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赔偿金的认定因素——以泰州案为视角
1
作者 杜伟伟 库尔班白克.艾尼瓦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55-59,共5页
泰州案是环境污染侵权民事公益诉讼的典型案例,截至目前,泰州案执行完毕的结果更加肯定了其在责任承担方式方面的里程碑意义。自泰州案一审至今,环境污染侵权领域尚未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但是泰州案认定的赔偿金已经起到了惩罚性的作用... 泰州案是环境污染侵权民事公益诉讼的典型案例,截至目前,泰州案执行完毕的结果更加肯定了其在责任承担方式方面的里程碑意义。自泰州案一审至今,环境污染侵权领域尚未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但是泰州案认定的赔偿金已经起到了惩罚性的作用。研究拟从泰州案中赔偿金额的认定切入,通过对赔偿金额认定因素进行梳理,试图展现出环境污染侵权民事公益诉讼中赔偿金的性质,从而引出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州案 民事公益诉讼 环境污染侵权 损害赔偿 惩罚性赔偿
下载PDF
泰州学案刍议 被引量:7
2
作者 吴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2期142-150,共9页
本文认为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所设定的“泰州学案”未免过于庞杂 ,实有必要作一番重新厘定的工作。通过这一前提性的基础工作 ,才有可能对泰州学派的思想特质有一总体上的真切把握。本文主要就赵贞吉和耿定向与泰州学派的关系进行考... 本文认为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所设定的“泰州学案”未免过于庞杂 ,实有必要作一番重新厘定的工作。通过这一前提性的基础工作 ,才有可能对泰州学派的思想特质有一总体上的真切把握。本文主要就赵贞吉和耿定向与泰州学派的关系进行考察 ,指出无论从师承关系还是从思想特征来看 ,赵、耿 (包括他们的传人 )都不能视作泰州学派中人。进而指出黄宗羲在设定“泰州学案”之时 ,他的设计理念以及标准原则受制于他的明代思想史观 ;他为了维护阳明学的正统性、纯粹性 ,不惜把泰州学案拼凑成了一个儒释混杂、异端百出的“大杂烩”。其结果则有可能使得王艮—罗汝芳一系的思想传承及其泰州学的精神特质反而晦而不彰。最后对于应当注意并加以集中研究的泰州学派的思想人物 ,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初步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明儒学 赵贞吉 耿定向 泰州 王艮 王阳明
下载PDF
方学渐心学的理论特质及其困境——兼论黄宗羲《明儒学案·泰州学案》的思想主旨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畅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0-98,共9页
黄宗羲在其名著《明儒学案》中将泰州学派的学风概括为“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的狂禅化和异端化。但是,《明儒学案·泰州学案》所收人物并非全部都能归入此类学风,甚至有些思想家是以反对狂禅学风著称的,方学渐即为其中典型。这种看... 黄宗羲在其名著《明儒学案》中将泰州学派的学风概括为“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的狂禅化和异端化。但是,《明儒学案·泰州学案》所收人物并非全部都能归入此类学风,甚至有些思想家是以反对狂禅学风著称的,方学渐即为其中典型。这种看似矛盾的思想史书写方式,其实蕴涵着黄宗羲深刻的哲学洞见。通过将方学渐心学置于中晚明阳明学核心问题中考察其思想定位、背景与困境,在揭示出《泰州学案》思想主旨及哲学洞见的同时,亦能厘清方学渐心学何以展现“朱王调和”形象的理论根源。这种双重视角研究,在推进学术界对于阳明后学复杂的理论形态及其思想史出路的认知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泰州 方学渐 思想史书写
下载PDF
黔中王门与泰州学案之思想互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晓昕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13,共13页
黔中王门学者孙应鳌与李渭,虽未曾与泰州学案当家人王艮有过直接交往,却受其影响颇深。但孙、李同王艮之外的泰州弟子则过往甚密:应鳌与徐樾有直接师承关系,与罗汝芳、颜山农有思想互动;李渭与汝芳既为同宦,又为挚友,李渭还与耿氏三兄... 黔中王门学者孙应鳌与李渭,虽未曾与泰州学案当家人王艮有过直接交往,却受其影响颇深。但孙、李同王艮之外的泰州弟子则过往甚密:应鳌与徐樾有直接师承关系,与罗汝芳、颜山农有思想互动;李渭与汝芳既为同宦,又为挚友,李渭还与耿氏三兄弟关系密切。在黔中王门与泰州学案的思想互动中,前者既有对后者思想上的认同,亦有反思和批评,然更多的是,黔中学者在此思想互动中,既体现出勤谨笃实的学风和尤重践行的品格,亦彰显了其逆时流而动之鲜明理论特色和独有之精神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王门 泰州 孙应鳌 李渭 王艮
下载PDF
柳翼谋先生《泰州学案资料》纂写始末 被引量:1
5
作者 柳曾符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泰州 先祖 钟山 高等师范 王守仁 泰州学派 朱陆异同 张之洞 中国文化史 王阳明
下载PDF
关于泰州本《希平夫子语录》的作者问题——与泰州图书馆商榷
6
作者 方宝川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52-54,共3页
1985年前后,江苏省泰州图书馆发掘辑成了《新泰州学案资料》(即太谷学派遗书)三辑二十六种五十三册,以蓝格半页十行毛边纸精抄行世(简称泰州本),它为促进太谷学派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太谷学派是清朝道光年间形成的一个以... 1985年前后,江苏省泰州图书馆发掘辑成了《新泰州学案资料》(即太谷学派遗书)三辑二十六种五十三册,以蓝格半页十行毛边纸精抄行世(简称泰州本),它为促进太谷学派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太谷学派是清朝道光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儒学为中心的民间学术派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谷学派 图书馆 泰州 白石山 归群 重大影响 江苏省 学术派别 语言风格 清朝
下载PDF
泰州王门学派一代宗师王心斋哲学思想论粹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克伟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1992年第4期45-50,共6页
王心斋早年师事王阳明,故其学术思想深受王学思想影响,但由于王氏学说在主体思想的内容上与师学有所违异,故另立“泰州学案”。王氏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尊身立本”为依归的“淮南格物”说;“即事是学,即事是道”的“百姓日用印道... 王心斋早年师事王阳明,故其学术思想深受王学思想影响,但由于王氏学说在主体思想的内容上与师学有所违异,故另立“泰州学案”。王氏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尊身立本”为依归的“淮南格物”说;“即事是学,即事是道”的“百姓日用印道”的思想观点,及“出则必为帝者师,处则必为万世师”和“养之有道”、“教之有方”的政治思想中。以上诸说反映出王心斋哲学思想体系中的独特风格及其与王学的联系与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心斋 泰州王门学派 学术思想 王阳明 淮南格物 百姓日用 泰州 主体思想 政治思想 思想论
下载PDF
王艮心学思想发微──兼论王艮与王阳明、王畿心学的异同 被引量:1
8
作者 方国根 《中国哲学史》 CSSCI 1999年第3期93-101,共9页
关键词 王阳明 百姓日用 泰州 心学 淮南格物 明儒学 王艮 良知现成 万物一体 修身为本
下载PDF
泰州学案的重新厘定 被引量:2
9
作者 吴震 《哲学门》 2004年第1期129-152,共24页
本文认为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所设定的“泰州学案”未免过于庞杂,实有必要作一番重新厘定的工作。通过这一前提性的基础工作,才有可能真实地把握泰州学派的总体思想特质。本文主要就赵贞吉和耿定向与泰州学派的关系展开了考察,指出... 本文认为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所设定的“泰州学案”未免过于庞杂,实有必要作一番重新厘定的工作。通过这一前提性的基础工作,才有可能真实地把握泰州学派的总体思想特质。本文主要就赵贞吉和耿定向与泰州学派的关系展开了考察,指出无论从师承关系还是从思想特征来看,赵、耿(包括他们的传人)都难以认定是泰州学派中人。进而指出黄宗羲在设定“泰州学案”之时,他的设计理念以及标准原则受制于他的明代思想史观;他为了维护阳明学的正统性、纯粹性,不惜把泰州学案拼凑成了一个儒释混杂、异端百出的“大杂烩”。其结果则有可能使得王艮—罗汝芳一系的思想传承及其泰州学之精神特质反而晦而不彰。最后对于应当注意并加以集中研究的泰州学派的思想人物,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初步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州学派 泰州 赵贞吉 耿定向
原文传递
从明儒“斋”“庵”“轩”之号看心性之学
10
作者 刘康德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0-54,共5页
关键词 《明儒学 “斋” 心性之学 陈白沙 泰州 仁学 罗近溪 平旦之气 致良知 抱朴子
下载PDF
从魏晋玄风到王门狂禅
11
作者 夏清瑕 《江淮论坛》 CSSCI 1999年第6期76-82,共7页
关键词 王阳明 普遍理性 魏晋 世说新语 个体性 社会价值 泰州 狂禅 纲常名教 精神自由
下载PDF
《颜钧集》与明代中后叶的平民儒学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寒鸣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3期69-73,共5页
《颜钧集》与明代中后叶的平民儒学陈寒鸣明代中后叶,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加以王阳明心学思潮的激荡,儒学呈露出由庙堂重返民间,由经院之学而向大众化、通俗化方向发展的迹象,以至产生了同官方儒学、经典儒学迥然... 《颜钧集》与明代中后叶的平民儒学陈寒鸣明代中后叶,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加以王阳明心学思潮的激荡,儒学呈露出由庙堂重返民间,由经院之学而向大众化、通俗化方向发展的迹象,以至产生了同官方儒学、经典儒学迥然有别的平民儒学。其突出标志就是王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心隐 颜钧 泰州学派 泰州 《明儒学 耿定向 《大学》 平民 黄宗羲 罗汝芳
下载PDF
何心隐的社会思想论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琏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6-34,共9页
从学术思潮的发展过程来看,自明代中叶陈白沙、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崛起后,很快地取代了四、五百年来影响中国人文思维深远的程朱理学,一跃成为明代中期以后的思想主流,为明代思想界带来一番新的气象,这个转变有根本的时代性因素。本... 从学术思潮的发展过程来看,自明代中叶陈白沙、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崛起后,很快地取代了四、五百年来影响中国人文思维深远的程朱理学,一跃成为明代中期以后的思想主流,为明代思想界带来一番新的气象,这个转变有根本的时代性因素。本文藉著观察受到阳明心学影响的泰州学派后学何心隐为一个案研究,探讨这位晚明典型的知识分子,处于思想转型与社会变迁的冲击下,以其对当代社会的关怀与实践,如何於传统思想与理想社会之间呈现新的结构与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心隐 《明儒学 前引书 社会思想 泰州 泰州学派 “家” 知识分子 人伦关系 理想社会
下载PDF
王艮的“明哲保身”论
14
作者 钱宪民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5期109-112,共4页
王艮,在中国哲学史的著作中,一般是不提的;即使偶有提及,也是否定的,说他既是唯心的,又是反动的。我以为这不但对王艮来说是不公正的,而且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和传统文化的继承来说也是有害的。作为王阳明的学生和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在... 王艮,在中国哲学史的著作中,一般是不提的;即使偶有提及,也是否定的,说他既是唯心的,又是反动的。我以为这不但对王艮来说是不公正的,而且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和传统文化的继承来说也是有害的。作为王阳明的学生和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在当时就有很大影响,诚如黄宗羲所说:“阳明先生之学,有泰州龙溪而风行天下”(《明儒学案·卷三十二·泰州学案》)。即使在今天,他的思想,特别是他的人生哲学,对我们也有不少启发。哲学,不仅是本体论、认识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人生意义的探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人生哲学 泰州 传统文化 黄宗羲 王艮 中国哲学史 泰州学派 明儒学 本体论
下载PDF
何心隐的“叛逆”性格及社会政治思想
15
作者 何植靖 《江西社会科学》 1984年第4期76-80,50,共6页
何心隐是我国十六世纪的“异端”思想家,属泰州学派。他的“异端”思想和反官僚大地主的斗争,为封建统治者所不容,惨遭杀害。对于何心隐的思想,还待于深入的开展研究。本文想就何心隐的“叛逆”性格和社会政治思想作初步探索。
关键词 何心隐 社会政治思想 张居正 君臣 性格 讲会 父子 泰州学派 泰州 “异端”思想
下载PDF
江南王学的浪漫主义倾向
16
作者 程念祺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56-62,共7页
作者认为江南地区王学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倾向。它“以先天统后天,此为先天之学”,“以坚持彻底的心一元论为主要特征。惟其强调‘心即理’,所以往往提倡一个‘狂字’”。所谓“狂”,一是讲“自信”,一是讲“自然”。这种倾向尽... 作者认为江南地区王学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倾向。它“以先天统后天,此为先天之学”,“以坚持彻底的心一元论为主要特征。惟其强调‘心即理’,所以往往提倡一个‘狂字’”。所谓“狂”,一是讲“自信”,一是讲“自然”。这种倾向尽管在思想发展史上没有提供更多的新东西,但它是实践的王学,造成了对传统思想与制度的巨大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倾向 江南地区 王学 王阳明 社会实践 心即理 主体性 自信 泰州 经典
下载PDF
浅析王艮和泰州学派的教育思想
17
作者 仵志勇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1999年第3期69-73,3,共6页
关键词 泰州学派 王艮 教育思想 《明儒学 百姓日用之学 程朱理学 罗汝芳 黄宗羲 泰州 王阳明
原文传递
《颜钧集》序
18
作者 李学勤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1995年第3期74-75,共2页
《颜钧集》序李学勤为这部《颜钧集》,即《颜山农先生遗集》写一小序,使我心中异常激动,因为这是我们三十多年来屡次访求而不能得的孤本秘籍。颜钧是明代重要的思想家,见于《明儒学案》的《泰州学案》。这一派学者很受研究思想史、... 《颜钧集》序李学勤为这部《颜钧集》,即《颜山农先生遗集》写一小序,使我心中异常激动,因为这是我们三十多年来屡次访求而不能得的孤本秘籍。颜钧是明代重要的思想家,见于《明儒学案》的《泰州学案》。这一派学者很受研究思想史、学术史的诸家重视,称之为泰州学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州学派 明清之际 颜钧 侯外庐 中国思想史 历史研究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何心隐 哲学思潮 泰州
原文传递
四十而仕 五十食肉——论“四十不惑”
19
作者 刘康德 《东北史地》 1997年第Z1期107-110,共4页
古代医籍认为,人之强壮时恣饕,"比及五十,疾已蜂起",所以为了不改以后身体"肠胃壅阏,气耗血竭",提倡"五十食肉"(元朱震亨《格致余论·养老论》)。当然,这里的"五十食肉",只是反对此岁数之... 古代医籍认为,人之强壮时恣饕,"比及五十,疾已蜂起",所以为了不改以后身体"肠胃壅阏,气耗血竭",提倡"五十食肉"(元朱震亨《格致余论·养老论》)。当然,这里的"五十食肉",只是反对此岁数之前恣意贪食,并非简单地反对必要的营养。古人又认为,"十五而学,四十而仕",理由是人之未仕时可以"优游养德",学后而觉则仕,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朱子语类 以物观物 格致余论 白居易 泰州 黄帝内经 古代医籍 朱震亨 养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