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与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病变标本中差异表达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静 葛心 +2 位作者 马建民 王霄娜 刘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78-882,共5页
背景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是临床较少见的眼眶病,主要表现为双侧泪腺的对称性、无痛性肿大,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 目的 筛选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组织与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病变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从分子水平探讨泪腺良... 背景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是临床较少见的眼眶病,主要表现为双侧泪腺的对称性、无痛性肿大,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 目的 筛选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组织与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病变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从分子水平探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2010年9月至2013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9例的病变标本,并收集同期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9例的组织标本作为对照.利用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技术和limma算法检测2个组患者组织标本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验证差异基因的表达,采用Fisher法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法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和信号通路分析,找到主要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群和信号通路. 结果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与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共筛选出5 260个差异基因,Fisher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显著性分析和信号通路分析显示,109个GO条目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显著上调,101个GO条目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显著下调,其中32个功能基因相关的信号通路显著上调,25个信号通路显著下调.GO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中补体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表达丰度最高,其次为T细胞信号通路和B细胞信号通路上调以及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下调.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组患者标本中TIPRL、TLR7和TLR1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眼眶海绵状血管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3、-2.32、-2.32,均P<0.05),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人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组织与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病变组织中基因表达谱明显不同,这些差异表达基因除参与T细胞和B细胞信号通路的上调以及MAPK信号通路和TGF-β信号通路的下调外,还涉及补体系统的变化.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是多种基因和通路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 微阵列芯片 基因表达谱 发病机制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基因网络分析及关键枢纽基因鉴定
2
作者 张黎黎 刘文辉 +4 位作者 刘小静 丁岩 张琪 刘瑜 刘林嶓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1年第4期290-293,共4页
目的构建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BLEL)基因共表达网络,明确基因网络中的关键枢纽基因。方法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下载基因芯片数据,求差异基因,利用差异基因构建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明确网络中与疾病最相关的基因模块及其关... 目的构建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BLEL)基因共表达网络,明确基因网络中的关键枢纽基因。方法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下载基因芯片数据,求差异基因,利用差异基因构建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明确网络中与疾病最相关的基因模块及其关键枢纽基因。结果共得到14878个差异表达基因,构建的基因共表达网络中共包括12个基因模块,其中turquoise模块与BLEL相关系数为-0.94,对应的P<0.001,模块内排名最高的关键枢纽基因依次是MAP1B、DOCK6、RGS5、ESAM和PDE5A。结论本研究构建了BLEL中的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加深了我们对BLEL发病机制的理解,这些关键枢纽基因也可作为治疗BLEL的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基因芯片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关键枢纽基因
下载PDF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病理特点及IgG4和C3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叶青 董志军 +1 位作者 崔秀成 杨新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70-673,共4页
目的探讨IgG4和C3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8年5月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解放军总医院眼科15例(15眼)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的泪腺肿物为试验组,10例(10眼)因其他疾病而行眶内容物... 目的探讨IgG4和C3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8年5月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解放军总医院眼科15例(15眼)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的泪腺肿物为试验组,10例(10眼)因其他疾病而行眶内容物摘除术的正常泪腺组织标本为对照组。采用HE染色法观察2组泪腺病理形态学变化及其组织病理学特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组泪腺组织中IgG4、C3的表达,并对二者表达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泪腺由正常腺泡及导管组成,导管上皮细胞排列整齐,细胞结构清晰,其间有少量的淋巴细胞;试验组泪腺组织中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其间可见上皮-肌上皮岛结构改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纤维化。IgG4在试验组阳性表达面积为(30 934.80±16 057.17)像素,对照组阳性表达面积为(325.42±204.43)像素,试验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t=-7.38,P=0.000);C3在试验组阳性表达面积为(43 169.49±33 206.60)像素,对照组阳性表达面积为(323.24±271.29)像素,试验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0,P=0.000)。试验组中IgG4与C3表达无相关性(r=-0.137,P=0.671)。结论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的泪腺发生了明确的病理改变,这可能与IgG4和C3在泪腺中的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HE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IGG4 C3
下载PDF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治疗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崔忆辛 葛心 +4 位作者 马建民 史季桐 李静 李金茹 王霄娜 《临床眼科杂志》 2013年第6期513-515,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辅以激素治疗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BLE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0年8月至2013年2月间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泪腺BLEL患者的手术前后资料16例(16只眼),分析和总结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眼睑肿胀、眼干及... 目的探讨手术辅以激素治疗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BLE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0年8月至2013年2月间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泪腺BLEL患者的手术前后资料16例(16只眼),分析和总结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眼睑肿胀、眼干及并发症。结果 16例患者术后眼睑肿胀明显减轻,眼睑位置及抬举功能正常;16例患者手术前后比较,视力升高1例,无变化15例;16例患者中仅有1例出现眼干症状,与术前比较术后眼干症状未见加重;16例患者仅1例发生手术后短暂的复视,1周后自行恢复。结论以手术切除辅助激素治疗泪腺BLEL的方式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腺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手术 激素
下载PDF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临床表现及诊断思路的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静 葛心 +2 位作者 马建民 史季桐 崔忆辛 《临床眼科杂志》 2012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BLEL)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间经病理证实的泪腺BLEL患者资料16例,分析和总结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16例患者中男:女=1:7;... 目的探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BLEL)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间经病理证实的泪腺BLEL患者资料16例,分析和总结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16例患者中男:女=1:7;年龄为36~63岁,其中以41~50岁为多;单眼发病:双眼发病=1:7;上眼睑无痛性非充血性持续肿胀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眼眶MRI成像扫描显示,16例患者病变均累及眼睑和泪腺组织,受累泪腺明显肿大,T1WI和T2WI均呈等信号,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均匀强化,另外,3例患者眼外肌受累,1例颞肌受累,1例额神经受累;实验室检查仅1例患者丙肝抗体阳性,余未见异常。结论眼睑肿胀是BLEL的典型症状,受累泪腺以双侧居多;MRI成像检查在诊断BLEL中具有重要价值,但确诊该病需要有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临床表现 核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3d、CD4、LCK、IL-7R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刘骁 王蕾 +3 位作者 马建民 葛心 李静 王霄娜 《临床眼科杂志》 2017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检测LGBLEL患者病变泪腺标本组织中CD3d、CD4、LCK、IL-7R的表达情况,探讨病变组织中CD3d、CD4、LCK、IL-7R的表达与LGBLEL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GBLEL患者病变泪腺组织中CD3d、CD4、LCK、IL-7R等蛋白的表... 目的检测LGBLEL患者病变泪腺标本组织中CD3d、CD4、LCK、IL-7R的表达情况,探讨病变组织中CD3d、CD4、LCK、IL-7R的表达与LGBLEL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GBLEL患者病变泪腺组织中CD3d、CD4、LCK、IL-7R等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以单纯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瘤体组织标本做对照。采用半定量积分法(semi-quantitative immunoreactivity scores,IRS)计算实验组及对照组标本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积分值。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LGBLEL组CD3d、CD4、LCK、IL-7R蛋白表达均呈阳性;CD3d在淋巴滤泡周围阳性表达率高达85.5%,在淋巴滤泡间区阳性表达率高达51.8%,总体积分值为强阳性(++++);CD4在淋巴滤泡周围阳性表达率高平均约54.6%,在淋巴滤泡间区阳性表达率高达22.5%,总体积分值为阳性(+++);LCK在淋巴滤泡周围阳性表达率高平均约28.9%,在淋巴滤泡间区阳性表达率高达9.8%,总体积分值为阳性(++);IL-7R在淋巴滤泡周围阳性表达率高平均约9.7%,在淋巴滤泡间区阳性表达率平均约4.6%,总体积分值为阳性(+);CD3d、CD4、LCK、IL-7R在腺上皮腺泡的表达呈现明显差异,其中CD3d阳性表达率最高,表达约13.5%,并可见CD3d阳性细胞侵入腺泡现象,CD4阳性表达率次之,表达约4.5%,偶见侵入腺泡现象。LCK、IL-7R在腺泡的表达均呈阴性,未见侵入腺泡现象。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组CD3d、CD4、LCK、IL-7R表达均呈阴性。结论 CD3d、CD4、LCK、IL-7R因子在LGBLEL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异常,CD3d、CD4、LCK、IL-7R因子参与了LGBLEL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泪腺 发病机制
下载PDF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静 葛心 马建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9-441,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9种单克隆抗体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中的表达,探讨其免疫病理本质及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CD4、CD8、CD21、CD34、CD45、CD68、Ig G、Ig G4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这9种分子的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 目的通过研究9种单克隆抗体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中的表达,探讨其免疫病理本质及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CD4、CD8、CD21、CD34、CD45、CD68、Ig G、Ig G4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这9种分子的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对25例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B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21)、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4、CD8和CD45)、黏附分子CD34及Ig G在25例样本中均呈阳性表达,巨噬细胞表面抗原CD68、增殖细胞核抗原和Ig G4这3种分子在25例样本中均有一定比例的阳性表达,表达率分别为12%、8%和80%。结论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是一种主要以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激活为主要病理免疫基础的疾病,绝大多数属于Ig G4相关性疾病的范畴,同时有发生恶变的潜能,临床治疗后的密切随访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泪腺 眼眶病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下载PDF
IgG亚型与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发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马建民 王霄娜 +3 位作者 葛心 张敬学 刘骁 李静 《临床眼科杂志》 2016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检测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外周血IgG亚型的含量,探讨其与该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5年12月间来我院眼科就治,手术后病理组织学确诊的58例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为实验组,26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为对照组,对临... 目的检测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外周血IgG亚型的含量,探讨其与该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5年12月间来我院眼科就治,手术后病理组织学确诊的58例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为实验组,26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为对照组,对临床资料及外周静脉血标本进行收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分析血液中IgG亚型与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外周血中IgG亚型含量的差异主要集中在IgG1、IgG2、IgG4和IgG(P<0.05),尤以IgG4和IgG差异最为显著。结论在诊断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中IgG4和IgG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腺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IGG亚型
下载PDF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差异基因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柳睿 吴昊 +3 位作者 赵鹏翔 葛心 张敬学 马建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73-978,共6页
目的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WES)对比检测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LGBLEL)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基因序列,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 目的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WES)对比检测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LGBLEL)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基因序列,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5例LGBLEL患者和5例泪腺MALT淋巴瘤患者,收集患者外周血标本和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DNA,利用WES进行基因测序,应用BWA软件进行差异基因筛选,应用HaplotypeCaller软件进行基因组变异筛查,用ANNOVAR软件对变异结果进行注释,用Varscan软件筛查单核苷酸变异和小插入/缺失基因,用ExomeCNV软件鉴定外显子拷贝数变异。通过蛋白互作网络分析以及功能模块网络构建,筛选出最大团中心值最高的突变枢纽基因。结果平均每个样本检出16.63 Gb数据。单核苷酸变异结果显示各样本常见的突变类型为同义突变和错义突变,LGBLEL组和MALT淋巴瘤组同义突变、错义突变的基因个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GBLEL组终止密码子缺失的基因个数多于MALT淋巴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插入/缺失基因结果显示常见的突变类型是移码突变、非移码突变的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LGBLEL组与MALT淋巴瘤组的插入/缺失基因个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GBLEL组和MALT淋巴瘤组发生外显子拷贝数变异的个数均较少,对最终结果无明显影响。对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和功能模块网络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共得到6个差异表达的关键基因,即IGFN1、TCP10、SLC45A4、BTBD7、PHGR1和PIEZ02基因。结论IGFN1、TCP10、SLC45A4、BTBD7、PHGR1及PIEZ02基因是LGBLEL和MALT的差异表达关键基因,可能与LGBLEL发展为MALT淋巴瘤的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泪腺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 全外显子测序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补体经典途径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发生中的作用
10
作者 靳雨月 柳睿 +4 位作者 李静 陈圆圆 马倩南 马建民 丁怡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76-1781,共6页
目的:分析补体系统(CS)及其经典途径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LGBLE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集LGBLEL患者和眼眶海绵状血管瘤(CH)患者的病变组织标本,使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差异蛋白,而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 目的:分析补体系统(CS)及其经典途径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LGBLE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集LGBLEL患者和眼眶海绵状血管瘤(CH)患者的病变组织标本,使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差异蛋白,而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验证CS信号通路中差异蛋白表达的变化,明确其在LGBLE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结果: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眼眶CH患者,LGBLEL患者病变泪腺组织中CS信号通路重要蛋白C3、C5、C9、C1q等表达均发生改变;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眼眶CH患者相比,LGBLEL患者病变泪腺组织中C1qA、C5、C9 mRNA表达升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眼眶CH患者相比,LGBLEL患者病变泪腺组织中C1qA、C3、C5、C9表达明显增多;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眼眶CH患者相比,LGBLEL患者病变泪腺组织中C1qA、C3、C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CS参与LGBLEL的发病机制,其经典途径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腺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补体信号通路 经典途径 发病机制
下载PDF
高龄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一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静 葛心 马建民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6期35-36,共2页
患者女性,82岁。因"左眼眼睑肿胀1年",于2012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肿瘤科就诊。患者主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眼睑肿胀,无眼红、眼痛、畏光及流泪,不伴恶心、呕吐。曾在当地医院就诊,未能确诊和治疗,建议转上... 患者女性,82岁。因"左眼眼睑肿胀1年",于2012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肿瘤科就诊。患者主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眼睑肿胀,无眼红、眼痛、畏光及流泪,不伴恶心、呕吐。曾在当地医院就诊,未能确诊和治疗,建议转上级医院诊治,遂来我院就诊。既往史:冠心病20年,糖尿病15年,高脂血症3年,双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泪腺 医院就诊 眼睑肿胀 上级医院
原文传递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霄娜 马建民 《国际眼科纵览》 2014年第3期208-211,共4页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以双侧或单侧泪腺、眼睑肿胀和(或)涎腺弥漫性无痛性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该病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从病理学、感染学、免疫学、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等多方面对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总结,良性淋巴上...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以双侧或单侧泪腺、眼睑肿胀和(或)涎腺弥漫性无痛性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该病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从病理学、感染学、免疫学、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等多方面对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总结,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病因主要包括基底细胞增生浸润、病毒诱导、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性激素紊乱、蛋白紊乱、IgG4浸润等假说.这些假说都可以从不同侧面对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解释,但仍存一定争议,有待更深入研究,以便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病因学 基底细胞增生浸润 病毒诱导 自身免疫障碍
原文传递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栾福晓 马建民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3期188-192,共5页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LGBLEL)是一种眼眶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双眼或单眼无痛性泪腺肿大和眼睑肿胀。目前,LGBLEL的病因与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暂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案。LGBLEL患者的病情反复,迁延不愈,且病情具有恶变的倾向。因此...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LGBLEL)是一种眼眶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双眼或单眼无痛性泪腺肿大和眼睑肿胀。目前,LGBLEL的病因与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暂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案。LGBLEL患者的病情反复,迁延不愈,且病情具有恶变的倾向。因此,LGBLEL的早期准确诊断和早期合理而规范地治疗尤为重要。本文中笔者就近年来国内外LGBLEL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测指标和病理组织学特点等疾病诊断的相关内容,以及LGBLEL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手术切除辅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和放射治疗等各种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合理规范地诊断和治疗LGBLEL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腺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唾腺粘膜相关型淋巴瘤与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临床病理学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智弘 徐天蓉 +2 位作者 范钦和 周青 郑肇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50-453,共4页
目的 :探讨唾腺粘膜相关型淋巴瘤 (MALT ML)与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LEL)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其发病机制。方法 :手术切除标本常规石蜡切片和免疫组化ABC法标记。结果 :17例唾腺MALT ML16例为CCL细胞型 ,1例为淋巴浆细胞型 ,具有MALT ML的... 目的 :探讨唾腺粘膜相关型淋巴瘤 (MALT ML)与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LEL)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其发病机制。方法 :手术切除标本常规石蜡切片和免疫组化ABC法标记。结果 :17例唾腺MALT ML16例为CCL细胞型 ,1例为淋巴浆细胞型 ,具有MALT ML的共同特征 ,免疫组化示单克隆性 ,7例LEL示多克隆性。结论 :Ⅰ级、Ⅱ级LEL为良性病变 ,Ⅲ级为交界性病变。Ⅳ级LEL即MALT ML ,因此唾腺MA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唾腺粘膜相关型淋巴 临床药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5
作者 崔忆辛(综述) 马建民(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6-100,共5页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BLEL)又称Mikulicz病,以双侧或单侧泪腺弥漫性无痛性肿大为主要的眼部临床表现。关于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有性激素假说、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参与假说、基底细胞浸润增生假说、IgG4相关性假说等;该病典型的...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BLEL)又称Mikulicz病,以双侧或单侧泪腺弥漫性无痛性肿大为主要的眼部临床表现。关于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有性激素假说、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参与假说、基底细胞浸润增生假说、IgG4相关性假说等;该病典型的病理改变为腺体的淋巴细胞增生浸润、腺体实质萎缩、肌上皮岛在腺导管内的增生浸润所引起的腺管扩张。目前有关该病的诊断尚无统一公认的标准,临床上主要应与Sjfigren综合征及炎性假瘤进行鉴别,应用糖皮质激素为其主要的治疗手段,效果不佳时则辅以泪腺区体外放射治疗和/或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泪腺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学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儿童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一例
16
作者 栾福晓 葛心 +1 位作者 柳睿 马建民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1期37-41,共5页
患儿,女性,12岁,因双眼眼睑肿胀就诊。患儿家属诉,10个月前患儿出现双眼眼睑肿胀,偶伴眼睑皮肤潮红,否认有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下降等症状。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疑似双眼眼眶脂肪脱垂,未予以治疗,建议定期随访复查。近日来,患儿双... 患儿,女性,12岁,因双眼眼睑肿胀就诊。患儿家属诉,10个月前患儿出现双眼眼睑肿胀,偶伴眼睑皮肤潮红,否认有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下降等症状。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疑似双眼眼眶脂肪脱垂,未予以治疗,建议定期随访复查。近日来,患儿双眼眼睑肿胀程度逐渐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断治疗,遂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同仁眼科中心就诊。双眼屈光不正2年,否认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和风湿免疫等全身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皮肤潮红 眼痛 免疫球蛋白G4 随访复查 风湿免疫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患儿家属
原文传递
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中上皮岛的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研究
17
作者 徐辉 朱虹 +2 位作者 高文涛 王颖 欧阳喈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04-206,I009,共4页
采用抗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HHF35和抗细胞角蛋白抗体AE1/AE3对10例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BLEL)中上皮岛的构成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同时对3例BLEL进行电镜研究。结果发现:涎腺BLEL中构成上皮岛的细... 采用抗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HHF35和抗细胞角蛋白抗体AE1/AE3对10例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BLEL)中上皮岛的构成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同时对3例BLEL进行电镜研究。结果发现:涎腺BLEL中构成上皮岛的细胞大部分呈HHF35阴性,仅在外周可见少许HHF35阳性细胞,而AE1/AE3在上皮岛构成细胞中大部分呈阳性。超微结构发现上皮岛大部分由含张力原纤维束的细胞构成,这些细胞结构与残存导管上皮细胞相似,细胞之间散在分布着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上皮岛外周有时可见含肌微丝的肌上皮样细胞。此结果表明,涎腺BLEL中上皮岛起源于增生的导管上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 淋巴上皮病变 上皮 涎腺肿瘤 BLEL
下载PDF
腮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超声所见1例
18
作者 王芳芳 张丽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3年第11期821-822,共2页
关键词 腮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腮腺肿大 病理诊断 声像图
下载PDF
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郝友娟 孙金凤 +1 位作者 王君婷 王良君 《临床眼科杂志》 2010年第6期514-517,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眼科自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21例。对患者的一般临床表现、CT特征以及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 21例眼... 目的初步探讨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眼科自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21例。对患者的一般临床表现、CT特征以及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 21例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中以女性、双眼发病者居多,表现为泪腺区持续性、对称性、无痛性肿大,少数伴有口干,伴有不同程度的唾液腺肿大;CT检查均表现为泪腺区边界清楚的均一性密度增高影。21例患者中17例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1或2个疗程,症状、体征明显减轻;4例患者对激素冲击治疗效果不明显。结论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以临床诊断为主;多数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首次治疗时可行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泪腺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肝脏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合并胆管细胞癌变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展瑞 王朝夫 +2 位作者 孙娟娟 赵光明 杨晓群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肝脏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合并胆管细胞癌变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标记、分子重排、临床随访并文献复习对肝脏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合并胆管细胞癌变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患者男,48岁,因体检发现... 目的探讨肝脏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合并胆管细胞癌变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标记、分子重排、临床随访并文献复习对肝脏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合并胆管细胞癌变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患者男,48岁,因体检发现肝右叶占位入院。组织学上见部分区域肝内小胆管增生,背景中富于淋巴组织;部分区域小胆管增生显著,细胞增大,核分裂象活跃,背景中淋巴组织显著减少,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免疫组化标记提示,背景中的淋巴组织为T、B淋巴细胞混合性增生,Ig基因重排结果未提示B细胞克隆性增生。结论肝脏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合并胆管细胞癌变罕见,发病机制不明。诊断上易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和米库利奇病混淆,且胆管细胞癌变易漏诊,但免疫组化、分子重排及临床特征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病理学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