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太平洋洋陆过渡带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1
作者 姜素华 张雯 +6 位作者 李三忠 汪刚 曹伟 索艳慧 陆蕾蕾 姜衍 赵斐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39-857,共19页
西北太平洋洋陆过渡带发育众多新生代盆地,盆地的起源、发生、发展受控于大陆边缘不同时期的构造过程。本文基于板块运动对盆地形成发展和演化的控制作用,分析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与洋、陆板块的相互作用,重新厘定了该区地壳的反演厚度和... 西北太平洋洋陆过渡带发育众多新生代盆地,盆地的起源、发生、发展受控于大陆边缘不同时期的构造过程。本文基于板块运动对盆地形成发展和演化的控制作用,分析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与洋、陆板块的相互作用,重新厘定了该区地壳的反演厚度和地热场特征,进一步证实洋陆过渡带盆地的地壳厚度从陆缘区到深海洋盆区具有递变减薄的规律,而地热值向洋盆区具有逐渐升高的特征,并发现盆地伸展强度与热流值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演化对洋陆过渡带沉积盆地的沉降及充填具有控制作用,沉降沉积中心由陆向海迁移导致烃源岩及油气具分带性,并受控于盆地的古地温及地温梯度。盆地类型和沉积充填厚度控制了油气的分布规律:陆内(陆缘)走滑?拉分盆地(渤海湾盆地和珠江口盆地等)油、气共生;陆缘走滑?伸展盆地(琼东南盆地等)和伸展?走滑盆地(莺歌海等盆地)以成气为主。日本已发现的油气主要围绕着日本岛弧分布,弧后盆地和弧前盆地均具有油气分布。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在高压低地温场的稳定带区域,无机CO2气藏的分布与深大断裂和岩浆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 洋陆过渡带 新生代盆地 构造演化 油气分布特征
下载PDF
华南洋陆过渡带构造演化:特提斯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过程与机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三忠 索艳慧 +15 位作者 周洁 王光增 李玺瑶 姜兆霞 刘金平 刘丽军 刘永江 占华旺 姜素华 程昊皞 王鹏程 朱俊江 戴黎明 董昊 刘琳 郭晓玉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83-704,共22页
南海北部陆缘位于大华南地块洋陆过渡带南段的关键核心段落,曾处于特提斯洋构造域与(古)太平洋构造域交接地带,是印度洋构造动力系统与太平洋构造动力系统波及的共同地区。然而,以往研究和勘探程度较低,特提斯构造域与太平洋构造域交接... 南海北部陆缘位于大华南地块洋陆过渡带南段的关键核心段落,曾处于特提斯洋构造域与(古)太平洋构造域交接地带,是印度洋构造动力系统与太平洋构造动力系统波及的共同地区。然而,以往研究和勘探程度较低,特提斯构造域与太平洋构造域交接转换区域的大地构造背景、过程、机制始终不够明确。基于南海北部陆缘地震剖面,不仅关注该区新生代盆地结构构造,以服务该区油气精准勘探,并且试图以此解剖、揭示该区中生代基底结构特征,进而探索新生代南海海盆打开、扩张、停滞到消亡过程的前生今世。对珠江口盆地地震剖面解析和华南陆缘野外构造研究表明:华南地块洋陆过渡带先后经历了中生代印支期碰撞造山、燕山早期增生造山、燕山晚期压扭造山三个过程;随后进入新生代,又经历了早期北东东—南西西走向正断层主控下的弥散性裂解成盆、中期北东—北北东走向张扭断裂主控下的右行走滑拉分成盆、晚期北西—北西西向张扭断裂主控下的左行走滑拉分成盆三期伸展构造叠加。总体上,该区特提斯洋构造体系向太平洋构造体系的转换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古特提斯洋构造体系向新特提斯洋构造体系转换、新特提斯洋构造体系向古太平洋构造体系转换、新特提斯洋构造体系向太平洋构造体系转换及古太平洋构造体系向太平洋构造体系的转换。东亚洋陆过渡带的构造转换折射出地球深浅部动力系统驱动“东亚大汇聚”的长期机制,即东南亚环形俯冲驱动体系、太平洋LLSVP和非洲LLSVP的深部动力系统(统称为海底“三极”)的重要性,其中,东南亚环形俯冲驱动体系是地球板块运动的重要动力引擎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陆过渡带 古特提斯 新特提斯 古太平 太平 造山 伸展
下载PDF
东北亚中生代洋陆过渡带的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14
3
作者 邵济安 唐克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147-3154,共8页
从中生代起,亚洲大陆作为一个统一的大陆岩石圈板块,开始了大陆边缘的组建和改造。本文采用构造地层-地体观点,依据生物地层学和碰撞造山带的不同特征,将东北亚洋陆过渡带从西到东分成了7个带:(1)受郯庐断裂系改造的华北克拉通东缘带;(2... 从中生代起,亚洲大陆作为一个统一的大陆岩石圈板块,开始了大陆边缘的组建和改造。本文采用构造地层-地体观点,依据生物地层学和碰撞造山带的不同特征,将东北亚洋陆过渡带从西到东分成了7个带:(1)受郯庐断裂系改造的华北克拉通东缘带;(2)以近陆缘物质为主的增生带I;(3)以异源混杂堆积为主的增生带II;(4)新西伯利亚-楚科奇-阿拉斯加陆缘增生带III;(5)陆缘火山-深成岩带;(6)科里亚克增生带IV;(7)堪察加-萨哈林-东北日本增生带V。其中自早白垩世末至古新世初形成的楚科奇海-东锡霍特阿林的火山-深成岩带作为太平洋板块开始正向俯冲并导致弧岩浆活动的重要标志。此前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末,在转换大陆边缘活动背景下,大量低纬度的外来地体以左旋平移断裂作用向北迁移并斜拼贴在陆缘。时空格局的分带性和阶段性清晰地展示了东北亚大陆边缘洋陆演化的关系。作者基于上述研究,并结合其他学科近期研究成果,对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作用与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认为中国东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大规模岩浆活动的高峰期正值东北亚洋陆过渡带转换大陆边缘活动和地体拼贴增生的阶段。然而太平洋板块正向俯冲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此时我国东部的大规模岩浆活动业已结束。因此难以将中国东部的岩浆活动与太平洋板块的正向俯冲作用相联系。以年轻陆壳组成的大兴安岭为例,作者提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不同深度的两种地质作用同时控制着中国东部岩浆活动的源区特征和侵位的空间:即深部软流圈底辟上涌与中-上部地壳受到的洋陆之间的剪切走滑作用形成的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 中生代 洋陆过渡带 转换大边缘 正向俯冲
下载PDF
西太平洋-北印度洋及其洋陆过渡带:古今演变与论争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国伟 李三忠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7,共17页
西太平洋-北印度洋及其洋陆过渡带是国家发展战略"一带一路"的海洋丝绸之路核心区,从地球科学的视野,科学地深度思考认知"一带一路"相关的地学基本问题,尤其相关两洋及其洋陆过渡带的地质与海洋的科学基本问题及其... 西太平洋-北印度洋及其洋陆过渡带是国家发展战略"一带一路"的海洋丝绸之路核心区,从地球科学的视野,科学地深度思考认知"一带一路"相关的地学基本问题,尤其相关两洋及其洋陆过渡带的地质与海洋的科学基本问题及其自然生态环境、灾害、资源能源状态、潜力、发展趋势,是当前地球科学界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的重要任务。因此,本文主要就西太平洋和北印度洋及其洋陆过渡带的相关固体海底科学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讨论:1、现代有关两洋突出的大洋地质问题。从两洋及其洋陆过渡带研究现状与发展需求思考,主要包括,(1)两洋及其中板块的起源、起始与生消演化问题,主要有,(1)初始三角型太平洋域板块起源、过程,包含Galapagos和西Shatsky等微板块差异成因等;(2)古今太平洋域的诸板块对东亚大陆作用时空演化过程和现今状态与趋势;(3)印度洋起始、演化与超大陆裂聚问题。(2)洋中脊研究最新进展与问题:(1)洋中脊-热点相互作用和洋中脊增生方式问题,如何思考洋中脊0 Ma处的千万年垂向增生行为与百万年侧向扩张关系问题;(2)弧后盆地扩张与正常大洋洋中脊的成因机制差异;(3)印度洋超慢速和太平洋快速扩张与差异扩张的根本动因,是否有主动与被动扩张之分,及其关于洋中脊推力问题等;(4)洋中脊跃迁死亡:洋内板块重建、洋中脊终止活动和空间跃迁的原因;(5)洋中脊-地幔柱相互作用。(3)洋内俯冲和洋内构造问题:(1)洋内俯冲带起因与洋内弧、洋中脊俯冲与陆缘板片窗、转换断层与转换型大陆边缘;(2)大火成岩省与海山链、洋底高原等。(4)印度洋海洋核杂岩与洋壳流变学问题等。(5)大洋板块驱动力问题研究进展,包括地幔对流、负浮力、海沟吸引力、洋中脊推力等新的评述讨论。2、两洋的洋陆过渡带问题。包含:(1)陆缘基底属性:冲绳海槽、鄂霍茨克海、新西兰东侧海底地壳是陆壳还是洋壳及洋内微小陆块的成因和来源;(2)洋陆过渡带的洋陆交接转换与耦合过程如何:西太平洋海山链记录的洋内重大转折事件与大陆边缘重大事件对比、洋陆转换带与地幔剥露、弧后盆地转换断层成因、转换型陆缘的形成与消减等问题。(3)西太平洋与东亚大陆的洋陆过渡带有无巨大平移转换断裂作用,其时空、规模如何,意义何在。(4)两洋交接转换与洋陆过渡带深浅部关联,即欧亚、太平洋和印度-澳大利亚三大板块汇聚,及其从深层地幔、岩石圈到地壳与地表系统效应问题,及在此背景下两洋的洋陆过渡带相关问题。3、古今太平洋板块与特提斯带、欧亚大陆板块、印度洋域板块关系,尤其现今它们的关系及其发展动态趋势。最后对"两洋一带"有关海洋地质、洋陆过渡带与深部地质作了瞻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陆过渡带 交接转换 底动力学 一路 印度 西太平
下载PDF
东海洋陆过渡带中—新生代构造变形及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传胜 杨长清 +3 位作者 杨艳秋 孙晶 颜中辉 王建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84,共14页
洋陆过渡带为大陆与大洋相互作用的重要地区,是研究大洋与大陆地球演化过程、动力学机制的关键,西太平洋及邻区是全球范围内开展洋陆过渡带研究的最理想实验室。东海陆架盆地及邻区整体位于华南陆块东部,中、新生代以来遭受了多期复杂... 洋陆过渡带为大陆与大洋相互作用的重要地区,是研究大洋与大陆地球演化过程、动力学机制的关键,西太平洋及邻区是全球范围内开展洋陆过渡带研究的最理想实验室。东海陆架盆地及邻区整体位于华南陆块东部,中、新生代以来遭受了多期复杂的板块碰撞、俯冲、弧后拉张等影响,完整保留了该时期的构造变形,记录了丰富的洋陆过渡带地质信息。基于近10年来获取的陆域实测资料、海区地球物理数据,综合前人中、新生界研究成果,运用海-陆对比等方法,以东海陆架盆地南部及邻域为研究区,梳理了毗邻陆域中、新生界构造变形,识别出4大区域不整合面、划分了4大主要构造层,总结了区内6个构造岩浆期发育及5大区域断裂展布。同时,重新梳理了海域中、新生界地层格架,细化出5类构造样式与12种构造组合,分析了断裂、火成岩,其中断裂主要沿NE−NNE、NW向展布,兼有少量沿EW向发育的小规模断裂,岩浆岩多期次活动,主要为燕山期与喜山期。结合数值模拟,认为慢速拉伸模式较为符合研究区中生代构造环境,板片俯冲造成的局部含水地幔熔融可能为区内岩浆岩的主要成因,详细划分了区内构造演化与盆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生界 构造变形 动力学机制 东海架盆地 洋陆过渡带
下载PDF
根据深反射地震资料识别南海北部洋陆过渡带 被引量:2
6
作者 朴青峰 张宝金 +2 位作者 张如伟 耿明会 钟广法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546-2559,共14页
洋陆过渡带是被动大陆边缘的重要特征,对于理解大陆岩石圈破裂,随后的海底扩张及被动大陆边缘的形成与演化至关重要.前人通过重磁、地震等地球物理资料对南海北部洋陆过渡带进行过一些研究,但不同学者利用不同资料所确定的洋陆过渡带位... 洋陆过渡带是被动大陆边缘的重要特征,对于理解大陆岩石圈破裂,随后的海底扩张及被动大陆边缘的形成与演化至关重要.前人通过重磁、地震等地球物理资料对南海北部洋陆过渡带进行过一些研究,但不同学者利用不同资料所确定的洋陆过渡带位置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基于高品质深反射地震剖面对南海北部洋陆过渡带进行重新解释,根据莫霍面快速抬升、地壳急剧减薄特征确定洋陆过渡带的分布范围.结果表明,南海北部洋陆过渡带位于大陆边缘减薄陆壳与正常洋壳之间,是受岩浆活动改造了的厚度急剧减薄的地壳,洋陆过渡带地壳深部发生岩浆侵入.减薄陆壳莫霍面平均埋深为21.9 km,地壳平均厚度约20.2 km;正常洋壳莫霍面平均埋深为12.0 km,地壳平均厚度为8.1 km,洋陆过渡带莫霍面埋深和地壳厚度急剧变化,其宽度大致介于46~99 km之间.南海北部磁异常条带和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分布,验证了本文确定的洋陆过渡带范围的合理性.综合分析认为,南海北部洋陆过渡带的特征介于典型火山型与非火山型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陆过渡带 深部反射地震 莫霍面 地壳厚度 被动大边缘 南海
下载PDF
西太平洋中生代板块俯冲过程与东亚洋陆过渡带构造-岩浆响应 被引量:68
7
作者 李三忠 索艳慧 +11 位作者 李玺瑶 王永明 曹现志 王鹏程 郭玲莉 于胜尧 兰浩圆 李少俊 赵淑娟 周在征 张臻 张国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550-1593,共44页
中生代期间,华北与华南地块受西太平洋的板块俯冲过程、东亚大陆边缘深浅部过程的影响,其构造、岩浆、成矿、地貌演化趋势表现出一些共性,但也存在显著差异,其动力机制一般认为由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所致,但是它们是如何关联的,长期未得到... 中生代期间,华北与华南地块受西太平洋的板块俯冲过程、东亚大陆边缘深浅部过程的影响,其构造、岩浆、成矿、地貌演化趋势表现出一些共性,但也存在显著差异,其动力机制一般认为由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所致,但是它们是如何关联的,长期未得到解决,是地质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存在巨大争论.本文系统评述了近十年来已有东亚大陆边缘的构造变形分析、岩浆岩年代学、层析成像等多学科成就,简要探讨了前燕山期的中国陆块的最终聚合、统一陆缘的形成,随后主要侧重综述侏罗纪、白垩纪东亚洋陆过渡带燕山期地质过程的新认识.本文将浅部构造变形规律、岩浆岩年龄分带和迁移、地形巨大反转,与深部过程紧密结合,提出: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总体受深部岩石圈早幕向西的分层回卷拆沉、减薄制约,导致早期构造、岩浆作用伴随西迁,中幕多向拆沉,晚幕拆沉向东回撤;同时,北部鄂霍茨克洋闭合与南部班公湖-怒江俯冲系统的同期联合作用使得东亚洋陆过渡带总体处于挤压背景下,且深部上涌的软流圈不断向东跃迁,带动岩石圈不断向东、幕式、交替性伸展和挤压.华南深部早期则经历了向西平板俯冲,导致变形和岩浆作用西迁;后期发生两幕拆沉,导致构造-岩浆作用向东跃迁.总之,华北与华南构造-岩浆差异的内因是深部过程,外因是东亚大汇聚的差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陆过渡带 古太平板块 东亚 燕山期 边缘 俯冲后撤
原文传递
西太平洋俯冲带的研究及其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90
8
作者 臧绍先 宁杰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88-202,共15页
讨论了西太平洋俯冲带的分布及特征、西太平洋Wadati-Benioff带的形态及俯冲带上的应力状态及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总结了地震层析成像结果;计算了俯冲板块在地幔中引起的P波速度异常,... 讨论了西太平洋俯冲带的分布及特征、西太平洋Wadati-Benioff带的形态及俯冲带上的应力状态及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总结了地震层析成像结果;计算了俯冲板块在地幔中引起的P波速度异常,提出了俯冲板块与660km间断面相互作用的4种可能;研究了俯冲板块物理性质的变化、俯冲板块产生的负浮力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需要开展俯冲带对东亚大陆构造运动和演化的影响、俯冲带相互关系及演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 俯冲 地球动力学 -过渡
下载PDF
南海东北陆缘过渡性地壳的地震成像 被引量:1
9
作者 Tan K.Wang Chao-Shing Lee 薛彬 《世界地震译丛》 2008年第3期12-27,共16页
根据2001年8月台湾和中国大陆合作开展的深部地震调查,给出了横跨南海(SCS)东北部被动大陆缘的地壳构造。将一条NW-SE向剖面上的48道地震反射数据和11台海底地震仪的反射和折射的垂直分量数据整合在一起,依次得到了沉积层上部(1.6~2.4km... 根据2001年8月台湾和中国大陆合作开展的深部地震调查,给出了横跨南海(SCS)东北部被动大陆缘的地壳构造。将一条NW-SE向剖面上的48道地震反射数据和11台海底地震仪的反射和折射的垂直分量数据整合在一起,依次得到了沉积层上部(1.6~2.4km/s)、下部(2.5~2.9km/s)、压实层(3~4.5km/s)以及结晶地壳上部(4.5~5.5km/s)、中部(5.5~6.5km/s)和下部(6.5~7.5km/s)的成像。速度模型表明,压实沉积物的厚度(0.5~3km)和基底变化很大,这是由于南海海底扩张以后的岩浆入侵和火成岩活动导致的。更进一步从模型中识别出,在南海东北部边缘下陆坡之下的洋陆过渡带(OCT)的上/中地壳(7~10km厚)存在一些火山和火成岩,下地壳下面存在高速层(0~5km厚)。还得到了南海东北部陆缘洋陆过渡带的西北为薄陆壳、东南为厚洋壳的影像。但是这些过渡性地壳不能归类为洋陆过渡带,这是由于它们的地壳厚度、有限的火山、岩浆体和高速层所决定的。紧邻重力低区和从台西南海盆延伸而来的沉陷带的陆壳拉伸可能是欧亚板块向马尼拉海沟下插的结果,而厚洋壳的形成则是由于南海海底扩张之后洋壳中过度的火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层(HVL) 岩浆上涌 海底地震仪 洋陆过渡带 被动张裂 海底扩张
下载PDF
太平洋板块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板块重建 被引量:51
10
作者 李三忠 曹现志 +12 位作者 王光增 刘博 李玺瑶 索艳慧 姜兆霞 郭玲莉 周洁 王鹏程 朱俊江 汪刚 赵淑娟 刘永江 张国伟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9年第5期642-677,共36页
太平洋板块是一个中生代以来形成的地球上最大的大洋板块,但其起源机制、结构构造、构造演化等始终不清楚。太平洋板块内部的复杂性更是未受到重视,其内部的大火成岩省、海山链、微洋块、微陆块及其下部更深层地幔的微幔块都非常发育,... 太平洋板块是一个中生代以来形成的地球上最大的大洋板块,但其起源机制、结构构造、构造演化等始终不清楚。太平洋板块内部的复杂性更是未受到重视,其内部的大火成岩省、海山链、微洋块、微陆块及其下部更深层地幔的微幔块都非常发育,这些复杂板内或板下构造代表的地球动力学含义亟待解决。文章基于最新的板块重建结果,试图分析其运动学过程,揭示太平洋板块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表明,太平洋板块起源于RRR三节点,但不是一个纯粹的完整大洋板块,其增生演化过程经历了非威尔逊旋回模式,其板缘经历了一些外来微陆块或微洋块的并入,其内部也因各种原因出现了一些新生微洋块,总体表现为一个碎片化的镶嵌式板内格局。太平洋板块记录了与邻区板块相互作用的重要构造事件,大约55Ma左右开始俯冲到东亚陆缘,导致东亚陆缘短暂的北西—南东向伸展,随后受印度—欧亚碰撞动力系统和太平洋俯冲动力系统联合控制,总体处于右行右阶的拉分背景,形成了一系列盆地群,俯冲后撤等逐渐形成了双俯冲系统。太平洋板块还记录了深浅部耦合过程,下地幔中的太平洋LLSVP通过遥相关对上部岩石圈微板块、大火成岩省分布具有决定性作用;火山链或热点揭示板块运动同时,也反映深浅部物质交换过程,海山群也揭示太平洋板块之下软流圈并非单一对流胞,其对流格局的多样性尚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板块 地幔柱 微板块 洋陆过渡带 多圈层相互作用 底动力学 中-新生代
下载PDF
南海北部阳江-一统暗沙断裂带与新近纪岩浆活动 被引量:15
11
作者 蔡国富 张向涛 +7 位作者 彭光荣 吴静 柳保军 白海军 李振升 马晓楠 李三忠 索艳慧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0-52,共13页
阳江-一统暗沙断裂带是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极其重要的中-新生代构造带和转换带。基于钻井资料和大范围、高密度的二维、三维地震资料,本文初步揭示阳江-一统暗沙断裂带走向为NW-NWW向、宽约30km,沿着断裂走向从陆架至洋陆边界断裂带可... 阳江-一统暗沙断裂带是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极其重要的中-新生代构造带和转换带。基于钻井资料和大范围、高密度的二维、三维地震资料,本文初步揭示阳江-一统暗沙断裂带走向为NW-NWW向、宽约30km,沿着断裂走向从陆架至洋陆边界断裂带可分为北-中-南三段,断裂在新生代选择性活化,具有多重走滑断裂叠合和基底岩浆底辟强烈等特点,表明其在新生代构造调节作用中发展成一个活动断裂带。通过对断裂带及其围区新近纪岩浆活动的系统解析,首次揭示了新近纪岩浆沿该深大断裂在大陆架-深水大陆坡均有强烈活动,具有沿断裂带走向呈带状分布、南早北晚和多期次幕式迁移等特征。新近纪岩浆活动开始于23.0 Ma,在断裂带南段的云开低凸起及邻区形成强烈的基底岩浆底辟。岩浆喷发作用集中在21.1~19.1 Ma、18.5 Ma、15.5~13.5 Ma和8~6 Ma等4个时期。在21.1~19.1 Ma期间,岩浆活动迁移到中段的开平东洼和神狐隆起东缘之间,出现了强烈的火山裂隙式喷发。18.5 Ma以来,断裂带南段-中段火山喷发作用基本停止,岩浆活动向北迁移到北段的阳江东凹一带,具有中心式溢流相喷发叠合裂隙式火山喷发的特征。推测阳江-一统暗沙断裂带新近纪的岩浆来源于南海北部地幔上涌区的下地壳高速体减压熔融,而断裂带上岩浆活动表现出的时空不均一性和幕式迁移性,可能与地幔上涌区向海倾斜特性及断裂带分段差异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阳江-一统暗沙断裂 岩浆活动 地幔上涌 新近纪 洋陆过渡带
下载PDF
巽他大陆及其邻区的地壳结构及其构造意义:来自远震接收函数的约束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铭业 陈凌 +2 位作者 王旭 韦生吉 王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364-4377,共14页
巽他大陆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俯冲汇聚区域,其地壳结构特征是揭示洋陆过渡带演化及物质能量交换机制的重要依据.本文对巽他大陆及其周缘19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的远震波形进行P波接收函数分析和H-κ叠加处理,... 巽他大陆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俯冲汇聚区域,其地壳结构特征是揭示洋陆过渡带演化及物质能量交换机制的重要依据.本文对巽他大陆及其周缘19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的远震波形进行P波接收函数分析和H-κ叠加处理,获取了每个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和平均地壳波速比信息.为了减少参数的主观选择对结果带来的不确定性,研究采用了多种参数组合、综合约束策略.将本文结果与前人146个宽频带台站接收函数的研究结果进行整合,我们获得了巽他大陆地区地壳厚度和平均地壳波速比分布,并统计分析了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巽他大陆地壳总体较薄,平均地壳厚度约为32 km,远低于全球造山带平均值,而与全球拉张型地壳平均厚度较为接近,可能反映研究区地壳整体处于拉张应力状态;而呵叻高原盆地地区地壳相对较厚,平均约38 km,与周缘地区明显不同.火山弧地区平均地壳波速比普遍大于1.81,甚至达1.87以上,并且壳内广泛分布低速层,可能受到了火山弧地区熔融物质的影响;非火山弧地区平均地壳波速比则普遍小于1.76,反映地壳组分以长英质成分为主;局部地区高于1.81,甚至高达1.99,表明地壳以铁镁质成分为主或存在部分熔融,可能与铁镁质岩浆底侵作用或地幔热物质上涌有关.中南半岛中西部、婆罗洲西北部和马来半岛中部莫霍面Ps转换波和多次波不明显而且具有多峰特征,可能表明该区域经历了复杂的壳幔相互作用.巽他大陆地区地壳厚度和平均地壳波速比总体无明显相关性,说明上地壳和下地壳结构和成分横向变化复杂;但中南半岛内部呵叻高原附近和东南部火山区两者均呈负相关性,与周围地区明显不同.综合区域构造背景和其他多种地球物理观测,推测稳定的呵叻高原盆地阻挡了印支地块的侧向挤出,处于挤压应力环境并发生上地壳增厚;而东南部火山区则处于拉张应力环境并存在基性岩浆底侵,可能与地幔物质上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巽他大 接收函数 地壳厚度 地壳波速比 洋陆过渡带
下载PDF
大陆坡脚确定原则与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方银霞 李家彪 +2 位作者 尹洁 刘为勇 唐勇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共9页
大陆坡脚是大陆边缘的一个重要地形特征,是沿海国扩展其大陆架权利和划定其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基础,也是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审议沿海国划界案时特别关注的重要技术参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大陆架制度的制定源于典型的... 大陆坡脚是大陆边缘的一个重要地形特征,是沿海国扩展其大陆架权利和划定其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基础,也是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审议沿海国划界案时特别关注的重要技术参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大陆架制度的制定源于典型的被动大陆边缘。但由于全球大陆边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别是后期构造活动、沉积作用对大陆边缘的改造与影响,海底地形地貌异常复杂多变,导致大陆坡脚的识别非常困难。加上各沿海国为获得最大范围的外大陆架,对大陆坡脚的相关规定进行有利于自己的解释,使得大陆坡脚的确定成了外大陆架划界中一个颇具争议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科学和技术准则》对大陆坡脚的规定,结合不同类型大陆边缘的地质特征和各沿海国划界实践,对陆坡基部区的确定、坡度变化最大之点的选取以及相反证明规则的适用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脚 坡基部区 相反证明 洋陆过渡带 外大 划界案
下载PDF
南海北部洋-陆过渡带深部结构与岩石圈破裂过程
14
作者 彭希 李春峰 +6 位作者 宋陶然 宛晓莉 侯文爱 温永林 李亚清 刘宇涛 唐福贵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245-4255,共11页
洋-陆过渡带是理解大陆岩石圈破裂和海底初始扩张的关键位置,但是在南海北部地区仍然存在关于相关地质过程的诸多疑问.通过近年开展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航次以及深部地质地球物理探测,取得以下4个方面的认识.(1)南海北部的洋-陆边界一般... 洋-陆过渡带是理解大陆岩石圈破裂和海底初始扩张的关键位置,但是在南海北部地区仍然存在关于相关地质过程的诸多疑问.通过近年开展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航次以及深部地质地球物理探测,取得以下4个方面的认识.(1)南海北部的洋-陆边界一般与自由空间重力异常的正-负值过渡位置对应,而更加准确地限定需要结合反射、折射地震资料.稳定大洋岩石圈生成与大陆岩石圈最终破裂之间的洋-陆过渡边界的位置比以往认为的还应往深海盆方向移动.(2)洋-陆过渡带代表了远端带构造作用减弱和岩浆作用逐渐增强的区域.陆坡地壳发育扩张后岩浆底侵、洋-陆过渡带发育同破裂期岩浆喷出结构和侵入反射体.(3)在中生代的古俯冲带弧前区域,新生代的断裂沿着早期的构造开始活动,岩石圈多处发生强烈的共轭韧性剪切作用.随着大陆岩石圈的进一步拉伸减薄,部分靠陆一侧的裂谷中心停止张裂,成为夭折裂谷,以台西南盆地南部凹陷、白云凹陷、西沙海槽为代表,而南海陆缘异常伸展和最终破裂的地方集中在南侧裂谷中心.夭折裂谷下亦发现地幔蛇纹石化,进一步反映了较弱的同破裂岩浆活动.(4)南海初始洋壳的增生沿着大陆边缘走向具有显著的变化,南海东北部洋-陆过渡带下伏地幔明显抬升和部分蛇纹石化,地震纵、横波速度以及折射波衰减特征都支持此观点,反映南海东北部是一个贫岩浆型大陆边缘.未来,南海北部洋-陆过渡带有望成为南海“莫霍钻”的理想备选钻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过渡 深部结构 破裂 海底扩张 地震探测 构造地质
原文传递
南海西南次海盆的地热流特征与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徐行 姚永坚 +1 位作者 彭登 姚伯初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915-2925,共11页
为系统地了解南海西南次海盆的地热流特征,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及邻域地热流数据的补充采集、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获得了87个有效的地热流数据、一批热导率和生热率的地热参数资料,地热流测点在空间上覆盖了整个区域.研究区的地热流数据分... 为系统地了解南海西南次海盆的地热流特征,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及邻域地热流数据的补充采集、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获得了87个有效的地热流数据、一批热导率和生热率的地热参数资料,地热流测点在空间上覆盖了整个区域.研究区的地热流数据分布结果表明,西南次海盆热流密度的平均值为98.1±14.8mW·m^(-2),洋陆过渡带为103.6±19.4mW·m^(-2),南沙岛礁区和西部陆缘分别为79.0±15.5mW·m^(-2)和78.3±15.6mW·m^(-2).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热导率的平均值0.86±0.06 W·mK^(-1),生热率的平均值1.11±0.17μW·m^(-3),海底温度的平均值为2.43±0.01℃.综合海底地形地貌、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认为研究区的热流特征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表现为:(1)洋盆区测点的热流密度平均值高于两侧陆缘;(2)东南缘洋陆过渡带上测点的地热流密度值高于邻近海盆和南沙岛礁区的测点,而西北缘这种特征不明显;(3)西北翼的热流密度值总体比东南翼高;(4)沿着古扩张中心方向,西南次海盆热流值具有自东北向西南端方向逐步增大的趋势,表明海盆区同时存在着洋中脊与大陆裂谷两种不同的热状态,西南段裂谷热流值比东北段洋中脊高.对西南次海盆沉积物的热导率和生热率值参数的测量及数据空间分析可见,这两种热参数的空间分布无明显规律性,可能与海盆形成之后复杂的沉积环境相关.根据热流-洋壳年龄之间的关系,在西南次海盆东北段26个测站数据中,发现靠近古扩张中心的数据与理论值呈负偏移,而远离古扩张中心的数据呈正偏移,此现象是海盆内地热流数据受不同类型的地下流体影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流 岩石热物性参数 西南次海盆 洋陆过渡带
下载PDF
南极洲东部普里兹湾海域重磁场特征及地壳结构 被引量:7
16
作者 董崇志 丁巍伟 +2 位作者 李家彪 方银霞 程子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346-3360,共15页
普里兹湾位于南极洲东部大陆边缘,其深部地壳结构特征对认识白垩纪冈瓦纳古陆裂解和新生代大陆边缘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重磁、多道反射地震、声纳浮标折射地震和ODP钻井数据对普里兹湾海域的深部地壳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 普里兹湾位于南极洲东部大陆边缘,其深部地壳结构特征对认识白垩纪冈瓦纳古陆裂解和新生代大陆边缘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重磁、多道反射地震、声纳浮标折射地震和ODP钻井数据对普里兹湾海域的深部地壳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普里兹凹陷表现为典型的盆地负重力异常特征,其沉积基底较深,而在四夫人浅滩为高幅重力正异常,其沉积基底普遍抬升.在大陆架中部存在SW-NE向条带状基底的抬升,且呈朝NE向逐渐变深的趋势.在中大陆架外侧,均衡残余重力异常呈V字形负异常条带状分布,其两翼分别与四夫人浅滩和弗拉姆浅滩外的大陆坡相连.该异常带在大陆架中部向陆的偏移可能是由于古大陆架边缘的地形影响,推测其与普里兹冲积扇同属于洋陆过渡带向陆的部分,在重力模拟剖面表现为地壳向海逐渐减薄.普里兹冲积扇的地壳厚度较薄,平均为6km,最薄处可达4.6km,并且根据洋陆过渡带向海端的位置,推测可能属于接近洋壳厚度的过渡壳.重力异常分区的走向与兰伯特地堑在普里兹湾的构造走向基本一致,可能主要反映了二叠纪—三叠纪超级地幔柱对普里兹湾的裂谷作用的影响.该区域的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和均衡残余异常均表现为超过100×10-5 m/s2的高幅正异常特征,可能由位于大陆架边缘的巨厚沉积体负载在高强度岩石圈之上的区域挠曲均衡作用所导致,可能与该区域第二期裂谷期之后的沉积间断以及快速进积加厚的演化过程有关.普里兹湾磁力异常的走向与重力异常明显不同,大致可分为东北高幅正异常区和西南低幅异常区.重磁异常在走向上的差异反映高磁异常主要来源于岩浆作用形成的铁镁质火成岩的影响,并且岩浆作用的时代不同于基底隆升的时代,而可能形成于前寒武纪或者南极洲和印度板块裂谷期间(白垩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里兹湾 重力模拟 洋陆过渡带 有效弹性厚度
下载PDF
南海西南次海盆NH973-1测线地震解释 被引量:10
17
作者 赵长煜 宋海斌 +2 位作者 李家彪 宋洋 田丽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258-3268,共11页
针对973项目"南海大陆边缘动力学与油气资源潜力"2009年新采集的多道地震剖面NH973 1测线进行了研究分析,获得以下初步认识:(1)西南次海盆深海平原南端下伏巨厚沉积体,表明陆坡坡脚不是洋陆边界的位置,深海平原南端为陆壳分布... 针对973项目"南海大陆边缘动力学与油气资源潜力"2009年新采集的多道地震剖面NH973 1测线进行了研究分析,获得以下初步认识:(1)西南次海盆深海平原南端下伏巨厚沉积体,表明陆坡坡脚不是洋陆边界的位置,深海平原南端为陆壳分布区,也可解释为洋陆过渡带.这种情况在南海的洋陆边界确定过程中应加以考虑.(2)西南次海盆洋壳基底存在两种类型,反映了不同海底扩张阶段岩浆活动与变形的强弱不同,与扩张速率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西南次海盆 洋陆过渡带 地震解释 沉积构造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边界断层三维几何学与运动学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志业 何登发 +2 位作者 李智 聂国权 何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296-4307,共12页
神开断层位于开平凹陷北部,是发育在南海被动大陆边缘洋陆过渡带的大型伸展拆离边界断层.本文以高精度2/3D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为基础,首次对神开断层的三维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进行剖析.根据断距变化,结合走向、倾向、倾角特征,将神开断... 神开断层位于开平凹陷北部,是发育在南海被动大陆边缘洋陆过渡带的大型伸展拆离边界断层.本文以高精度2/3D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为基础,首次对神开断层的三维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进行剖析.根据断距变化,结合走向、倾向、倾角特征,将神开断层分为西南、中、东北三段;空间上认为神开断层断面是由多个等倾角区组成的复杂曲面,重建其几何学形态模型,通过5个垂向轴面和3个横向轴面将神开断层断面分为20个区.以正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为指导,对神开断层运动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平衡剖面对比,认为断层西南段、东北段在始新世早期开始发育,中段在始新世中晚期发育并与西南段和东北段连锁形成一条断层;断层旋转程度自西南向东北变弱;断层西南段反转强度最大,中段次之,东北段无反转.神开断层西南段为"反犁式"形态;中段为"座椅式"形态,与大洋核杂岩伴生;东北段为"犁式"形态.断层下盘的波瓦状构造为古老的拆离断层面,与神开断层一起构成拆离断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开断层 三维几何学 运动学 珠江口盆地 开平凹陷 洋陆过渡带
下载PDF
中亚造山带南缘蛇绿岩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19
作者 敖松坚 肖文交 +6 位作者 韩春明 毛启贵 万博 张继恩 张志勇 宋东方 谭肖博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107-3126,共20页
蛇绿岩与产于增生楔中的蛇绿岩碎片记录了大洋岩石圈形成、俯冲、消亡等造山作用的全过程信息;是解剖造山带与探讨造山作用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重点阐述蛇绿岩的继承性构造(形成于大洋岩石圈形成阶段:洋‒陆过渡带型(oceancontinental tr... 蛇绿岩与产于增生楔中的蛇绿岩碎片记录了大洋岩石圈形成、俯冲、消亡等造山作用的全过程信息;是解剖造山带与探讨造山作用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重点阐述蛇绿岩的继承性构造(形成于大洋岩石圈形成阶段:洋‒陆过渡带型(oceancontinental transition,简称OCT)、洋中脊型(快速扩张脊的Penrose型与慢速扩张的洋底核杂岩型)、supra-subduction-zone(SSZ)型三个基本端元)与造山就位构造(构造就位于造山带阶段:仰冲就位与俯冲刮铲)的特征、区别及其地质意义.强调蛇绿岩形成的“生而不同”与构造就位的“死也有别”;讨论了蛇绿岩两阶段的特征、时代的大地构造配置,呼吁关注蛇绿岩构造就位阶段俯冲流体的叠加作用,其可能导致最终就位在造山带中的蛇绿岩大部分都具有SSZ型特征.最后,结合中亚造山带南部主要蛇绿岩的特征,对未来中亚造山带蛇绿岩研究提出一些思考与展望;指出未来研究应注重对有限洋盆或小洋盆的厘定,关注OCT成因蛇绿岩的识别与研究,重视山弯构造与走滑断裂对蛇绿岩带现今产出的控制与改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造山 蛇绿岩 变质底板 底核杂岩 洋陆过渡带 岩石学
原文传递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伸展拆离断层系及构造演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纪沫 杨海长 +3 位作者 曾清波 赵钊 王龙颖 孙钰皓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06-1514,共9页
白云凹陷是南海北部深水区已证实的地质条件最优越的富生烃凹陷,但前人对白云凹陷的研究在构造、沉积和成因机制上存在争议。近年来采集的高品质地震资料有效提高了白云凹陷地震反射界面识别、结构特征、沉积充填和构造演化研究的可靠... 白云凹陷是南海北部深水区已证实的地质条件最优越的富生烃凹陷,但前人对白云凹陷的研究在构造、沉积和成因机制上存在争议。近年来采集的高品质地震资料有效提高了白云凹陷地震反射界面识别、结构特征、沉积充填和构造演化研究的可靠性。选取白云凹陷为研究对象,将均匀岩石圈塑性变形的伸展拆离作用应用于白云凹陷的构造解析,在地震资料解释基础上,以拆离断层的厘定、理论模型与动力学分析为主要工作思路,进而阐明构造演化及其油气地质意义。白云凹陷11条控洼断层可厘定为拆离断层系,剖面上表现为多期正断层呈铲状,向下合并为一条大规模低角度正断层,晚期被差异抬升作用改造的特征;平面上具有波瓦状构造特征。拆离作用控制了白云凹陷的构造演化和沉积充填,白云凹陷经历拆离断陷期、断拗复合期和区域沉降期3个阶段构造演化;拆离作用及其之后的持续性区域沉降作用,使白云凹陷成为南海北部深水区面积最大、沉积最厚的凹陷;同时也控制了文昌组和恩平组主要烃源岩的分布和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深水区 白云凹陷 洋陆过渡带 拆离断层 构造演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