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0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方割”与“融合”:北魏洛阳城的社会空间研究
1
作者 李东泉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118,共8页
北魏在扩建都城平城时,为应对大规模移民的聚居问题,采用“方割”为名的规划建设方式,后在北魏洛阳城推行。“方割”的初衷是保证不同社会阶层的居住隔离,但北魏洛阳城的社会空间却表现出“融合”趋势。目前规划史研究并未关注。根据历... 北魏在扩建都城平城时,为应对大规模移民的聚居问题,采用“方割”为名的规划建设方式,后在北魏洛阳城推行。“方割”的初衷是保证不同社会阶层的居住隔离,但北魏洛阳城的社会空间却表现出“融合”趋势。目前规划史研究并未关注。根据历史文献,将北魏洛阳城的居民划分为胡汉士庶四个等级阶层,以《洛阳伽蓝记》为数据来源。研究发现,各城区都有不同程度的阶层混居;里坊间的阶层差异虽然高于城区间的差异,但里坊内也有民族、士庶、南北朝等不同社会阶层的混居现象。北魏洛阳城的社会空间在统一的“方割”底图上,总体上呈现出城区尺度的居住混合与里坊尺度的居住隔离相交织的结构特征。长期推行的汉化政策是主要原因;汉化政策又通过影响阶层认知和城市规划建设方式,进一步影响了社会融合。其中“方割”而成的里坊,以统一的形制对社会空间分异起到了消弭作用。研究能够丰富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史,并为认识城市规划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历史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洛阳 方割 社会分层 社会融合 里坊 居住空间分异
下载PDF
洛阳民间神庙临时戏台考述——以清至民国时期碑刻文献为考察中心
2
作者 唐霞 程峰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6-11,共6页
作为戏曲的演出场所,戏台有固定戏台和临时戏台之分,两者长期并存。由于缺少实物证明和文献记载,目前学界对于临时戏台的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清至民国时期碑刻文献为考察中心,洛阳民间神庙搭建临时戏台之风持续存在,其因循民间... 作为戏曲的演出场所,戏台有固定戏台和临时戏台之分,两者长期并存。由于缺少实物证明和文献记载,目前学界对于临时戏台的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清至民国时期碑刻文献为考察中心,洛阳民间神庙搭建临时戏台之风持续存在,其因循民间神庙不同的地形地势需求而搭建以降低成本,其作为固定戏台的有益补充,临时戏台发挥着娱乐、社会教化以及文化传承的功能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神庙 临时戏台 清至民国 碑刻资料
下载PDF
基于网络数据的洛阳市王城公园景观形象感知研究
3
作者 王丽 燕亚飞 李舒蕾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218-224,共7页
以互联网络游客评论为数据来源,通过网络文本分析法,从词频分析、社会网络和语义分析、情感分析3个方面对洛阳市王城公园景观形象感知进行分析,以了解王城公园旅游地形象。结果表明,王城公园景观形象由空间场地、植物景观、景观设施和... 以互联网络游客评论为数据来源,通过网络文本分析法,从词频分析、社会网络和语义分析、情感分析3个方面对洛阳市王城公园景观形象感知进行分析,以了解王城公园旅游地形象。结果表明,王城公园景观形象由空间场地、植物景观、景观设施和人文景观组成;游客感知由游客关注点、游客行为特征以及游客评价组成;游客对王城公园的整体感知印象较好,情感倾向以正面为主,负面情绪多集中在服务管理、景观设施和景观维护等方面。最后,基于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游憩体验,提出改善设施服务、提升互动体验、丰富景观内涵、加强高峰期与数字化的管理等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网络文本分析法 游客感知 景观形象 王城公园 洛阳
下载PDF
关于长安和洛阳地区三国至北朝墓葬出土的一些器物
4
作者 冉万里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8,共10页
本文对长安和洛阳地区三国至北朝墓葬常见的铁片形器、铁钩形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它们分别是地券、铭旌及旐的竿首,这些认识对探讨这一时期的丧葬习俗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长安 洛阳 三国 西晋 十六国 地券 铭旌
下载PDF
六朝洛阳至建康驿路的文学担当
5
作者 李德辉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101-108,共8页
六朝尽管国家分裂,但洛阳到建康仍有一条驿路沟通南北,驿路走向、沿途风物、风俗人情均对六朝文学的文体、题材、主题产生了影响。永嘉南渡后,该驿路应时势的变化,变成乱世士人的奔亡之路,文官从征奉使之路,奉使交聘行记、从征行记、交... 六朝尽管国家分裂,但洛阳到建康仍有一条驿路沟通南北,驿路走向、沿途风物、风俗人情均对六朝文学的文体、题材、主题产生了影响。永嘉南渡后,该驿路应时势的变化,变成乱世士人的奔亡之路,文官从征奉使之路,奉使交聘行记、从征行记、交聘语录、从征唱和诗、轶事小说从中而出。不仅如此,还对传统的行旅文学有明显的推动,这一时期产生的诗文,主要写此路的避难、奉使、征伐、交聘,带有鲜明的乱世特征。题材虽非新增,但内容和风格有新变。这些诗文创作提高了六朝行旅文学的水平,使得汉魏以前还默默无闻、尚未独立成类的行旅诗,成为士人熟悉的常用题材。这表明贯通南北的驿路交通是六朝文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 建康 驿路 六朝 文学
下载PDF
从地质背景看汉魏隋唐时期洛阳盆地的河道变迁
6
作者 尹玲玲 罗丽娟 《历史地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1-16,155,共17页
洛阳盆地伊、洛、瀍、涧四水流向与其地质背景密切关联。四水走向均受控于盆地基底的地层断裂线。伊、洛二水的走向主要取决于东西向及北东向的断裂线,洛水的流路主要受麻屯—偃师断裂影响,伊水的流路主要受宜阳—偃师断裂影响。瀍、涧... 洛阳盆地伊、洛、瀍、涧四水流向与其地质背景密切关联。四水走向均受控于盆地基底的地层断裂线。伊、洛二水的走向主要取决于东西向及北东向的断裂线,洛水的流路主要受麻屯—偃师断裂影响,伊水的流路主要受宜阳—偃师断裂影响。瀍、涧二水的走向与北西向的断裂线一致,主要受新安—半坡等断裂影响。洛水在汉魏隋唐时期表现出持续北迁的态势,伊水则持续东延南移。伊、洛二水历史时期以来渐趋南北分离,伊洛交汇点逐步东移。盆地内的南北不等量沉降、沉积中心的向北倾斜导致洛河北迁,中央凸起、“两堑夹一垒”型的复式断陷致使伊河东延南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盆地 伊洛瀍涧 河道变迁 地质背景
下载PDF
崔骃《四巡颂》与东汉洛阳为“天下之中”的地理观
7
作者 王德华 方嘉源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1-29,共9页
东汉崔骃《四巡颂》是对汉章帝元和年间四次巡狩的颂美。《四巡颂》的文本序列和出巡时间,反映了章帝顺时出巡对阴阳中和之气的尊奉;对章帝巡狩时敬天保民的书写,构建了天人和合的宇宙秩序,体现了东汉对“中和”的神圣王权空间的建构;... 东汉崔骃《四巡颂》是对汉章帝元和年间四次巡狩的颂美。《四巡颂》的文本序列和出巡时间,反映了章帝顺时出巡对阴阳中和之气的尊奉;对章帝巡狩时敬天保民的书写,构建了天人和合的宇宙秩序,体现了东汉对“中和”的神圣王权空间的建构;巡历之地的历史感怀,始终贯穿着洛阳为“天下之中”的地理文化的审视视角。崔骃《四巡颂》以上三个方面的书写,反映了东汉洛阳为“天下之中”的地理观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骃 《四巡颂》 汉章帝 洛阳 天下之中 巡狩文学
下载PDF
北魏洛阳佛教兴盛下的城市空间
8
作者 李翊菲 张俊峰 《炎黄地理》 2024年第2期8-11,共4页
洛阳是北魏后期的都城,也是这一时期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作为汉晋旧都,洛阳的规划和建设长期以来主要遵循以《周礼》为代表的儒家礼制观念,但自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信奉佛教的统治者们纷纷兴建佛寺,开凿石窟,世家大族“舍宅... 洛阳是北魏后期的都城,也是这一时期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作为汉晋旧都,洛阳的规划和建设长期以来主要遵循以《周礼》为代表的儒家礼制观念,但自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信奉佛教的统治者们纷纷兴建佛寺,开凿石窟,世家大族“舍宅为寺”亦风靡一时,使得洛阳很快成了一座有着浓厚佛教色彩的城市。佛教的兴盛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对整个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显著的重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化中心 迁都洛阳 世家大族 《周礼》 孝文帝 信奉佛教 空间形态 北魏洛阳
下载PDF
形态视角下近现代洛阳城市转型历史研究(20世纪初期到中期)
9
作者 吴俊贤 虞刚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05,共6页
基于对洛阳20世纪初到中期之间城市形态的分析,明确了洛阳先后在“军事”和“工业化”的推动下两次“避开旧城建新城”的城市扩展,分析了清末、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洛阳城市分别呈现的“传统的”、“军事的”以及“工业的”三种形态,... 基于对洛阳20世纪初到中期之间城市形态的分析,明确了洛阳先后在“军事”和“工业化”的推动下两次“避开旧城建新城”的城市扩展,分析了清末、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洛阳城市分别呈现的“传统的”、“军事的”以及“工业的”三种形态,并通过不同形态间的对比,展现了洛阳从前现代农业城市向现代工业城市转型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 城市形态 城市转型 洛阳模式
下载PDF
洛阳地区两汉壁画人物服饰研究
10
作者 胡亚兵 王建芳 《西部皮革》 2024年第11期138-141,共4页
洛阳地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壁画作为古代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在洛阳地区的发展沿革备受关注。文章以洛阳地区两汉时期的壁画为研究对象,挖掘洛阳壁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服饰文化方面的历史价值。通过对壁画人物的服饰造... 洛阳地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壁画作为古代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在洛阳地区的发展沿革备受关注。文章以洛阳地区两汉时期的壁画为研究对象,挖掘洛阳壁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服饰文化方面的历史价值。通过对壁画人物的服饰造型、色彩及纹饰进行深入的图像分析,揭示了西汉和东汉政治与社会环境对服饰文化的影响,并探讨了汉服款式随时间的演变及其背后的社会意涵,进一步阐明了两汉服饰在壁画中的体现方式与文化交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壁画 两汉服饰 文化传承 图像分析 艺术特色
下载PDF
地域文化视角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研究——以洛阳杜康村为例
11
作者 苑宏刚 马静怡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0期268-270,共3页
我国近十五年来经济发展迅猛,城镇化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导致中国传统村落数量锐减,传统村落的发展面临着过度开发或者“空心村”等问题。许多传统村落格局未得到合理地保护,导致传统村落中蕴含的地域文化也逐渐消失。文章以河南省洛阳市... 我国近十五年来经济发展迅猛,城镇化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导致中国传统村落数量锐减,传统村落的发展面临着过度开发或者“空心村”等问题。许多传统村落格局未得到合理地保护,导致传统村落中蕴含的地域文化也逐渐消失。文章以河南省洛阳市国家级传统村落杜康村为研究对象,切实顺应我国乡村振兴的战略方针,结合杜康村当地民俗活动、历史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梳理当前村落的地域文化,探索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策略,实现地域文脉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地域文化 洛阳 公共空间景观
下载PDF
全球首颗牡丹培育钻石亮相洛阳,璀璨瑰宝传承国花风韵
12
作者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24年第3期63-63,共1页
4月17日,继洛阳高铁站、洛阳龙门石窟发放200颗培育钻石火爆出圈后,洛阳城再次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在这座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中,全球首颗用牡丹花提炼碳元素制作而成的培育钻石惊艳亮相。
关键词 洛阳龙门石窟 历史文化底蕴 碳元素 洛阳 钻石 高铁站 牡丹花
下载PDF
基于洛阳文化元素的牡丹酥包装设计
13
作者 赵丹丹 曲威威 郑雯倩 《工业设计》 2024年第5期143-146,共4页
文章以牡丹酥包装设计作为研究对象来展现洛阳文化,旨在提升消费者的品牌认同感以及对洛阳文化的认知度。首先,阐述了包装设计的概念,分析了洛阳文化元素;其次,从三个不同角度探讨将洛阳文化元素融入牡丹酥包装设计的优势;最后,提取洛... 文章以牡丹酥包装设计作为研究对象来展现洛阳文化,旨在提升消费者的品牌认同感以及对洛阳文化的认知度。首先,阐述了包装设计的概念,分析了洛阳文化元素;其次,从三个不同角度探讨将洛阳文化元素融入牡丹酥包装设计的优势;最后,提取洛阳文化元素搭建素材库并展开设计实践。以期通过视觉设计赋能产品,提升牡丹酥的品牌价值,为地域性特色产品包装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洛阳文化元素 文化创新 牡丹酥 包装设计
下载PDF
《洛阳伽蓝记》与北魏洛阳城
14
作者 黄晓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6期137-140,共4页
魏晋南北朝是中华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交流的重要时期,作为本时期建筑文化融合最杰出范例的北魏洛阳城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洛阳伽蓝记》以佛寺为纲,对北魏洛阳城内的众多建筑进行了详细描写,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对于我... 魏晋南北朝是中华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交流的重要时期,作为本时期建筑文化融合最杰出范例的北魏洛阳城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洛阳伽蓝记》以佛寺为纲,对北魏洛阳城内的众多建筑进行了详细描写,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对于我们研究北魏洛阳城的城市布局、建筑形制、市井生活等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北魏洛阳 城市布局 建筑形制
下载PDF
场馆式大型活动交通安全保障突出问题及其应对——以洛阳市交警“五维”技战法运用为视角
15
作者 孙振雷 王伟 闫高飞 《公安教育》 2024年第4期38-41,共4页
场馆式大型活动交通安全保障是交警特殊勤务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新冠疫情趋缓,大规模的社会性流动逐渐复苏,场馆式大型活动日益增多,各地公安交警部门交通安全保障勤务压力显著加大。作为千年古都,洛阳文化积淀深厚,每年组织场馆式大... 场馆式大型活动交通安全保障是交警特殊勤务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新冠疫情趋缓,大规模的社会性流动逐渐复苏,场馆式大型活动日益增多,各地公安交警部门交通安全保障勤务压力显著加大。作为千年古都,洛阳文化积淀深厚,每年组织场馆式大型文化活动较多,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交通安保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保障 大型活动 交警 技战法 文化积淀 场馆 洛阳 交通安保
下载PDF
西汉水运发展对东汉定都洛阳的经济作用研究
16
作者 贾琛轲 《今古文创》 2024年第45期82-85,共4页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学术界关于该时期定都洛阳的研究一直络绎不绝。本文主要从水运的视角出发,将水运与都城命运相结合,以西汉水运的发展为历史发展主线,从水运所带来的经济作...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学术界关于该时期定都洛阳的研究一直络绎不绝。本文主要从水运的视角出发,将水运与都城命运相结合,以西汉水运的发展为历史发展主线,从水运所带来的经济作用研究水运在东汉王朝选择以洛阳为都城中起到的重要影响。史念海先生指出,都城的存废都可反映出王朝或政权的若干面貌,以至国运的盛衰,这是因为都城为王朝的中枢所在,从这里可以清楚了解到全国的情况,有助于我们对历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水运 洛阳水系 水利建设 经济发展 定都洛阳
下载PDF
哪篇赋曾让“洛阳纸贵”
17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4年第5期77-77,共1页
西晋文学家左思历经十年完成了《三都赋》,这部鸿篇巨制事类广博,堪称魏晋赋中的瑰宝。在皇甫谧等名家的推崇之下,作品价值得以彰显,洛阳城中豪门贵族竞相传抄,竟致纸价飞涨,一时传为佳话。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的《三都赋》曾让“洛阳纸... 西晋文学家左思历经十年完成了《三都赋》,这部鸿篇巨制事类广博,堪称魏晋赋中的瑰宝。在皇甫谧等名家的推崇之下,作品价值得以彰显,洛阳城中豪门贵族竞相传抄,竟致纸价飞涨,一时传为佳话。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的《三都赋》曾让“洛阳纸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名文学家 《三都赋》 左思 皇甫谧 洛阳 洛阳纸贵 西晋
下载PDF
“经典洛阳”:让更多的历史被看见
18
作者 张广英 《全媒体探索》 2024年第7期19-20,共2页
“经典洛阳”作为洛阳晚报副刊的名牌栏目,20年来深耕河洛大地,挖掘并传播丰富的历史文化,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面对媒体环境变革,栏目作了一系列创新尝试,如推出“河洛地理”特刊、出版《经典洛阳》丛书、上线有声版、利用微信... “经典洛阳”作为洛阳晚报副刊的名牌栏目,20年来深耕河洛大地,挖掘并传播丰富的历史文化,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面对媒体环境变革,栏目作了一系列创新尝试,如推出“河洛地理”特刊、出版《经典洛阳》丛书、上线有声版、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二次传播、探索视频化路径等,有效提升了文化内容的覆盖面与影响力。这些创新实践不仅加深了公众对洛阳历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也让经典文化以更加鲜活的姿态走进现代生活,展示了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与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历史文化 “经典洛阳 “河洛地理” 本土化 视频化 文旅融合
下载PDF
以行风建设促营商环境优化 河南洛阳市市场监管局着力提升综合服务效能
19
作者 孙博 张慧茹 《中国质量监管》 2024年第8期58-58,共1页
今年以来,河南省洛阳市市场监管局认真落实行风建设“深化拓展”年工作部署,以聚焦政策落实、聚焦服务监管、聚焦突出问题为重点,稳步提质增效,奋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积极为洛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市场监管力量。聚焦政策落实,持续... 今年以来,河南省洛阳市市场监管局认真落实行风建设“深化拓展”年工作部署,以聚焦政策落实、聚焦服务监管、聚焦突出问题为重点,稳步提质增效,奋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积极为洛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市场监管力量。聚焦政策落实,持续强化助企。洛阳市市场监管局严格落实惠企政策,深入走访调研,助力企业困解难;对贯彻落实不力、营商环境问题突出的县区,及时指导帮扶、督促整改;加强信用监管,全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行风建设 信用监管 服务效能 市场监管 河南省洛阳 河南洛阳 政策落实
下载PDF
体验经济视角下洛阳唐三彩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20
作者 侯宁 布依红 王东毅 《炫动漫》 2024年第11期281-283,共3页
洛阳唐三彩历史悠久,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品,体验经济时代洛阳市唐三彩产业发展迎来新的契机,如何运用体验经济时代的新方法深入开发洛阳唐三彩产品已成为丰富旅游商品,推动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 体验经济视角下洛阳唐三彩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