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驱砂岩油田开发后期注采结构调整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
20
1
作者
卢军
张继谦
+1 位作者
杜学军
薛国勤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3-46,共4页
河南油田东部的稀油区油田(均为普通黑油油藏)为砂岩油田,至1997年10月含水率高达90.51%,处于开发后期。由于1986年以来重视注采结构的综合调整,1996年底核实稀油区水驱采收率为41.9%,其中的双河油田(...
河南油田东部的稀油区油田(均为普通黑油油藏)为砂岩油田,至1997年10月含水率高达90.51%,处于开发后期。由于1986年以来重视注采结构的综合调整,1996年底核实稀油区水驱采收率为41.9%,其中的双河油田(主力油田)为45.5%,调整效果显著。在注水结构调整中,控制超注区域和层段的注水量,提高欠注区域和层段的注水量。井网调整的具体做法是:小区块、小开发单元注水由边外向边内转移;面积较大单元由集中注水向分散注水转移;高含水井注水由主力层向非主力层转移;厚油层由分层注水向分段注水转移。缩小吸水剖面和产液剖面的差异性才能提高存水率,矿场注水结构调整的具体做法是:对储集层物性不同的油田采用分压力、分水质注水;厚油层利用层内夹层细分层段注水,对这样仍达不到配注要求的层段,分层改造后注水。在产液结构调整中,每年对低效、无效油井进行补孔、堵水、转换层系和关井等综合治理,减少平面干扰;厚油层细分成最小流动单元或渗流单元开采,减少层内纵向干扰;产油层细分改造;根据油层的沉积亚相,采取不同的提液对策。砂岩油田水驱开发后期注采结构调整是难度很大的长期工作,要有长期目标和短期运行方案,不断总结、不断调整。表1参4(郭海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油田开发
砂岩油田
开发后期
注采结构调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联合井网注水开发油藏注采结构调整潜力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鹏
耿站立
+2 位作者
张伟
王守磊
郑焱
《当代化工》
CAS
2018年第5期1042-1044,1048,共4页
引入井数替代比的概念求取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直井与水平井的替代系数,解决以往合理油水井数比计算方法只适用于直井井网的问题,建立了直井与水平井联合井网开发油藏的合理油水井数比计算方法,可对此类开发方式油藏的注采结构调整潜力...
引入井数替代比的概念求取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直井与水平井的替代系数,解决以往合理油水井数比计算方法只适用于直井井网的问题,建立了直井与水平井联合井网开发油藏的合理油水井数比计算方法,可对此类开发方式油藏的注采结构调整潜力进行分析。渤海A油田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解决直井与水平井联合井网开发的油藏合理油水井数比计算问题,并分析注采结构调整后的提液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井网
注
水开发
油藏
注采结构调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含水油田不规则井网注采结构调整方法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琳
雷占祥
+2 位作者
赵辉
李颖
廖茂林
《能源与环保》
2018年第1期107-111,116,共6页
对于高含水时期的油藏,注采结构直接关系到油田的开发效果。目前阶段,利用人工设计注采调整方案准确性低,难以寻找最优解,而传统数值模拟则多是针对规则井网进行注采调整,存在网格维数高、优化梯度求解复杂等缺点。以厄瓜多尔A油藏为例...
对于高含水时期的油藏,注采结构直接关系到油田的开发效果。目前阶段,利用人工设计注采调整方案准确性低,难以寻找最优解,而传统数值模拟则多是针对规则井网进行注采调整,存在网格维数高、优化梯度求解复杂等缺点。以厄瓜多尔A油藏为例,利用井间连通性理论结合优化算法对高含水油田不规则井网进行注采优化调整,可以在实现自动制定转注井位及时机的同时求解注采参数,并在厄瓜多尔A油藏进行实际应用,能有效改善油田开发,完善注采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油田
不规则井网
注采结构调整
井间连通性
生产优化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数值模拟成果确定注采结构对开发效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赵春森
李承龙
张丹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4期8577-8581,共5页
杏十区纯油区西部共发育萨Ⅱ、萨Ⅲ、葡Ⅰ三个沉积单元72个细分沉积单元[1]。目前油田开采对象转向了物性更差的表内薄差层和表外储层,井网与开发层系相互交叉,注水开发后动用状况复杂,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调整挖潜难度大。因此,需要对...
杏十区纯油区西部共发育萨Ⅱ、萨Ⅲ、葡Ⅰ三个沉积单元72个细分沉积单元[1]。目前油田开采对象转向了物性更差的表内薄差层和表外储层,井网与开发层系相互交叉,注水开发后动用状况复杂,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调整挖潜难度大。因此,需要对高含水后期水驱合理开发技术指标进行量化研究,结合压力分布状况做好注采结构调整,指导水驱油田经济有效开发。在地质模型已经建立的基础上,对杏南开发区杏十区纯油区西部PI22沉积单元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修改油层各参数,使模型与实际地层得到很好拟合。研究了注采结构调整与PI22沉积单元生产井平均地层压力的关系,注水井平均地层压力的关系和注水井平均注入压力的关系。对PI22沉积单元开发方案进行研究,确定出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地层拟合
注采结构调整
方案优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萨中地区合理注采比研究
被引量:
26
5
作者
郑俊德
姜洪福
冯效树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2期55-57,共3页
通过大量生产数据分析与计算 ,建立了萨中地区各套层系合理注采比预测模型。萨中全区合理注采比预测宜采用注采比与水油比法 ;萨葡层宜采用物质平衡法 ;高台子层宜采用多元回归法。根据预测公式可得出一定假设条件下 (定产、定压和定含...
通过大量生产数据分析与计算 ,建立了萨中地区各套层系合理注采比预测模型。萨中全区合理注采比预测宜采用注采比与水油比法 ;萨葡层宜采用物质平衡法 ;高台子层宜采用多元回归法。根据预测公式可得出一定假设条件下 (定产、定压和定含水上升速度 )今后两至三年注采比变化规律。数模计算结果与注采比软件拟合结果基本吻合 ,表明本项研究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可靠的。依据理论分析计算 ,给出一次、二次加密调整井及基础井网 ,确定了合理的注水匹配关系 ,提出了调整注采比和注采结构的建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压力
水油比
注
采
比
数学模型
注采结构调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断块油藏注采系统评价方法与应用
6
作者
石莉莉
《当代化工》
CAS
2016年第5期1092-1095,共4页
我国大部分注水开发油田已经进入特高含水期,为了实现稳油控水,寻找合理的注入压力水平,针对魏岗某断块油藏注采系统,从井网储量动用程度、井网密度、注采比评价、压力保持水平四个方面入手,借助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和油藏工程方法,分析了...
我国大部分注水开发油田已经进入特高含水期,为了实现稳油控水,寻找合理的注入压力水平,针对魏岗某断块油藏注采系统,从井网储量动用程度、井网密度、注采比评价、压力保持水平四个方面入手,借助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和油藏工程方法,分析了整个断块注采系统的情况,确定了注采压力系统合理组合,对现场注采比调整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压力
水油比
注
采
比
数学模型
注采结构调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特高含水期水驱精细注水开发方法研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董杰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2016年第8期54-57,6-7,共4页
针对水驱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注采系统不完善、注水调整难度大以及油层动用差异大、特别是薄差层动用厚度低的问题,开展了"四个精细"的研究方法,即以精细油藏描述为主的分类研究、以精细注采系统和精细注采结构调整为主的分类调...
针对水驱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注采系统不完善、注水调整难度大以及油层动用差异大、特别是薄差层动用厚度低的问题,开展了"四个精细"的研究方法,即以精细油藏描述为主的分类研究、以精细注采系统和精细注采结构调整为主的分类调整研究、以精细油田生产经营为主的精细管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四个精细"的研究实现了完善注采系统、提高油层动用厚度的效果,解决了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控水挖潜措施效果逐渐变差的问题,为特高含水后期改善开发效果、实现控水增油提供了挖潜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油藏描述
精细
注
采
系统
调整
精细
注采结构调整
精细生产管理
控水增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襄盆地双河油田高速高效开发地质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孙冲
唐孝芬
+1 位作者
郭恩常
许浩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3-177,共5页
双河油田是泌阳凹陷较早投入开发的百万吨级油田,也是我国高效开发的陆上油田之一,现已进入特高含水产量递减采油阶段。在其13年的稳产过程中,以地质特征认识为前提,以井网完善、注采结构调整为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油层潜力,始终保持油...
双河油田是泌阳凹陷较早投入开发的百万吨级油田,也是我国高效开发的陆上油田之一,现已进入特高含水产量递减采油阶段。在其13年的稳产过程中,以地质特征认识为前提,以井网完善、注采结构调整为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油层潜力,始终保持油田以较高的采油速度生产(2.0%以上),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通过对双河油田高速高效开发模式解剖,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整装油田开发经验和模式,可为其它同类型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开发
井网完善
注采结构调整
经济效益
双河油田
南襄盆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驱砂岩油田开发后期注采结构调整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
20
1
作者
卢军
张继谦
杜学军
薛国勤
机构
河南石油勘探局开发处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3-46,共4页
文摘
河南油田东部的稀油区油田(均为普通黑油油藏)为砂岩油田,至1997年10月含水率高达90.51%,处于开发后期。由于1986年以来重视注采结构的综合调整,1996年底核实稀油区水驱采收率为41.9%,其中的双河油田(主力油田)为45.5%,调整效果显著。在注水结构调整中,控制超注区域和层段的注水量,提高欠注区域和层段的注水量。井网调整的具体做法是:小区块、小开发单元注水由边外向边内转移;面积较大单元由集中注水向分散注水转移;高含水井注水由主力层向非主力层转移;厚油层由分层注水向分段注水转移。缩小吸水剖面和产液剖面的差异性才能提高存水率,矿场注水结构调整的具体做法是:对储集层物性不同的油田采用分压力、分水质注水;厚油层利用层内夹层细分层段注水,对这样仍达不到配注要求的层段,分层改造后注水。在产液结构调整中,每年对低效、无效油井进行补孔、堵水、转换层系和关井等综合治理,减少平面干扰;厚油层细分成最小流动单元或渗流单元开采,减少层内纵向干扰;产油层细分改造;根据油层的沉积亚相,采取不同的提液对策。砂岩油田水驱开发后期注采结构调整是难度很大的长期工作,要有长期目标和短期运行方案,不断总结、不断调整。表1参4(郭海莉?
关键词
水驱油田开发
砂岩油田
开发后期
注采结构调整
Keywords
Water drive, Sandstone, Oil and gas reservoir, High water cut stage, Injection production,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联合井网注水开发油藏注采结构调整潜力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鹏
耿站立
张伟
王守磊
郑焱
机构
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当代化工》
CAS
2018年第5期1042-1044,1048,共4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内油气开发发展战略研究"(2016ZX05016-006)
文摘
引入井数替代比的概念求取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直井与水平井的替代系数,解决以往合理油水井数比计算方法只适用于直井井网的问题,建立了直井与水平井联合井网开发油藏的合理油水井数比计算方法,可对此类开发方式油藏的注采结构调整潜力进行分析。渤海A油田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解决直井与水平井联合井网开发的油藏合理油水井数比计算问题,并分析注采结构调整后的提液潜力。
关键词
联合井网
注
水开发
油藏
注采结构调整
Keywords
Combined well pattern
Water flooding
Oil reservoir
Adjustment of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structure
分类号
TE3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含水油田不规则井网注采结构调整方法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琳
雷占祥
赵辉
李颖
廖茂林
机构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能源与环保》
2018年第1期107-111,11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基金项目(51344003)
长江大学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5cqr20)
文摘
对于高含水时期的油藏,注采结构直接关系到油田的开发效果。目前阶段,利用人工设计注采调整方案准确性低,难以寻找最优解,而传统数值模拟则多是针对规则井网进行注采调整,存在网格维数高、优化梯度求解复杂等缺点。以厄瓜多尔A油藏为例,利用井间连通性理论结合优化算法对高含水油田不规则井网进行注采优化调整,可以在实现自动制定转注井位及时机的同时求解注采参数,并在厄瓜多尔A油藏进行实际应用,能有效改善油田开发,完善注采结构。
关键词
高含水油田
不规则井网
注采结构调整
井间连通性
生产优化方法
Keywords
high water-cut oilfields
irregular well pattern
adjustment of injection-production structure
interwell connectivity
production optimization method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数值模拟成果确定注采结构对开发效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赵春森
李承龙
张丹
机构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渗流物理教研室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油气田开发专业
大庆市第三采油厂第五油矿测试队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4期8577-8581,共5页
基金
中国石油科技创新项目“低渗透油藏优化开采理论研究”(2009D-5006-02-07)资助
文摘
杏十区纯油区西部共发育萨Ⅱ、萨Ⅲ、葡Ⅰ三个沉积单元72个细分沉积单元[1]。目前油田开采对象转向了物性更差的表内薄差层和表外储层,井网与开发层系相互交叉,注水开发后动用状况复杂,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调整挖潜难度大。因此,需要对高含水后期水驱合理开发技术指标进行量化研究,结合压力分布状况做好注采结构调整,指导水驱油田经济有效开发。在地质模型已经建立的基础上,对杏南开发区杏十区纯油区西部PI22沉积单元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修改油层各参数,使模型与实际地层得到很好拟合。研究了注采结构调整与PI22沉积单元生产井平均地层压力的关系,注水井平均地层压力的关系和注水井平均注入压力的关系。对PI22沉积单元开发方案进行研究,确定出最优方案。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地层拟合
注采结构调整
方案优选
Keywords
numerical simulation plan optimization formation fitting injection-production structure adjustment
分类号
TE357.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萨中地区合理注采比研究
被引量:
26
5
作者
郑俊德
姜洪福
冯效树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2期55-57,共3页
文摘
通过大量生产数据分析与计算 ,建立了萨中地区各套层系合理注采比预测模型。萨中全区合理注采比预测宜采用注采比与水油比法 ;萨葡层宜采用物质平衡法 ;高台子层宜采用多元回归法。根据预测公式可得出一定假设条件下 (定产、定压和定含水上升速度 )今后两至三年注采比变化规律。数模计算结果与注采比软件拟合结果基本吻合 ,表明本项研究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可靠的。依据理论分析计算 ,给出一次、二次加密调整井及基础井网 ,确定了合理的注水匹配关系 ,提出了调整注采比和注采结构的建议 。
关键词
地层压力
水油比
注
采
比
数学模型
注采结构调整
Keywords
formation pressure
water-oil ratio
injection-production ratio
mathematical model
adjustment of injection-production structure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357.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断块油藏注采系统评价方法与应用
6
作者
石莉莉
机构
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
出处
《当代化工》
CAS
2016年第5期1092-1095,共4页
文摘
我国大部分注水开发油田已经进入特高含水期,为了实现稳油控水,寻找合理的注入压力水平,针对魏岗某断块油藏注采系统,从井网储量动用程度、井网密度、注采比评价、压力保持水平四个方面入手,借助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和油藏工程方法,分析了整个断块注采系统的情况,确定了注采压力系统合理组合,对现场注采比调整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地层压力
水油比
注
采
比
数学模型
注采结构调整
Keywords
formation pressure
water-oil ratio
injection-production ratio
injection production structure adjustment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高含水期水驱精细注水开发方法研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董杰
机构
中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五采油厂
出处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2016年第8期54-57,6-7,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52)
文摘
针对水驱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注采系统不完善、注水调整难度大以及油层动用差异大、特别是薄差层动用厚度低的问题,开展了"四个精细"的研究方法,即以精细油藏描述为主的分类研究、以精细注采系统和精细注采结构调整为主的分类调整研究、以精细油田生产经营为主的精细管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四个精细"的研究实现了完善注采系统、提高油层动用厚度的效果,解决了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控水挖潜措施效果逐渐变差的问题,为特高含水后期改善开发效果、实现控水增油提供了挖潜依据。
关键词
精细油藏描述
精细
注
采
系统
调整
精细
注采结构调整
精细生产管理
控水增油
Keywords
reservoir description
fine adjustment of injection-production system
adjustment of injection structure
lean production management
water control and oil increase
分类号
TE357.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襄盆地双河油田高速高效开发地质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孙冲
唐孝芬
郭恩常
许浩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3-177,共5页
文摘
双河油田是泌阳凹陷较早投入开发的百万吨级油田,也是我国高效开发的陆上油田之一,现已进入特高含水产量递减采油阶段。在其13年的稳产过程中,以地质特征认识为前提,以井网完善、注采结构调整为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油层潜力,始终保持油田以较高的采油速度生产(2.0%以上),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通过对双河油田高速高效开发模式解剖,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整装油田开发经验和模式,可为其它同类型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效开发
井网完善
注采结构调整
经济效益
双河油田
南襄盆地
Keywords
high-effective development
well pattern consummation
flood pattern modification
economic effect
Shuanghe oilfield
the Nanxiang Basin
分类号
TE3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驱砂岩油田开发后期注采结构调整实践与探索
卢军
张继谦
杜学军
薛国勤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联合井网注水开发油藏注采结构调整潜力分析
张鹏
耿站立
张伟
王守磊
郑焱
《当代化工》
CAS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含水油田不规则井网注采结构调整方法
张琳
雷占祥
赵辉
李颖
廖茂林
《能源与环保》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利用数值模拟成果确定注采结构对开发效果影响的研究
赵春森
李承龙
张丹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萨中地区合理注采比研究
郑俊德
姜洪福
冯效树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
2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断块油藏注采系统评价方法与应用
石莉莉
《当代化工》
CAS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特高含水期水驱精细注水开发方法研究
董杰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南襄盆地双河油田高速高效开发地质研究
孙冲
唐孝芬
郭恩常
许浩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