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释《诗经·谷风》中的“泾以渭浊”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倪惠颖
-
机构
南京大学中文系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7-189,共3页
-
文摘
《诗经.谷风》“泾以渭浊”是含有地理名词的诗句,由于历来对泾、渭二水的清浊问题争论不休,以至对此句的理解产生分歧。从社会调查、历史变迁和字义层面综合诠释“泾以渭浊”“泾以渭浊”,可消除历史分歧,还原诗句的本意。
-
关键词
《谷风》
泾清渭浊
泾以渭浊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清中期《泾清滑浊图》
- 2
-
-
作者
常静(文/图)
李鹏(文/图)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地图》
2023年第5期138-143,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专项“陕西古旧地图整理与研究”(20VJXTO03)资助成果。
-
文摘
《泾清渭浊图》的绘制,并非仅是对“泾以渭浊”的考据解读,其背后还隐含着规训吏治、激浊扬清的政治意图与文化功用。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御制泾清渭浊纪实诗文》长卷,绢本卷轴装,宽273厘米,高29.6厘米,制作于清代乾隆年间。根据《石渠宝笈》记载,《御制泾清渭浊纪实诗文》长卷分为两大部分。
-
关键词
政治意图
清中期
文化功用
克利夫兰
博物馆藏
泾以渭浊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泾渭清浊摭谈
- 3
-
-
作者
张连举
张亚平
-
出处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92-94,共3页
-
文摘
泾河与渭河,同是两条古老的河。《尚书·禹贡》载:“泾属渭汭”,《山海经》则有泾水“东流注于渭”和“东南流注于渭”的实录。然而二水闻名于世,更得力于《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的传播。乃至渐次派生出“清渭浊泾”、“泾渭混流”、“泾渭殊流”、“泾渭分明”、“泾渭不分”、“渭浊泾清”等历中概念来。 泾渭二水究竟孰清孰浊?注疏经传者,除《毛诗》解“泾以清浊”为“泾渭相入而清浊异”外,几乎都认为泾浊渭清。唐初,两位著名经学家陆德明和孔颖达,解“泾以渭浊”时,陆说:“泾,浊水也;渭,清水也。”孔说:“言泾水以有渭水清,故见泾水浊”。
-
关键词
泾渭
清渭浊泾
泾以渭浊
渭浊泾清
《尚书·禹贡》
摭谈
泾浊渭清
邶风
《毛诗》
泾水
-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泾渭清浊之辨
- 4
-
-
作者
张书城
-
出处
《丝绸之路》
1994年第5期61-61,共1页
-
文摘
泾渭清浊之辨张书城澄清渭浊还是泾浊渭清,这可以说是两三千年来的一桩公案。《诗·邶风·谷风》的原话是“泾以渭浊”,好象是说“泾水让渭水弄混浊了”。言下之意当然是“泾水清,渭水浊”。但是《后汉书·党锢传》却说“渭以泾浊”,又好象是说“渭水让泾水弄混浊了”...
-
关键词
泾渭
泾水
泾以渭浊
泾浊渭清
邶风
诗人杜甫
言下
毛传
平均含沙量
张书
-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泾渭分明亦不明
- 5
-
-
作者
赵伟
-
机构
浙江大学
浙大CRPE
-
出处
《浙江经济》
2016年第5期13-13,共1页
-
文摘
正月里去古都西安探亲聚友,不经意间住到了泾河与渭河汇合的地儿,不由地想起了"泾渭分明"的成语和典故。这个成语可谓汉语中最古老的成语之一。
-
关键词
泾以渭浊
古都西安
邶风
泾水
供给需求
泾浊渭清
口耳相传
中国经济问题
当地方言
产能过剩
-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泾渭古今难分明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韦中兴
蔺生睿
-
出处
《丝绸之路》
1994年第5期60-60,共1页
-
文摘
泾渭古今难分明韦中兴,蔺生睿渭水流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泾渭分明”这则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出于泾渭水相汇之地。我们很高兴地读了《丝绸之路》刊载柏原先生的《泾渭分明漫想》(1993年第6期)和《泾渭分明联想》(1994...
-
关键词
泾渭
古丝绸之路
泾浊渭清
戎人
诗人杜甫
泾水
泾以渭浊
沟洫志
李频
邶风
-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走读渭河
- 7
-
-
作者
易华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
出处
《丝绸之路》
2016年第6期23-28,共6页
-
文摘
渭河与齐家文化说起渭河,首先想到的是泾渭分明。泾渭分明亦作泾渭自分或泾渭自明。一般认为泾河水清,渭河水浑。陪同我们考察的华亭县博物馆杨庆宁说他不久前到过泾渭相会处,亲眼看到泾浊而渭清。考察团成员因此展开了热烈讨论,在泾渭相会处附近西安长大并工作多年的叶舒宪先生见多识广,亦不能肯定回答。上网查阅也莫衷一是。
-
关键词
泾渭
上网查阅
文化遗址
叶舒宪
渭河流域
陇东地区
大地湾遗址
清渭浊泾
泾以渭浊
庄浪县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泾河(甘肃省部分)
- 8
-
-
-
出处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4年第11期61-62,64,F0004,共4页
-
文摘
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山海经》曰:"泾谷之山,泾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渭"。《尚书·禹贡》:"泾属渭汭",意即泾河与渭河相汇。《汉书·地理志》:"幵头山在西,禹贡泾水所出,东南至阳陵入渭,过郡三,行千六十里"。《水经注》关于泾河只有一句:"(渭水)左侧泾水注之"。泾河与渭河交汇处清浊不混,界限分明,故古时候《诗·邶风·谷风》有:"泾以渭浊,湜湜其沚"之说。成语"泾渭分明"由此而来。
-
关键词
泾水
泾以渭浊
《尚书·禹贡》
《水经注》
邶风
于泾
老龙潭
至阳
禹贡
王母宫石窟
-
分类号
TV145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泾渭清浊:乾隆朝的考察辨析及其功用意义
被引量:2
- 9
-
-
作者
钞晓鸿
-
机构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7-198,208,共22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清代以来北方水文化史料整理与研究"(14AZD063)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综合分析清代泾渭清浊的年内差异,可以发现泾清渭浊、泾浊渭清均较常见,泾渭二水在交汇处孰清孰浊并非恒定不变,亦非总是泾渭分明。然而,乾隆皇帝将《诗经》中"泾以渭浊"认定为泾清渭浊,奉命实地考察的官员亦得出相同结论,这一认知、调查以及御制诗文遂被镌诸碑石,拓片则钦赐王公大吏,以期达到吏治规训等目的,并对后人解读该诗句及辨识泾渭清浊产生了直接影响。以此为个案,尝试既考察不同群体的环境观念,又重视不同认知的整合统一,将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有利于推动环境史研究。
-
关键词
泾以渭浊
泾渭分明
清代
乾隆
环境史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变化着的泾渭分明
- 10
-
-
作者
艾米
张晓阳(漫画)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儿童故事画报》
2019年第44期38-38,共1页
-
文摘
泾渭分明这句成语是指流经中国关中平原地区的泾河、渭河在交汇时,一清一浊的两股水流清晰地流淌于同一水道中。后来这句成语被用来形容界限清楚。诗词中的“泾渭分明”唐代诗圣杜甫曾作诗曰“浊泾清渭何当分”,提及泾河水浑,渭河水清。不过历史更久远的《诗经》却说“泾以渭浊”——泾河清、渭河浑,刚好相反。难道是古人搞错了?
-
关键词
诗圣杜甫
渭河水
泾河
成语
泾以渭浊
《诗经》
-
分类号
G624.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诗经》里的成语: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 11
-
-
作者
周春健
-
机构
中山大学哲学系
中山大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研究中心
-
出处
《走进孔子(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8-21,共4页
-
文摘
经典原文《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
-
关键词
如兄如弟
《诗经》
采葑采菲
泾以渭浊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