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草泻心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肠道功能屏障及色氨酸代谢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秋晓 唐学贵 +1 位作者 唐诗宇 李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甘草泻心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肠道功能屏障及色氨酸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于2019年4月—2021年4月就诊的UC患者14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71例)与对照组(71例)。对照... 目的探讨甘草泻心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肠道功能屏障及色氨酸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于2019年4月—2021年4月就诊的UC患者14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71例)与对照组(7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两组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治疗12周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12周肠道黏膜病变严重程度(改良Mayo评分和Geboes指数)、肠道屏障功能[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 DAO)和D-乳酸]、色氨酸代谢[犬尿氨酸(Kynurenine, Kyn)、犬尿喹啉酸(Kynurenic acid, KynA)和喹啉酸(QuinA)]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UC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55%,65/71)高于对照组(74.65%,53/71)(P<0.05)。两组治疗12周UC患者改良Mayo评分和Geboes指数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12周UC患者改良Mayo评分和Geboes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周UC患者内毒素、DAO和D-乳酸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12周UC患者内毒素、DAO和D-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周UC患者QuinA/Kyn较治疗前降低,而KynA/QuinA和KynA/Kyn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12周UC患者QuinA/Kyn低于对照组,而KynA/QuinA和KynA/Kyn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周UC患者IBDQ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12周UC患者IBD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甘草泻心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对UC患者疗效良好,可减轻患者肠道黏膜病变严重程度,改善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和色氨酸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泻心汤加减 美沙拉嗪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功能屏障 色氨酸代谢
下载PDF
甘草泻心汤加减联合毫针治疗颜面部痤疮对皮损积分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奚爱妮 胡晶晶 +2 位作者 单洪强 夏争芳 汪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5-168,共4页
目的 探讨甘草泻心汤加减联合毫针治疗颜面部痤疮对皮损积分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颜面部痤疮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17例,给予毫针治疗,观察组115例,给予甘草泻心汤加减+毫针... 目的 探讨甘草泻心汤加减联合毫针治疗颜面部痤疮对皮损积分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颜面部痤疮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17例,给予毫针治疗,观察组115例,给予甘草泻心汤加减+毫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中医症状积分、皮损面积、免疫功能与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丘疹、红斑、肿胀与瘙痒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皮损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自然杀伤T细胞(NKT)、T细胞亚群CD_(3)^(+)与CD_(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Acne-QOL)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甘草泻心汤加减联合毫针治疗颜面部痤疮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中医症状,促进皮损消退,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泻心汤加减 毫针 颜面部痤疮 皮损积分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加减辅治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彭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5期62-65,共4页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辅治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2月兴化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结合组和西医治疗组,每组60例。西医治疗组给予柳氮磺吡啶肠...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辅治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2月兴化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结合组和西医治疗组,每组60例。西医治疗组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中西结合组在西医治疗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2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溃疡面积、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胃泌素指标[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胃动素(MTL)]与心理状态(焦虑、抑郁)评分,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中西结合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西医治疗组的83.33%(χ^(2)=4.227,P=0.040)。治疗2个疗程后,2组胃脘疼痛、心下痞满、恶心呕吐、肠鸣下利害积分较治疗前降低,胃溃疡面积较治疗前缩小,且中西结合组低于西医治疗组(P<0.05或P<0.01);2组血清CRP、IL-1、IL-6水平与GAS、CCK水平较治疗前下降,MTL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中西结合组下降/升高幅度大于西医治疗组(P均<0.01);2组焦虑及抑郁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中西结合组低于西医治疗组(P均<0.01)。中西结合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6.67%,高于西医治疗组的78.33%(χ^(2)=9.219,P=0.002);中西结合组与西医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vs. 3.33%,P=1.000)。结论 半夏泻心汤加减辅治胃溃疡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善,减少溃疡面积,明显调节患者的炎性因子及胃泌素指标,患者心理状态表现较好,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半夏泻心汤加减 中医证候积分 溃疡面积 炎性因子 胃泌素 理状态
下载PDF
基于肠道微生物-炎症代谢途径探讨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方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宋爽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3期13-15,共3页
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的炎症代谢途径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健康和疾病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文章通过对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方中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探讨其在肠道微生物与炎症代谢途径调控中的作用。同时,通过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了该方剂... 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的炎症代谢途径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健康和疾病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文章通过对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方中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探讨其在肠道微生物与炎症代谢途径调控中的作用。同时,通过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了该方剂中关键成分对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菌群组成的影响,并证实了其对主要炎症标志物的调节能力,进一步揭示了这些成分主要是通过调节相关途径上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水平来发挥作用的。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方的功效提供了实验依据,也为今后研究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炎症代谢途径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 有效成分 调控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孙晓鹏 贾淑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9期134-137,共4页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寒热错杂型GER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寒热错杂型GER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食管动力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较对照组的60.0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食管收缩波幅(65.79±15.42)mm Hg(1 mm Hg=0.133 kPa)、食管上括约肌静息压(65.33±15.42)mm Hg、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16.62±4.48)mm Hg均较对照组的(53.61±12.33)、(54.34±11.58)、(12.51±3.86)mm Hg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和复发率5.00%均较对照组的40.00%、35.0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GERD患者,可以显著缓解反酸、烧心等临床症状,有效改善食管动力,疗效确切,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加减 寒热错杂型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动力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耳穴压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脾胃两虚证临床观察
6
作者 任璐璐 闫明 任士珂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9期1736-1738,共3页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耳穴压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脾胃两虚证的疗效。方法: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用耳穴压丸治疗,研究组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UES、LES...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耳穴压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脾胃两虚证的疗效。方法: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用耳穴压丸治疗,研究组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UES、LES静息压、PGI、G-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积分、DAO、D-乳酸、内毒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耳穴压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脾胃两虚证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加减 耳穴压丸 胃食管反流病脾胃两虚证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寒热错杂型脾胃病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7
作者 闫江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77-0080,共4页
探究寒热错杂型脾胃病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的对象均来源于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为脾胃病患者(证型为寒热错杂型),例数100,均分2组,一组实施中药汤剂治疗、一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结果 结果提示... 探究寒热错杂型脾胃病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的对象均来源于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为脾胃病患者(证型为寒热错杂型),例数100,均分2组,一组实施中药汤剂治疗、一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结果 结果提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前者得分更低(P<0.05)。治疗效果结果提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情况结果提示,和对照组的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的所占比更低(P<0.05)。两组疗效相比较,观察组数据更占据优势(P<0.05)。结论 寒热错杂型脾胃病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值得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热错杂型 脾胃病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结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及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
8
作者 郑明焕 刘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039-0042,共4页
探讨左氧氟沙星结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和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1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急性胃肠炎患者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 探讨左氧氟沙星结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和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1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急性胃肠炎患者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和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30(75.00%),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38(95.0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腹痛、腹泻、呕吐消失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胃肠炎患者治疗中应用左氧氟沙星结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腹痛、腹泻及呕吐的时间,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半夏泻心汤加减 急性胃肠炎 疗效 临床症状改善
下载PDF
寒热错杂型脾胃病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的临床价值研究
9
作者 丁海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34-0037,共4页
分析寒热错杂型脾胃病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消化内科门诊记录中的80例被诊断为寒热交错型脾胃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 分析寒热错杂型脾胃病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消化内科门诊记录中的80例被诊断为寒热交错型脾胃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概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相关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寒热错杂型脾胃病疾病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热错杂型脾胃病 半夏泻心汤加减 治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加减在治疗寒热错杂型胃脘痛中的应用
10
作者 范艳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19-0121,共3页
分析讨论半夏泻心汤加减在治疗寒热错杂型胃脘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8月收治的寒热错杂型胃脘痛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实验组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比较中医症候积分。结果 实验... 分析讨论半夏泻心汤加减在治疗寒热错杂型胃脘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8月收治的寒热错杂型胃脘痛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实验组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比较中医症候积分。结果 实验组中医症候积分降低,P<0.05,差异明显。结论 半夏泻心汤加减在治疗寒热错杂型胃脘痛中的应用效果尚好,能降低中医症候积分,是可靠的治疗胃脘痛的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症候积分 随机对照研究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 寒热错杂型胃脘痛 生活质量评分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阳虚证胃溃疡的效果及有效率分析
11
作者 韩希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38-0041,共4页
在诊断为脾胃阳虚证胃溃疡患者中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进行治疗,并分析其效果及有效率。方法:择取60例胃溃疡患者,且所有人员均符合中医脾胃阳虚证诊断,最早入院时间点为2022年5月,最晚入院时间点为2024年5月,遵循随机原则完成分组,在其... 在诊断为脾胃阳虚证胃溃疡患者中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进行治疗,并分析其效果及有效率。方法:择取60例胃溃疡患者,且所有人员均符合中医脾胃阳虚证诊断,最早入院时间点为2022年5月,最晚入院时间点为2024年5月,遵循随机原则完成分组,在其治疗中分别予以常规方式、常规联合半夏泻心汤,就此关注不同治疗方式获取的效果。结果 有效总和值更高者为观察组,比照卡方最终值为4.043,P值则为0.04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呈现更低水平,相比卡方值与P值分别计算为4.320、0.038(P<0.05);治疗后不同症状积分均处于降低阶段,但观察整体降幅更为明显(P<0.05);用药后呈现更低血清因子水平者为观察组(P<0.05)。结论 对于确诊为脾胃阳虚证胃溃疡患者而言,行常规有效的基础上增加半夏泻心汤的使用有助于改善血清因子水平,降低中医症候积分,且联合治疗仍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阳虚证 胃溃疡 半夏泻心汤加减
下载PDF
连朴饮合柴芩泻心汤加减辅治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探讨
12
作者 魏巧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45-0048,共4页
探讨连朴饮合柴芩泻心汤加减辅治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收的50例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评分法将患者划为西医组和中医辅治组,每组例数均为25例。西... 探讨连朴饮合柴芩泻心汤加减辅治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收的50例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评分法将患者划为西医组和中医辅治组,每组例数均为25例。西医组患者使用单纯西医治疗法,中医辅治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连朴饮合柴芩泻心汤加减辅治,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胃内pH值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和胃肠激素。结果 中医辅治组疗效、胃内pH值、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和胃肠激素均优于西医组(P<0.05)。结论 连朴饮合柴芩泻心汤加减辅治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朴饮合柴芩泻心汤加减 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贲门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36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许正国 刘加升 张立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7期76-77,共2页
贲门癌根治术后由于贲门闭合功能的丧失和局部解剖关系的改变,导致胃内容物的反流,引起反流性食管炎,文献报道发生率为25~30%,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造成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和肿瘤复发。作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贲门癌术... 贲门癌根治术后由于贲门闭合功能的丧失和局部解剖关系的改变,导致胃内容物的反流,引起反流性食管炎,文献报道发生率为25~30%,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造成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和肿瘤复发。作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贲门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贲门癌术后 半夏泻心汤加减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金钊 郑涛 左渝陵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738-739,共2页
目的验证半夏泻心汤加减对智齿冠周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智齿冠周炎患者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两组先给予龈上洁治术,之后治疗组予半夏泻心汤加减,对照组不做其他处理。分别检测两组龈沟液中IL-1β的浓度,并通过视... 目的验证半夏泻心汤加减对智齿冠周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智齿冠周炎患者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两组先给予龈上洁治术,之后治疗组予半夏泻心汤加减,对照组不做其他处理。分别检测两组龈沟液中IL-1β的浓度,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疼痛改善程度差别。结果两组治疗后龈沟液IL-1β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龈沟液IL-1β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组方精简,剂型优越,与基础治疗联合应用对智齿冠周炎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加减 智齿冠周炎 IL-1Β 胃火炽盛证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加减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泌素、胃蛋白酶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晶 王捷虹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9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对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泌素(gastrin,GA)及胃蛋白酶(pepsin,PG)的影响。方法:将82例Hp相关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四联方案治疗,...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对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泌素(gastrin,GA)及胃蛋白酶(pepsin,PG)的影响。方法:将82例Hp相关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四联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胃泌素17(Gastrin-17,G-17)、胃蛋白酶Ⅰ(pepsinⅠ,PG-Ⅰ)、胃蛋白酶Ⅱ(pepsinⅡ,PG-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1)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4%(37/41),高于对照组的73.17%(30/4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脘腹胀痛、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评分及PG-Ⅰ、PG-Ⅱ水平与IL-6、CRP、MCP-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G-17水平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4.63%(6/41),对照组为9.76%(4/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可改善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候、GA、胃蛋白酶等血清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常规西医四联方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旋杆菌 胃泌素 胃蛋白酶 半夏泻心汤加减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16
作者 凌家生 张慧勤 +1 位作者 黄献华 陈洪 《山西中医》 2018年第10期10-12,共3页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治疗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对照组给予三九胃泰颗粒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免...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治疗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对照组给予三九胃泰颗粒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免疫功能指标,胃镜、病理学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0%,胃镜、病理学疗效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相应为83.33%和81.48%;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3.70%,对照组为14.8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CD3+、CD4+、CD8+指标水平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其临床、胃镜和病理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湿热证 半夏泻心汤加减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柴芩泻心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霍秀贞 阮庆文 霍秀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6期84-85,91,共3页
目的探讨柴芩泻心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市所属医院2010年6月~2011年7月收治的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 目的探讨柴芩泻心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市所属医院2010年6月~2011年7月收治的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柴芩泻心汤加减,1剂/日,水煎服;对照组患者给予V1服多潘立酮片,10mg/次,3次/d,饭前温水送服。以8个周为1个疗程,观察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胃镜检查的变化情况,评估柴芩泻心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7.12,7.05和7.03,均P〈0.05);胃镜检查各项指标明显好转,且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t=7.12,7.05和7.03,均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x。=9.572,P〈0.05)。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柴芩泻心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芩泻心汤加减 肝胃不和 慢性浅表性胃炎
下载PDF
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增增 李青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8期1305-1307,共3页
目的:观察甘草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甘草泻心汤治疗。结果:溃疡面积减少、中医证候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目的:观察甘草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甘草泻心汤治疗。结果:溃疡面积减少、中医证候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根除率、6个月复发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可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溃疡面积,提高Hp根除率,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幽门螺杆菌 甘草泻心汤加减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西药联合甘草泻心汤加减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价值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军 韩棉梅 李昕豪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1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西药与甘草泻心汤联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计算机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前者的基础上结合甘草泻心汤加... 目的:探讨西药与甘草泻心汤联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计算机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前者的基础上结合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比对炎症因子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效果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血便等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D-乳酸(D-Lactic Acid,D-L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管理中,甘草泻心汤联合西药应用价值高,改善炎症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促进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推荐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甘草泻心汤加减 炎症因子 中医证候积分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加减对改善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反流症状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谭漪 卢肖霞 《四川中医》 2009年第3期67-68,共2页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对改善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的反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门诊患者100例,采用中药治疗,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月后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反流症状的变化。结果:经过1个月中药治疗,患者反流症状...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对改善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的反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门诊患者100例,采用中药治疗,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月后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反流症状的变化。结果:经过1个月中药治疗,患者反流症状改善明显。结论: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NERD,可缓解患者的反流症状,提示此法是多方面、多途径的发挥对NERD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加减 非糜烂性反流病 反流症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