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的成书特色和文化内涵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光生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30,共4页
《洛阳牡丹记》是现存最早的花卉谱录,详细记载了牡丹品种、栽培技术及洛阳关于牡丹的风俗。本是一部植物学著作,然其书写方式突破了传统,体现出宋代士人文化的创新精神,在宋代文化的诸多领域有开创之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其文化内... 《洛阳牡丹记》是现存最早的花卉谱录,详细记载了牡丹品种、栽培技术及洛阳关于牡丹的风俗。本是一部植物学著作,然其书写方式突破了传统,体现出宋代士人文化的创新精神,在宋代文化的诸多领域有开创之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其文化内涵表现为:"气之偏病"的美学理念,"格物致知"的哲理思考,"文笔不辨"的文学观念及对市井文化极度肯定的通俗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洛阳牡丹记 牡丹 “气之偏病” 市井文化
下载PDF
《洛阳牡丹记》中的地理基因
2
作者 杨子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7年第3期16-23,共8页
《洛阳牡丹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关牡丹的专著。自问世以来,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研究。从文学地理学中地理基因这一角度对《洛阳牡丹记》研究的论文则为数不多。本文将从洛阳... 《洛阳牡丹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关牡丹的专著。自问世以来,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研究。从文学地理学中地理基因这一角度对《洛阳牡丹记》研究的论文则为数不多。本文将从洛阳的地理环境、作家身上的地理基因以及当时的风俗文化这三个方面对《洛阳牡丹记》中的地理基因进行研究。通过对《洛阳牡丹记》中地理基因的研究不仅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分析,还可以加深我们对《洛阳牡丹记》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牡丹记 地理基因 地理环境 风俗文化
下载PDF
从《洛阳牡丹记》看北宋文人审美意趣的转型
3
作者 罗玉瑶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7-10,26,共5页
以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为基础,以牡丹描写为切入视角,从审美主体、审美内容和审美心理等三个方面,揭示北宋文人在诗文创作中审美对象世俗化与审美意趣日常化的转变。
关键词 洛阳牡丹记 北宋文人 审美 世俗化 日常化
下载PDF
論歐陽修《洛陽牡丹記》中的博物雅趣 被引量:1
4
作者 沈揚 《新国学》 2017年第1期91-102,共12页
《洛陽牡丹記》是一個帶有博物性質的文本。在知識呈現方式、體例編排上,歐陽修繼承了博物學著作的一貫傳統,并有所創新。他通過牡丹釋名、風俗類聚和問題辨析三個環節,將自己對牡丹的相關認知呈現出來,使得《洛陽牡丹記》融知識展覽和... 《洛陽牡丹記》是一個帶有博物性質的文本。在知識呈現方式、體例編排上,歐陽修繼承了博物學著作的一貫傳統,并有所創新。他通過牡丹釋名、風俗類聚和問題辨析三個環節,將自己對牡丹的相關認知呈現出來,使得《洛陽牡丹記》融知識展覽和問題辨析于一體,展示出作者對洛陽牡丹的濃厚興趣,這種興趣正是歐陽修博物情懷的體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陽牡丹記》 釋名 類聚 博物
原文传递
春来谁作韶华主 总领群芳是牡丹──简评《洛阳市志·牡丹志》
5
作者 郭凤歧 《中州今古》 1998年第5期46-48,共3页
一部融古铸今的大型地情性著述——《洛阳市志》的编纂出版工作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年4月隆重推出的第16卷《牡丹志》更是受到普遍欢迎。《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及《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媒体... 一部融古铸今的大型地情性著述——《洛阳市志》的编纂出版工作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年4月隆重推出的第16卷《牡丹志》更是受到普遍欢迎。《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及《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媒体都及时作了报道。6月12日新华社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牡丹花会 洛阳 牡丹文化 洛阳牡丹记 欧阳修 甲天下 地方志 编纂出版工作 生物学特征 现代诗
下载PDF
海棠与牡丹:陆游的名花记忆
6
作者 李文月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46-50,共5页
陆游的咏花之作除了学界最为关注的梅花诗词,海棠和牡丹的吟咏之作也同样值得关注。海棠陪伴和见证了陆游的蜀中生活,更以其张扬气格和遭谗命运而与诗人心神相通。牡丹是北宋承平繁荣的幻影。无论是效仿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作《天彭牡... 陆游的咏花之作除了学界最为关注的梅花诗词,海棠和牡丹的吟咏之作也同样值得关注。海棠陪伴和见证了陆游的蜀中生活,更以其张扬气格和遭谗命运而与诗人心神相通。牡丹是北宋承平繁荣的幻影。无论是效仿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作《天彭牡丹谱》,还是多番追忆驿送天彭牡丹的盛事,陆游内心的指向都是收复两京、重振社稷。对这两种名花的深切怀念,不仅彰显着陆游的诗人情致,而且牵动着陆游的家国之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棠 牡丹 天彭牡丹 洛阳牡丹记
下载PDF
洛阳春色醉人魂──《洛阳牡丹扇面》画集编辑随笔
7
作者 卢世曙 《美术之友》 2001年第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洛阳牡丹记 中国画 画集 洛阳牡丹花会 装帧设计 整体的艺术 市场定位 绘画艺术 艺术结晶 历史轨迹
下载PDF
《牡丹的诱惑》质疑
8
作者 沈扬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26-30,共5页
艾朗诺教授《牡丹的诱惑》围绕欧阳修《洛阳牡丹记》展开探讨,然而艾文在具体的研究中存在着前提上的先入为主、例证上的偏颇不确、阐释上的过度失准等问题,其中最值得检讨发覆之处,是艾教授所举例证因有失偏颇和理解不当,故而无法有效... 艾朗诺教授《牡丹的诱惑》围绕欧阳修《洛阳牡丹记》展开探讨,然而艾文在具体的研究中存在着前提上的先入为主、例证上的偏颇不确、阐释上的过度失准等问题,其中最值得检讨发覆之处,是艾教授所举例证因有失偏颇和理解不当,故而无法有效证明他有关欧阳修的焦虑感的存在和辩护的论说。面对海外中国学研究,国内的学者应具备相当的辨识批判的认识,既认识到海外坐标的独特意义,又不能缺乏应有的自信,盲目抛弃文化传统,进而失去基本的立场和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牡丹记 焦虑 海外汉学 立场
下载PDF
北宋洛阳赏花探颐——基于赏花活动和赏花场所探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娜 王劲韬 《现代园艺》 2021年第18期168-170,共3页
北宋洛阳作为仅次于开封的陪都,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展现出繁荣昌盛,在花木方面的发展更是从侧面表现出西京的繁荣昌盛。根据《洛阳牡丹记》等古籍史料,主要以北宋洛阳赏花为核心,依次探讨了洛阳尚花之俗、赏花活动和赏花名所共3... 北宋洛阳作为仅次于开封的陪都,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展现出繁荣昌盛,在花木方面的发展更是从侧面表现出西京的繁荣昌盛。根据《洛阳牡丹记》等古籍史料,主要以北宋洛阳赏花为核心,依次探讨了洛阳尚花之俗、赏花活动和赏花名所共3方面内容,具体阐述洛阳赏花活动主要发生在公共场所和私家园林两类场所,最后综合分析洛阳花木、赏花活动、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洛阳 赏花活动 赏花名所 洛阳牡丹记
下载PDF
唐宋间牡丹热的地理变迁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昌宁 《天中学刊》 1996年第S1期20-23,共4页
关键词 长安牡丹 洛阳牡丹记 欧阳修 甲天下 安史之乱 野生牡丹 天彭牡丹 唐宋 武则天 地理变迁
下载PDF
牡丹史话
11
作者 喻衡 《世界农业》 1983年第8期53-54,共2页
近些年来,花卉植物登上了国际市场。许多花卉生产国每年以花卉出口换取外汇。我国花卉资源极其丰富,但开发利用不够,牡丹就是其中之一。 牡丹为我国固有的特产花卉。它雍容华贵,富丽多姿,被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又有“富贵... 近些年来,花卉植物登上了国际市场。许多花卉生产国每年以花卉出口换取外汇。我国花卉资源极其丰富,但开发利用不够,牡丹就是其中之一。 牡丹为我国固有的特产花卉。它雍容华贵,富丽多姿,被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又有“富贵花”之称。它是和平幸福的象征,为人们所喜爱。植牡丹于花园、庭院中艳绝群芳,香气宜人,使人心旷神怡,乐在其中。我国以牡丹为题材的民间故事,诗词歌赋,脍炙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牡丹记 牡丹 欧阳修 换取外汇 民间故事 花卉资源 栽培面积 开发利用 牡丹栽培 史话
下载PDF
牡丹争国花 古都竞风流
12
作者 胡红霞 《黑龙江史志》 1995年第2期63-64,共2页
这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气温骤降。整个洛阳城却是喜气洋洋,一派节日景象。人们踏着积雪,互相传告着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牡丹定为候选国花了!”是啊,就在昨天,1994年11月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关键词 洛阳牡丹记 洛阳 牡丹 河洛文化 洛阳日报》 洛阳 人大常委 中国花协 经济发展 1994年
下载PDF
花王牡丹国色天香
13
作者 祁庆富 金荣振 《商业文化》 1995年第5期40-44,共5页
花王牡丹国色天香祁庆富,金荣振牡丹是中国固有的特产花卉。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引《名医别录》:"牡丹生巴郡山谷及汉中"。苏恭《唐本草》亦云:"生汉中、剑南。苗似羊桃,夏生白花,秋实圆绿,冬实赤色,凌冬不凋。根似芍药,... 花王牡丹国色天香祁庆富,金荣振牡丹是中国固有的特产花卉。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引《名医别录》:"牡丹生巴郡山谷及汉中"。苏恭《唐本草》亦云:"生汉中、剑南。苗似羊桃,夏生白花,秋实圆绿,冬实赤色,凌冬不凋。根似芍药,肉白皮丹。土人谓之百两金,长安谓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牡丹记 欧阳修 牡丹 李时珍《本草纲目》 吉祥图案 吉祥物 刘禹锡 织绣印染 天彭牡丹 名贵品种
下载PDF
令人困惑的“焦虑”——艾朗诺《美的焦虑》读后
14
作者 沈扬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5年第3期58-63,共6页
美的焦虑——北宋士大夫的审美思想与追求[美]艾朗诺著,杜斐然、刘鹏、潘玉涛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引言艾朗诺(Rnoald C.Egan)是美国汉学界优秀的学者,其研究对象和路数往往不同于北美汉学界的主流。他关注文人笔记,关注士大夫的审美... 美的焦虑——北宋士大夫的审美思想与追求[美]艾朗诺著,杜斐然、刘鹏、潘玉涛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引言艾朗诺(Rnoald C.Egan)是美国汉学界优秀的学者,其研究对象和路数往往不同于北美汉学界的主流。他关注文人笔记,关注士大夫的审美观念、思想情趣等,将钱钟书的《管锥编》翻译成英语,着实是一件嘉惠学林的义举。近来,笔者因研究欧阳修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诺 《管锥编》 汉学界 洛阳牡丹记 上海古籍出版社 焦虑感 令人 杜斐 审美观念 刘鹏
下载PDF
宋瓷上的写实花鸟纹样
15
作者 刘涛 《文物春秋》 1997年第S1期210-211,共2页
关键词 纹样 宋瓷 磁州窑 洛阳牡丹记 耀州窑 立体造型 工艺装饰 唐末五代 丝织品 装饰性
下载PDF
物名试论之二──物名正名条件及物名语源与命物法则
16
作者 孙书安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物名试论之二──物名正名条件及物名语源与命物法则孙书安确立物名正名的一般条件正名是物的规范名称,同时也体现了物名规范化的发展趋势,它与别名异称相对。主要由通称、俗称、初称、今称而确立。(一)通称为正名。通称,就是以当... 物名试论之二──物名正名条件及物名语源与命物法则孙书安确立物名正名的一般条件正名是物的规范名称,同时也体现了物名规范化的发展趋势,它与别名异称相对。主要由通称、俗称、初称、今称而确立。(一)通称为正名。通称,就是以当代通语命名、具有较大空间性、与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名 语源 《本草纲目》 局部同构 王不留行 寒食节 借用人 洛阳牡丹记 红色染料 草本花卉
下载PDF
北宋牡丹审美文化新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路成文 《华中国学》 2017年第2期147-170,共24页
北宋以洛阳为中心的牡丹栽培与审美玩赏风习,是唐代以长安为中心的牡丹栽培与审美玩赏风习的继续。在北宋牡丹审美玩赏风习发展演进的过程中,'洛阳牡丹'获得了明确的文化身份——'洛阳花',并以很强的文化影响力向开封... 北宋以洛阳为中心的牡丹栽培与审美玩赏风习,是唐代以长安为中心的牡丹栽培与审美玩赏风习的继续。在北宋牡丹审美玩赏风习发展演进的过程中,'洛阳牡丹'获得了明确的文化身份——'洛阳花',并以很强的文化影响力向开封、陈州、彭州乃至吴越一带辐射。与唐代牡丹审美文化相比,北宋牡丹审美文化最鲜明的特点是具有明确的政治祈向,既有基于地方行政的'万花会',又有以皇权为中心的'贡花'、'赏花钓鱼宴'。此外,基于宋仁宗天圣年间特殊政治形势而发生的大力宣扬的象征'二圣并立'政治格局的标举、赋咏双头牡丹、两宫昭德之瑞的活动,也具有极为鲜明的政治品格。牡丹与政治的联姻,是北宋牡丹审美文化的鲜明特点。牡丹之所以能够在南宋以后逐渐获得象征国家民族繁荣昌盛的政治意涵,与此颇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 欧阳修 万花会 审美文化 洛阳牡丹记
原文传递
国色天香话牡丹
18
作者 卫文 《当代矿工》 1998年第4期38-40,共3页
四月,春色正浓,百卉争喧,繁葩竞露。被称为“花中之王”的牡丹,更是富丽堂皇,万紫千红,艳冠群芳,是中国名贵特产花卉,素有“国色天香”之誉,被推崇为“中国名花之最”。 每到谷雨节边,牡丹盛开。此时,当你工余之暇,漫步花径,你会立即被... 四月,春色正浓,百卉争喧,繁葩竞露。被称为“花中之王”的牡丹,更是富丽堂皇,万紫千红,艳冠群芳,是中国名贵特产花卉,素有“国色天香”之誉,被推崇为“中国名花之最”。 每到谷雨节边,牡丹盛开。此时,当你工余之暇,漫步花径,你会立即被映入眼帘的各色牡丹所吸引,伫立花前,啧啧赞赏。红牡丹,花蕊金黄,花房红玉也似,宛如玛瑙盘托了个金缕杯,古人赞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牡丹 牡丹 芍药 天彭牡丹 曹州牡丹 洛阳牡丹记 大黄牡丹 国民党统治时期 杨贵妃
原文传递
“正邪两赋论”、“金陵十二钗”渊源补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光福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4-129,共16页
曹雪芹借贾雨村之口所说的一篇"正邪两赋论",在《红楼梦》中意义重大。周汝昌先生曾对其一再论及,并且指出它和明代吕坤、宋代朱熹的思想渊源。其实它的源流可以追溯得更远一点:宋代的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唐代的柳宗元... 曹雪芹借贾雨村之口所说的一篇"正邪两赋论",在《红楼梦》中意义重大。周汝昌先生曾对其一再论及,并且指出它和明代吕坤、宋代朱熹的思想渊源。其实它的源流可以追溯得更远一点:宋代的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唐代的柳宗元在《小石城山记》中,都曾发抒过类似的思想观点。周汝昌先生也曾论及"红楼花品",说《红楼梦》是一部"群芳谱"。其实"金陵十二钗"这一女性形象群,也来自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中的"二十四花品"。明乎以上两点,不仅会加深对"正邪两赋论"的理解,也会对了解曹雪芹的整个锦绣文心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邪两赋论 洛阳牡丹记 小石城山 金陵十二钗 二十四花品
原文传递
艾朗诺的欧阳修与宋代文化研究之探析
20
作者 王莹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32,共8页
美国汉学家斯坦福大学的艾朗诺教授是当今国际汉学界的宋代文学研究权威,他的研究博涉宋代文学、美学和文人文化的多个领域,其中尤以其欧阳修与宋代文化研究最具特色。其最大的创新点在于对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及其带动起的作为美学... 美国汉学家斯坦福大学的艾朗诺教授是当今国际汉学界的宋代文学研究权威,他的研究博涉宋代文学、美学和文人文化的多个领域,其中尤以其欧阳修与宋代文化研究最具特色。其最大的创新点在于对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及其带动起的作为美学存在的植物种植之学的深度精研,其间对于宋代植物花卉谱录文化兴起的考察,对文化传统制约力造成谱录中自相矛盾的论证模式的观照,成为其宋代研究中最引人瞩目的闪光点,在国际汉学界独树一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朗诺 欧阳修 洛阳牡丹记 谱录 文化传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