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将超越化为永恒——洛夫诗歌中的时间意识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建东 《华文文学》 2002年第5期38-41,30,共5页
洛夫诗歌中的时间意识表现在对物理时空的超越和解脱 ,体现着道家、佛家的时间观 ;并立足于现实时空 ,而将历史时空对应于现实时空 ,打破其间的界限 ,达到物我同一与瞬间的永恒。这与诗人的不羁个性与豪放人格有关 ,使其在诗歌创作中呈... 洛夫诗歌中的时间意识表现在对物理时空的超越和解脱 ,体现着道家、佛家的时间观 ;并立足于现实时空 ,而将历史时空对应于现实时空 ,打破其间的界限 ,达到物我同一与瞬间的永恒。这与诗人的不羁个性与豪放人格有关 ,使其在诗歌创作中呈现一种将超越化为永恒的独特意境和神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夫诗歌 时间意识 超越
下载PDF
性别、乡愁与洛夫诗歌的男性气质美 被引量:1
2
作者 荒林 《华文文学》 2011年第2期42-45,共4页
从洛夫的爱情诗歌《因为风的缘故》入手,讨论洛夫诗歌的具象与意象构成"魔法",探讨表面上与性别问题无关的洛夫诗歌所特有的男性经验和乡愁的关系,可感受到诗魔在几十年诗歌创作中进行现代男性气质建构的魔力。
关键词 性别 乡愁 洛夫诗歌 男性气质
下载PDF
从超越的飞翔到回归的停泊——透视洛夫诗歌的思想内涵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润霞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 1997年第3期59-62,共4页
在台湾新诗的发展历程中,始终贯穿着两条轨迹:即西化的开放的现代诗质与民族的本土的传统诗质,二者相生相克,相斥相依.作为台湾诗坛上最有争议的一位“诗魔”,洛夫既是现代派诗歌创世纪的“超现实”悍将,又是诗艺追求中少小离“家”老... 在台湾新诗的发展历程中,始终贯穿着两条轨迹:即西化的开放的现代诗质与民族的本土的传统诗质,二者相生相克,相斥相依.作为台湾诗坛上最有争议的一位“诗魔”,洛夫既是现代派诗歌创世纪的“超现实”悍将,又是诗艺追求中少小离“家”老大归“乡”的诗歌游子.从面向现代到面向传统,从取法现代到悖离——回归——植根”的艺术探险之路,其诗歌的内在意蕴、人文精神、文化背景亦呈现了“离——归——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夫诗歌 思想内涵 台湾现代派诗歌 超现实 台湾诗坛 异质文化 同质文化 生命与死亡 诗艺追求 艺术探险
下载PDF
洛夫诗歌中的声音与画面——兼谈新诗音乐性与视觉化
4
作者 徐晶莹 《中外诗歌研究》 2020年第2期29-31,共3页
以往对洛夫的评论与研究侧重于对他诗中的时间意识、意象、禅学、存在主义性向、古典文学传统等进行探讨分析,而关于洛夫诗歌的音乐性和视觉化研究则未得到足够的关注。下面我们将从重复律与期待理论,以及具体的节奏三个方面来论述洛夫... 以往对洛夫的评论与研究侧重于对他诗中的时间意识、意象、禅学、存在主义性向、古典文学传统等进行探讨分析,而关于洛夫诗歌的音乐性和视觉化研究则未得到足够的关注。下面我们将从重复律与期待理论,以及具体的节奏三个方面来论述洛夫诗歌中的音乐性特征,而关于洛夫诗歌中的视觉化特征,我们将从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夫诗歌 视觉化 新诗音乐性 古典文学传统 存在主义 重复律
下载PDF
桌子的独白:洛夫诗歌论
5
作者 钟鸣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18年第4期120-128,共9页
一直觉得洛夫的《石室之死亡》是1949年迄今,叙个体境遇最好的作品,因了时代性,也不曾有超过的,遂不能不兴叹先生的勇气与洞察,觉诗人非浩歌社稷前途不可,事关历史痛痒,就因这点,他不愧为一代大诗家。
关键词 洛夫 洛夫诗歌 一代大诗家
下载PDF
“以现代为貌,以中国为神”——论洛夫诗歌观的蜕变 被引量:3
6
作者 古远清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3-100,共8页
如果说,1950年代的台湾诗歌理论批评是现代主义诗论酝酿阶段的话,那1960年代则为现代主义诗歌理论批评的繁衍期。"繁衍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诗人批评家"的出现。这里讲的"诗人批评家",也就是作家王蒙所说... 如果说,1950年代的台湾诗歌理论批评是现代主义诗论酝酿阶段的话,那1960年代则为现代主义诗歌理论批评的繁衍期。"繁衍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诗人批评家"的出现。这里讲的"诗人批评家",也就是作家王蒙所说的"作家学者化"。也许有人认为,严羽在《沧浪诗话》说过:"诗有别才,非关书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浪诗话》 严羽 酝酿阶段 洛夫诗歌 诗歌理论批评 现代主义 诗论 非关书
原文传递
在语言“漩涡”中寻求经典的多样可能——评《漂泊体验与政治无意识:洛夫诗歌研究》
7
作者 王琴琴 《华文文学评论》 2022年第1期142-147,共6页
“诗魔”洛夫(1928—2018)一生笔耕不辍且求新谋变,其诗歌生长繁盛但也表现出“用伤口呼吸”的苦涩,文本本身就蕴含着复杂、丰富的意义。与本土文学不同,作为中国新诗异质空间的存在,无论是极具现代意识的语言品质或策略,抑或诗人辗转... “诗魔”洛夫(1928—2018)一生笔耕不辍且求新谋变,其诗歌生长繁盛但也表现出“用伤口呼吸”的苦涩,文本本身就蕴含着复杂、丰富的意义。与本土文学不同,作为中国新诗异质空间的存在,无论是极具现代意识的语言品质或策略,抑或诗人辗转流徙历程、诗美风格等诗性与思性层面的多样性,都给予中国现代新诗独特的精神价值和诗学意义。邓艮近作《漂泊体验与政治无意识:洛夫诗歌研究》(以下简称“邓著”),论述鞭辟入里且语言不落言筌,处处带给读者新的思考和惊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新诗 异质空间 中国新诗 本土文学 洛夫诗歌 政治无意识 诗学意义 现代意识
原文传递
洛夫研究在大陆
8
作者 陈娟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10-113,共4页
近三十年来,洛夫研究在大陆取得了显著成果,无论在对洛夫诗歌的中西文化内蕴、艺术风格特征、以及与中国现代汉诗之关系的研究,还是对洛夫生命观、天涯美学、精神向度的探讨,都显示了研究的深入和拓展。
关键词 洛夫诗歌 文化底蕴 美学内蕴 文本解读 超现实主义
下载PDF
镜中之像 像外之旨——洛夫诗作中的镜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志忠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8-93,共16页
在著名诗人洛夫的诗作中,镜像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参照钱钟书《管锥编》、拉康镜像理论和巴赫金的《镜中人》等多种理论资源,阐述洛夫诗作各个层面上对镜像的借重,包括诗人笔下诸多的"揽镜自照",也包括镜像的各种变体和延伸... 在著名诗人洛夫的诗作中,镜像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参照钱钟书《管锥编》、拉康镜像理论和巴赫金的《镜中人》等多种理论资源,阐述洛夫诗作各个层面上对镜像的借重,包括诗人笔下诸多的"揽镜自照",也包括镜像的各种变体和延伸:河水,图画,他人的眼瞳,乃至"倩女离魂式"的自反式观看,"我—你"两者间看与被看的交互叠印,揭示其从结构功能到人世喟叹,尤其是在表达爱情与战争—死亡等主题上的巧思妙想,也指出其尚有的缺憾,即对镜像膜拜而不是质疑之,由此失去使诗歌中的镜像更为丰富、更有现代哲学内涵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夫诗歌 镜像 结构性 爱与死 看与被看的交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