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洛阳隋唐城应天门遗址保护建筑基础拉杆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徐珂 姬浩杰 梁岩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29-135,共7页
隋唐城应天门遗址保护建筑采用桩基础,桩顶设置承台支撑上部斜柱框架。在不能开挖遗址的情况下,采用暗挖顶管工艺施工基础预应力拉杆,平衡基础间水平推力。先后介绍了预应力拉杆的组成、预应力张拉次数、预应力张拉比例和顺序、桩顶水... 隋唐城应天门遗址保护建筑采用桩基础,桩顶设置承台支撑上部斜柱框架。在不能开挖遗址的情况下,采用暗挖顶管工艺施工基础预应力拉杆,平衡基础间水平推力。先后介绍了预应力拉杆的组成、预应力张拉次数、预应力张拉比例和顺序、桩顶水平位移控制目标等设计原则,以及预应力拉杆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控制方法,并根据施工监测结果及施工模拟结果对施工方案进行了调整。结果表明:施工过程中桩顶水平位移均满足既定目标,且变化趋势与施工模拟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隋唐城应天门遗址 遗址保护 暗挖顶管 预应力拉杆 施工监测
下载PDF
洛阳隋唐城应天门遗址保护建筑总体结构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徐珂 田立强 马志平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11-118,共8页
洛阳隋唐城应天门遗址保护建筑为土遗址文物保护性建筑,建筑外墙设计为1∶4倾斜角度,展示古城墙形态,将土遗址罩在建筑内部。倾斜支撑柱对基础产生水平力,在土遗址下采用暗挖顶管结构,设置抗水平推力的预应力拉杆,使桩基础以竖向荷载受... 洛阳隋唐城应天门遗址保护建筑为土遗址文物保护性建筑,建筑外墙设计为1∶4倾斜角度,展示古城墙形态,将土遗址罩在建筑内部。倾斜支撑柱对基础产生水平力,在土遗址下采用暗挖顶管结构,设置抗水平推力的预应力拉杆,使桩基础以竖向荷载受力为主。上部建筑在平面分为5个结构区段,各区段采用空间桁架和异形框架结构形式,为土遗址保护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就下部遗址层、中部城墙层及上部建筑层关系,介绍了各结构区段结构体系的组成及主要荷载传递路径。对于平衡柱脚水平推力的预应力拉杆,采用施工阶段至使用阶段全过程模拟分析方法,确定了预应力拉杆的施工张拉控制节点,可作为预应力施工控制原则。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析、现场试验的方法对斜柱柱脚、预应力锚板等重要节点进行校核。最后,根据遗址保护建筑的原则,结合项目关键部位及难点,提出了施工阶段监测及控制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隋唐城应天门遗址 遗址保护建筑 转换结构 预应力拉杆 振型分析 节点设计 施工监控
下载PDF
洛阳隋唐城应天门遗址保护建筑单体结构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徐珂 田立强 马志平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19-128,共10页
洛阳隋唐城应天门遗址保护建筑平面呈凹形布置,结构分缝后分为中部城楼、东西飞廊+朵楼+连廊、东西阙楼5个结构区段。为避让遗址和展示古代建筑形态,结构体系下部采用单跨斜柱支撑结构,中部采用空间桁架转换结构支撑上部框架结构,属于... 洛阳隋唐城应天门遗址保护建筑平面呈凹形布置,结构分缝后分为中部城楼、东西飞廊+朵楼+连廊、东西阙楼5个结构区段。为避让遗址和展示古代建筑形态,结构体系下部采用单跨斜柱支撑结构,中部采用空间桁架转换结构支撑上部框架结构,属于平面和竖向不规则体系。介绍了典型单体中部城楼区段、西飞廊+朵楼+连廊区段、西阙楼区段的设计方案、结构特点、分析结果及抗震设计原则。对各结构单体分别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分析方法结果吻合,结构能够满足预期抗震性能目标。采用Push down分析方法考察下部遗址层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结果表明下部遗址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及塑性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隋唐城应天门遗址 遗址保护建筑 竖向不规则 抗震设计 弹塑性分析
下载PDF
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野趣水景园的植物造景艺术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延芳 《中国园林》 2007年第10期89-91,共3页
通过对野趣水景园的规划理念、植物配置类型及景观营造的总结与分析,以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中的野趣水景园为例,探讨富有特色的植物景观营造规划方法,特别是水边空间的植被绿化,要根据各自的场所和植物的不同生活形态来选择,充分利用... 通过对野趣水景园的规划理念、植物配置类型及景观营造的总结与分析,以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中的野趣水景园为例,探讨富有特色的植物景观营造规划方法,特别是水边空间的植被绿化,要根据各自的场所和植物的不同生活形态来选择,充分利用水、湿生植物,通过合理分区营造丰富多彩的水体景观,并就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植物园 景观营造 自然野趣 水边空间 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
下载PDF
形式美法则在专类植物园打造中的应用——以洛阳市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丁湘强 冀涛 《美与时代(城市)》 2018年第1期78-79,共2页
园林之美源于自然,却又高于自然,是人工与大自然造化相结合的典型概括,是自然美的人工再现。它同时也是跟随着文学、艺术的发展历史而发展,是自然景观在人文影响下的再造。园林中的美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与管理者对形式美法则... 园林之美源于自然,却又高于自然,是人工与大自然造化相结合的典型概括,是自然美的人工再现。它同时也是跟随着文学、艺术的发展历史而发展,是自然景观在人文影响下的再造。园林中的美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与管理者对形式美法则的认识与理解水平的高低。形式美法则,在园林中的体现包含了对称均衡、单纯统一、调和对比、节奏韵律、色彩搭配的多样性的再统一。研究、探索形式美法则,能够培养人们对形式美的认识,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作为公园的建设者,能够使形式美的法则、展示美的方法与公园的建设结合在一起是理论的重要体现方式,同时研究形式美的方法论与园林美的表达方式形成高度统一,在理论结合实践的过程中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美法则 园林美学 洛阳隋唐遗址植物园
下载PDF
大型城市遗址的保护与展示——以隋唐洛阳城的实践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肖金亮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73,共5页
介绍隋唐城遗址的保护展示实践,设计将隋唐城宫城遗址的保护展示视为保护遗址、传达文物信息、表达城市历史格局变迁、重组城市风貌的综合性工作,在本体保护与文化传承相结合、专业保护与回馈社会相结合、文物保护与名城保护相结合等领... 介绍隋唐城遗址的保护展示实践,设计将隋唐城宫城遗址的保护展示视为保护遗址、传达文物信息、表达城市历史格局变迁、重组城市风貌的综合性工作,在本体保护与文化传承相结合、专业保护与回馈社会相结合、文物保护与名城保护相结合等领域作出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隋唐城 明堂 天堂 考古遗址 公园大遗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