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2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疗支气管扩张症,重在宣肺泻热
1
作者 王豪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4年第5期53-53,共1页
支气管扩张症,主要指反复的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支气管与细支气管的不可逆性扩张,典型症状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随着人民生活与卫生条件的改善,麻疹、百日咳疫苗的预防接种以及抗生素的应用等,发病率明显降低。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百日咳疫苗 慢性咳嗽 泻热 细支气管 宣肺 预防接种 不可逆性
下载PDF
泻热解毒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毒热闭肺证重症肺炎患儿疗效观察
2
作者 邢秀玲 邢烨 +5 位作者 夏冰杰 胡润伟 王文雅 夏春茹 史丽娜 李淑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696-1699,1704,共5页
目的 观察常规西医联合泻热解毒中药及穴位按摩治疗毒热闭肺证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1—12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80例毒热闭肺证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退热、止咳化痰... 目的 观察常规西医联合泻热解毒中药及穴位按摩治疗毒热闭肺证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1—12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80例毒热闭肺证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退热、止咳化痰平喘、吸氧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泻热解毒中药内服及穴位按摩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7 d后中医证候评分、APACHEⅡ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比较2组患儿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治疗7 d后的总体疗效、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儿治疗7 d后的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及证候总分、APACHEⅡ评分及血清TNF-α、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7 d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5%(39/40)比75.0%(30/40),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3/40)比12.5%(5/40),P>0.05]。结论 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泻热解毒中药内服及穴位按摩治疗可加快毒热闭肺证重症肺炎患儿症状和体征缓解,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泻热解毒法 穴位按摩 闭肺证
下载PDF
通腑泻热活血方联合针刺法治疗脑出血后顽固性脑水肿的疗效
3
作者 尹杰 马喜刚 杜红霞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00-106,共7页
目的探讨通腑泻热活血方联合针刺法治疗脑出血后顽固性脑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出血后合并顽固性脑水肿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通腑泻热活血方联合针刺治疗。... 目的探讨通腑泻热活血方联合针刺法治疗脑出血后顽固性脑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出血后合并顽固性脑水肿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通腑泻热活血方联合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7、14 d检测2组的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14 d测量脑水肿体积并评估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Score,NIHSS)、中医证候(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评分,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S100蛋白(S100 protein,S100β)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结果治疗3、7、14 d后,2组的ICP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3、7 d后观察组的IC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14 d后,2组的相对脑水肿体积、绝对脑水肿体积、NIHSS评分及TCM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血清IL-1β、IL-6、ICAM-1、MMP-9、ET-1、AQP4、S100β及NSE均降低,NO和BDNF均升高,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泻热活血方联合针刺治疗脑出血后顽固性脑水肿可促进水肿消退,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神经重塑,其机制与抑制神经炎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及调节神经损伤相关因子的表达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腑泻热活血方 针刺 脑出血 顽固性脑水肿 神经重塑
下载PDF
基于LC/GC-MS和网络药理学探讨大黄-桃仁药对逐瘀泻热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黄建萍 井亚江 +7 位作者 王七龙 邹远荣 夏泽冰 王红艳 彭亮 张岗 高静 颜永刚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4期892-901,共10页
目的 分析大黄-桃仁药对水煎液的化学成分,探讨其逐瘀泻热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UPLC-TOF-MS、GC-MS对大黄-桃仁药对水煎液进行成分分析,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大黄-桃仁药对逐瘀泻热的“疾病-成分-靶点”网络,筛选目标信号... 目的 分析大黄-桃仁药对水煎液的化学成分,探讨其逐瘀泻热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UPLC-TOF-MS、GC-MS对大黄-桃仁药对水煎液进行成分分析,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大黄-桃仁药对逐瘀泻热的“疾病-成分-靶点”网络,筛选目标信号通路。采用间隔24 h两次大鼠尾静脉注射内毒素脂多糖复制“瘀热”大鼠模型,通过大鼠体温变化,血液流变、凝血四项(TT、PT、APTT、FIB)、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激水平等的测定对大黄-桃仁药对逐瘀泻热进行药效评价。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 PCR)对预测的核心靶点进行验证。结果 从大黄-桃仁药对水煎液中鉴定得到化合物64个,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表明大黄-桃仁药对中芦荟大黄素、圣草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原花青素等核心成分,通过作用于AKT1、PTGS2、SRC、IL1B、TNF等核心靶点,调控VEGF、MAPK、IL-17、TNF等通路达到逐瘀泻热的目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大黄-桃仁药对给药后,模型大鼠的氧化应激(NO、SOD、MDA)、凝血四项、血液流变、体温等指标均向正常回调,大黄-桃仁药对能够降低炎症因子IL-1β、IL-17、TNF-α含量以及核心靶点AKT1、SRC、MYC、EGFR、PTGS2、TP53 mRNA表达。结论 圣草酚、芦荟大黄素、原花青素、没食子酸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化合物为大黄-桃仁药对逐瘀泻热的药效物质。大黄-桃仁药对通过多靶点,多通路调控机体炎症、氧化应激、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等方面发挥逐瘀泻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桃仁药对 逐瘀泻热 UPLC-TOF-MS GC-MS 网络药理学 药效学实验
下载PDF
泻热九味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腑实热结证)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祝良莹 龚晶予 吴迪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3期497-499,共3页
目的 观察泻热九味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腑实热结证的疗效。方法 筛选104例SAP(腑实热结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参考SAP指南进行常规干预措施;治疗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泻热九味汤内服。两组连续观察14 ... 目的 观察泻热九味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腑实热结证的疗效。方法 筛选104例SAP(腑实热结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参考SAP指南进行常规干预措施;治疗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泻热九味汤内服。两组连续观察14 d。比较两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及肠鸣音恢复时间、APACHEⅡ评分、腑实热结证单项症状评分、治疗效果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腹胀等相关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缩短(P <0.05);治疗后,两组APACHEⅡ评分、腑实热结证单项症状评分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与对照组的80.77%相比,提升更显著(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二胺氧化酶与D-乳酸水平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 <0.05)。结论 泻热九味汤治疗SAP(腑实热结证)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中医证候以及肠黏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泻热九味汤 腑实结证 二胺氧化酶 D-乳酸
下载PDF
泻热通腑汤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临床观察
6
作者 王林林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4期712-715,共4页
目的:观察泻热通腑汤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术后均进行常规治疗并用双歧杆菌活菌片,观察组加用泻热通腑汤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腹痛腹胀、厌... 目的:观察泻热通腑汤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术后均进行常规治疗并用双歧杆菌活菌片,观察组加用泻热通腑汤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腹痛腹胀、厌食恶心、口苦黏腻、渴不多饮、食少纳呆等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D-乳酸、内毒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D-乳酸、内毒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GF-β均下降(P<0.05)、IFN-r指标均升高(P<0.05)。观察组TGF-β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IFN-r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泻热通腑汤辅治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阑尾炎 胃肠功能紊乱 泻热通腑汤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下载PDF
宣肺解毒、通腑泻热法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亓四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07-0110,共4页
探究宣肺解毒,通腑泻热法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治疗的1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90)与对照组(n=90),两组年龄、性别均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患儿予宣肺解毒... 探究宣肺解毒,通腑泻热法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治疗的1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90)与对照组(n=90),两组年龄、性别均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患儿予宣肺解毒、通腑泻热为治则,用协定处方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按患儿体质量,以10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置成浓度为1mg/ml的药液,进行静脉滴注,1次/d,滴速控制在40滴/min,连续用药5d。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抗生素。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病情改善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更短;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胃肠道与皮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宣肺解毒,通腑泻热法治疗短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优异,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肺解毒 通腑泻热 小儿支原体肺炎 闭肺
下载PDF
自拟泻热退翳汤辅助治疗病毒性角膜炎肝经风热证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姿佩 赫群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48-250,253,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泻热退翳汤辅助治疗病毒性角膜炎(HSK)肝经风热证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1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肝经风热证HSK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观察自拟泻热退翳汤辅助治疗病毒性角膜炎(HSK)肝经风热证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1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肝经风热证HSK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自拟泻热退翳汤辅助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睡眠质量,比较停药3个月、6个月后2组复发情况及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眼部疼痛、畏光流泪、视物下降、胞睑红肿证候积分和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停药3个月、6个月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拟泻热退翳汤辅助治疗肝经风热证HSK患者有较好临床疗效,能明显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角膜炎 肝经风 泻热退翳汤 睡眠质量
下载PDF
清肺化痰、通腑泻热法治疗脑卒中术后肺部感染痰热腑实证临床研究
9
作者 王松鹤 周笑非 +4 位作者 张亚丽 孟凡学 司建伟 金晓烨 赵新爱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3期62-66,共5页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通腑泻热法治疗脑卒中术后肺部感染痰热腑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脑卒中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痰热腑实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通腑泻热法治疗脑卒中术后肺部感染痰热腑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脑卒中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痰热腑实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清肺化痰、通腑泻热法中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炎症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并比较2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用力肺活量(FCV)、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呼气最高峰流速(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CV、MVV、PEF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咳嗽、咳痰及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CPIS评分和CRP、IL-6、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PIS评分和CRP、IL-6、PCT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79.07%(P<0.05)。结论:清肺化痰、通腑泻热法治疗脑卒中术后肺部感染痰热腑实证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指标,减轻肺部感染,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术后 肺部感染 清肺化痰、通腑泻热 腑实证 肺功能指标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通腑泻热法治疗4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权胜 郑泽棠 +3 位作者 王百林 唐乾利 赵先明 池建安 《天津中医药》 CAS 2008年第1期50-50,共1页
本院自2003年6月—2006年6月采用通腑泻热法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40例,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通腑泻热 通腑泻热灌肠合剂
下载PDF
宣肺泻热方治疗痤疮60例
11
作者 熊先立 吴美玲 《湖北中医杂志》 2003年第8期31-31,共1页
笔者于2001年4月~2002年10月运用宣肺泻热方治疗痤疮60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痤疮 宣肺泻热 中医药疗法 清肺泻热 凉血消疮
下载PDF
通腑泻热灌肠剂对急腹症脓毒症患者炎性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谢晓华 周文高 程宇星 《中国中医急症》 2006年第4期358-359,共2页
目的观察通腑泻热灌肠剂对急腹症脓毒症患者血中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将43例急腹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常规外科手术及术后处理、抗生素治疗基础上给予通腑泻热灌肠剂和生理盐水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第3... 目的观察通腑泻热灌肠剂对急腹症脓毒症患者血中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将43例急腹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常规外科手术及术后处理、抗生素治疗基础上给予通腑泻热灌肠剂和生理盐水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第3日、第7日血清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一氧化氮(ET/NO)、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TXB2/6-Keto-PGF1α)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第3日和第7日CRP、ET/NO低于对照组,第7日TXB2/6-Keto-PGF1α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腑泻热灌肠剂可降低急腹症脓毒症患者血中CRP,改善ET/NO和TXB2/6-Keto-PGF1α失调,减轻该症的炎症反应及组织损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脓毒症 通腑泻热灌肠剂 C-反应蛋白血 栓素B2/6-酮-前列腺紊F1a 内皮素/一氧化氮
下载PDF
通腑泻热合剂保留灌肠合并电针对腹膜炎术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谢建兴 徐发彬 方咏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观察通腑泻热合剂保留灌肠合并电针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疗效的影响。【方法】按入院顺序选择 32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手术病例作为试验组 ,术后 6h开始运用通腑泻热合剂保留灌肠合并电针治疗 ,选择同期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手术病例 2 ... 【目的】观察通腑泻热合剂保留灌肠合并电针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疗效的影响。【方法】按入院顺序选择 32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手术病例作为试验组 ,术后 6h开始运用通腑泻热合剂保留灌肠合并电针治疗 ,选择同期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手术病例 2 8例作为对照组 ,术后不用中药和电针治疗 ,两组西医治疗方法相同。观察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多脏器功能衰竭 (MOF)等情况。【结果】试验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为 (2 0 32± 4 34)h、肛门排气时间为 (2 9 4 3± 9 6 6 )h及排便时间为 (4 0 6 9± 13 6 9)h ,与对照组的 (30 6 6± 6 0 6 )h、(4 0 6 6± 17 33)h、 (6 6 4 8± 17 5 8)h相比 ,均有明显缩短 (均P <0 0 5 ) ;此外 ,试验组术后肺部感染、症状性肠粘连、MODS、MOF及死亡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通腑泻热合剂保留灌肠合并电针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腑泻热合剂 保留灌肠 电针 腹膜炎 足三里 中药疗法
下载PDF
通腑泻热灌肠合剂对术后肠粘连的预防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崔学教 王峻 +1 位作者 郑泽棠 谢建兴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85-187,共3页
腹腔手术后肠粘连,占各类肠梗阻的37~64%。为探讨通腑泻热灌肠合剂对术后肠粘连的作用机制,本实验采取大白鼠小肠浆膜镊子夹取损伤的方法制成肠粘连模型,将模型随机分成三组:通腑泻热合剂灌肠组,生理盐水灌肠组和空白对照组... 腹腔手术后肠粘连,占各类肠梗阻的37~64%。为探讨通腑泻热灌肠合剂对术后肠粘连的作用机制,本实验采取大白鼠小肠浆膜镊子夹取损伤的方法制成肠粘连模型,将模型随机分成三组:通腑泻热合剂灌肠组,生理盐水灌肠组和空白对照组,术后连续灌肠2天,术后第6天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通腑泻热合剂灌肠组与生理盐水灌肠组及对照组比较,能够明显减少肠粘连的处数(P<0.01),降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P<0.05),同时提高血谷胱甘肽歧化酶(GSH-Px)的含量(P<0.05),而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通腑泻热灌肠合剂能够降低纤维蛋白原,抑制纤维蛋白产生,降低组织炎症反应;同时,提高GSH-Px的含量,减少强氧化性的自由基对组织的损伤,加强机体防御自由基损伤的第二道防线,防止炎症的发生,从而达到预防粘连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腑泻热 灌肠合剂 肠粘连 预防 术后
下载PDF
中药通腑泻热灌肠剂联合抗生素对脓毒症患者细胞炎症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若晖 李卉 +2 位作者 梁群 刘凯 王海燕 《中医药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通腑泻热灌肠剂联合抗生素对脓毒症患者细胞炎症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72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6例);两组均接受西医常规治... 目的:探讨中药通腑泻热灌肠剂联合抗生素对脓毒症患者细胞炎症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72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6例);两组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加用抗生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通腑泻热灌肠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降钙素、细胞炎症反应、机体免疫功能指标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治疗,治疗组血清降钙素原(-3.04±0.18)、血清CRP、TNF-α、PCT、IL-6、IL-8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CD4^+、CD8^+、CD4^+/CD8^+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并发症率(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通腑泻热灌肠剂联合抗生素能显著降低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减轻细胞炎症反应,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且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腑泻热灌肠剂 抗生素 脓毒症 细胞炎症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通腑泻热方治疗腹部外科疾病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6
作者 谢晓华 程宇星 周文高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94-596,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通腑泻热方治疗腹部外科疾病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在常规腹部外科手术及术后处理、抗生素应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通腑泻热方治疗本病46例,与常规治疗的43例作对照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并发症发... 目的观察中药通腑泻热方治疗腹部外科疾病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在常规腹部外科手术及术后处理、抗生素应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通腑泻热方治疗本病46例,与常规治疗的43例作对照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其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呈下降趋势;治疗后血浆内毒素、TNF-α、IL-6、IL-8均显著降低(P<0·01),IL-2明显升高(P<0·01)。结论通腑泻热方能降低腹部外科疾病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中内毒素及促炎细胞因子水平,能提高与机体免疫功能直接相关的细胞因子,具有免疫调理和遏制全身炎症反应作用,进而可防治MODS,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腑泻热 腹部外科疾病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下载PDF
通腑泻热灌肠剂对急腹症脓毒症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姚睿智 谢晓华 陈铭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通腑泻热灌肠剂(由大黄、龙胆草、桅子、忍冬藤、虎杖、地胆头、莱菔子、芒硝等中药组成)对急腹症脓毒症患者的血清炎性介质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57例急腹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两... [目的]研究中药通腑泻热灌肠剂(由大黄、龙胆草、桅子、忍冬藤、虎杖、地胆头、莱菔子、芒硝等中药组成)对急腹症脓毒症患者的血清炎性介质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57例急腹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分别在西医常规手术及抗菌素治疗基础上给予通腑泻热灌肠剂和生理盐水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变化及临床疗效,并作比较。[结果]两组均全部痊愈,治疗组在治疗后第7天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通腑泻热灌肠剂可降低急腹症脓毒症患者术后血清炎性介质C-反应蛋白含量,具免疫调节作用,能减轻该症术后的炎症反应及组织损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 脓毒症 通腑泻热灌肠剂 治疗应用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刺血疗法对AA大鼠的镇痛泻热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雨星 梁繁荣 +4 位作者 付弋 刘旭光 余曙光 李学智 陶巧玲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8-19,共2页
刺血疗法具有“泄血除热 ,攻邪最捷”的特点。方法 :本实验选用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大鼠作为研究对象 ,并于红肿热痛出现高峰 (18h)之时进行刺血 ,以观察刺血疗法的泻热镇痛效果。结果 :刺血疗法能降低其肛温 ,并且刺血组与电针组治疗... 刺血疗法具有“泄血除热 ,攻邪最捷”的特点。方法 :本实验选用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大鼠作为研究对象 ,并于红肿热痛出现高峰 (18h)之时进行刺血 ,以观察刺血疗法的泻热镇痛效果。结果 :刺血疗法能降低其肛温 ,并且刺血组与电针组治疗比较 ,刺血疗法的效果最好 ;能提高AA局部大鼠痛阈和降低局部肿胀度 ,并且刺血组与电针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刺血疗法对AA大鼠具有较好的泻热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血疗法 泻热 大鼠 AA 镇痛 电针 差异 结论 方法
下载PDF
通腑泻热灌肠合剂对大鼠术后腹腔粘连及血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谢建兴 赵江宁 +1 位作者 谭月红 崔学教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54-256,共3页
目的 :观察通腑泻热灌肠合剂对大鼠腹腔粘连模型血TNF -α、IL - 8的影响 ,探讨血TNF -α、IL - 8含量与腹腔粘连级别的关系及合剂预防术后腹腔粘连的机理。 方法 :将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 :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TN... 目的 :观察通腑泻热灌肠合剂对大鼠腹腔粘连模型血TNF -α、IL - 8的影响 ,探讨血TNF -α、IL - 8含量与腹腔粘连级别的关系及合剂预防术后腹腔粘连的机理。 方法 :将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 :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TNF -α、IL - 8含量 ,术后第 14d记录大鼠腹腔粘连级别 ,并作血TNF -α、IL - 8含量与粘连级别相关性分析。 结果 :治疗后中药治疗组血TNF -α水平较对照组降低 (P <0 0 1) ,血TNF -α含量与术后腹腔粘连级别存在线性正相关 (r =0 42 4,P <0 0 5 ) ;治疗前后两组血IL - 8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通腑泻热灌肠合剂能降低术后腹腔粘连级别和血TNF -α含量。血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粘连 预防 通腑泻热灌肠合剂 TNF-Α IL-8 大鼠 手术后
下载PDF
中药通腑泻热方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并发脓毒症23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谢晓华 赵先明 +1 位作者 黄谊 杨银芬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739-1741,共3页
目的:观察本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并发脓毒症的效果.方法:在常规手术和抗生素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通腑泻热方治疗本病23例,与常规治疗的 21例作随机对照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肠梗阻5/23 vs 11/21,P&l... 目的:观察本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并发脓毒症的效果.方法:在常规手术和抗生素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通腑泻热方治疗本病23例,与常规治疗的 21例作随机对照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肠梗阻5/23 vs 11/21,P<0.05;MODS: 2/23 vs 7/21,P<0.05),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治疗后血浆内毒素(8.7±3.2 kEU/L vs 16.8± 4.5 kEU/L,P<0.01),TNF-α(23.3±8.6 ng/L vs 30.7±8.7 ng/L,P<0.01),IL-6(30.4±13.6 ng/ L vs 51.4±16.2 ng/L,P<0.01),IL-8(20.6± 9.4 ng/L vs 31.7±10.8 ng/L,P<0.01)均显著降低,IL-2(754.8±72.4 ng/L vs 600.8±65.8 ng.L, P<0.01)明显升高.结论:中药通腑泻热方能降低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并发脓毒症患者血中内毒素及促炎细胞因子水平,能提高与机体免疫功能直接相关的细胞因子,防治MODS,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穿孔 脓毒症 中医药 通腑泻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