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0篇文章
< 1 2 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1
作者 韩正杰 裴丹丹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6期49-52,共4页
目的 综合分析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对患者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100例翼状胬肉患者(100眼)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应用翼状胬肉切... 目的 综合分析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对患者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100例翼状胬肉患者(100眼)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应用翼状胬肉切除伴羊膜植片移植术)和研究组(应用翼状胬肉切除伴自体细胞移植术),各50例(50眼)。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术后感染、前房炎性反应、角膜水肿、干眼症)发生情况、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泪膜功能和屈光状态。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82.0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两组泪膜功能和屈光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研究组泪膜功能和屈光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伴自体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更有效,术后创面愈合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手术方法 翼状胬肉 泪膜稳定性
下载PDF
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与SMILE手术对屈光不正患者视觉质量及泪膜稳定的影响
2
作者 韩宝军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26-28,共3页
目的 探究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WF-LASIK)与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手术对屈光不正患者视觉质量及泪膜稳定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诊治的屈光不正患者60例(120只眼)作为研究对... 目的 探究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WF-LASIK)与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手术对屈光不正患者视觉质量及泪膜稳定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诊治的屈光不正患者60例(120只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WF-LASIK组(30例,60只眼)与SMILE组(30例,60只眼),比较2组裸眼视力、屈光度、视觉质量、泪膜稳定及并发症。结果 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裸眼视力、球镜、柱镜、等效球镜的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WF-LASIK组术后1、3mo裸眼视力高于SMILE组(P<0.05);两组球差、水平彗差、垂直彗差、总高阶像差、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WF-LASIK组术后1、3mo球差大于SMILE组(P<0.05),水平彗差、垂直彗差、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低于SMILE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屈光不正患者通过WF-LASIK与SMILE手术均能获得良好视力效果,其中WF-LASIK手术在视觉质量方面具有较明显优势,SMILE手术在泪膜稳定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前像差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屈光不正 视觉质量 泪膜稳定性
下载PDF
自体血清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及对患者氧化应激水平与泪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周爱云 胡珍珍 +1 位作者 黄海 叶波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血清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及对患者氧化应激水平与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鄱阳爱尔眼科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88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玻璃酸钠组(144例)和血清-酸... 目的:探讨自体血清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及对患者氧化应激水平与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鄱阳爱尔眼科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88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玻璃酸钠组(144例)和血清-酸钠组(144例)。玻璃酸钠组常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血清-酸钠组给予自体血清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观察两组干眼症状、氧化应激指标、泪膜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血清-酸钠组眼表疾病指数评分(OSDI)、干眼症状评估(SPEED)评分均较玻璃酸钠组低(P<0.05);血清-酸钠组泪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较玻璃酸钠组高(P<0.05);血清-酸钠组泪液丙二醛(MDA)较玻璃酸钠组低(P<0.05);血清-酸钠组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测试水平均较玻璃酸钠组高(P<0.05);治疗期间,血清-酸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3/144),低于玻璃酸钠组的6.94%(10/144)(P<0.05)。结论:自体血清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干眼症状、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和泪膜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干眼症 自体血清 玻璃酸钠 泪膜功能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视觉感知训练配合0.05%环孢素A治疗对中度干眼症患者眼表及泪膜的影响
4
作者 律学彦 王惠 郑洪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8-13,共6页
目的探讨视觉感知训练配合0.05%环孢素A治疗对中度干眼症患者眼表及泪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118例中度干眼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0.05%环... 目的探讨视觉感知训练配合0.05%环孢素A治疗对中度干眼症患者眼表及泪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118例中度干眼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0.05%环孢素A治疗,观察组给予视觉感知训练配合0.05%环孢素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简式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泪河高度、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Ⅱ)、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干眼症状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的干眼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133,P=0.000);②观察组与对照组干眼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6.129,P=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干眼症状评分较低,效果较好;③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干眼症状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158,P=0.000)。观察组治疗前后OSDI评分、DASS-21评分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FL、泪河高度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调制传递函数(MTF)截止频率、斯特列尔比、泪膜散射指数(TF-OSI)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BUT、SⅠt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觉感知训练配合0.05%环孢素A治疗对中度干眼症患者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干眼症状、眼表健康和视觉质量,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度干眼症 视觉感知训练 0.05%环孢素A 眼表 泪膜
下载PDF
P2Y2受体激动剂联合睑板腺热敷按摩对老年干眼症患者视觉质量、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谢丽丽 刘颖 +5 位作者 梁冬梅 张贺鹏 韩莎莎 郭彦芳 安通 李跃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究P2Y2受体激动剂-地夸磷索钠滴眼液联合睑板腺热敷按摩治疗老年干眼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视觉质量、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3月衡水市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126例老年干眼症病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P2Y2受体激动剂-地夸磷索钠滴眼液联合睑板腺热敷按摩治疗老年干眼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视觉质量、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3月衡水市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126例老年干眼症病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58例,入院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20年9月,干预组68例,入院时间为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睑板腺热敷按摩,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对其进行为期4 w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视觉质量、泪膜稳定性、眼部其他情况及泪液中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视觉质量、泪膜稳定性、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FL)、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评分、睑板腺功能评分(MGYSS)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前列腺素(PG)E2的表达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 off)、斯特列尔比(SR)、泪膜破裂时间(BUT)和泪液分泌试验(SⅠT)评分均显著上升,且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GYSS、OSI、FL、OSDI评分及IL-6和PGE2表达均显著下降,且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2Y2受体激动剂-地夸磷索钠滴眼液联合睑板腺热敷按摩能够提高老年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联合治疗后患者视觉质量、泪膜稳定性、OSDI量表、FL评分及MGYSS评分均能得到改善,炎症反应也能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Y2受体激动剂 睑板腺 视觉质量 泪膜稳定性 干眼症
下载PDF
角膜塑形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对低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屈光度、眼轴长度及泪膜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万美琳 符俊达 +2 位作者 朱海萍 杨婉晨 孙轶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0期3022-3025,共4页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OK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对低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的屈光度、眼轴长度(AL)以及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眼科收治的100例低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OK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对低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的屈光度、眼轴长度(AL)以及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眼科收治的100例低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角膜塑形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比较两组屈光度和AL、泪膜功能、瞳孔直径及调节力、眼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屈光度和A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屈光度大于对照组、AL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泪膜脂质层厚度(LLT)、泪膜破裂时间(BU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LT、BU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瞳孔直径和调节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瞳孔直径大于对照组,调节力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可以有效地控制低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屈光度和眼轴的增长,泪膜功能和调节力略下降、眼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眼轴长度 低浓度阿托品 低中度近视 泪膜破裂时间
下载PDF
低强度红光治疗对青少年近视患者屈光度变化、眼轴长度及泪膜破裂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熊毅 忽俊 +1 位作者 顾春燕 唐建明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红光(RLRL)治疗对青少年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90例(180眼)青少年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矫正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90眼。对照组采用单焦框架眼镜矫正治疗;观察组采用眼镜矫正联合RLRL照射治疗。比... 目的:探讨低强度红光(RLRL)治疗对青少年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90例(180眼)青少年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矫正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90眼。对照组采用单焦框架眼镜矫正治疗;观察组采用眼镜矫正联合RLRL照射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3、6个月后两组患者裸眼视力、眼轴长度、屈光度、脉络膜厚度、泪膜相关参数(泪膜破裂时间、泪膜脂质厚度)变化,观察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裸眼视力、脉络膜厚度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眼轴长度、屈光度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泪膜破裂时间与泪膜脂质层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眼表结构均无明显损伤及不良反应。结论:单焦框架眼镜联合RLRL治疗能有效延缓青少年近视,且对眼表结构及功能无明显影响,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红光 青少年 近视 屈光度 眼轴长度 泪膜破裂时间
下载PDF
探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后干眼症患者泪膜稳定性、视觉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张洪勤 陈子林 +2 位作者 范惠雅 黄立嘉 刘云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9期2069-2073,共5页
目的研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眼用凝胶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CUP)术后干眼症患者的泪膜稳定性和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10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CUP术后并发干眼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研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眼用凝胶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CUP)术后干眼症患者的泪膜稳定性和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10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CUP术后并发干眼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rb-bFGF眼用凝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泪膜稳定性[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后的视觉功能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IL)-1β、IL-8]、应激指标[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醇]变化,并比较两组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BUT、SIT分别为(8.64±0.92)s、(10.26±0.47)mm/5 min,均高于对照组[(7.83±0.44)s、(8.63±1.87)mm/5 min],FT评分为(0.84±0.17)分,低于对照组[(1.31±0.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周后的视力分别为0.64±0.11、0.81±0.05,均高于对照组(0.54±0.09、0.75±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血清IL-1β、IL-8、丙二醇、LPO水平分别为(38.22±3.59)ng/L、(64.87±8.46)ng/L、(2.75±0.55)U/L、(1.43±0.15)μmol/L,均低于对照组[(77.15±9.25)ng/L、(96.06±10.34)ng/L、(3.29±0.12)U/L、(1.92±0.22)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6.67%vs.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UP术后干眼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使用rb-bFGF眼用凝胶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其泪膜稳定性,促进视觉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 干眼症 泪膜稳定性 视觉功能
下载PDF
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对干眼症患者眼表和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9
作者 江维亮 陆晓和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4期458-461,共4页
目的 探讨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和对眼表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8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126例252眼,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126眼),观察组给予3%地夸磷索钠滴眼液,... 目的 探讨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和对眼表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8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126例252眼,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126眼),观察组给予3%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对照组给予0.3%玻璃酸钠滴眼液。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角膜荧光染色(CFS)评分、眼部症状日常调查问卷(DEQS)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睑板腺功能及结膜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65%(118/126)高于对照组82.53%(104/126)(χ^(2)=7.416,P<0.05)。两组治疗后的CFS、DEQS、睑板腺功能、结膜评分均下降,观察组的CFS、DEQS、睑板腺功能、结膜评分[分别为(1.29±0.24)分、(3.12±0.44)分、(1.46±0.31)分、(1.12±0.28)分]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52±0.36)分、(3.49±0.48)分、(1.57±0.36)分、(1.29±0.32)分](t=5.967、6.378、2.599、4.487,均P<0.05)。两组治疗后的BUT、SⅠT均升高,观察组的BUT、SⅠT[分别为(5.94±1.62) s、(11.10±3.62) mm·5 min^(-1)]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13±1.47) s、(10.18±3.31) mm·5 min^(-1)](t=4.156、2.105,均P<0.05)。结论 地夸磷索钠滴眼治疗干眼症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修复眼表损伤,提高患者泪膜稳定性,改善眼部症状和主观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眼部症状 损伤 修复 泪膜稳定性
下载PDF
显微镜下改良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水平共同性斜视患儿的效果及其对泪膜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高锦展 王素萍 何利 《实用防盲技术》 2024年第1期41-43,F0003,共4页
目的探探讨显微镜下改良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水平共同性斜视患儿的效果及其对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6月至2019年11月期间95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均行斜视矫正术,对照组47例给... 目的探探讨显微镜下改良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水平共同性斜视患儿的效果及其对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6月至2019年11月期间95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均行斜视矫正术,对照组47例给予术中作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观察组48例给予显微镜下改良Parks切口,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儿视功能改善效果、手术效果、泪膜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89.36%(χ^(2)=0.6632,P=0.4154);观察组水平共同性斜视患儿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11.9892,P=0.0000);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泪液分泌量高于对照组(t=15.0051,P=0.0000),泪膜破裂时间较对照组上升(t=9.2228,P=0.0000),角膜荧光染色评分较对照组降低(t=10.7815,P=0.0000)。结论显微镜下改良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水平共同性斜视效果确切,能够显著矫正眼部,改善患儿视功能及泪膜功能,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镜下改良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 水平共同性斜视 泪膜功能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泪膜破裂时间检测
11
作者 王耿媛 周昊 +2 位作者 黄远聪 肖鹏 袁进 《人工智能》 2024年第4期37-45,共9页
干眼是一种常见的发病人数众多的慢性眼病。泪膜稳态的失衡是干眼发病的核心特征,泪膜破裂时间(TBUT)测试通过检测泪膜首次破裂干燥斑评估破裂时间,作为临床常用的诊断干眼技术。目前,大多数TBUT测试图像采集设备昂贵,主观性强、操作复... 干眼是一种常见的发病人数众多的慢性眼病。泪膜稳态的失衡是干眼发病的核心特征,泪膜破裂时间(TBUT)测试通过检测泪膜首次破裂干燥斑评估破裂时间,作为临床常用的诊断干眼技术。目前,大多数TBUT测试图像采集设备昂贵,主观性强、操作复杂、难以推广,计算机辅助检测技术特征提取困难准确率低,无法实现实时全自动,因此建立深度学习的荧光素视频泪膜破裂时间检测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全自动泪膜破裂时间检测方法,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1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就诊患者高分辨率眼表荧光素泪膜破裂视频79例,通过轻量化语义分割模型对角膜区域进行分割,分析当前帧的开合状态利用,进而自动切分可用于分析的视频检测段。构建新型EvNET提取帧破裂形态特征,分类建模是否存在干燥斑,获得泪膜破裂时间。所提出的方法单帧破裂分类性能评估,测试集准确率(ACC)为0.9661,对比其他基础网络最高的F1分数(0.9734),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估计误差为0.041秒。此外,所提出方法在外部验证数据集与眼科医生评估之间的相关性计算为0.869。基于深度学习的泪膜破裂时间自动系统准确性可达专业眼科医生水平,显著减少了干眼症的检测时间,可为大规模干眼筛查提供便捷的方法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荧光素泪膜破裂时间 深度学习
下载PDF
近视儿童泪膜稳定性及睑板腺形态的临床特点
12
作者 史沛艳 李金凤 +4 位作者 张丹丹 马小曼 翟朝霞 孙政 葛金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评估近视儿童泪膜稳定性及睑板腺形态的临床特点。方法前瞻性描述性研究。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于济南明水眼科医院小儿眼科屈光门诊进行屈光检查的近视儿童,依次进行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问卷调查,OCULUS Keratograph 5M... 目的评估近视儿童泪膜稳定性及睑板腺形态的临床特点。方法前瞻性描述性研究。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于济南明水眼科医院小儿眼科屈光门诊进行屈光检查的近视儿童,依次进行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问卷调查,OCULUS 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测量泪河高度(TMH)、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f-BUT)和睑板腺照相,对睑板腺萎缩和弯曲情况进行评分,分析近视儿童泪膜稳定性及睑板腺形态的临床特点。结果共纳入48例(91眼)儿童,男27例(56.25%),女21例(43.75%),年龄7~16(10.25±2.23)岁。91眼中,TMH为(0.19±0.04)mm(95%CI:0.18~0.19),NIf-BUT为(5.40±2.62)s(95%CI:4.90~5.94)。TMH与NIf-BUT呈正相关(r=0.223,P=0.034)。睑板腺萎缩评分为1(0,1)分;睑板腺弯曲评分上睑为0(0,1)分、下睑为0(0,0)分,上、下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92,P<0.001)。受试者中49眼(53.85%)存在腺体的萎缩,37眼(40.66%)存在腺体弯曲。年龄<12岁与≥12岁近视儿童组间TMH及NIf-BU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OSDI评分<13分与≥13分近视儿童间T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5,P=0.026)。轻、中度近视儿童间NIf-BU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0,P=0.024),等效球镜度与NIf-BUT呈正相关(r=0.283,P=0.023)。结论轻、中度近视儿童的眼表泪膜稳定性低,存在一定比例的睑板腺形态异常。在临床屈光门诊中,除关注儿童的屈光状态外,眼表健康同样需要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形态 泪膜稳定性 近视 儿童 干眼
下载PDF
地夸磷索钠联合玻璃酸钠改善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的泪膜稳定性
13
作者 李淑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950-953,共4页
目的:探究地夸磷索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对改善角膜塑形镜配戴后的泪膜稳定性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03/08于安徽爱尔眼科医院门诊就诊的初次配戴角膜塑形镜患者82例82眼(均取右眼数据),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玻璃酸钠... 目的:探究地夸磷索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对改善角膜塑形镜配戴后的泪膜稳定性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03/08于安徽爱尔眼科医院门诊就诊的初次配戴角膜塑形镜患者82例82眼(均取右眼数据),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玻璃酸钠组(玻钠组)30眼、地夸磷索钠组(地夸组)24眼和地夸磷索钠联合玻璃酸钠组(联合组)28眼,各组患者均配戴同一品牌的角膜塑形镜。每位患者分别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前,配戴后1 d, 1 wk, 1 mo进行非接触式泪膜破裂时间(NIBUT)、非接触式泪河高度(NITMH)和脂质层厚度检查,并记录患者是否有角膜点染。结果:联合组与地夸组治疗1 mo的NITMH与NIBUT较配戴前升高(均P<0.05)。配戴1 mo,联合组的NIBUT和NITMH分别为19.74±3.29 s和0.30±0.05 mm,均优于地夸组(NIBUT:16.09±2.98 s, NITMH:0.22±0.08 mm)和玻钠组(NIBUT:15.67±3.90 s, NITMH:0.22±0.04 mm)(均P<0.01)。各组间脂质层厚度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各组患者角膜点染发生率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地夸磷索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后1mo对改善NIBUT和NITMH有更佳的效果,有效提高配戴角膜塑形镜患者的泪膜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夸磷索钠滴眼液 玻璃酸钠滴眼液 角膜塑形镜 泪膜
下载PDF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患者眼表泪膜影响临床研究
14
作者 陈润 孙丽丽 +2 位作者 冯晓芳 孙艳宁 南敏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371-1376,共6页
目的:探究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对眼表泪膜的影响,为临床防治ICL术后干眼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行ICl手术矫正治疗的患者76例149眼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3个月是否发生干眼症分为干眼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3 d、术... 目的:探究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对眼表泪膜的影响,为临床防治ICL术后干眼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行ICl手术矫正治疗的患者76例149眼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3个月是否发生干眼症分为干眼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3 d、术后7 d、术后1个月泪河高度(TMH)、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F-BUT)、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Avg-BUT)、睑板腺成像评分、脂质层评分、视觉质量评分(QoV)、眼表疾病指数(OSDI)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膜染色评分、睑缘形态评分、NIF-BUT评分、NIAvg-BUT评分、OSDI评分低于术后7 d与术后1个月(均P<0.05);干眼组术前OSD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眼组术后7 d角膜染色评分、睑缘形态评分、NIF-BUT、NIAvg-BUT、Qov评分、OSDI评分高于对照组,TMH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眼组术后1个月角膜染色评分、睑缘形态评分、睑板腺成像评分、NIF-BUT、NIAvg-BUT、QoV评分、OSD评分高于对照组,TMH低于对照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7 d、术后1个月角膜染色评分、睑缘形态评分、NIF-BUT、NIAvg-BUT、QOV评分及术后1个月睑板成像评分偏高是干眼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较高的TMH评分是干眼症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ICL植入术对患者眼表泪膜稳定性同样存在影响,应当注意术前评估及术后复查,给予针对性的术前预防性治疗和术后干预性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房型 人工 晶状体植入术 干眼症 泪膜
下载PDF
0.05%环孢素滴眼液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泪膜稳定性和眼表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高桂芬 王贺 +1 位作者 徐为海 李明新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390-1394,共5页
目的:探讨0.05%环孢素滴眼液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干眼症状、体征和眼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行玻璃体切割术的D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n=50,50眼,右眼)和对照组(n=50,50眼,右眼)。实... 目的:探讨0.05%环孢素滴眼液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干眼症状、体征和眼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行玻璃体切割术的D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n=50,50眼,右眼)和对照组(n=50,50眼,右眼)。实验组使用0.05%环孢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使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1、4、12周,评估患者眼表疾病指数(OSDI)、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BUTf)、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BUTav)、非侵入式泪河高度(NITMH)、睑板腺缺失度评分、泪膜脂质层厚度评分、眼红分析、眼表染色评分(OSS)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各时间点,实验组OS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NITMH和BCVA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12周,实验组NIBUTf、NIBUTav均高于对照组(P<0.05),O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周,实验组泪膜脂质层厚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各时间点,两组睑板腺缺失度评分和眼红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0.05%环孢素滴眼液在DR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能够有效改善干眼症状,提高泪膜稳定性,改善眼表功能参数,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5%环孢素滴眼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术 泪膜稳定性
下载PDF
清热散结胶囊对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视力、泪膜稳定性及泪液蛋白水平的影响
16
作者 朱双双 李仕永 +1 位作者 汤宇 程婉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5期642-645,共4页
目的:探讨清热散结胶囊对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视力、泪膜稳定性及泪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16例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8例。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散结胶囊,两组均治... 目的:探讨清热散结胶囊对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视力、泪膜稳定性及泪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16例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8例。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散结胶囊,两组均治疗2周,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眼表功能、视力情况、泪膜稳定性、泪液蛋白水平、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两组中医证候、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量(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降低,试验组更低(P<0.05);两组视力及泪液乳铁蛋白(LF)、总蛋白(TP)、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溶菌酶(LZM)水平升高,试验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随访期间的复发率为1.90%,低于对照组的12.03%(P<0.05)。结论: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经清热散结胶囊治疗后其泪液蛋白水平得到有效调节,中医证候、眼表功能、视力情况及泪膜稳定性得到有效改善,疗效提高,且复发风险降低,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角结膜炎 清热散结胶囊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 中医证候 视力 泪膜稳定性 复发
下载PDF
泪膜破裂时间测定在青少年干眼症诊断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评价
17
作者 刘子雅 姜聪聪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7期54-58,共5页
目的研究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rupture time,TBUT)测定在青少年干眼症诊断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于笔者医院就诊的青少年干眼症患者185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20例健康青少年作为对照组,分析TBUT测定... 目的研究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rupture time,TBUT)测定在青少年干眼症诊断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于笔者医院就诊的青少年干眼症患者185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20例健康青少年作为对照组,分析TBUT测定在青少年干眼症诊断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评价。结果185例患者,侵入性TBUT检测检出132例,总检出率为71.35%,非侵入性TBUT检测检出160例,总检出率为84.4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5例患者,非睑板腺功能障碍128例、睑板腺功能障碍57例,侵入性TBUT检测非睑板腺功能障碍检出率为41.62%、睑板腺功能障碍检出率为29.73%,非侵入性TBUT检测非睑板腺功能障碍检出率为63.24%、睑板腺功能障碍检出率为23.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BUT、首次TBUT、平均TBUT显著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TBUT、首次TBUT、平均TBUT显著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入性TBUT检测的敏感度为72.49%,特异性为75.88%,AUC为0.762,非侵入性TBUT检测敏感度为87.24%,特异性为90.05%,曲线下面积(areaunder the curve,AUC)为0.926。结论TBUT测定在青少年干眼症诊断中具有诊断价值,且与侵入性TBUT检测比较,非侵入TBUT检测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膜破裂时间 青少年 干眼症诊断 准确性 可靠性
下载PDF
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及对泪膜和视觉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孙春燕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383-1386,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及对泪膜和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宜兴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2019年3月~2022年3月接收的98例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术式分作对照组(n=48)与观察组(n=50),对照组...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及对泪膜和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宜兴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2019年3月~2022年3月接收的98例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术式分作对照组(n=48)与观察组(n=50),对照组接受手术切除治疗,观察组接受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对比两组的疾病症状改善情况、泪膜功能、视觉功能、术后恢复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时的眼痛、畏光、异物感、球结膜充血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时的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I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时的角膜散光度(CAD)比对照组低,裸眼视力(UCVA)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术后12个月,观察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应用于翼状胬肉治疗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进一步改善其泪膜与视觉功能,并促进术后有效恢复,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切除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翼状胬肉 泪膜 视觉功能
下载PDF
干眼症飞行员泪膜稳定性改变对玻璃酸钠滴眼液疗效的影响
19
作者 严冬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1345-1348,共4页
目的:分析干眼症飞行员泪膜稳定性改变对玻璃酸钠滴眼液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干眼症飞行员,通过泪膜破裂时间(NIKBUT)的检查,将其分为泪膜稳定组和泪膜不稳定组,同时滴用海露(玻璃酸钠)滴眼液,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其主观症状的... 目的:分析干眼症飞行员泪膜稳定性改变对玻璃酸钠滴眼液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干眼症飞行员,通过泪膜破裂时间(NIKBUT)的检查,将其分为泪膜稳定组和泪膜不稳定组,同时滴用海露(玻璃酸钠)滴眼液,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其主观症状的变化情况,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经7天海露(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后泪膜稳定组和泪膜不稳定组的眼疲劳症状评分分别为0.97 ± 0.00、1.26 ± 0.49,异物感症状评分分别为1.06 ± 0.13、1.81 ± 0.09,干涩感症状评分分别为0.99 ± 0.20、1.54 ± 0.6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泪膜稳定组症状缓解明显。结论:治疗干眼症飞行员时,应常规检查NIKBUT,测定泪膜的稳定性,若泪膜稳定,治疗效果好。有利于考虑是否联合用药和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酸钠滴眼液 泪膜稳定性 异物感 泪膜破裂时间 临床疗效 常规检查 联合用药 眼疲劳
下载PDF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泪膜破裂时间的影响
20
作者 宋平 张梅 潘红莲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3期53-56,67,共5页
目的分析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的效果,并探讨对患者泪膜破裂时间的影响。方法目的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84例,... 目的分析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的效果,并探讨对患者泪膜破裂时间的影响。方法目的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8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组,两组均42例,参照组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治疗,研究组加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的眼部症状、泪膜稳定性、炎症因子水平,并统计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眼表疾病指数评分(18.17±5.52)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0.77±0.27)分低于参照组(24.73±6.62)分、(1.38±0.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32、10.744,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泪膜稳定性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红肿、结膜充血、瘙痒、头痛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可改善其泪膜破裂时间,减轻干眼症状,缓解炎症,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干眼症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 泪膜破裂时间 泪膜稳定性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