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北北祁连山东段老虎山地区岛弧-洋壳接触带岩石学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宏仪 吴燕民 吴才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4-44,共1页
本研究中,在老虎山地区发现了岛弧岩石与洋壳岩石互层状的接触带。它由一系列向北倾斜的叠瓦状岩片组成,以宽1~3km、长约30km呈EW向延伸的狭窄弧形出露地表。该带从岩相学上可以分成4个亚带:第一亚带由变质安山岩和变质砂岩组成,第二... 本研究中,在老虎山地区发现了岛弧岩石与洋壳岩石互层状的接触带。它由一系列向北倾斜的叠瓦状岩片组成,以宽1~3km、长约30km呈EW向延伸的狭窄弧形出露地表。该带从岩相学上可以分成4个亚带:第一亚带由变质安山岩和变质砂岩组成,第二亚带是砂质片岩,第三亚带由砂质泥质片岩、石英闪长岩和角岩组成,第四亚带是变辉长岩、绿帘角闪岩和泥质片岩。由第一亚带的低绿片岩相、第二亚带的高绿片岩相、第三亚带的低角闪岩相到第四亚带的绿帘角闪岩相.变质程度依次增高。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证据表明,第一、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北地区 祁连山 岛弧岩石 接触带 洋壳岩石 地球化学
下载PDF
洋壳深俯冲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立飞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79-1085,共7页
洋壳深俯冲经历超高压变质作用的岩石比较稀少,是目前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对于建立新的冷俯冲带变质作用类型、探讨地幔水流体的成因、建立更广泛的超高压变质岩石的抬升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洋壳深... 洋壳深俯冲经历超高压变质作用的岩石比较稀少,是目前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对于建立新的冷俯冲带变质作用类型、探讨地幔水流体的成因、建立更广泛的超高压变质岩石的抬升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洋壳深俯冲高压变质带往往与低压高温变质带组成双变质带,对双变质带的深入研究对于完整地重塑俯冲碰撞造山带的形成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简要地介绍了新疆西天山洋壳深俯冲超高压变质带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壳岩石 冷俯冲带 超高压变质作用 西天山
下载PDF
北极岩石圈综述
3
作者 V. Pease S. Drachev +4 位作者 R. Stephenson 祝嵩 李学杰 杨丽娟 范广慧 《海洋地质》 2015年第2期52-81,共30页
本文综述了北极地区岩石圈的性质及主要构造事件。当前对地壳、地壳尺度的不整合及其年龄的认识,以及通过地球物理数据对岩石圈的认识,可以对北极岩石圈进行分区。北极大陆岩石圈的年龄、成分和结构不同,至少受两期大规模岩浆作用的... 本文综述了北极地区岩石圈的性质及主要构造事件。当前对地壳、地壳尺度的不整合及其年龄的认识,以及通过地球物理数据对岩石圈的认识,可以对北极岩石圈进行分区。北极大陆岩石圈的年龄、成分和结构不同,至少受两期大规模岩浆作用的叠加影响,一次是二叠纪-三叠纪,另一次是阿普特期。此外,大陆岩石圈的减薄至少是五期裂谷作用的结果(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早白垩世、晚白垩世-新生代)。老阶段的拼合与大陆岩石圈和古生代一系列陆陆碰撞有关。侏罗纪和白垩纪伸展阶段与泛大陆和欧亚大陆的裂解有关,并且主要集中在挪威-格陵兰和加拿大-阿拉斯加北极地区。美亚海盆发育大面积超伸展大陆(?)岩石圈。在大陆解体和新大洋岩石圈增生后,欧亚海盆和加拿大海盆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岩石 洋壳岩石 构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