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北祁连东段早古生代洋壳俯冲作用记录——来自晚奥陶世高镁埃达克岩的证据 |
赵少卿
海连富
孙永亮
梅超
母彩霞
魏向成
徐清海
郭蓉
|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2
|
华南晚三叠世火山岩的识别:对古太平洋洋壳俯冲启动时限的制约 |
孙杰
刘磊
李响
赵增霞
赵阳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3
|
从洋壳俯冲到陆壳俯冲和碰撞:来自羌塘中西部地区榴辉岩和蓝片岩地球化学的证据 |
张修政
董永胜
李才
解超明
王明
邓明荣
张乐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7
|
|
4
|
洋壳俯冲过程中的地幔楔上升对流:来自芝麻坊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早期变质的证据 |
宋衍茹
叶凯
续海金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5
|
洋脊和年轻洋壳俯冲与埃达克岩生成的热模拟 |
张健
石耀霖
吴春明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6
|
拉萨地块吉朗榴辉岩的岩石学研究及其对古特提斯洋壳俯冲折返过程的限定 |
申婷婷
张聪
田作林
李杨
杨经绥
|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7
|
内蒙古中部朱日和地区中奥陶世洋壳俯冲作用:来自奥长花岗岩年龄及地球化学的制约 |
周路路
舒广强
王继春
刘俊刚
李冬均
赵鑫
陈璋
刘志伟
汤刚
王双桃
黎勤国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8
|
黑龙江省造山带研究:关于洋壳俯冲造山和陆壳碰撞造山磨拉石的认识 |
张铁安
刘宇奇
高洪岩
杜兵盈
刘宇崴
赵雨生
王旭楠
|
《现代矿业》
CAS
|
2022 |
0 |
|
9
|
西阿尔卑斯Zermatt-Saas洋壳深俯冲超高压变质带与我国新疆西南天山超高压变质带的比较 |
张立飞
吕增
李旭平
Kurt Bucher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10
|
俯冲洋壳的折返及其相关问题讨论 |
陈意
叶凯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11
|
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从大洋到大陆的深俯冲过程 |
张贵宾
张立飞
宋述光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9
|
|
12
|
柴北缘沙柳河地区洋壳超高压变质单元中异剥钙榴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
张贵宾
张立飞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1
|
|
13
|
大洋平板俯冲的数值模拟再现:洋–陆汇聚速率影响 |
皇甫鹏鹏
王岳军
范蔚茗
李忠海
王喻鸣
周永智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14
|
柴达木盆地北缘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大洋的形成、发展和消亡 |
朱小辉
陈丹玲
王超
王红
刘良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1
|
|
15
|
青藏高原北羌塘南缘俯冲型石英正长斑岩的发现:来自地球化学分析证据 |
张洪瑞
侯增谦
杨天南
宋玉财
李政
王召林
王晓虎
汪元奎
刘群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1
|
|
16
|
鄂霍茨克洋与太平洋构造域叠合的岩浆作用与成矿响应 |
郑建平
牛贺才
汤华云
任钟元
葛文春
苏玉平
李益龙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7
|
新特提斯洋俯冲时间:变质洋壳残片^(40)Ar/^(39)Ar微区年龄 |
钟大赉
季建清
胡世玲
|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15
|
|
18
|
海南岛二叠纪—三叠纪构造演化:源自岩浆岩和变质岩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的约束 |
吕方
辛宇佳
李建华
王金铭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6
|
|
19
|
橄榄石湿润性质研究揭示俯冲带地幔楔内部流体循环 |
袁超(编译)
Huang Y
Nakatani T
Nakamura M
McCammon C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20
|
青岛榴辉岩相蛇绿混杂岩——俯冲“洋壳”推覆体的发现及其意义 |
李曙光
刘德良
葛宁洁
陈移之
张志敏
韩宗珠
赵广涛
|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1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