以及在抑制控制任务中的辨别力对昼夜节律效应的敏感性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双过程模型 警觉注意 抑制控制 疲劳程度
下载PDF
不同人格类型对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杜巍 高红丽 +1 位作者 闫春平 杨世昌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9-311,共3页
目的:探析不同人格类型群体在情绪信息加工过程中的特点。方法:采用线索-靶子范式,分析注意偏向机制中的干扰抑制、返回抑制两个方面;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EPQ-A),从某全日制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758人中,按EPQ中神经质和内外向两个维度的... 目的:探析不同人格类型群体在情绪信息加工过程中的特点。方法:采用线索-靶子范式,分析注意偏向机制中的干扰抑制、返回抑制两个方面;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EPQ-A),从某全日制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758人中,按EPQ中神经质和内外向两个维度的标准分高、低各12.5%选出四种典型人格类型各15名为研究对象,探析四组被试的注意偏向特征。结果:当靶子和线索出现的时间差为1000ms时,四组被试对三类情绪图片均存在返回抑制效应;图片性质主效应显著(F=1.30,P<0.05)、四组人格类型之间差异不显著(F=0.65,P>0.05)。负性图片与正性图片的返回抑制效应差异显著(F=1.71,P<0.05),反应时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别与图片性质交互作用显著(F=1.62,P<0.05)。外倾人格特质组对正性图片产生了注意警觉,四组被试对正性、负性刺激都存在注意解除困难。结论:正常人群对情绪性刺激具有选择性加工趋势,外倾个体更偏好加工正性刺激,内向不稳定组对负性刺激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偏向 人格类型 返回抑制 干扰抑制 注意警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