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拉普利联合毛花洋地黄甙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50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崔英姿 杨东辉 王晓凤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12期52-52,55,共2页
目的:了解地拉普利联合毛花洋地黄甙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地拉... 目的:了解地拉普利联合毛花洋地黄甙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地拉普利联合毛花洋地黄甙丙,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拉普利联合毛花洋地黄甙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地拉普利 毛花洋地黄甙
下载PDF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洋地黄毒甙 被引量:10
2
作者 缪平 蔡定国 +1 位作者 相秉仁 安登魁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8-41,共4页
研究了从洋地黄毒甙试剂,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制备洋地黄毒成标准品的方法,同时考察了流动相流乏对分离制备时间和效能的影响,说明高速逆流色谱是一种全新的制备药物标准品的方法。
关键词 洋地黄 分离 提纯 标准
下载PDF
洋地黄毒甙体内抗肿瘤活性及其增效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林心建 黄自强 李常春 《福建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洋地黄毒甙(DT)体内抗肿瘤活性及时常用化疗药5-氟尿嘧啶(5-FU)和环磷酰胺(CTX)的增效作用。方法  应用小鼠移植性肿瘤模型,观察药物对小鼠生命延长率或肿瘤抑制率的影响。在可耐受的剂量(0.1mg/k... 目的探讨洋地黄毒甙(DT)体内抗肿瘤活性及时常用化疗药5-氟尿嘧啶(5-FU)和环磷酰胺(CTX)的增效作用。方法  应用小鼠移植性肿瘤模型,观察药物对小鼠生命延长率或肿瘤抑制率的影响。在可耐受的剂量(0.1mg/kg·d-1,ip)下治疗小鼠腹水瘤EAC,H22,P388及实体瘤S180,U14。结果  对腹水瘤无对抗作用,对实体瘤有一定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34.6%,35.1%。DT与5-FU(200mg/kg·d-1×1,ip)合用能显著提高5-FU对腹水瘤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分别达到59.3%,77.4%和93.2%;与轻度抑瘤作用剂量(20mg/kg·d-1×2,ip)的CTX合用,对实体瘤的抑瘤活性高于单独给药组,抑瘤率分别为78.8%,80.8%。结论 DT和5-FU或CTX合用具有增强疗效的作用,毒性无明显相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地黄 抗肿瘤活性 小鼠移植性肿瘤 增效作用
下载PDF
洋地黄毒甙体外抗人癌细胞株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林心建 黄自强 李常春 《福建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洋地黄毒甙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以台盼蓝排染法、中性红活染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测定洋地黄毒甙(DT)对多种人癌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结果:0.01~1.25μg/mlDT在体外能显著杀伤HL-60.K562.SM... 目的:探讨洋地黄毒甙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以台盼蓝排染法、中性红活染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测定洋地黄毒甙(DT)对多种人癌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结果:0.01~1.25μg/mlDT在体外能显著杀伤HL-60.K562.SMMC-7721,SGC-7901细胞,并呈剂量依赖性,药物作用24h.IC50分别是0.132.0.182.0.265.0.489μg/ml。对正常成纤维细胞株HLF的IC(50)为4.288μg/ml.明显高于癌细胞,对癌细胞具有选择毒性作用。克隆形成实验中,0.01~1.25μg/mlDT处理12h,对HL-60和SGC-7901细胞集落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是0.056.0.l19μg/ml。结论:应用洋地黄毒甙及其他Na+-K+-ATP酶抑制剂防治肿瘤是一个值得探讨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地黄 人癌细胞株 抗肿瘤作用 体外试验
下载PDF
洋地黄甙治疗心力衰竭的原则与体会
5
作者 李朝银 《河南医药信息》 1997年第7期57-58,共2页
洋地黄甙治疗心力衰竭的原则与体会李朝银(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黄山市245000)洋地黄甙应用于临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尤其近30年来,洋地黄甙加利尿剂已作为治疗CHF的第一线药物。... 洋地黄甙治疗心力衰竭的原则与体会李朝银(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黄山市245000)洋地黄甙应用于临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尤其近30年来,洋地黄甙加利尿剂已作为治疗CHF的第一线药物。但随着对CHF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洋地黄甙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七叶洋地黄双甙滴眼液联合复方血栓通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钟佩 李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年第3期69-69,72,共2页
目的观察七叶洋地黄双甙滴眼液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185眼老年性黄斑变性(SMD)患者分为三组。A组采用七叶洋地黄双甙滴眼液,每次1滴,滴双眼,3次/d,1个月为1疗程;B组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每次3粒,... 目的观察七叶洋地黄双甙滴眼液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185眼老年性黄斑变性(SMD)患者分为三组。A组采用七叶洋地黄双甙滴眼液,每次1滴,滴双眼,3次/d,1个月为1疗程;B组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每次3粒,3次/d,1个月为1疗程;C组采用七叶洋地黄双甙滴眼液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用法同前。2个月后观察3组视力及黄斑水肿、出血、渗出等变化情况。结果与A和B两组相比,C组疗效更显著,其中视力最高提高0.4,一般提高0.2~0.3,视力减退者有2例3眼,视力稳定者2例3眼。结论七叶洋地黄双甙滴眼液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SMD)有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洋地黄滴眼液 复方血栓通 老年性黄斑变性 疗效
下载PDF
大孔吸附剂对洋地黄强心甙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立 姬昂 +4 位作者 郭贤权 何炳林 高春瑞 李慧敏 蒲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1861-1865,共5页
从7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出HA-2型和HA-3型2种吸附剂,考察它们对洋地黄强心甙──地高辛(Digoxin)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测定了该2种大孔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孔容及平均孔径,讨论了地高辛溶液的浓度、pH值等条件... 从7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出HA-2型和HA-3型2种吸附剂,考察它们对洋地黄强心甙──地高辛(Digoxin)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测定了该2种大孔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孔容及平均孔径,讨论了地高辛溶液的浓度、pH值等条件对吸附容量和吸附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吸附剂 洋地黄强心 吸附
全文增补中
异羟基洋地黄毒甙配基标记探针斑点杂交法检测唾液HBV DNA的研究
8
作者 周成武 文兴堂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1993年第2期25-26,共2页
应用异羟基洋地黄毒甙配基标记探针斑点杂交法对22名 HBsAg 携带者唾液 HBV DNA 以及 EIA 法对唾液 HBsAg 进行检测,结果 HBV DNA 阳性率40.9%,HB-sAg 阳性率54.5%,唾液 HBsAg 阳性者 HBV DNA 阳性率75.0%,唾液 HBV DNA 与其 HBsAg ... 应用异羟基洋地黄毒甙配基标记探针斑点杂交法对22名 HBsAg 携带者唾液 HBV DNA 以及 EIA 法对唾液 HBsAg 进行检测,结果 HBV DNA 阳性率40.9%,HB-sAg 阳性率54.5%,唾液 HBsAg 阳性者 HBV DNA 阳性率75.0%,唾液 HBV DNA 与其 HBsAg 以及血液 HBeAg 具有明显关系,唾液 HBeAg 与血液 HBeAg 及唾液 HBV DNA 与血液 HBV DNA 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DNA 异羟基洋地黄配基标记探针 唾液 乙肝病毒 表面抗原
下载PDF
高亲和性单克隆抗洋地黄毒甙抗体的特异结合特性的分析
9
作者 Anne Collignon 柳增善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4期56-61,共6页
洋地黄毒甙是心脏药物性糖苷,广泛地用于心脏供血不足的治疗。但由于这种药物安全性低,因此,使用时要对病人小心地控制剂量。通常是使用免疫学方法监测血浆中药物含量,这就需要特异,高亲和性抗体。以前使用的多克隆抗洋地黄毒甙抗... 洋地黄毒甙是心脏药物性糖苷,广泛地用于心脏供血不足的治疗。但由于这种药物安全性低,因此,使用时要对病人小心地控制剂量。通常是使用免疫学方法监测血浆中药物含量,这就需要特异,高亲和性抗体。以前使用的多克隆抗洋地黄毒甙抗体的特异性差异很大。单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特异性,而且有可能成为这种药物严重副作用的有效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亲和性单克隆抗洋地黄抗体 特异结合特性 心脏供血不足 治疗
下载PDF
风雨200年:洋地黄类药物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德敏 崔炜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9期1033-1037,共5页
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经历了近两个世纪,因其独特的药理特性曾经作为治疗心力衰竭(心衰)的首选药物。但是进入循证医学的大数据时代以来,其在心衰中的治疗地位逐渐得到了动摇。目前伴随着现代医学器械治疗的进展,地高辛在心衰治... 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经历了近两个世纪,因其独特的药理特性曾经作为治疗心力衰竭(心衰)的首选药物。但是进入循证医学的大数据时代以来,其在心衰中的治疗地位逐渐得到了动摇。目前伴随着现代医学器械治疗的进展,地高辛在心衰治疗中虽未彻底放弃,但终因其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已是心衰治疗中最后的用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洋地黄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洋地黄抗体浓度检测的临床意义
11
作者 柯永胜 陶月玉 《临床荟萃》 CAS 1989年第12期529-530,共2页
洋地黄抗体主要用于洋地黄中毒时解救,本文就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洋地黄抗体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以期在指导合理使用洋地黄药物等方面提供理论基础。 一。
关键词 洋地黄 洋地黄药物 洋地黄中毒 浓度检测 室上性心律失常 洋地黄制剂 心力衰蝎 洋地黄类药物 高血钾 西地兰
下载PDF
胺碘酮与洋地黄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纤颤的疗效评价
12
作者 王海霞 张杰 +1 位作者 刘少奎 王筱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6期3060-3061,共2页
关键词 胺碘酮/治疗应用 洋地黄/治疗应用 心肌梗死/并发症
下载PDF
毛花洋地黄植物与培养细胞之间的羟化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之璧 顾者珉 +1 位作者 黄炼栋 章国瑛 《Acta Botanica Sinica》 1988年第6期590-595,共6页
为了寻找具有高羟基化能力的细胞株系,首先研究了毛花洋地黄培养细胞的羟化能力与原植物的羟化能力和地戈辛含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各种不同的细胞系对β-甲基洋地黄毒甙的生物转化活性。这些不同的细胞系是来源于各种具有不同地戈辛含... 为了寻找具有高羟基化能力的细胞株系,首先研究了毛花洋地黄培养细胞的羟化能力与原植物的羟化能力和地戈辛含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各种不同的细胞系对β-甲基洋地黄毒甙的生物转化活性。这些不同的细胞系是来源于各种具有不同地戈辛含量和羟基化率的毛花洋地黄植物。实验结果表明,培养细胞的羟化能力与原植物的羟化能力之间不存在相应的依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化能力 毛花洋地黄 羟基化 β-甲基洋地黄 β-甲基地戈辛 洋地黄强心 细胞培养 强心药物
全文增补中
洋地黄类药物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雪梅 李娟 欧阳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49-2250,共2页
洋地黄类(cardiotonic steroids,CSs)药物,包括地高辛、洋地黄毒甙和哇巴因等,从发现至今一直作为正性肌力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抗心律失常。Na+.K+-ATP酶(NKA)是CSs在体内特异性的配体,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NKA除了具有离... 洋地黄类(cardiotonic steroids,CSs)药物,包括地高辛、洋地黄毒甙和哇巴因等,从发现至今一直作为正性肌力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抗心律失常。Na+.K+-ATP酶(NKA)是CSs在体内特异性的配体,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NKA除了具有离子泵功能外,还具有信号传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地黄类药物 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 肿瘤 洋地黄 抗心律失常 正性肌力药 ATP酶
下载PDF
强心甙类药对长春新碱抗肿瘤活性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俞昌喜 林心建 +2 位作者 黄自强 章雄文 吴国土 《福建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探讨强心甙类药物洋地黄毒甙或地高辛对长春新碱抗肿瘤活性的协同作用。方法台盼蓝排染法测定药物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用小鼠肝癌腹水瘤H22模型,观察药物对小鼠生命延长率的影响。结果洋地黄毒甙、地高辛能显著杀伤K5... 目的探讨强心甙类药物洋地黄毒甙或地高辛对长春新碱抗肿瘤活性的协同作用。方法台盼蓝排染法测定药物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用小鼠肝癌腹水瘤H22模型,观察药物对小鼠生命延长率的影响。结果洋地黄毒甙、地高辛能显著杀伤K562细胞,并有剂量依赖性,IC50分别为0.059,0.101μg/ml;低浓度洋地黄毒甙或地高辛对低浓度长春新碱杀伤K562细胞呈现增强作用(q>1)。洋地黄毒甙或地高辛对长春新碱抑制H22腹水瘤也呈增强作用(g>1)。结论洋地黄毒甙、地高辛对长春新碱抗肿瘤活性有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地黄 地高辛 长春新碱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非甙类强心药的药理与临床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士方 《山西医学教育》 2005年第1期49-50,共2页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系统的一种常见疾病,过去一直沿用强心甙类药物,如洋地黄毒甙,地高辛等进行治疗。利用上述药物的正性肌力作用与负性频率,负性传导作用,增加心输出量,减轻心脏负荷与心肌耗氧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系统的一种常见疾病,过去一直沿用强心甙类药物,如洋地黄毒甙,地高辛等进行治疗。利用上述药物的正性肌力作用与负性频率,负性传导作用,增加心输出量,减轻心脏负荷与心肌耗氧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强心甙类药物安全范围小,容易中毒,毒副作用严重,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本文重点介绍了近年来研制并应用于临床的部分非甙类强心药,包括新型的β—受体激动剂,扩血管药,PDE抑制剂以及ACEI等的药理与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强心药 药理 进展 临床进展 强心类药物 充血性心力衰竭 正性肌力作用 PDE抑制剂 心血管系统 洋地黄
下载PDF
心力衰竭时洋地黄试应用的原则与经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高春瑞 李慧敏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2期72-73,共2页
心力衰竭时洋地黄试应用的原则与经验解放军第254医院(天津,300142)高春瑞,李慧敏应用洋地黄甙治疗充血性心衰(CHF)已有200年的历史。30多年来,洋地黄甙加利尿剂曾作为治疗CHF的第一线药物,近些年随着对C... 心力衰竭时洋地黄试应用的原则与经验解放军第254医院(天津,300142)高春瑞,李慧敏应用洋地黄甙治疗充血性心衰(CHF)已有200年的历史。30多年来,洋地黄甙加利尿剂曾作为治疗CHF的第一线药物,近些年随着对CHF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深入及许多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洋地黄甙 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美托洛尔与毛花苷快速控制心房颤动心室率的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贵锋 胡桃红 +2 位作者 丁力平 刘胜林 杨军珂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487-489,共3页
目的:比较静脉应用美托洛尔与毛花(洋地黄)苷快速控制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快速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120次/min),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毛花苷组各34例。美托洛尔组首次剂量给予5mg缓慢静注,观察15min,若心室率&... 目的:比较静脉应用美托洛尔与毛花(洋地黄)苷快速控制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快速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120次/min),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毛花苷组各34例。美托洛尔组首次剂量给予5mg缓慢静注,观察15min,若心室率>100次/min或下降<20%,则追加5mg,最多给药10mg,若血压<90/60mmHg,则停止试验;毛花苷组首次剂量给予毛花苷0.4mg或0.2mg缓慢静注,若心室率>100次/min或下降<20%,则追加0.2mg。观察两组用药后10min、30min、60min、90min和120min心率,血压及临床表现;同时记录用药后药物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2h内的心室率与用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用药2h后美托洛尔组心室率下降幅度大于毛花苷组(P<0.05);美托洛尔、毛花苷组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12.4±6.7)min和(41.6±11.2)min,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美托洛尔、毛花苷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和76%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2%。结论:静脉应用美托洛尔控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的短时疗效显著,患者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毛花洋地黄甙 心房颤动 心率
下载PDF
从提取卵磷脂的残渣中制取药用大豆总甾醇的研究
19
作者 刘银燕 杨晓虹 +2 位作者 马兴元 胡于鲁 于洪波 《人参研究》 1994年第3期34-35,共2页
本研究以综合利用大豆副产物为目的,从卵磷脂生产中的三部分残渣提取可供药用的大豆总甾醇,收率分别为1.5%、1.7%、1.0%;含量分别为50.91%、48.29%、40.74%。本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且周期短,是提取大豆总甾醇的一种优良方法。
关键词 卵磷脂 大豆总甾醇 洋地黄甙
下载PDF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屈光性视疲劳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2
20
作者 江臻颖 瞿小妹 +10 位作者 黎晓新 刘瑜玲 沈念慈 张琳 柯碧莲 赵培泉 姜珺 姚克 曾锦 杨晓 褚仁远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99-1103,共5页
目的 研究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在屈光性视疲劳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等11家医院多中心联合开展临床研究.选取2008年7月至2009年1月在全国11家医院就诊的属光性视疲劳患者,使用七叶... 目的 研究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在屈光性视疲劳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等11家医院多中心联合开展临床研究.选取2008年7月至2009年1月在全国11家医院就诊的属光性视疲劳患者,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点眼4周,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4周分别评估患者主觉症状、裸眼视力、屈光度、调节幅度、调节滞后量、调节灵敏度和正负相对调节进行观察,对所得数据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使用4周疗程,可明显减轻患者的各项主觉症状(F=353.30,P<0.05).治疗前、治疗1周和冶疗4周,左眼裸眼视力分别为4.51±0.50、4.52±0.50和4.54±0.49(F=23.39,P<0.05),右眼分别为4.50±0.52、4.50±0.53和4.51±0.52(F=15.62,P<0.05);左眼屈光度数分别为(-2.03±2.84)、(-1.98±2.82)和(-2.03±2.84)D(F=10.34,P<0.05),右眼分别为(-2.16±3.00)、(-2.13±3.00)和(-2.10±3.00)D(F=17.13,P<0.05);双眼调节幅度分别为(6.60±4.19)、(6.86±4.57)和(7.22±4.76)D(F=13.86,P<0.05);调节滞后量分别为(0.57±0.81)、(0.51±0.72)和(0.46±0.67)D(F=14.89,P<0.05);双眼调节灵敏度分别为(9.12±5.40)、(10.68±6.20)和(11.57±6.37)D(F=82.74,P<0.05).所有受试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安全性指标检查无异常.结论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对屈光性视疲劳主觉症状及客观调节指标都有明显改善作用,其治疗屈光性视疲劳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 洋地黄 屈光不正 视疲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