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 |
史全生
|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4
|
|
2
|
洋务派与“中体西用” |
杨全顺
|
《广西社会科学》
|
2006 |
5
|
|
3
|
张之洞的基本教育活动及其基本的教育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续) |
陈景磐
吕达
|
《教育研究与实验》
|
1983 |
2
|
|
4
|
重新评价张之洞及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
李济琛
陈志英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 |
1
|
|
5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演变 |
汤奇学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2 |
5
|
|
6
|
再论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
何继龄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7
|
洋务派与“中体西用” |
顾雷
尤永斌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1997 |
0 |
|
8
|
简析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说 |
许志杰
|
《理论学刊》
|
1987 |
0 |
|
9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分析 |
謝方正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1 |
0 |
|
10
|
简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 |
韩忠富
|
《东疆学刊》
|
1991 |
0 |
|
11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四大发明 |
克非
|
《学习与探索》
|
1980 |
0 |
|
12
|
试论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
马治国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
1999 |
0 |
|
13
|
从“通经致用”到“中体西用”——论张之洞教育思想的转变 |
黄继宗
|
《社会科学》
|
1982 |
1
|
|
14
|
“中体西用”思想在洋务运动中的发展 |
郑佩权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6 |
1
|
|
15
|
“中体西用”与张之洞研究的新突破 |
罗厚立
|
《文史杂志》
|
1996 |
1
|
|
16
|
张之洞政治人格刍议——基于政治文化的视角 |
葛荃
贾乾初
刘坤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7
|
张之洞在湖北兴办洋务平议 |
皮明庥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0 |
1
|
|
18
|
中体西用:转型社会的文化模式 |
谢放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7
|
|
19
|
试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
徐泰来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4
|
|
20
|
20世纪中国人体育认知的轨迹 从“师夷长技”到“民力富强之本” |
熊晓正
曹夺
林登辕
|
《体育文化导刊》
|
1997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