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聚合物驱后注气稳定重力复合驱数值模拟
被引量:
2
1
作者
高明
王强
+2 位作者
马德胜
刘朝霞
刘皖露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4-498,共5页
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顶部油层剩余油难以动用,而聚驱后的主导技术尚无明确方法。在原油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油藏顶部注气、底部三元复合驱的思路。针对大庆聚合物驱后区块,进行了不同驱替方式的预测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顶部油层剩余油难以动用,而聚驱后的主导技术尚无明确方法。在原油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油藏顶部注气、底部三元复合驱的思路。针对大庆聚合物驱后区块,进行了不同驱替方式的预测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注气稳定重力复合驱效果最好,提高采收率幅度达到了13.53%。对比不同驱替方式的顶部油层剩余油饱和度,注气稳定重力复合驱能够将顶部低渗透油层有效动用,剩余油大幅减少。分析不同时间点的纵向剩余油饱和度分布,顶部注气后利用纵向压差驱替剩余油向下运移,底部实施三元复合驱利用平面压差驱替剩余油,实现了立体驱替。注气稳定重力复合驱技术为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驱
后
注
气
稳定重力
复合
驱
数值模拟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渗高凝油藏CO_(2)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机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世杰
潘毅
+3 位作者
孙雷
司勇
梁飞
高丽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1年第6期823-830,共8页
为有效解决S358高凝油藏注气难度大、压裂后气驱流度比过大容易气窜导致驱油效率低的问题,开展了室内注气相态及长岩心驱替机理实验。通过地层条件下高凝油注CO_(2)、干气、烟道气、减氧空气(N290%+O210%)PVT相态实验,分析了4种注入气...
为有效解决S358高凝油藏注气难度大、压裂后气驱流度比过大容易气窜导致驱油效率低的问题,开展了室内注气相态及长岩心驱替机理实验。通过地层条件下高凝油注CO_(2)、干气、烟道气、减氧空气(N290%+O210%)PVT相态实验,分析了4种注入气与高凝油接触的增溶膨胀、降黏、降低界面张力等特性机理,优选了CO_(2)作为注入气。通过5组不同复合方式的高温高压长岩心驱替实验,评价了CO_(2)复合驱油防窜提采效果。实验结果表明,CO^(2+)弱凝胶、CO^(2+)泡沫的驱替效果最好,最终驱油效率分别为70.101%、68.212%。研究结果说明,CO_(2)复合驱段塞的注入使得驱替阻力增大,导致裂缝导流能力降低,对改善微观波及体积起到关键性作用。其中,CO^(2+)弱凝胶、CO^(2+)泡沫的驱替方式提采效果最佳,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块高凝油的高效开发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高凝油藏
注气复合驱
增溶膨胀
萃取抽提
长岩心
驱
替
驱
油效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合物驱后注气稳定重力复合驱数值模拟
被引量:
2
1
作者
高明
王强
马德胜
刘朝霞
刘皖露
机构
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4-498,共5页
基金
中国石油"十三五"油气田开发重大科技项目"砾岩及断块油藏化学驱优化设计技术"(编号:2016B-1104)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超前储备研究项目(编号:2015yj-03)
文摘
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顶部油层剩余油难以动用,而聚驱后的主导技术尚无明确方法。在原油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油藏顶部注气、底部三元复合驱的思路。针对大庆聚合物驱后区块,进行了不同驱替方式的预测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注气稳定重力复合驱效果最好,提高采收率幅度达到了13.53%。对比不同驱替方式的顶部油层剩余油饱和度,注气稳定重力复合驱能够将顶部低渗透油层有效动用,剩余油大幅减少。分析不同时间点的纵向剩余油饱和度分布,顶部注气后利用纵向压差驱替剩余油向下运移,底部实施三元复合驱利用平面压差驱替剩余油,实现了立体驱替。注气稳定重力复合驱技术为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聚合物
驱
后
注
气
稳定重力
复合
驱
数值模拟
剩余油分布
Keywords
after polymer fooding
gas injection for stable gravity food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idual oil distribution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渗高凝油藏CO_(2)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机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世杰
潘毅
孙雷
司勇
梁飞
高丽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1年第6期823-830,共8页
基金
中国石油科技重大专项“稀油高凝油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7E-1603)。
文摘
为有效解决S358高凝油藏注气难度大、压裂后气驱流度比过大容易气窜导致驱油效率低的问题,开展了室内注气相态及长岩心驱替机理实验。通过地层条件下高凝油注CO_(2)、干气、烟道气、减氧空气(N290%+O210%)PVT相态实验,分析了4种注入气与高凝油接触的增溶膨胀、降黏、降低界面张力等特性机理,优选了CO_(2)作为注入气。通过5组不同复合方式的高温高压长岩心驱替实验,评价了CO_(2)复合驱油防窜提采效果。实验结果表明,CO^(2+)弱凝胶、CO^(2+)泡沫的驱替效果最好,最终驱油效率分别为70.101%、68.212%。研究结果说明,CO_(2)复合驱段塞的注入使得驱替阻力增大,导致裂缝导流能力降低,对改善微观波及体积起到关键性作用。其中,CO^(2+)弱凝胶、CO^(2+)泡沫的驱替方式提采效果最佳,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块高凝油的高效开发提供实验基础。
关键词
低渗高凝油藏
注气复合驱
增溶膨胀
萃取抽提
长岩心
驱
替
驱
油效率
Keywords
low permeability and high pour-point reservoirs
gas injection combined flooding
solubilization swelling
extraction
long core displacement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聚合物驱后注气稳定重力复合驱数值模拟
高明
王强
马德胜
刘朝霞
刘皖露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低渗高凝油藏CO_(2)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机理实验研究
陈世杰
潘毅
孙雷
司勇
梁飞
高丽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