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河缝洞型油藏注气递减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解慧 《石化技术》 CAS 2022年第3期147-148,共2页
本文针对不同储集体类型、不同岩溶背景下的单井及单元注气递减规律展开研究,明确了单井和单元注气递减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单井注气优选出了双曲递减模型作为单井注气周期递减模型,研究了不同岩溶背景的单元注气递减规律及其特点... 本文针对不同储集体类型、不同岩溶背景下的单井及单元注气递减规律展开研究,明确了单井和单元注气递减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单井注气优选出了双曲递减模型作为单井注气周期递减模型,研究了不同岩溶背景的单元注气递减规律及其特点。通过优选单井和单元注气递减模型,可为今后注气增油效果评价及提高采收率指标测算提供依据,同时为中长远注气规划部署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背景 递减规律 驱可采
下载PDF
高温高压N_(2)/CO_(2)与压裂液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2
作者 兰林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61-63,60,共4页
为研究川西致密气藏注气增能压裂对压裂液性能影响,基于川西致密气藏储层条件,开展致密气藏高温高压可视化相态变化及前置/伴注N_(2)/CO_(2)与压裂液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N_(2)入井后一直以气态形式存在,地层条件下密度为0.152g/cm^(... 为研究川西致密气藏注气增能压裂对压裂液性能影响,基于川西致密气藏储层条件,开展致密气藏高温高压可视化相态变化及前置/伴注N_(2)/CO_(2)与压裂液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N_(2)入井后一直以气态形式存在,地层条件下密度为0.152g/cm^(3);CO_(2)从液态变为气态再变为液态即超临界状态,地层条件下密度为0.637g/cm^(3);N_(2)在压裂液中主要以束缚气形式溶解,但随着气泡消失基本无溶解性,CO_(2)在溶解过程中存在三种形式:束缚气、溶解气、消耗气,使得溶解气量远远大于N_(2);同种气体不同注气方式下,N_(2)伴注对压裂液黏度影响幅度是前置1.16~2.01倍,CO_(2)伴注对压裂液黏度影响幅度是前置2.0~2.38倍。注入CO_(2)对压裂液黏度影响较N_(2)影响幅度大,其中伴注CO_(2)对压裂液黏度影响幅度是N_(2)的2.45倍、前置为1.74倍,建议现场应用采用前置注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 注气增能 压裂 压裂液性能
下载PDF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气替油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1
3
作者 余璐 徐义钱 +1 位作者 刘学子 辛显康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年第23期39-39,共1页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以大型溶洞、溶蚀孔洞及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属于非均质性极强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经过多轮次的注水替油后,采油效果逐渐变差。根据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的注气可行性研究,使用氮气进行注气替油方式挖潜剩余油,...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以大型溶洞、溶蚀孔洞及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属于非均质性极强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经过多轮次的注水替油后,采油效果逐渐变差。根据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的注气可行性研究,使用氮气进行注气替油方式挖潜剩余油,在进行试验阶段的过程中,对注气替油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建议,为进一步提高该油藏的采收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油藏替油油提高采收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