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先天性泪道阻塞骨性鼻泪管的CT泪囊造影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诚明 于刚 +2 位作者 吴倩 曹文红 刘勇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4-167,共4页
背景骨性鼻泪管的三维结构变异很大,不同年龄、性别及人种之间骨性鼻泪管的大小也存在很大差异。既往研究对于骨性鼻泪管扩大的报道较少见。目的应用cT泪囊造影分析单侧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双侧骨性鼻泪管直径大小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 背景骨性鼻泪管的三维结构变异很大,不同年龄、性别及人种之间骨性鼻泪管的大小也存在很大差异。既往研究对于骨性鼻泪管扩大的报道较少见。目的应用cT泪囊造影分析单侧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双侧骨性鼻泪管直径大小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采用轴位扫描,矢状位及冠状位二维重建的CT泪囊造影方法,分析20例单侧先天性泪道阻塞及20例正常儿童CT检查结果,在CT水平位片上测量其双侧骨性鼻泪管横径大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T可以清晰显示泪囊、鼻泪管及其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测量结果显示,单侧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阻塞侧骨性鼻泪管起始处直径为(5.5±1.4)mm,巾段直径为(5.3±1.2)mm,末端直径为(5.3±1.6)inln;非阻塞侧骨性鼻泪管起始处直径为(3.9±0.8)mm,中段直径为(3.5±0.8)mm,末端直径为(3.9±1.3)mm,两侧相应部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00、6.967、2.932,P〈0.05)。正常儿童双侧骨性鼻泪管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46、0.281、0.312,P〉0.05)。结论CT泪囊造影可以清晰显示泪道及其周围组织情况,单侧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阻塞侧骨性鼻泪管较非阻塞侧明显扩大。其发生的具体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阻塞/先天性/单侧 CT 泪囊造影
下载PDF
CT泪囊造影术及三维重建在鼻腔结构异常伴功能性溢泪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唐海红 孙广滨 +3 位作者 刘锋 郑宏良 李兆基 张速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0-653,共4页
目的探讨CT泪囊造影术(computed tomographic dacryocystography,CT-DCG)和泪道系统的CT三维重建(CT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在诊治鼻腔结构异常伴功能性溢泪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鼻腔结构异常并伴功能性溢泪及鼻阻塞患者18例,... 目的探讨CT泪囊造影术(computed tomographic dacryocystography,CT-DCG)和泪道系统的CT三维重建(CT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在诊治鼻腔结构异常伴功能性溢泪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鼻腔结构异常并伴功能性溢泪及鼻阻塞患者18例,均有下鼻甲肥大,其中12例同时伴有鼻中隔偏曲。术前均排除由眼部疾病引起的溢泪。所有患者均采用CT-DCG和三维重建检查,行鼻内镜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12例伴鼻中隔偏曲者同时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观察疗效。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 CT-DCG和CT三维重建术能清晰显示泪道引流系统的解剖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术前影像显示鼻泪管口通而不畅,术后影像显示泪道系统通畅,造影剂可顺利经下鼻道流出。18例患者术后鼻中隔均居中,下鼻甲明显缩小。其中鼻阻塞痊愈14例(77.8%),好转4例(22.2%);13例(72.2%)溢泪症状消失,5例(27.8%)溢泪症状好转。结论 CT-DCG和泪道系统的三维重建技术对鼻腔结构异常伴功能性溢泪的诊治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泪囊造影 三维重建 下鼻甲肥大 鼻中隔偏曲 功能性溢
下载PDF
64层螺旋CT泪囊造影在评价泪系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殷亮 李三立 +2 位作者 谭世奇 周永生 徐茂盛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2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泪囊造影表现,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1月至2010年11月间进行CT泪囊造影检查的33例泪溢患者之影像资料。结果本组33例45眼泪囊造影均获得了成功,根据泪道阻塞的有无及阻塞部位的不同,CT表现可分为4...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泪囊造影表现,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1月至2010年11月间进行CT泪囊造影检查的33例泪溢患者之影像资料。结果本组33例45眼泪囊造影均获得了成功,根据泪道阻塞的有无及阻塞部位的不同,CT表现可分为4型:Ⅰ型泪道无阻塞(9眼),泪小管、泪囊、鼻泪管及同侧鼻腔显影;Ⅱ型鼻泪管下段阻塞(11眼),泪小管、泪囊及部分鼻泪管显影;Ⅲ型鼻泪管上段阻塞(19眼),泪小管、泪囊显影;Ⅳ型泪囊及以上阻塞(6眼),仅泪小管显影。结论 CT泪囊造影可直观显示泪道有无阻塞及阻塞部位,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 泪囊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CT泪囊造影及三维重建在泪道阻塞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军 安奇 +1 位作者 曲源 白硕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3期978-979,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CT泪囊造影术(computed tomographic dacryocystography,CT-DCG)和泪道系统的CT三维重建(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在诊治泪道阻塞伴功能性溢泪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5例非外伤的泪道病变并伴功能性溢泪患者,... 目的探讨多层CT泪囊造影术(computed tomographic dacryocystography,CT-DCG)和泪道系统的CT三维重建(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在诊治泪道阻塞伴功能性溢泪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5例非外伤的泪道病变并伴功能性溢泪患者,均采用多层CT-DCG扫描和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层面容积重建图像(VR)对泪道阻塞的病因进行诊断。结果45例泪道阻塞的患者中,均发现阻塞病因,并经临床手术证实。慢性泪囊炎26例均伴泪囊增大、造影剂潴留,鼻泪管先天发育异常或鼻泪管炎症伴粘膜增厚阻塞8例,副鼻窦炎5例,泪道占位病变4例,下鼻甲肥大伴有鼻中隔偏曲2例。结论结论多层CT扫描结合三维重组能清晰显示泪道阻塞的部位、范围及其致病原因,对临床明确诊断与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泪囊造影 三维重建 功能性溢
下载PDF
64层螺旋CT泪囊造影联合图像后处理在鼻腔结构异常合并功能性溢泪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唐伟路 魏阳子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24期3509-3511,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泪囊造影联合图像后处理在鼻腔结构异常合并功能性溢泪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32例鼻腔结构异常合并功能性溢泪患者分别行X线泪道造影、64层螺旋CT泪囊造影联合图像后处理检查,观察其泪...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泪囊造影联合图像后处理在鼻腔结构异常合并功能性溢泪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32例鼻腔结构异常合并功能性溢泪患者分别行X线泪道造影、64层螺旋CT泪囊造影联合图像后处理检查,观察其泪道解剖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结构关系。结果本研究32例患者经手术证实,泪囊堵塞19例,鼻泪管堵塞8例,泪小管堵塞5例;经X线泪道造影诊断显示,泪囊堵塞12例,泪小管堵塞3例,鼻泪管堵塞4例;通过64层螺旋CT泪囊造影结果显示,泪囊堵塞15例,鼻泪管堵塞8例,泪小管堵塞5例。64层螺旋CT泪囊造影检出率稍高于X线泪道造影,但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层螺旋CT泪囊造影联合图像后处理发现,泪囊后下部骨质厚度明显低于泪囊前上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鼻甲腋至泪囊底的距离低于其至泪囊顶的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泪道造影不能显现相关内容。结论采用64层螺旋CT泪囊造影联合图像后处理技术可清晰地显示鼻腔结构异常合并功能性溢泪患者泪囊的形态及溢泪病因及部位,明确钩突附着与泪囊的关系,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泪囊造影 64层螺旋CT泪囊造影 图像后处理 鼻腔结构异常 功能性溢
下载PDF
CT泪囊造影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婷婷 潘业耀 +1 位作者 周慧 周水淼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5年第3期160-161,i001-i002,共4页
目的探讨 CT 泪囊造影在泪囊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26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 CT 泪囊造影,并以 X-线平片泪囊造影做对照。结果 23例(26眼)中大泪囊11眼,中泪囊13眼,小泪囊2眼。CT 泪囊造影片能清晰显示泪囊大小以及与周围... 目的探讨 CT 泪囊造影在泪囊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26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 CT 泪囊造影,并以 X-线平片泪囊造影做对照。结果 23例(26眼)中大泪囊11眼,中泪囊13眼,小泪囊2眼。CT 泪囊造影片能清晰显示泪囊大小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 CT 泪囊造影对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囊造影 其临床应用 CT 鼻腔造口术 临床应用价值 慢性 X-线平片 周围结构 指导意义 鼻内镜下 手术中 造影
下载PDF
泪囊造影CT在泪道阻塞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陆萌 李昌成 +1 位作者 王博生 刘永保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791-792,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CT泪囊造影(CT-DCC)及重建技术在泪道阻塞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7月因溢泪入院的39例(78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多层CT-DCC检查及三维重建后处理,观察患者泪道、阻塞平面,各层面泪囊近似面积,泪... 目的探讨多层CT泪囊造影(CT-DCC)及重建技术在泪道阻塞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7月因溢泪入院的39例(78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多层CT-DCC检查及三维重建后处理,观察患者泪道、阻塞平面,各层面泪囊近似面积,泪管骨性及周围结构。结果本组39例(78眼)患者中,53只眼有泪道阻塞(67.95%),其中4只眼(7.5%)泪总管阻塞,43只眼(81.1%)鼻泪管阻塞,6只眼(11.3%)泪小管阻塞。鼻泪管阻塞中,其中37只眼(86.05%)为慢性泪囊炎,1只眼(2.33%)为复发性泪囊炎,4只眼(9.30%)为泪囊囊肿;多层CT造影矢状位图像上,鼻泪管上段阻塞18只眼(41.86%),中段阻塞17只眼(39.53%),下段阻塞8只眼(18.60%)。37只眼慢性泪囊炎泪囊近似面积在各不同层面均明显高于正常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CT-DCC检查结合三维重组技术能很好地显示泪道阻塞部位、范围及周围组织结构,对临床明确泪道梗阻病变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CT泪囊造影 道阻塞 功能性溢
下载PDF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CT泪囊造影及骨性鼻泪管测量初步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诚玥 于刚 +2 位作者 吴倩 曹文红 刘勇 《眼科》 CAS 2011年第5期307-310,共4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CT泪囊造影检查结果,了解其骨性鼻泪管大小。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10例单侧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方法采用CT轴位扫描,矢状位及冠状位二维重建技术,分析10例单侧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CT泪囊造影结... 目的分析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CT泪囊造影检查结果,了解其骨性鼻泪管大小。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10例单侧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方法采用CT轴位扫描,矢状位及冠状位二维重建技术,分析10例单侧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CT泪囊造影结果,并测量其双侧骨性鼻泪管直径。主要指标鼻泪管起始处、骨性鼻泪管中段及骨性鼻泪管末端平面的骨性鼻泪管横径。结果 CT可以清晰显示泪囊、鼻泪管及其周围组织。单侧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阻塞侧骨性鼻泪管起始部、中部、远端的直径(5.6±1.1 mm、5.2±0.7 mm、5.8±0.7 mm)明显大于健侧(3.7±0.9 mm3、.6±0.6 mm、3.9±1.2 mm)(P均<0.05)。结论 CT泪囊造影可以清晰显示泪道及其周围组织情况。单侧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阻塞侧骨性鼻泪管较健侧明显扩大,其发生具体原因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鼻管阻塞 CT 泪囊造影
原文传递
泪囊造影CT在创伤性泪道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学华 谢民强 +2 位作者 王瑾瑜 蔡小剑 方挺松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10-813,共4页
目的:探讨泪囊造影CT在创伤性泪道损伤中的诊断价值,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提供指导。方法:对28例创伤性泪道损伤患者行泪囊造影薄层CT扫描,在同步工作站进行容积成像、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三维重建等以显示泪囊的形态、泪囊窝... 目的:探讨泪囊造影CT在创伤性泪道损伤中的诊断价值,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提供指导。方法:对28例创伤性泪道损伤患者行泪囊造影薄层CT扫描,在同步工作站进行容积成像、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三维重建等以显示泪囊的形态、泪囊窝骨折移位情况及泪道阻塞部位,并观察钩突与泪囊窝的关系,测量泪囊窝前上部上颌骨额突与后下部泪骨的厚度,中鼻甲腋分别至泪囊顶、泪囊底之间的距离。结果:泪囊造影CT能显示泪囊的形态、泪囊窝骨折移位情况、泪道阻塞部位以及钩突与泪囊窝的关系,发现泪小管堵塞6例,泪囊阻塞14例,鼻泪管阻塞8例;泪囊窝前上部及后下部骨质的平均厚度分别为(2.96±0.30)mm和(0.02±0.005)mm,中鼻甲腋至泪囊顶、泪囊底之间的距离分别为(6.80±1.50)mm、(4.00±1.80)mm(P<0.05)。结论:泪囊造影CT结合容积成像、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三维重建等均能清晰显示泪囊形态、泪囊窝骨折移位情况及泪道阻塞部位,分析钩突与泪囊窝的关系,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提供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囊造影 道损伤 鼻腔吻合术
原文传递
低管电压扫描技术在CT泪囊造影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蕾 刘云福 +4 位作者 康天良 张永县 许庆刚 王永哲 牛延涛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2-216,共5页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扫描方案在CT泪囊造影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拟人头颈部模体,将对比剂(碘海醇)与盐水1∶3混合液置于模体鼻翼一侧模拟泪囊。分别采用80、100、120和140 kV对模体进行扫描,每种管电压选择相应的mAs使设备显示的容积C...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扫描方案在CT泪囊造影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拟人头颈部模体,将对比剂(碘海醇)与盐水1∶3混合液置于模体鼻翼一侧模拟泪囊。分别采用80、100、120和140 kV对模体进行扫描,每种管电压选择相应的mAs使设备显示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分别为10、15、20、25、30、35和40 mGy。结合对每组图像的客观评价,以临床扫描参数120 kV/180 mAs的对比度噪声比(CNR)为基准,得出相同CNR时的最低剂量扫描参数80 kV/240 mAs。前瞻性收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7月来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62例泪囊CT扫描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管电压组(120 kV/180 mAs)和低管电压组(80 kV/240 mAs),每组各31例。测量两组图像的CT均值、噪声(SD)及对比噪声比(CNR)作为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主观评价由两位高年资主治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5分制评价。结果模体研究中相同管电压下,CTDIvol增加CNR也增加,两者呈正相关(r=0.985、0.965、0.971、0.972,P<0.05);相同CNR下,管电压越低,辐射剂量越低;临床扫描参数120 kV/180 mAs的CNR为27.8,而80 kV在相同CNR时对应的是240 mAs;临床研究中常规管电压组和低管电压组的CTDIvol分别为31.2和12.8 mGy,低管电压组较常规管电压组降低了约59%。两组图像泪囊区CT值、眶内脂肪区CT值与噪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76、2.601、-5.704,P<0.05),两组图像的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名观察者间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5),两组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低管电压技术扫描可以获得满意的泪囊CT图像质量,同时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泪囊造影 辐射剂量 低管电压
原文传递
CT造影在泪囊区病变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玉婵 曾献军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4年第8期135-136,共2页
泪囊,是眼眶内侧壁前部的一膜性结构,也称泪囊窝,其上端是高于内眦的盲端结构,下部走形为鼻泪管[1].泪囊的活动主要受两组肌纤维控制,其中眼睑内侧韧带走形于泪囊前方,第二条肌束眼轮匝肌一部分纤维横过泪囊前方,另一部分眼轮匝肌纤维... 泪囊,是眼眶内侧壁前部的一膜性结构,也称泪囊窝,其上端是高于内眦的盲端结构,下部走形为鼻泪管[1].泪囊的活动主要受两组肌纤维控制,其中眼睑内侧韧带走形于泪囊前方,第二条肌束眼轮匝肌一部分纤维横过泪囊前方,另一部分眼轮匝肌纤维穿过泪囊的深面.当眼轮匝肌接受刺激收缩时,眼睑内侧韧带受到牵引从而扩大泪囊,在泪囊中产生负压,促使眼泪流出泪囊.当泪囊及其周围结构出现先天性病变或者后天性病变时,则会影响泪液流出,继而产生相应症状.CT造影是泪囊区病变检查不可替代的影像学方法,尤其是对骨性泪道狭窄、外伤性泪道阻塞以及先天性泪囊区病变[2-4]的诊断.因此,CT泪囊造影逐渐成为泪囊病变诊断的主要手段.本文就CT造影在泪囊区病变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病变 泪囊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泪囊造影定位行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探讨
12
作者 黄健 李海燕 万明柏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7年第9期885-886,共2页
目的应用泪囊造影定位对泪囊炎行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进行探讨。方法28例泪囊炎患者,在术前行眼眶CT成像后,取冠状位,以鼻中隔嵴突作为标志,确定对应的泪囊造影所显示的最长的泪囊影像在鼻腔外侧壁位置。以此为标志进行手术。... 目的应用泪囊造影定位对泪囊炎行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进行探讨。方法28例泪囊炎患者,在术前行眼眶CT成像后,取冠状位,以鼻中隔嵴突作为标志,确定对应的泪囊造影所显示的最长的泪囊影像在鼻腔外侧壁位置。以此为标志进行手术。结果全部病例均手术顺利。结论泪囊炎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的病例,术前行泪囊造影CT成像,有助于形成手术方案,指导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囊造影 定位 经鼻内镜下鼻腔吻合术
原文传递
泪囊CT造影及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劲 夏述琳 +3 位作者 肖毅 谢娇 杨青 吉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2176-2178,共3页
目的:探讨泪囊CT造影及三维重建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6例65眼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患者术前进行泪囊CT造影及三维重建,从而对泪囊及开口处进行准确定位,指导手术操作。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 目的:探讨泪囊CT造影及三维重建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6例65眼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患者术前进行泪囊CT造影及三维重建,从而对泪囊及开口处进行准确定位,指导手术操作。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按照术前定位点均较顺利找到泪囊。有效率100%。结论:泪囊CT造影及三维重建可成为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前的一项常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鼻内窥镜 鼻腔造孔术 CT造影 三维重建
下载PDF
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改进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虎 王晓红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2期154-154,共1页
关键词 鼻腔吻合术 慢性 治疗 冲洗 道冲洗 泪囊造影
下载PDF
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汉海 乔秀军 +1 位作者 黄咏梅 李建胜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69-70,共2页
目的 :研究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 :慢性泪囊炎 36例、38眼在鼻内窥镜明视下行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结果 :手术成功 35例 ,其中 2例行二次手术后成功 ,手术成功率为 97.2 % ,3例经鼻外切口泪囊鼻... 目的 :研究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 :慢性泪囊炎 36例、38眼在鼻内窥镜明视下行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结果 :手术成功 35例 ,其中 2例行二次手术后成功 ,手术成功率为 97.2 % ,3例经鼻外切口泪囊鼻腔造孔术后复发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手术失败 1例 (2 .8% )。结论 :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鼻内鼻腔造孔术 手术治疗 慢性 疗效 泪囊造影
下载PDF
MR泪道钆造影术在泪道阻塞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凯俊 江宏冀 +5 位作者 史斌 沈龙 江时淦 彭建波 饶丽望 刘越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2001-2004,2009,共5页
目的探讨MR泪道钆造影(Gd-MRD)在泪道阻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溢泪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成二组,每组50例。Gd-MRD组扫描前向双侧结膜囊内滴入0.01 mol/L的Gd-DTPA稀释液,采用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3D FSPGR)序列、FS FSE T... 目的探讨MR泪道钆造影(Gd-MRD)在泪道阻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溢泪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成二组,每组50例。Gd-MRD组扫描前向双侧结膜囊内滴入0.01 mol/L的Gd-DTPA稀释液,采用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3D FSPGR)序列、FS FSE T1WI序列和FS FSE T2WI序列;MR泪道成像(MRD)组,扫描前滴入0.9%NaCl注射液,采用三维快速反转自旋回波泪道成像(3D FRFSE)序列和FS FSE T2WI序列。接受MRI检查后2天内进行鼻内镜微创术或泪道鼻腔吻合术。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泪道显示情况和梗阻部位,并将影像表现与手术所见对照分析。结果Gd-MRD与MRD在泪小管、泪囊、泪道黏膜显影率、梗阻部位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泪管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RD在泪道显示能力优于MRD,能更好的显示泪道管腔形态及管壁结构,更精确的显示梗阻部位,能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钆剂 泪囊造影 道阻塞
下载PDF
先天性泪囊外瘘的手术治疗(摘要)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朝山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478-478,共1页
先天性泪囊外瘘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从瘘孔漏泪。其确切的治疗方法是行瘘管全切除。然而不易做到,我们用自制的有扣眼固定瘘管探针插入瘘管,试作4例,均获得手术成功。其具体作法是:术前检查:1.
关键词 外瘘 瘘孔 眼轮匝肌 下睑 荧光素 通畅性 冲洗试验 残留试验 泪囊造影
下载PDF
兔鼻泪管阻塞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文学 廖海兰 黄小花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07-1609,共3页
目的探讨鼻泪管阻塞模型理想的制作方法,以及动物模型鼻泪管阻塞的判断方法等。方法 1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金葡组4只8眼行鼻泪管损伤后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扎组4只8眼行鼻泪管损伤后缝线结扎,另一组2只4眼作为对照组,行鼻泪... 目的探讨鼻泪管阻塞模型理想的制作方法,以及动物模型鼻泪管阻塞的判断方法等。方法 1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金葡组4只8眼行鼻泪管损伤后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扎组4只8眼行鼻泪管损伤后缝线结扎,另一组2只4眼作为对照组,行鼻泪管损伤后不做进一步处理。观察损伤后3、7、14 d的临床表现及14 d时的泪道冲洗结果,泪囊造影情况,比较这些制作鼻泪管阻塞模型方法的成功率、临床表现等。结果结扎组鼻泪管阻塞成功率为100%(8/8),金葡组成功率为25%(2/8),对照组为0(0/4)。金葡组与结扎组、金葡组与对照组、结扎组与对照组比较,成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泪道阻塞眼均有溢泪,泪道冲洗不通,泪囊造影示泪囊显影,鼻泪管不显影,但分泌物较少,金葡组早期分泌物较多。结论兔可作为鼻泪管阻塞模型较理想的实验动物,结扎法是制作兔鼻泪管阻塞模型的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阻塞 动物模型 泪囊造影
下载PDF
下鼻甲肥大对功能性溢泪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广滨 唐海红 +3 位作者 温武 张速勤 刘锋 郑宏良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2年第3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下鼻甲肥大与功能性溢泪的关系及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11例下鼻甲肥大伴溢泪患者中,7例同时伴鼻中隔偏曲,术前完善检查,并利用CT泪囊造影术和三维重建,排除溢泪的眼部疾病,行下鼻甲减容术伴或不伴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观察疗效。术... 目的探讨下鼻甲肥大与功能性溢泪的关系及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11例下鼻甲肥大伴溢泪患者中,7例同时伴鼻中隔偏曲,术前完善检查,并利用CT泪囊造影术和三维重建,排除溢泪的眼部疾病,行下鼻甲减容术伴或不伴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观察疗效。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 11例患者中8例(72.7%)溢泪症状消失,3例(27.3%)溢泪症状好转。7例患者术后鼻中隔均居中,下鼻甲明显缩小。其中鼻塞痊愈10例(90.9%),好转1例(9.1%)。结论下鼻甲肥大为功能性溢泪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对其进行治疗可治愈或改善功能性溢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甲 放射摄影术 下鼻甲肥大 功能性溢 鼻中隔偏曲 泪囊造影
下载PDF
先天性双泪小点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剑虹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2年第4期247-248,W001,共3页
患者宋某某,女性,45岁。因双眼痒伴怕光、流泪2周于2001年12月4日来我科就诊。检查时发现患者右眼下睑泪小点有两个,呈水平排列。靠鼻侧的泪小点开口为圆形,略小,位于距内眦约4 mm;靠颞侧的泪小点开口为椭圆形,略大,距鼻侧泪小点开口约2... 患者宋某某,女性,45岁。因双眼痒伴怕光、流泪2周于2001年12月4日来我科就诊。检查时发现患者右眼下睑泪小点有两个,呈水平排列。靠鼻侧的泪小点开口为圆形,略小,位于距内眦约4 mm;靠颞侧的泪小点开口为椭圆形,略大,距鼻侧泪小点开口约2 mm(见照片⑥)。作泪道冲洗时发现两泪小点分别进针冲洗液均可进入鼻咽部,二者间无相互返流。经颞侧泪小点进针冲洗时须向下垂直插入约1mm,然后转向鼻侧90度进入泪小管;靠鼻侧泪小点入口几乎与睑缘平行斜向水平插入泪小管后,在睑结膜上可隐约透见冲洗针管。用60%泛影葡胺行泪囊造影检查证实两泪小点分别经各自的泪小管与泪囊相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双小点 病例 症状 泪囊造影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