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泾阳-渭南活动断裂带场地形变与地层应力特征数值分析
1
作者 陈绰裕 黄强兵 +1 位作者 解庆禹 李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149,共14页
西安地铁十号线穿越的泾阳—渭南断裂,该断裂为全新世活动断裂,黏滑发震与同震位错对地铁线路构成潜在安全威胁。为揭示泾阳—渭南断裂带黏滑发震和同震位错作用引起的场地形变与地层应力特征,以西安地铁十号线穿越泾阳—渭南断裂带为... 西安地铁十号线穿越的泾阳—渭南断裂,该断裂为全新世活动断裂,黏滑发震与同震位错对地铁线路构成潜在安全威胁。为揭示泾阳—渭南断裂带黏滑发震和同震位错作用引起的场地形变与地层应力特征,以西安地铁十号线穿越泾阳—渭南断裂带为工程背景,建立断裂带场地同震位错与黏滑发震地质力学模型,考虑不同位错量及发震强度,开展断裂带场地形变及应力场特征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同震位错下场地在断裂带附近上、下盘分别出现应力降低区和增强区,场地呈反“S”形差异沉降破坏,差异位移在断裂带处达到峰值且塑性区集中,上盘变形范围与塑性区分别为下盘的1.67倍和2.50倍;黏滑发震作用下场地在断裂带附近位移量及差异形变均达到峰值,大震时场地位移影响范围约为中震的6.50倍,且具有典型的上盘放大效应,远离断裂带时位移呈线性递减;大震时地表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受影响范围为中震时1.14倍,场地呈“V”形剪切破坏,上盘塑性区范围约为中震时1.40倍,而下盘则为1.00倍。研究结果可为西安地铁线路穿越泾阳—渭南断裂带场地的抗震设防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阳—渭南活动断裂 同震位错作用 黏滑发震 场地形变 地层应力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发展现状与提升策略——以泾阳茯茶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季雨璇 《福建茶叶》 2024年第2期7-9,共3页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促进乡村经济水平提高、加快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具有独特自然地理优势和璀璨历史文化底蕴的泾阳茯茶亟需借此东风,做亮这张地理标志品牌名片,以顺应国茶振兴潮流,抢抓陕茶振兴机遇,复兴陕西...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促进乡村经济水平提高、加快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具有独特自然地理优势和璀璨历史文化底蕴的泾阳茯茶亟需借此东风,做亮这张地理标志品牌名片,以顺应国茶振兴潮流,抢抓陕茶振兴机遇,复兴陕西茯茶产业。文章基于泾阳茯茶发展现状,分析制约该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发展的因素,提出了赋能乡村振兴、提升泾阳茯茶品牌的建议,以此促进泾阳茯茶产业的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产品地理标志 泾阳茯茶 品牌传播
下载PDF
直播带货对泾阳茯砖茶及其文化产品消费意愿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刘佳佳 《全国流通经济》 2024年第14期4-7,共4页
本文基于直播带货对泾阳茯砖茶及其文化产品消费影响进行研究,采取方便抽样方式,按照性别和年龄进行等额配比,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共回收有效样本1253份。研究发现,茶农、商家愿意通过直播带货模式进行销售,消费者则认为直播带货... 本文基于直播带货对泾阳茯砖茶及其文化产品消费影响进行研究,采取方便抽样方式,按照性别和年龄进行等额配比,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共回收有效样本1253份。研究发现,茶农、商家愿意通过直播带货模式进行销售,消费者则认为直播带货中诱导消费问题最为严重,其次为产品质量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通过直播带货消费的意愿。结果显示,直播带货模式对泾阳茯砖茶及其文化产品的消费意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在认知和情感两大因子中,情感因子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带货 泾阳茯砖茶 消费意愿
下载PDF
泾阳南塬黄土斜坡结构面发育特征及其影响效应
4
作者 杨亚军 邓龙胜 +1 位作者 范文 孔清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8-266,共9页
黄土斜坡中常发育有大量的结构面,这些结构面不仅破坏土体的连续性,同时对斜坡的渗流场、变形场甚至稳定性产生显著的影响。本文以泾阳南塬为研究区,通过现场调查和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对结构面的发育特征和影响效应进行了系统研... 黄土斜坡中常发育有大量的结构面,这些结构面不仅破坏土体的连续性,同时对斜坡的渗流场、变形场甚至稳定性产生显著的影响。本文以泾阳南塬为研究区,通过现场调查和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对结构面的发育特征和影响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主要结果包括:(1)考虑结构面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坡体的影响效应等,从宏观、细观及微观3个尺度提出了黄土结构面的分级分类方法,将黄土结构面分为5级,两个大类和25个小类。(2)根据现场实测结果,研究区结构面多分布在距坡肩较近位置,且其走向与坡面走向基本一致,结构面的延伸长度、张开度及错动高差等随其距坡肩距离的增加而增大。(3)由数值模拟结果可见,距坡肩不同距离和不同深度的结构面扩展特性及其对坡体变形破坏的影响差异较大。距坡肩较近和较深的结构面在重力作用下更容易扩展。随着结构面与坡面距离的增加,坡体稳定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并逐渐趋于一个稳定值。随着结构面深度的增加,坡体稳定系数逐渐减小,最终趋于一个稳定值。研究结果可为黄土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提供一定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斜坡 结构面 泾阳南塬 稳定系数
下载PDF
基于GC-IMS和HS-SPME-GC-MS分析泾阳茯砖茶的特征风味物质 被引量:7
5
作者 侯晓慧 张婷 +4 位作者 张萌 罗浩杰 岳袁 肖春鸽 岳田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45-257,共13页
为确定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泾阳茯砖茶区别于其他黑茶的特征风味,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 为确定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泾阳茯砖茶区别于其他黑茶的特征风味,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对泾阳、安化茯砖茶和其他4种黑茶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GC-IMS和HS-SPME-GC-MS共鉴定出154种化合物,其中泾阳茯砖茶风味物质构成能明显与安化茯砖茶及其他黑茶区分开;通过泾阳茯砖茶与其他黑茶风味物质的对比分析,得到泾阳茯砖茶的12种特征物质,其中GC-IMS确定了7种,包括1-辛烯-3-酮、正己醇、愈创木酚、β-蒎烯、丁酸甲酯、正丙醇、2-庚酮;通过HS-SPME-GC-MS并基于香气活性值确定了5种,包括己醛、癸醛、(E,E)-3,5-辛二烯-2-酮、水杨酸甲酯和α-紫罗兰酮。特征风味物质的鉴定为泾阳茯砖茶的保真鉴别、产地溯源及产品工艺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阳茯砖茶 挥发性化合物 特征风味物质 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陕西泾阳茯茶文化艺术形式
6
作者 黄晓莲 《福建茶叶》 2023年第4期177-179,共3页
陕西泾阳茯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独特的养生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本文通过对泾阳茯茶文化的背景描述,强调其功能价值,对泾阳茯茶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汇总。总结论述不同艺术形式下的茯茶文化表现方式,对泾阳茯茶文化做一... 陕西泾阳茯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独特的养生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本文通过对泾阳茯茶文化的背景描述,强调其功能价值,对泾阳茯茶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汇总。总结论述不同艺术形式下的茯茶文化表现方式,对泾阳茯茶文化做一个积极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阳茯茶 茯茶文化 艺术形式
下载PDF
泾阳在明清时期茶叶贸易中的历史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康欣平 赵国栋 《农业考古》 2017年第5期81-86,共6页
泾阳在明清时期(尤其指清季)茶叶贸易中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可以总结为三点:第一,质量良好便于运输的泾阳砖茶为西北茶叶贸易长盛不衰提供了基础元素。第二,泾阳在明清时期西北茶叶贸易中发挥了中枢作用,它在东南方向连接着湖南安化等地... 泾阳在明清时期(尤其指清季)茶叶贸易中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可以总结为三点:第一,质量良好便于运输的泾阳砖茶为西北茶叶贸易长盛不衰提供了基础元素。第二,泾阳在明清时期西北茶叶贸易中发挥了中枢作用,它在东南方向连接着湖南安化等地的茶栈、茶农,在西北方向连接着甘肃、青海、新疆甚至西藏的广大农牧民的茶叶消费;而完成这一长途茶叶流动的是在泾阳的茶商,他们对泾阳砖茶的制作和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明清时期泾阳在西北茶叶的生产和贸易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与该时期泾阳为陕西商贸中心有关,二者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阳 明清时期 茶叶贸易 泾阳砖茶
下载PDF
泾阳M_L5.2级地震的地形变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邢西淳 王争良 +1 位作者 毛娟 邵辉成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9年第4期75-79,共5页
运用褶积、广义回归及差分方法对泾阳地震前后关中地区跨断层形变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泾阳地震是大面积应力积累和调整的结果;②所监测的各断裂活动震前存在着中短期形变异常,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活动特征;③进入短期的... 运用褶积、广义回归及差分方法对泾阳地震前后关中地区跨断层形变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泾阳地震是大面积应力积累和调整的结果;②所监测的各断裂活动震前存在着中短期形变异常,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活动特征;③进入短期的异常标志是中短期异常出现转折或反向;④各断层活动速率呈准同步变化,曲线形态大都呈现典型的α、β、γ相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形变 泾阳-渭南 断裂带 泾阳地震 地震
下载PDF
泾阳南塬典型黄土滑坡成因、堆积及运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马鹏辉 彭建兵 +3 位作者 王启耀 朱兴华 董晴庆 翟栋梁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30-938,共9页
持续的引水灌溉导致陕西泾阳南塬黄土滑坡频繁发生,2015年5月26日庙店村附近发生一起黄土滑坡,冲毁农田数亩。本文以"5·26"滑坡作为典型的案例,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测量、勘探等工作,分析了其诱发因素、运动过程、堆积... 持续的引水灌溉导致陕西泾阳南塬黄土滑坡频繁发生,2015年5月26日庙店村附近发生一起黄土滑坡,冲毁农田数亩。本文以"5·26"滑坡作为典型的案例,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测量、勘探等工作,分析了其诱发因素、运动过程、堆积特征。结果表明:(1)滑坡滑动距离278 m,后壁宽222 m,滑后后壁高差40 m,主滑方向45°;(2)滑坡呈现滑动多级次特点,前后滑动4次,滑体堆积面积约为6.2×10~4m^2,堆积体总体积约50×10~4m^3,堆积体平均堆积厚度约10 m;(3)滑坡的主要激发因子为持续灌溉,但是地表显式裂缝和土体深部裂隙在地表径流优势入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导致地下水位持续抬升。而且滑坡区的节理控制了滑坡的后壁宽度和滑动方向。最后基于泾阳南塬滑坡发生的频率和降雨有着一定关联性,探讨了降雨对本次滑坡事件的影响和滑坡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阳南塬 “5·26”滑坡 成因 堆积特征 运动特征
下载PDF
陕西泾阳“3·8”蒋刘黄土滑坡成因及运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马鹏辉 彭建兵 +3 位作者 李同录 汪发武 王启耀 朱兴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63-672,共10页
2016年3月8日上午泾阳南塬蒋刘村附近发生一起黄土滑坡-泥流。调查发现:滑坡区地下水位已经到达了坡脚,多处出现冒水点,地表垂直溶蚀裂缝发育,同时后缘深部多处可见贯通的裂隙,为水流入渗提供了优势通道。测试了滑源区土体体积含水量,... 2016年3月8日上午泾阳南塬蒋刘村附近发生一起黄土滑坡-泥流。调查发现:滑坡区地下水位已经到达了坡脚,多处出现冒水点,地表垂直溶蚀裂缝发育,同时后缘深部多处可见贯通的裂隙,为水流入渗提供了优势通道。测试了滑源区土体体积含水量,发现滑坡区古土壤的隔水效应很强,导致古土壤层形成滞水层,黄土层开始积水,形成高含水量带,从而形成易滑层,导致"3·8"蒋刘黄土滑坡失稳。利用LS_RAPID软件对滑坡的运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整体运动过程分为4个阶段:0~4.0 s为滑坡的启动阶段,坡体迅速坍塌,最大速度达到了10.3 m·s^(-1);4.0~4.9 s为坡体与地面的接触碰撞阶段,滑体开始减速,在4.9 s的时候减到了7.3 m·s^(-1);4.9~6.7 s为二次加速阶段,滑坡体在平坦的阶地上形成了泥流,加速前行,最大速度达到了18.4 m·s^(-1);6.7~29.5 s为减速停止阶段,滑坡动能逐渐散尽,运动停止。滑坡最终滑动距离达到275 m,滑动时间29.5 s,滑动距离与堆积范围和野外调查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阳南塬 滑坡-泥流 “3·8”蒋刘黄土滑坡 优势通道 LSRAPID
下载PDF
泾阳南塬蒋刘4#滑坡特征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20
11
作者 许强 魏勇 +2 位作者 彭大雷 郭晨 巨袁臻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3-130,143,共9页
2016年3月6日,泾阳南塬蒋刘村发生了约2×10~4m^3的小型黄土滑坡。滑坡发生后,在对滑坡现场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基础上,结合无人机航测和三维激光扫描综合手段,对滑坡的基本特征及成因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长期引水灌溉是... 2016年3月6日,泾阳南塬蒋刘村发生了约2×10~4m^3的小型黄土滑坡。滑坡发生后,在对滑坡现场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基础上,结合无人机航测和三维激光扫描综合手段,对滑坡的基本特征及成因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长期引水灌溉是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坡脚滞水软化作用、与灌溉渠较短的渗透距离、坡脚冻结黄土春季解冻是导致滑体发生的直接原因;底部饱和泥化黄土的铺垫及导流作用,是导致其滑程较远的根本原因。该类滑坡近几年来发生频率较高,为泾阳南塬滑坡演化后期的主要发生类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滑坡 冻融作用 渗透距离 泾阳
下载PDF
泾河泾阳段高河漫滩沉积与洪水事件 被引量:5
12
作者 顾静 周杰 +2 位作者 赵景波 杨林海 张昌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1-571,共11页
根据泾阳泾河高漫滩JYa沉积剖面的野外观察,128个样品的粒度、元素与化合物含量实验分析,以及历史文献对该区洪水的记载,研究了泾阳泾河高漫滩剖面沉积特征与洪水变化。结果表明,泾阳泾河高河漫滩沉积物发育良好,以粗粉砂、极细砂为主,... 根据泾阳泾河高漫滩JYa沉积剖面的野外观察,128个样品的粒度、元素与化合物含量实验分析,以及历史文献对该区洪水的记载,研究了泾阳泾河高漫滩剖面沉积特征与洪水变化。结果表明,泾阳泾河高河漫滩沉积物发育良好,以粗粉砂、极细砂为主,各组分在整个剖面上变化明显,分辨率高,能够清晰地指示各次的洪水以及降水量的变化。JYa剖面分为18个沉积阶段,指示了18次大小不同的洪水和18个降水较多的年份。JYa剖面18个洪水沉积阶段的规模由大到小的变化顺序为:第14层>12层>13层>8层>5层>1层>2层>4层>9层>3层>7层>6层>11层>10层>18层>15层>16层>17层。JYa剖面最上部第1层形成时的河床洪水深度约为4.56m,流量为4010m3/s。第14、12、13、8、5层形成时的河床洪水深度大于4.56m,流量大于4010m3/s。其余各层形成时的河床洪水深度应等于或小于4.56m,流量等于或小于4010m3/s。第14层推断为1841年的特大洪水沉积层,代表了高河漫滩沉积过程中洪水动力与洪水规模最大一次特大洪水事件,当时张家山水文站洪峰流量为18700m3/s。沉积物粒度细,元素Mn、Cu和化合物Al2O3、Fe2O3、K2O含量高,元素Ba含量低,指示沉积时洪水强度小,洪水位低,降雨量少。沉积物粒度粗,元素Mn、Cu和化合物Al2O3、Fe2O3、K2O含量低,元素Ba含量高,指示沉积时洪水强度大,洪水位高,降雨量多。在这18次洪水中,同一次洪水沉积层内形成了两个以上薄层的元素和化合物含量、粒度成分的微小变化,指示多数期次的洪水发生时期可能有两个以上洪峰出现。泾阳泾河高漫滩第14、12、13、8、5、1层洪水沉积反映了泾河全流域性的年降水增加或较大范围年降水量增加,且年降水量至少达到800多毫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漫滩沉积 洪水规模 洪水事件 气候意义 泾河 泾阳
下载PDF
泾阳南塬多序次黄土滑坡特征参数与成因 被引量:17
13
作者 段钊 彭建兵 王启耀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76,共6页
泾阳南塬黄土滑坡表现出典型的多序次破坏特征,已造成了严重的土地资源损失及经济林地破坏。以泾阳南塬多序次黄土滑坡为研究对象,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对黄土滑坡的多序次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随滑动序次的增加,滑坡表现出体积递减、... 泾阳南塬黄土滑坡表现出典型的多序次破坏特征,已造成了严重的土地资源损失及经济林地破坏。以泾阳南塬多序次黄土滑坡为研究对象,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对黄土滑坡的多序次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随滑动序次的增加,滑坡表现出体积递减、滑距缩短、剪出口升高以及后缘两侧易滑等特征。进一步通过剪切试验及数值仿真实验,对滑坡的多序次成因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灌溉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上升是研究区黄土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其力学机制可概括为土体在排水条件下,因孔压激增引发不完全排水行为,从而发生的静态剪缩破坏;前序次滑坡的形成改变了斜坡原有的结构形态,为后序次滑坡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滑动条件,主要表现在堵水促滑、凸坡促滑以及液化分异三方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参数 成因机制 剪切试验 黄土滑坡 泾阳南塬
下载PDF
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特征参数统计分析 被引量:31
14
作者 许领 戴福初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32,共5页
1976年泾阳南塬大面积提水灌溉以来,沿泾河右岸诱发了27处、50余起黄土层内滑坡,使得台塬面积不断缩小、水土流失加剧。本文在对南塬黄土滑坡特征参数测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包括滑坡后壁陡坎高度、整体坡度、地裂缝发育... 1976年泾阳南塬大面积提水灌溉以来,沿泾河右岸诱发了27处、50余起黄土层内滑坡,使得台塬面积不断缩小、水土流失加剧。本文在对南塬黄土滑坡特征参数测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包括滑坡后壁陡坎高度、整体坡度、地裂缝发育情况以及滑距坡度等。分析表明:①滑坡后壁陡坎高度与马兰黄土厚度一致,受黄土垂直节理控制;后壁总体坡度较大,是黄土滑坡演化的重要因素;②裂缝发育规模总体偏小,但活动特征明显;③滑距坡度可作为研究区远程、短程滑坡划分的一种依据。同时,对滑距坡度在黄土滑坡滑距预测及危险性区划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滑坡 滑坡后壁 地裂缝 滑距坡度 泾阳南塬
下载PDF
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的运动规律与液化效应 被引量:14
15
作者 段钊 彭建兵 王启耀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3期46-49,共4页
[目的]查明滑坡的运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滑坡的运动规律与内在机制,为区域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借鉴。[方法]以泾阳南塬黄土滑坡为例,通过现场调查及槽探查明了滑坡的运动特征,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滑坡的运动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 [目的]查明滑坡的运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滑坡的运动规律与内在机制,为区域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借鉴。[方法]以泾阳南塬黄土滑坡为例,通过现场调查及槽探查明了滑坡的运动特征,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滑坡的运动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引起滑坡运动特征分异的"液化效应"。[结果]按照运动特征将泾阳南塬黄土滑坡划分为流滑型和滑动型两类,流滑型滑坡的滑距一般为坡高的4倍,滑动型滑坡的滑距约为坡高的2倍。1.50×10~5 m^3可近似的认为是研究区内"足以形成最大液化程度的最小滑体体积"。[结论]滑体体积及边界条件对滑坡运动液化影响显著,一般情况下滑坡体积越大、滑动边界越简单,运动液化程度就越高,运动距离也就越远;而体积越小、滑动边界越复杂,运动液化程度就越低,运动距离也就越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规律 液化效应 统计方法 黄土滑坡 泾阳南塬
下载PDF
陕西泾阳4.8级地震前后重力变化与断裂活动 被引量:7
16
作者 高好林 戴王强 +1 位作者 曹建平 韩美涛 《灾害学》 CSCD 2006年第1期73-77,共5页
本文对泾阳MS4.8级地震前后陕西关中地区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和有关断裂垂直形变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波速比高值区很可能存在地下深部地幔物质的入侵,由此引发地震和重力场的显著下降;②用震源机制解和GPS所作的运动矢量图可... 本文对泾阳MS4.8级地震前后陕西关中地区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和有关断裂垂直形变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波速比高值区很可能存在地下深部地幔物质的入侵,由此引发地震和重力场的显著下降;②用震源机制解和GPS所作的运动矢量图可以较好地解释泾阳地震前后重力场时空演化特征及有关断裂活动——其变化是北西向剪切应力带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泾阳地震 重力变化 断裂活动
下载PDF
泾阳4.8级地震的震源参数和震源机制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卫东 王平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56-658,共3页
1998年1月5日,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附近发生了MS=4.8地震.震中位置:34.5°N,108.9°E;发震时刻:北京时间09时36分;震源深度:14km;震中烈度:Ⅵ度强,西安等地震感强烈.陕西省关中东部... 1998年1月5日,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附近发生了MS=4.8地震.震中位置:34.5°N,108.9°E;发震时刻:北京时间09时36分;震源深度:14km;震中烈度:Ⅵ度强,西安等地震感强烈.陕西省关中东部地区是国家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历史上曾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阳地震 数字地震台网 震源参数 震源机制
下载PDF
1998年泾阳4.8级地震的一些特征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富春 段锋 +2 位作者 柯昌安 张春生 董星宏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53-57,共5页
分析了 1 998年泾阳MS4.8地震的一些特征 .该次地震序列类型属孤立型 ,与陕西关中地区历史强震多以主 余震型为主的特征不同 .震源机制解显示 ,该次地震的断层错动以左旋走滑为主 ,主压应力方向为NE~SW 。
关键词 陕西 孤立型序列 震源机制解 泾阳地震 地震
下载PDF
泾阳4.8级地震前后泾阳地震台形变观测资料的异常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邢西淳 王争良 +1 位作者 毛娟 邵辉成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98-100,共3页
分析了泾阳地震台跨断层短水准及流动形变观测资料在 1998年 1月 5日泾阳MS4 .8地震前后的异常变化 .结果表明 ,该次地震前后泾阳台的形变资料出现了明显的短期异常及震后效应 .
关键词 陕西 水准测量 泾阳地震台 地震前兆 变形测量
下载PDF
制度与空间:明清西北城镇体系的多元建构与经济中心的成长——以西安、三原、泾阳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萍 杨蕊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0-81,共12页
明清西北城镇体系出现多元发展势头,各区域行政治所城镇作为地方政治与军事的中心,其经济发展速度却在减缓,许多地区形成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分离。陕西西安、泾阳、三原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明代受藩王政治的影响,作为陕西布政使司所在... 明清西北城镇体系出现多元发展势头,各区域行政治所城镇作为地方政治与军事的中心,其经济发展速度却在减缓,许多地区形成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分离。陕西西安、泾阳、三原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明代受藩王政治的影响,作为陕西布政使司所在地千年古都西安,伴随其政治与军事地位的提高,经济地位却在下降,三原、泾阳成长为本地区经济中心。清代西安与泾阳、三原共同承担了西北地区商贸转输的职能,西安经济发展速度虽有所加快,但仍然不能独立成长为地区经济中心,其中原因与清王朝对于地方中心城市的军事控制也有很大关系。这一案例虽存在于西北地区,但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封建体制下的国家与地方关系有很大的意义,也是研究历史时期城镇多元体系格局的很好模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三原 泾阳 城镇体系 多元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