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火针洞式引流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朝晖 马静 +1 位作者 卢旭亚 徐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0-222,共3页
目的评价电火针洞式引流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06年7月至2010年7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足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传统引流术组和电火针洞式引流术组,每组50例。分别采取传统引流术和电火针洞式引... 目的评价电火针洞式引流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06年7月至2010年7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足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传统引流术组和电火针洞式引流术组,每组50例。分别采取传统引流术和电火针洞式引流术治疗,治疗后分别从血糖控制情况、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截肢率及不同Wagner分级伤口最终愈合位置与切口之间的距离、伤口扩散范围等方面比较电火针洞式引流术组与传统引流术组的差异。结果传统引流术组和电火针洞式引流术组患者治疗期间血糖水平(mmol/L)控制均较理想(7.76±1.41比7.38±1.40,P〉0.05);传统引流术组住院时间(d:108±21比75±16)和伤口愈合时间(d:127±21比91±16)均较电火针洞式引流术组明显延长(均P〈0.01);电火针洞式引流术组截肢率较传统引流术组明显降低(6%比20%,P〈0.05)。电火针洞式引流术组伤口最终愈合位置与切口之间距离(cm)较传统引流术组明显缩短(2级:1.26±0.40比4.27±1.02,3级:4.26±1.05比10.35±2.51,均P〈0.01);随着Wagner分级程度的提高,患者伤口最终愈合位置与切口之间的距离、伤口扩散范围均逐渐增大;2-3级电火针洞式引流术组伤口扩散范围(cm^2。)较传统引流术组明显缩小(2级:1.27±0.56比7.08±2.59,3级:5.41±2.27比13.36±3.71,P〈0.01和P〈0.05),4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50±2.52比34.25±4.35,P〉0.05)。结论电火针洞式引流术不仅引流充分,而且可以在糖尿病足伤口周围形成“护坊”,为防止糖尿病足进一步恶化提供了生物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式引流 电火针 糖尿病足 护场
下载PDF
电火针洞式引流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郭海霞 刘刚 《天津中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541-544,共4页
[目的]探讨电火针洞式引流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男性患者,简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火针洞式引流联合局部封闭(复方倍他米松与2%利多卡因混合... [目的]探讨电火针洞式引流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男性患者,简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火针洞式引流联合局部封闭(复方倍他米松与2%利多卡因混合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切开引流、常规换药治疗,治疗结束后跟踪随访半年,对患者的临床效果、伤口愈合时间长短、愈合后瘢痕的大小及秃发面积4方面进行观察比较。[结果]2组患者全部有效,疗效相当(P>0.05);治疗组在伤口的愈合时间、愈合后瘢痕的大小及秃发面积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电火针洞式引流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具有安全有效、创面愈合快、瘢痕小、秃发面积少的良好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针 洞式引流 局部封闭 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
下载PDF
电离子治疗仪洞式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钟萍萍 刘颖 +3 位作者 罗岱霖 杨琴 黄密 瞿曦 《四川中医》 2019年第12期156-159,共4页
目的:观察电离子治疗仪洞式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脱失3例,对比分析乳腺脓肿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离子... 目的:观察电离子治疗仪洞式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脱失3例,对比分析乳腺脓肿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离子治疗仪洞式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子治疗仪洞式引流 乳腺脓肿 急性乳腺炎 药线引流 穿刺抽脓
下载PDF
洞式引流联合袪腐搔刮法治疗乳瘘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旭 王志华 李星星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第6期110-112,共3页
乳房部及乳晕部皆可病发乳瘘,目前临床对于乳晕部乳瘘的认识及治疗处于瓶颈期,临床方法多样,但无标准治疗手段。随着微创理念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法精益求精,洞式引流联合袪腐搔刮术,结合祖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理念治疗乳瘘效... 乳房部及乳晕部皆可病发乳瘘,目前临床对于乳晕部乳瘘的认识及治疗处于瓶颈期,临床方法多样,但无标准治疗手段。随着微创理念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法精益求精,洞式引流联合袪腐搔刮术,结合祖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理念治疗乳瘘效果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瘘 洞式引流 窦道 袪腐搔刮疗法
下载PDF
电火针洞式引流术治疗疮疡疾病的再认识 被引量:4
5
作者 曹芳 张朝晖 +1 位作者 朱朝军 彭娟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1期12-14,18,共4页
电火针洞式引流术在临床逐步应用,现有研究认为其作用机制为促进创面周围"护场"形成,开放伤口、充分引流从而控制感染扩散,促进创面愈合。近代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火针具有清热透邪、温经通络、扶正祛邪之效。经研究后认为电火... 电火针洞式引流术在临床逐步应用,现有研究认为其作用机制为促进创面周围"护场"形成,开放伤口、充分引流从而控制感染扩散,促进创面愈合。近代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火针具有清热透邪、温经通络、扶正祛邪之效。经研究后认为电火针洞式引流术治疗疮疡疾病的作用不仅是充分引流、建立护场,还可引热逐邪、将存在于皮深肉厚处的热毒之邪排出体外,更可调动机体正气,抵御外邪,以防复发,故而在加速创面愈合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针 洞式引流 疮疡 引热逐邪 扶正祛邪 创面愈合
下载PDF
高频电刀改良火针烙法洞式引流治疗阴囊脓肿临床观察
6
作者 周进 徐敏 +1 位作者 沈海山 胡承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99-0102,共4页
阴囊脓肿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化脓性疾病,中医采用火针洞式引流法对阴囊脓肿进行治疗,解决了西医切开引流治疗创口大恢复慢的问题,但由于火针在设备、操作方法及安全性上的局限,使得火针洞式引流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存在困难,难以推广,我院改... 阴囊脓肿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化脓性疾病,中医采用火针洞式引流法对阴囊脓肿进行治疗,解决了西医切开引流治疗创口大恢复慢的问题,但由于火针在设备、操作方法及安全性上的局限,使得火针洞式引流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存在困难,难以推广,我院改良使用临床常用的高频电刀替代传统火针治疗20例患者,对照使用火针治疗仪20例患者,经研究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高频电刀改良火针治疗解决了临床应用火针的设备问题,降低了操作的难度,提高了操作及设备安全性。通过临床实践,高频电刀替代火针治疗,原理相仿,基本消除了传统火针在操作及安全上的技术问题,效果确切,可根据情况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烙法 洞式引流 阴囊脓肿 高频电刀 电外科工作站
下载PDF
电火针洞式引流术对减少体表脓肿扩散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卢旭亚 李品川 张朝晖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23-1224,共2页
目的探讨电火针洞式引流术对减少体表脓肿扩散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造模后分为两组,A组伤口采用电火针洞式引流术,B组采用十字形切开引流术,观察两组全身炎症反应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脓肿引流术后第1、... 目的探讨电火针洞式引流术对减少体表脓肿扩散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造模后分为两组,A组伤口采用电火针洞式引流术,B组采用十字形切开引流术,观察两组全身炎症反应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脓肿引流术后第1、2天,A组细菌扩散呈逐渐下降趋势,而B组感染进一步向周缘扩散。脓肿引流术后第3、4天,A组WBC、中性粒细胞(PMN)和C反应蛋白(CRP)下降较B组明显(P<0.05)。两组伤口均完全愈合,A组愈合时间较B组短[(6.2±1.9)d vs.(8.4±2.3)d,P<0.05)]。结论电火针洞式引流术可以减少体表脓肿扩散,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针 洞式引流 脓肿
原文传递
火针洞式烙口联合提脓药捻引流技术治疗乳腺脓肿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郝素贞 李敬华 +3 位作者 潘玉荣 邹燕鹏 邓素华 刘丽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23期11-12,共2页
目的:观察火针洞式烙口联合提脓药捻引流技术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乳腺脓肿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火针洞式烙口联合提脓药捻引流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引流。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组换药次数、... 目的:观察火针洞式烙口联合提脓药捻引流技术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乳腺脓肿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火针洞式烙口联合提脓药捻引流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引流。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组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术后瘢痕面积、术后乳房美观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术后瘢痕面积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无一例乳房外观改变及乳头歪斜,对照组乳房外观改变和乳头歪斜各3例。治疗组术后乳房美观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火针洞式烙口联合提脓药捻引流技术治疗乳腺脓肿可以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术后美观,保护乳房功能,是治疗乳腺脓肿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脓肿 火针烙口联合提脓药捻引流技术 传统手术 疗效评价
下载PDF
火针洞式联合提脓药捻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的疗效及对乳房美观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周秀 吴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126-128,181,共4页
目的:分析火针洞式联合提脓药捻引流术治疗对乳腺脓肿患者临床治愈率、切口愈合及乳房美观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笔者科室收治的85例乳腺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4例),对... 目的:分析火针洞式联合提脓药捻引流术治疗对乳腺脓肿患者临床治愈率、切口愈合及乳房美观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笔者科室收治的85例乳腺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乳腺脓肿引流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火针洞式联合提脓药捻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切口愈合及术后乳房美观度情况。结果:对照组治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82.93%vs 97.73%)(P<0.05),对照组手术及瘢痕大小、愈合时间、换药天数均明显多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手术满意度明显低于研究组(85.37%vs 97.73%),复发率明显高于研究组(14.63%vs 2.27%)(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55%,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1.95%(P<0.05)。结论:火针洞式联合提脓药捻引流术相较于常规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临床效果显著,加速患者愈合进程,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脓肿 火针联合提脓药捻引流 临床治愈率 切口愈合 美观度
下载PDF
王志华教授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经验总结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玲 王志华 +1 位作者 马旭 何海娇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第1期106-107,共2页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育龄期妇女常见病,王志华教授采用中医辨证分期治疗,内治以风药为特色,外治运用洞式引流联合祛腐搔刮术,具有疮口小、痛苦少、愈后疤痕小的特点,能最大限度地保留乳房的功能和外形,疗效显著,优势明显,在临床上受到...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育龄期妇女常见病,王志华教授采用中医辨证分期治疗,内治以风药为特色,外治运用洞式引流联合祛腐搔刮术,具有疮口小、痛苦少、愈后疤痕小的特点,能最大限度地保留乳房的功能和外形,疗效显著,优势明显,在临床上受到患者的一致认可,为临床辨治肉芽肿性乳腺炎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乳腺炎 洞式引流 祛腐搔刮术 王志华教授
下载PDF
切开接线加洞式改良引流术治疗蹄铁型脓肿65例
11
作者 吴慧卿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3年第5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蹄铁型肛周脓肿 切开挂线 改良引流 治疗
原文传递
王志华教授运用外治法治疗外吹乳痈临床经验总结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旭 王志华 刘柳林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25期59-60,共2页
外吹乳痈相当于西医的哺乳期乳腺炎,是哺乳期发生于乳房部位的急性化脓性疾患,具有发病急、传变快、易成脓的特点,严重影响了哺乳期女性的生活质量。王志华教授认为外吹乳痈尤贵分期论治,辨证施治,综合运用中医外治法,局限病变范围,掌... 外吹乳痈相当于西医的哺乳期乳腺炎,是哺乳期发生于乳房部位的急性化脓性疾患,具有发病急、传变快、易成脓的特点,严重影响了哺乳期女性的生活质量。王志华教授认为外吹乳痈尤贵分期论治,辨证施治,综合运用中医外治法,局限病变范围,掌握合适手术时机,能够最大程度上保留乳汁,减轻疼痛程度,提高乳母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吹乳痈 哺乳期乳腺炎 外治法 洞式引流 祛腐搔刮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