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巢箱对次级洞巢鸟类多样性及繁殖鸟类群落稳定性的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李臻 杨丽媛 +1 位作者 刘文 邓文洪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1-606,共6页
人工巢箱在鸟类研究与保护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人工巢箱对鸟类群落的影响并不清楚,人工巢箱在鸟类群落保护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仍然值得商榷。我们于2007年3-8月,在北京门头沟区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选择两块海拔及植被情况相似的样地... 人工巢箱在鸟类研究与保护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人工巢箱对鸟类群落的影响并不清楚,人工巢箱在鸟类群落保护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仍然值得商榷。我们于2007年3-8月,在北京门头沟区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选择两块海拔及植被情况相似的样地,一块悬挂50个人工巢箱,另一块作为对照。我们调查了巢箱利用情况、巢箱内鸟类的繁殖情况及两样地的植被群落和鸟类群落。50个巢箱中有20个分别被褐头山雀(Parus songarus)、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gia)、普通鳾(Sitta europaea)及大山雀(Parus major)占用。通过比较分析得知,人工巢箱使实验样地白眉姬鹟的种群密度显著增加,使实验样地次级洞巢鸟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H')和群落种间相遇率(PIE)显著高于对照样地,而优势度指数(λ)显著低于对照样地。同时,繁殖鸟类群落的相应指数也呈现出相同变化。这种变化更多地应该归因于人工巢箱的调节作用。通过这次研究,我们认为人工巢箱影响了一部分次级洞巢鸟的分布模式,并通过影响鸟类多度影响了次级洞巢鸟的多样性,增加了一部分利用巢箱鸟类的种群密度,进而使得实验样地繁殖鸟类多样性增加,个体数量差异降低,而群落均匀性增加。巢箱的悬挂对次生林鸟类群落保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次级洞巢鸟 类群落
下载PDF
次级洞巢鸟对次生林天然树洞的利用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海涛 高玮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6-140,共5页
1996年 3~ 7月对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次生阔叶混交林中的 5种次级洞巢鸟的巢位选择进行了研究 ,所涉及的 5种次级洞巢鸟为大山雀 (Parusmajor)、沼泽山雀 (Paruspalustris)、普通 (Sittaeuropacea)、白眉姬 (Ficedulazanthopygia... 1996年 3~ 7月对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次生阔叶混交林中的 5种次级洞巢鸟的巢位选择进行了研究 ,所涉及的 5种次级洞巢鸟为大山雀 (Parusmajor)、沼泽山雀 (Paruspalustris)、普通 (Sittaeuropacea)、白眉姬 (Ficedulazanthopygia)、灰椋鸟 (Sturnuscineraceus)。研究表明 :5种次级洞巢鸟在位巢选择中 ,对洞口横径、洞口纵径、洞内径、洞深和洞口方向的选择具有共性。利用的洞口 ,方向在 180°~ 2 2 5°和 315°~ 36 0°分布最少 ;而未利用的洞口 ,方向在这 2个区间的分布恰好相反。利用和未利用的巢洞特征因子差异显著。人为堵塞后又打开的巢洞会迅速被再利用 ,结果说明次生林中天然树洞资源成为次级洞巢鸟巢位选择的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洞巢鸟 次生林 利用
下载PDF
落叶阔叶林中初级洞巢鸟在群落组织结构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邓秋香 周彤 高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8-60,共3页
在落叶阔叶林中对初级洞巢鸟在群落组织结构形成中的作用做了5a的研究。结果表明,在39.8hm。样地中共有17种鸟类组成,年间鸟种多样性相似。初级洞巢鸟5a中共啄洞108个,每年的递增率为29.4%,被次级洞巢鸟总利用率为58.8%~84.6... 在落叶阔叶林中对初级洞巢鸟在群落组织结构形成中的作用做了5a的研究。结果表明,在39.8hm。样地中共有17种鸟类组成,年间鸟种多样性相似。初级洞巢鸟5a中共啄洞108个,每年的递增率为29.4%,被次级洞巢鸟总利用率为58.8%~84.6%,其多度和丰富度都在50%以上,在鸟类群落组织结构形成中的贡献率为12.5%~42.9%。因此可以认为初级洞巢鸟是落叶阔叶林中鸟类群落组织结构形成中的“关键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阔叶林 初级洞巢鸟 群落组织结构 关键类群
下载PDF
潜在洞巢资源差异对次级洞巢鸟及繁殖鸟类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大庆 周春发 邓文洪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8-457,共10页
为了解次生林中潜在洞巢资源(包括各种啄木鸟的啄洞和人工巢箱)的多寡对次级洞巢鸟集团及繁殖鸟类群落结构的影响,2007年11月至2008年7月,我们在吉林省吉林市大岗林场选择洞巢密度不同的样地,对其次级洞巢鸟及鸟类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研... 为了解次生林中潜在洞巢资源(包括各种啄木鸟的啄洞和人工巢箱)的多寡对次级洞巢鸟集团及繁殖鸟类群落结构的影响,2007年11月至2008年7月,我们在吉林省吉林市大岗林场选择洞巢密度不同的样地,对其次级洞巢鸟及鸟类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根据洞巢资源密度我们将9块样地分为3组,即巢箱区(啄洞密度最低,悬挂人工巢箱使其潜在洞巢资源总密度大幅提高)、低密度区(啄洞密度较低,无巢箱)和高密度区(啄洞密度较高,无巢箱),调查了3组样地内鸟类的组成和密度、潜在洞巢资源的利用情况等。3组样地中均调查到4种初级洞巢鸟,其种类组成略有不同;4种次级洞巢鸟在3组样地广泛分布,分别为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gia)、大山雀(Parusmajor)、沼泽山雀(P.palustris)和普通鳾(Sitta europaea)。巢箱区和高密度区的次级洞巢鸟总密度显著高于低密度区。巢箱区同高密度区一样,大山雀和白眉姬鹟的密度显著高于低密度区,这是由于大山雀和白眉姬鹟是人工巢箱的主要利用鸟种,而沼泽山雀和普通鳾的密度在三组样地间差异不显著。初级洞巢鸟总密度与啄洞密度、次级洞巢鸟总密度与潜在洞巢资源总密度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潜在洞巢资源丰富的样地中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潜在洞巢资源贫乏样地中的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人为增加洞巢资源可以改变鸟类群落组成并显著提高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三组样地中鸟类群落的均匀性、丰富度指数和种间相遇率没有显著差异,群落相似性指数也相近。高密度区和低密度区鸟类群落集团结构相似。次级洞巢鸟密度的增加短时期内未对群落内其他主要鸟种的密度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初级洞巢鸟的密度决定了啄洞的丰富程度,而洞巢资源的差异会对次级洞巢鸟集团的分布模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整个繁殖鸟类群落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初级洞巢鸟 集团结构 调控
下载PDF
三种次级洞巢鸟对巢洞洞口的选择与生态适应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海涛 尹大科 +4 位作者 张安莉 徐宏伟 黎文杰 任梦晨 于江萍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3-107,共5页
以大山雀、普通?和白眉姬鹟三种同域繁殖的次级洞巢鸟为研究对象,根据自然条件下三种鸟所占巢洞的洞口倾角及大小,结合室内的防雨模拟实验,探讨分析了三种次级洞巢鸟的洞口选择模式及生态适应特征.结果表明:三种鸟均倾向于选择洞口倾角... 以大山雀、普通?和白眉姬鹟三种同域繁殖的次级洞巢鸟为研究对象,根据自然条件下三种鸟所占巢洞的洞口倾角及大小,结合室内的防雨模拟实验,探讨分析了三种次级洞巢鸟的洞口选择模式及生态适应特征.结果表明:三种鸟均倾向于选择洞口倾角向下的巢洞,而未利用巢洞的洞口倾角多向上;大山雀和白眉姬鹟占用巢的洞口倾角无显著差异,但明显小于普通?的洞口倾角;三种鸟对洞口大小无明显的选择性;巢洞内进水量随洞口倾角和洞口大小的增大而增加,但进水量与洞口类型无显著相关性.建议利用人工巢箱招引保护鸟类时,应考虑悬挂巢箱的洞口倾角和洞口大小,以降低降雨等气候因素的影响,增加巢箱的利用率及次级洞巢鸟的繁殖适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洞巢鸟 口倾角 口大小 防雨 生态适应
下载PDF
几种洞巢鸟巢分布型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日昕 孙颖 +1 位作者 刘阳 陈佳汇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6期62-65,共4页
灰椋鸟、普通鳾、白眉姬鹟为三种习见洞巢鸟,其中灰椋鸟巢为成群分布;普通鳾与白眉姬鹟均为一定领域的随机分布;所有洞巢鸟巢的分布为成群分布。
关键词 洞巢鸟 分布型
下载PDF
4种次级洞巢鸟巢资源竞争对其繁殖优势度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尚伟平 姜云垒 +3 位作者 赵欣 李时 姚纪元 邓秋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3-126,共4页
对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内的4种次级洞巢鸟巢资源竞争与其在群落中的优势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山雀(Parus major)各巢洞因子的生态位最宽、优势度最大,其后依次为普通币鸟(Sitta europaea)、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gia)以及沼... 对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内的4种次级洞巢鸟巢资源竞争与其在群落中的优势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山雀(Parus major)各巢洞因子的生态位最宽、优势度最大,其后依次为普通币鸟(Sitta europaea)、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gia)以及沼泽山雀(Parus palustris)。4种次级洞巢鸟的优势度与巢洞因子的生态位宽度显著相关,说明其对巢资源的竞争可能影响次级洞巢鸟在群落中的繁殖优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洞巢鸟 繁殖优势度 资源竞争 生态位
下载PDF
几种洞巢鸟巢分布型的研究
8
作者 王日昕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45-47,共3页
灰椋鸟、普通鳾、白眉姬鹟为三种常见洞巢鸟,其中灰椋鸟巢为成群分布;普通鳾与白眉姬鹟均为一定领域的随机分布;所有洞巢鸟巢的分布为成群分布。
关键词 洞巢鸟 分布型
下载PDF
北京地区洞巢鸟类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特征
9
作者 滕文竹 邓文洪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8-281,共4页
洞巢鸟是鸟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于2006和2007年夏季对北京地区洞巢鸟类的种群数量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在调查中共记录到15种洞巢鸟,其中留鸟9种,夏候鸟6种.研究结果表明,黄腹山雀(Parus venustulus)和褐头山... 洞巢鸟是鸟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于2006和2007年夏季对北京地区洞巢鸟类的种群数量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在调查中共记录到15种洞巢鸟,其中留鸟9种,夏候鸟6种.研究结果表明,黄腹山雀(Parus venustulus)和褐头山雀(Parus songarus)有明显的种群数量优势,其次为北红尾鸲(Phoenicurus auroreus)、普通?(Sitta europaea)和大山雀(Parus major).北京地区洞巢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为2.03,均匀性指数为0.81.对小龙门林区不同生境类型的鸟类群落进行分析,发现公路两侧生境洞巢鸟多样性指数最大,落叶阔叶林次之,针阔混交林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巢鸟 种群密度 多样性指数 均匀度指数
下载PDF
利用天然树洞繁殖的五种鸟的巢位特征及繁殖成功率(英文)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海涛 高玮 +2 位作者 万冬梅 刘多 邓文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377-1385,共9页
对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次生阔叶林中的大山雀 ( Parusmajor)、沼泽山雀 ( Paruspalustris)、普通跓( Sitta europacea)、白眉姬? ( Ficedula zanthopygia)和灰椋鸟 ( Sturnus cineraceus) 5种利用天然树洞繁殖的次级洞巢鸟进行了巢位... 对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次生阔叶林中的大山雀 ( Parusmajor)、沼泽山雀 ( Paruspalustris)、普通跓( Sitta europacea)、白眉姬? ( Ficedula zanthopygia)和灰椋鸟 ( Sturnus cineraceus) 5种利用天然树洞繁殖的次级洞巢鸟进行了巢位选择和繁殖成功率研究。本研究中共发现 1 41巢。五种鸟对树洞类型的选择存在种间差异 ,普通跓不利用裂洞 ,沼泽山雀不利用啄洞 ,其它 3种鸟对 3种洞均有利用 ,但有一定的倾向性。对 5种鸟 9个巢位变量的比较中 ,只有洞口方向差异不显著 ( p >0 .0 5 ) ,其它 8个变量均差异显著 ( p<0 .0 5 ) ,该结果说明 5种次级洞巢鸟对巢位的选择具有其各自的需求。洞口横径、洞口纵径、洞处树直径、洞内径、巢距地高是巢位选择重要变量 ,它们决定不同种类对树洞的利用。巢损失多数出现在产卵之前和孵化阶段 ,44个繁殖失败的巢中有 35个在这两个阶段损失。大山雀的巢成功率最低 ,灰椋鸟的巢成功率最高。 5种鸟的孵化率都超过 90 %。人为破坏和动物捕食是繁殖失败的主要原因 ,占总数的 61 .4%。洞巢鸟巢位选择中的重要变量影响繁殖成功。普通跓繁殖是否成功受洞口横径和巢高影响 ,沼泽山雀受洞口纵径、树胸径和洞内径影响 ,大山雀受洞口横径、巢高和洞内径影响 ,灰椋鸟受洞内径和洞深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特征 繁殖成功率 次级洞巢鸟 位选择
下载PDF
山地次生林次级洞巢鸟人工招引研究初报 被引量:2
11
作者 易国栋 刘宇 +2 位作者 杨志杰 赵匠 郝锡联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91-93,共3页
2004年3~7月和2005年4~5月,笔者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利用人工巢箱对天然次生林中的次级洞巢鸟进行了人工招引的初步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在人工巢箱不同悬挂方式条件下,天然次生林中次级洞巢鸟占用巢箱的种类组成;人工巢箱对次... 2004年3~7月和2005年4~5月,笔者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利用人工巢箱对天然次生林中的次级洞巢鸟进行了人工招引的初步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在人工巢箱不同悬挂方式条件下,天然次生林中次级洞巢鸟占用巢箱的种类组成;人工巢箱对次级洞巢鸟繁殖密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林 次级洞巢鸟 人工招引
下载PDF
悬挂巢箱对次级洞巢鸟类选择天然洞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虹 张克勤 +4 位作者 王海涛 邓秋香 姜云垒 Justin LIU 高玮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31,共7页
于2005~2007年3~7月采用在试验样地中添加巢位(悬挂巢箱)与对照样地比较的方法,探讨悬挂巢箱是否影响天然洞的入住率,并为次级洞巢鸟类提供巢位资源,进而增加繁殖种群的数量。结果发现,无论是试验样地还是对照样地,总的入住数量年间... 于2005~2007年3~7月采用在试验样地中添加巢位(悬挂巢箱)与对照样地比较的方法,探讨悬挂巢箱是否影响天然洞的入住率,并为次级洞巢鸟类提供巢位资源,进而增加繁殖种群的数量。结果发现,无论是试验样地还是对照样地,总的入住数量年间差异不显著,种类间差异显著;天然洞之间(无论是否悬挂巢箱)的入住率差异不显著;人工巢箱与试验样地的天然洞之间的入住率差异极显著;人工巢箱与对照样地的天然洞入住率差异极显著。结果表明,人工巢箱的添加为次级洞巢鸟提供了巢位资源,大大地提高了入住率;人工巢箱的悬挂并未影响天然洞的入住率,试验样地与对照样地的天然洞的入住率没有显著区别,表明适合鸟类入住的天然洞巢位资源在次生阔叶林中,处于稳定且饱和状态。所以悬挂巢箱不影响天然洞的入住率,而且为次级洞巢鸟类补充了巢位资源,因此增加了繁殖种群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天然 次级洞巢鸟
原文传递
人工巢箱繁殖鸟类主要巢捕食者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雷 李东来 +2 位作者 马锐强 奚长海 万冬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35-1243,共9页
巢捕食是影响鸟类繁殖成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鸟类繁殖生态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确定鸟类的主要巢捕食者及影响巢捕食的因素对于了解鸟类繁殖成功率、种群增长率及种群数量等具有重要意义。2009—2012年,对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 巢捕食是影响鸟类繁殖成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鸟类繁殖生态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确定鸟类的主要巢捕食者及影响巢捕食的因素对于了解鸟类繁殖成功率、种群增长率及种群数量等具有重要意义。2009—2012年,对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巢箱中繁殖的杂色山雀(Parus varius)、沼泽山雀(P.palustris)、大山雀(P.major)和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gia)四种鸟类的巢捕食率及影响巢捕食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共记录到238个繁殖巢(杂色山雀74巢、沼泽山雀21巢、大山雀118巢、白眉姬鹟25巢),其中35巢被捕食,捕食率为14.7%,雏鸟期被捕食占91.4%。巢捕食率在4种鸟类之间无差异(x^2=0.429,df=3,P=0.934)。以锦蛇(Elaphe spp.)为代表的蛇类是该地区小型森林洞巣鸟类繁殖期主要捕食者,占总捕食率的94.3%。对影响巢捕食的22个相关因子进行二元逻辑斯蒂回归分析发现,坡度、地面裸露率、草本盖度对巢捕食具有显著性影响;出雏时间、坡位、距碎石块距离对巢捕食的影响接近显著水平;而巢高、树粗、巢箱年龄、窝卵数、距路距离等对巢捕食无显著影响。因此,处于坡度较陡,坡位较高,草本覆盖率较高,地面裸露率较低,距碎石块距离较近,且出雏时间较晚的巢更容易被捕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小型洞巢鸟 锦蛇 捕食 生境因子 繁殖参数
下载PDF
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洞巢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天松 王翌 +2 位作者 徐境羚 郝广明 邓秋香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6期727-730,共4页
2014—2015年,对吉林市左家自然保护区次生阔叶混交林内4个研究区域的洞巢进行调查,采集、统计洞巢相关因子,研究左家地区洞巢特征.结果表明:洞巢鸟选择洞巢方面有一定的规律性.树种以白皮柳居多,选用巢址洞口的朝向以南、西南、西为主... 2014—2015年,对吉林市左家自然保护区次生阔叶混交林内4个研究区域的洞巢进行调查,采集、统计洞巢相关因子,研究左家地区洞巢特征.结果表明:洞巢鸟选择洞巢方面有一定的规律性.树种以白皮柳居多,选用巢址洞口的朝向以南、西南、西为主;洞口倾斜角-30°~0°;洞口横径、洞口纵径、洞距地、胸径和洞位径等参数差距不大.研究成果可对洞巢资源的利用、洞巢鸟行为等相关研究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巢鸟 因子 特征
下载PDF
森林医生啄木鸟
15
作者 周军 《国土绿化》 2019年第6期59-59,共1页
啄木鸟被誉为“森林医生”,对于增加生物多样性、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啄木鸟属于初级洞巢鸟,自己开凿树洞并在洞内筑巢繁殖。有些鸟类没有啄洞的本领,需要利用啄木鸟的旧洞或天然形成的树洞为巢进行繁殖,我们称之为... 啄木鸟被誉为“森林医生”,对于增加生物多样性、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啄木鸟属于初级洞巢鸟,自己开凿树洞并在洞内筑巢繁殖。有些鸟类没有啄洞的本领,需要利用啄木鸟的旧洞或天然形成的树洞为巢进行繁殖,我们称之为次级洞巢鸟,如大山雀、灰椋鸟、猫头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啄木 医生 次级洞巢鸟 生物多样性 稳定性 大山雀 灰椋
下载PDF
广西西大明山冠斑犀鸟的繁殖生物学
16
作者 罗益奎 陈辈乐 +2 位作者 李飞 郑玺 农立初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0-729,共10页
作者于2014和2015年在广西西南部的西大明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研究冠斑犀鸟(Anthracoceros albirostris)的繁殖生物学特征,以直接观察法或红外相机共观察5巢犀鸟,2014年2巢,2015年3巢。研究显示,西大明山的冠斑犀鸟在每年4月下旬至5月... 作者于2014和2015年在广西西南部的西大明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研究冠斑犀鸟(Anthracoceros albirostris)的繁殖生物学特征,以直接观察法或红外相机共观察5巢犀鸟,2014年2巢,2015年3巢。研究显示,西大明山的冠斑犀鸟在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开始营巢繁殖,雌鸟进入巢洞并在雄鸟协助下自封在其内,期间与幼鸟完全依靠雄鸟喂食。雄鸟带回巢的食物中,数量上有超过80%是果实。雌鸟在封巢期间完成换羽,并和幼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破巢而出,封巢时间为89 d和93 d(n=2),繁殖成功率为100%(n=4),平均出巢幼鸟为(2.3±0.5)只(2或3只,n=4)。营巢树与人工林/林下作物的平均距离为87 m(0~210 m,n=3),其中,两棵生长在当地人经常使用的山路旁。营巢树种分别为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及金叶树(Chrysophyllum lanceolatum),营巢树平均胸径为73.7 cm(72.0~75.0 cm,n=3),巢洞高度为7.8 m和9.0 m(n=2)。其中两棵营巢树在2014年和2015年的繁殖季均被重复利用。研究结果显示,西大明山的冠斑犀鸟在繁殖期间能承受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从封巢时间来看,雏鸟成长所需的时间与南宁动物园笼养环境下差别不大,显示当地食物资源不缺,但天然林破碎化严重,高大乔木较少,营巢树洞资源的缺乏似乎是制约西大明山冠斑犀鸟种群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议保护区加强护林力量,积极探索种植速生大胸径本土树种的可行性,并同时开展人工巢箱应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洞巢鸟 热带亚洲 类保护 食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