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新生代的洋盆演化与亚洲地球动力学
1
作者 李永植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 1984年第3期108-116,共9页
亚洲与其相关大陆之间先后受两条弧形扩张系统活动的驱动而引起的离合过程,决定着亚洲中、新生代海陆地壳的演化。海、陆岩石圈的相对运动同亚洲大陆多条裂谷系的形成和演化具有密切关系。这些裂谷之间的地区分别构成各具特点的地球动... 亚洲与其相关大陆之间先后受两条弧形扩张系统活动的驱动而引起的离合过程,决定着亚洲中、新生代海陆地壳的演化。海、陆岩石圈的相对运动同亚洲大陆多条裂谷系的形成和演化具有密切关系。这些裂谷之间的地区分别构成各具特点的地球动力学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 新生代 洋盆演化 亚洲地球动力学 蛇绿岩带
下载PDF
西南印度洋洋盆演化和岩浆地球化学印迹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伟 金振民 陶春辉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8-231,共14页
西南印度洋中脊(SWIR)平均扩张速率约为14 mm/yr,是全球洋中脊系统的重要组成端元,因其具有慢速-超慢速扩张特征,引起全球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基于前人对SWIR的综合研究成果,从构造和岩浆作用两个角度出发,系统地回顾了SWIR的形成和演化... 西南印度洋中脊(SWIR)平均扩张速率约为14 mm/yr,是全球洋中脊系统的重要组成端元,因其具有慢速-超慢速扩张特征,引起全球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基于前人对SWIR的综合研究成果,从构造和岩浆作用两个角度出发,系统地回顾了SWIR的形成和演化历史,探讨了岩浆的分布特征和地幔不均一性成因。SWIR的形成始于冈瓦纳大陆的裂解,中段洋脊区域(26~42°E)是印度洋最早开启的窗口,历经多次洋脊跃迁和扩展作用形成了斜向扩张展布,多分段的构造格局。地幔热点在冈瓦纳大陆裂解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并对SWIR的洋底地貌和岩浆作用具有显著影响,其中Bouvet和Marion热点在SWIR的西段和中段岩浆均留下了地球化学印迹。SWIR西段岩浆除却Bouvet热点影响之外表现出与大西洋-太平洋型玄武岩相似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在SWIR中段,39~41°E附近的岩浆具有显著的DUPAL异常特征,与冈瓦纳大陆的初始形成、裂解紧密相关。受俯冲改造的中-新元古代的造山带岩石圈地幔拆沉是造成SWIR中段地幔不均一性的重要根源。在SWIR东段,46~52°E区域内的局部岩浆组成异常,推测具有大陆地壳物质混染的成因。而在Melville转换断层以东,洋脊形成时间最晚,玄武岩的地幔源区受到了富集组分的交代作用,其同位素组成与相邻的中印度洋中脊(CIR)和东南印度洋中脊(SEIR)地幔源区具有亲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印度洋 洋盆演化 洋中脊玄武岩 地球化学 洋脊-热点相互作用 地幔不均一性
下载PDF
羌南盆地地层特征与中特提斯洋盆的演化——以1∶25万兹格塘错幅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邹国庆 曹晓明 余忠珍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217-222,共6页
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班公错—怒江一线的中特提斯洋盆从早侏罗世至晚白垩世,经历了从板内裂谷—洋盆扩张—双向俯冲—碰撞闭合—整体造山的全部过程,构成一个完整的威尔逊旋回。作为"活动陆缘"的羌南盆地记载着中特提斯洋盆从形... 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班公错—怒江一线的中特提斯洋盆从早侏罗世至晚白垩世,经历了从板内裂谷—洋盆扩张—双向俯冲—碰撞闭合—整体造山的全部过程,构成一个完整的威尔逊旋回。作为"活动陆缘"的羌南盆地记载着中特提斯洋盆从形成—消亡的全部沉积历史:包括裂离阶段的陆相碎屑岩、洋盆扩张阶段的稳定型碳酸盐岩、板块俯冲阶段的活动型碎屑岩、火山岩、碰撞闭合阶段的前陆盆地和弧前盆地碎屑岩、碳酸盐岩及整体造山阶段的山间盆地陆相磨拉石建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南盆地 充填地层 中特提斯 洋盆演化
下载PDF
新疆博格达——哈尔里克山地区石炭纪火山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同阳 徐仕琪 +2 位作者 朱志新 刘鑫 陈川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5-124,共10页
对博格达—哈尔里克山地区不同地段石炭纪火山岩自然岩石组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火山岩组合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不同于大陆裂谷环境或伸展环境下的碱性双峰式火山岩构造组合。岩石地... 对博格达—哈尔里克山地区不同地段石炭纪火山岩自然岩石组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火山岩组合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不同于大陆裂谷环境或伸展环境下的碱性双峰式火山岩构造组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研究区火山岩大多数为钙碱系列,富Al高Ti,微弱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表现为火山弧环境。且认为研究区石炭纪火山活动可能与其南侧康古尔洋盆的演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格达-哈尔里克山 火山岩 岩石组合 洋盆演化
下载PDF
蛇绿混杂岩区1∶5万填图工作方法研究!--以云南省多条蛇绿混杂岩带的研究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静 刘桂春 +9 位作者 孙载波 胡绍斌 刘兵 刘军平 黄亮 朱勋早 包佳凤 曾文涛 周坤 段文婷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6,共16页
近几年来,笔者依托大面积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及新一轮《云南省区域地质志》(第二版,修编)工作,梳理了云南省内存在10条蛇绿混杂岩带,通过对比研究,获得了一系列全新的认识。蛇绿混杂岩代表了地质历史时期已经消失了的古大洋残迹。古... 近几年来,笔者依托大面积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及新一轮《云南省区域地质志》(第二版,修编)工作,梳理了云南省内存在10条蛇绿混杂岩带,通过对比研究,获得了一系列全新的认识。蛇绿混杂岩代表了地质历史时期已经消失了的古大洋残迹。古大洋受俯冲作用被压缩在板块之间,形成具有代表不同构造古地理单元、不同成因的岩石构造的异地堆垛体——蛇绿混杂岩,其具有地质记录不完备性的特点。按其形成的构造古地理环境,可将蛇绿混杂岩的组成物质划分为地幔岩、洋中脊侵入岩浆杂岩、洋盆及洋内弧火山-沉积建造、外来岩片等4大类岩石组合。本文依托云南省多条典型的蛇绿混杂岩带岩石组合特征,将蛇绿混杂岩的4大类岩石组合按照具体的物质组成、岩石成因细分为13类岩石成因组合。通过对洋盆由扩张成盆向俯冲消亡转化的演化历史研究,提出了洋盆扩张鼎盛时期的3条判别标志:①远洋沉积物的广泛分布,也是沉积速率最低的地史时期;②前弧玄武岩的首次出现;③亚速尔型洋岛玄武岩向夏威夷型洋岛玄武岩的转化。此外,本文认为洋盆扩张的鼎盛时期确定为蛇绿混杂岩形成的主要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混杂岩 洋盆演化历史 物质组成 填图工作方法 云南省
下载PDF
西昆仑及邻区早-中二叠世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守建 赵振明 +3 位作者 计文化 李荣社 刘荣利 查显锋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15-1032,共18页
通过大量野外观察、分析测试和综合研究,结合覆盖全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及其他前人工作成果,研究了西昆仑及邻区早-中二叠世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并探讨了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西昆仑及邻区早-中二叠世发育典型的沟弧盆系统,自... 通过大量野外观察、分析测试和综合研究,结合覆盖全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及其他前人工作成果,研究了西昆仑及邻区早-中二叠世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并探讨了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西昆仑及邻区早-中二叠世发育典型的沟弧盆系统,自北向南依次发育塔里木陆块、西昆北弧后裂谷盆地、西昆中岩浆弧、西昆南增生楔、玉龙塔格-巴颜喀拉洋盆及甜水海地块。陆相、海陆过渡相、滨浅海相、半深-深海相均有发育,岩相反映的纵向序列表现为海进-海退的旋回性变化,岩浆活动强烈,构造-古地理环境复杂。早-中二叠世是玉龙塔格-巴颜喀拉洋盆扩张最为剧烈且规模为最大时期,主体处于伸展构造背景。中二叠世晚期强烈的华力西构造运动使古板块间的相对运动加剧,玉龙塔格-巴颜喀拉洋盆大洋岩石圈板块向北强烈俯冲,西昆北弧后裂谷盆地形成。早-中二叠世为研究区地球动力学机制从强烈扩张到强烈汇聚的转折时期,加强其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的研究对建立该区地层序列、探讨其地质演化历史以及指导找矿工作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 早-中二叠世 构造-岩相特征 玉龙塔格-巴颜喀拉洋盆地质演化
下载PDF
Seismic sequence and depositional evolution of slope basins in mid-northern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7
作者 黎明碧 金翔龙 +4 位作者 李家彪 丁巍伟 方银霞 刘建华 唐勇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5期1113-1127,共15页
As one of the biggest marginal sea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marg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experienced continental rifting and seafloor spreading during the Cenozoic.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SCS is ... As one of the biggest marginal sea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marg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experienced continental rifting and seafloor spreading during the Cenozoic.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SCS is classified as a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However, its depositional and structural evolution remains controversial, especially in the deep slope area. The lack of data hinder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ntinental shelf and oceanic basin, and preven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 of the whole margin. The slope basins in the mid-northern margin of SCS developed in the Cenozoic; the sediments and basin infill recorded the geological history of the continental margin and the SCS spreading. Using multi-channel seismic dataset acquired in three survey cruises during 1987 to 2004, combined with the data of ODP Leg 184 core and industrial wells, we carried out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ic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of the Cenozoic in the middle-northern margin of SCS with seismic profiles and sedimentary facies. We interpreted the seismic reflection properties including continuity, amplitude, fi'equency, reflection terminals, and 15 sequence boundaries of the Cenozoic in the study area, and correlated the well data in geological age. 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changed from river and lake, shallow bay to open-deep sea, in correspondence to tectonic events of syn-rifting, early drifting, and late drifting stages of basin ev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sequence depositional evolution slope basins South China Sea
下载PDF
Geomagnetic polarity transitions recorded in the Miocene lavas of the Wuyu basin,Tibet
8
作者 TONG YaBo YANG ZhenYu +4 位作者 PAN YongXin ZHENG LianDi SUN ZhiMing PEI JunLing ZHUANG ZhongHa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561-570,共10页
Geomagnetic polarity transitions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phenomena in the study of the geomagnetic field evolution and the earth's deep interior dynamics. The Miocene postcollisional ultrapotassic-potassic rocks are ... Geomagnetic polarity transitions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phenomena in the study of the geomagnetic field evolution and the earth's deep interior dynamics. The Miocene postcollisional ultrapotassic-potassic rock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Lhasa Block of southern Tibet. Paleomagnetic studies on the Wuyu Formation indicated that these volcanic rocks recorded the C5Bn.2n-C5Bn.lr and C5ACr-C5ACn geomagnetic polarity transitions. The virtual geomagnetic poles (VGPs) of these two polarity transitions were located in the Atlantic and the central Pacific, respectively. Due to data scarcity, it remains unclear whether VGP paths of Miocene geomagnetic polarity transitions were longitudinal preference and/or 90° away from the sampiing 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an Plateau MIOCENE VOLCANICS PALEOMAGNETIC geomagnetic polarity transi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