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泻火化瘀通窍法改善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冷辉 孙海波 +2 位作者 王爱平 曲中源 马梽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8期1670-1673,I0007,共5页
目的:探讨泻火化瘀通窍法对耳蜗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iNOSmRNA和MMP-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豚鼠6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2只,即正常组、模型组、行气组、活血化瘀组、泻火化瘀通窍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分别进行光化学诱导法造模,成... 目的:探讨泻火化瘀通窍法对耳蜗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iNOSmRNA和MMP-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豚鼠6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2只,即正常组、模型组、行气组、活血化瘀组、泻火化瘀通窍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分别进行光化学诱导法造模,成功后正常组:予0.9%生理盐水4 mL/(只.d)灌胃;模型组:予0.9%生理盐水4 mL/(只.d)灌胃;行气组:予行气中药4 mL/(只.d)灌胃(含生药1 g);活血化瘀组:予活血化瘀药物4 mL/(只.d)灌胃(含生药2 g),共连续给药10天;泻火化瘀通窍组,予泻火化瘀通窍药物4 mL/(只.d)灌胃(含生药4 g),各组均每日分2次给药,共连续给药10 d。10 d后取耳蜗组织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NOSmRNA及MMP-2mRNA。结果:正常组与各治疗组iNOS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且泻火化瘀通窍组iNOSmRNA的表达量与活血化瘀组接近P>0.05,模型组iNOSmRNA的表达约是行气组的1.3倍,约是活血化瘀组的4.7倍,约是泻火化瘀通窍组的4.6倍;各治疗组MMP-2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MMP-2mRNA的表达是是行气组的1.5倍;是活血化瘀组的2.4倍;是泻火化瘀通窍组的7.3倍。结论:①泻火化瘀通窍法与活血化瘀法均能够抑制iNOS的表达,保护耳蜗组织的缺血损伤,明显优于行气法。②泻火化瘀通窍法、活血化瘀法与行气法均能够抑制MMP-2的表达,且泻火化瘀通窍法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泻火化瘀通窍法 耳蜗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泻火化瘀通窍法对感音性耳聋大鼠HMGB1/RAGE信号通路的影响
2
作者 徐锦 杨悦 +1 位作者 邹婷 熊高云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21期17-22,共6页
目的探讨泻火化瘀通窍法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y mobility group proteinboxl,HMG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 receptor,RAGE)介导的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cochlea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 目的探讨泻火化瘀通窍法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y mobility group proteinboxl,HMG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 receptor,RAGE)介导的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cochlea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大鼠的作用效果及机制。方法36只健康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平均体质量(220±2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泻火化瘀通窍低剂量组(12.5g/kg)、泻火化瘀通窍中剂量组(25.0g/kg)、泻火化瘀通窍高剂量组(37.5g/kg)和地塞米松组(20mg/kg),每组各6只。以血管阻断法建立CIRI大鼠模型,并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测定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阈值,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耳蜗组织病变并定量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耳蜗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含量及活性,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耳蜗组织HMGB1、RAGE、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hosphorylation nuclear factor-κB p65,p-NF-κB p65)、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及活化caspase-3(cleaved-caspase-3)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耳蜗毛细胞变形、缺损严重,苏木精-伊红半定量评分均显著增加(P<0.01),SOD、CAT活性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而BAEP阈值、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HMGB1、RAGE、TNF-α、IL-1β、p-NF-κB p65、cleaved-caspase-3/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泻火化瘀通窍各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的CAT活性含量均显著上升(P<0.01),泻火化瘀通窍中、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的苏木精-伊红半定量评分、BAEP阈值、MDA含量、HMGB1和cleaved-caspase-3/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泻火化瘀通窍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的RAGE、p-NF-κB p65、TNF-α、IL-1β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泻火化瘀通窍法对CIRI大鼠具有改善作用,其作用与抑制HMGB1/RAGE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 泻火化瘀通窍法 HMGB1/RAGE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泻火化瘀通窍法对感音神经性耳聋大鼠治疗效果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徐锦 杨悦 +1 位作者 池万磊 熊高云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第11期794-796,共3页
目的:研究泻火化瘀通窍法对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CIRI模型大鼠,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泻火化瘀通窍低、中、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分别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12.5、25、37.5g/kg·d^(-1)泻火化瘀通... 目的:研究泻火化瘀通窍法对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CIRI模型大鼠,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泻火化瘀通窍低、中、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分别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12.5、25、37.5g/kg·d^(-1)泻火化瘀通窍方,20mg/kg·d^(-1)地塞米松灌胃给药,同时设置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均连续给药7d。对各组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阈值、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水平进行检测,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qRT-PCR检测耳蜗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RAGE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BR反应阈值、TNF-α、IL-1β、IL-6水平、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CAT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其他组ABR反应阈值、TNF-α、IL-1β、IL-6水平、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CAT活性显著升高(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HE染色结果显示泻火化瘀通窍方可有效改善耳蜗毛细胞损伤。qRT-PCR检测结果显示泻火化瘀通窍方可下调HMGB1、RAGEmRNA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泻火化瘀通窍法可通过下调HMGB1、RAGE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发挥对CIRI大鼠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耳聋 耳蜗 缺血再灌注损伤 泻火化瘀通窍法 大鼠
下载PDF
泻火化瘀通窍法联合鸣天鼓治疗对于突发性耳聋的价值评价
4
作者 林春英 《中医外治杂志》 2022年第4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泻火化瘀通窍法联合鸣天鼓治疗对于突发性耳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接诊的突发性耳聋5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基础治疗:泼尼松、甲钴胺、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联合... 目的:探讨泻火化瘀通窍法联合鸣天鼓治疗对于突发性耳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接诊的突发性耳聋5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基础治疗:泼尼松、甲钴胺、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联合泻火化瘀通窍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鸣天鼓治疗.观察听阈水平、THI耳鸣残障评分、DHI眩晕残障评分变化情况、焦虑评分、血黏度值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听阈水平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HI耳鸣残障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DHI眩晕残障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焦虑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黏度值在全血黏度、低切血黏度、中切血黏度、高切血黏度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突发性耳聋患者,采取泻火化瘀通窍法联合鸣天鼓治疗,疗效较好,患者的听阈水平、THI耳鸣残障评分、DHI眩晕残障评分均改善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泻火化瘀通窍法 鸣天鼓 THI耳鸣残障评分 DHI眩晕残障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