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洞穴空气环境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贵州省绥阳大风洞为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潘艳喜 周忠发 +4 位作者 李坡 曹明达 张绍云 殷超 张结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5-431,共7页
为探究绥阳大风洞空气环境时空变化的规律及其成因,沿洞道布设10个监测点,并对各点在垂直剖面上(洞道上、中、下部)的温度、湿度和CO_2浓度进行为期11个月的监测,结果表明:(1)大风洞空气环境要素(CO_2、温度、相对湿度)均呈现出明显的... 为探究绥阳大风洞空气环境时空变化的规律及其成因,沿洞道布设10个监测点,并对各点在垂直剖面上(洞道上、中、下部)的温度、湿度和CO_2浓度进行为期11个月的监测,结果表明:(1)大风洞空气环境要素(CO_2、温度、相对湿度)均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大体上CO_2、温度和湿度表现为冬季低,夏季高的特点。(2)春、夏、秋季洞内外空气交换较弱,由洞口至洞内深处CO_2浓度、湿度逐渐增加,温度逐渐减小,且越往洞内深处,空气交换减弱,各参数变化越稳定;冬季洞内外空气交换作用强,由洞口至洞穴深部,温度变化曲线表现为并无突变点,且洞穴CO_2、湿度的垂直变化加大。(3)垂直变化上,春、夏、秋季洞穴CO_2浓度、相对湿度差异大,洞底部CO_2浓度和相对湿度大多高于洞顶部,但越往洞穴深入,3个环境参数的垂直差异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空气环境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双河洞系统 大风洞
下载PDF
短时间尺度下旅游洞穴空气环境自净能力研究--以绥阳大风洞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范宝祥 周忠发 +4 位作者 朱粲粲 汪炎林 薛冰清 汤云涛 田衷珲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5-285,共11页
在2017年9月30日-10月9日对贵州绥阳大风洞洞内的温度、湿度、CO2浓度和洞外的温度、湿度、降雨量等指标进行为期10天的连续自动监测,并结合监测期内游客量和当地降雨情况,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洞穴空气环境的自净能力主... 在2017年9月30日-10月9日对贵州绥阳大风洞洞内的温度、湿度、CO2浓度和洞外的温度、湿度、降雨量等指标进行为期10天的连续自动监测,并结合监测期内游客量和当地降雨情况,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洞穴空气环境的自净能力主要取决于洞内气流交换的强弱程度,尤其是在极端天气(主要指夏秋季降雨)下,洞外温度降低,促使通风模式发生转变,进而增强了洞内外气流的交换,提高了洞穴环境的自净能力。但洞穴空气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除温度、湿度外,当游客产生的CO2浓度超过洞穴空气环境的自净能力阈值时,洞内CO2会出现累积效应;反之,洞内CO2浓度又回归至洞穴环境背景值。同时,洞穴空气环境的自净能力反应时间也会因洞腔体积、洞道结构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大风洞1#、2#、3#监测点的自净能力反应时间分别为15 h、18 h、2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洞穴 短时间尺度 自净能力 洞穴空气环境 旅游活动
下载PDF
短时间高强度旅游活动下洞穴空气环境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绥阳大风洞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范宝祥 周忠发 +4 位作者 薛冰清 汤云涛 汪炎林 朱粲粲 安丹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6-57,共12页
文章通过对大风洞2017年、2018年十一"黄金周"洞内外温度、CO2浓度、相对湿度、游客量等为期7天的连续监测,并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各个监测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监测期间,受洞穴通风效应和游客量等的影响,大风洞空... 文章通过对大风洞2017年、2018年十一"黄金周"洞内外温度、CO2浓度、相对湿度、游客量等为期7天的连续监测,并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各个监测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监测期间,受洞穴通风效应和游客量等的影响,大风洞空气环境要素(温度、湿度、CO2浓度)呈现明显昼夜变化,表现为白昼>夜晚;(2)洞道结构对洞穴空气环境空间变化具有重要影响,表现为神泉玉露洞道结构较夜明珠更为复杂,在2017年、2018年的温度、湿度、CO2浓度等均要比夜明珠的高;(3)洞外空气环境变化对洞穴通风效应具有重要的影响,表现为降雨导致洞外温度、湿度降低,虚拟温差发生改变,促使气流方向由限制性通风模式向积极性通风模式转变;(4)受气候及游客因素影响,2017年洞内温度、CO2浓度的昼夜变化特征较2018年更明显,且当游客产生的CO2浓度大于洞穴空气环境的自净能力时,CO2会出现累积效应,进而影响洞穴旅游景观及洞穴环境的舒适性,建议景区在进行旅游活动时要充分考虑短时间尺度游客人数高峰期对CO2的影响及岩溶景观的合理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空气环境 短时间尺度 高强度旅游活动 影响因素 双河洞
下载PDF
疫情背景下桂林市芦笛岩空气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潘天望 史文强 +9 位作者 梁建平 陈伟海 汤建伟 张远海 廖如松 伍艳军 李成展 张雅君 赵荣燕 秦景莫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06-1013,共8页
当天然洞穴开发为旅游洞穴,人为活动输入到洞穴的能量与物质影响了洞穴本体环境。文章以桂林市代表性旅游洞穴芦笛岩为例,以2020年9月1日至10月8日洞穴温度、湿度、CO_(2)以及游客人数作为重点参数,定时、定位观测洞穴环境关键要素变化... 当天然洞穴开发为旅游洞穴,人为活动输入到洞穴的能量与物质影响了洞穴本体环境。文章以桂林市代表性旅游洞穴芦笛岩为例,以2020年9月1日至10月8日洞穴温度、湿度、CO_(2)以及游客人数作为重点参数,定时、定位观测洞穴环境关键要素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而探究疫情防控背景下洞穴空气环境特征及影响因素、旅游活动对洞穴环境的影响以及洞穴自净能力。观测结果表明:(1)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观测期内游客人数较往年明显减少,游客活动对洞穴温度和湿度影响并不明显,洞穴内外温度和湿度曲线变化趋于一致,主要受洞外空气环境的影响;(2)游览高峰期短时间内洞内CO_(2)浓度仍会随游客量的增多呈现规律性变化,但在旅游活动结束以后,洞内CO_(2)浓度能迅速回归至洞穴环境背景值,未观测到明显的CO_(2)累积现象;(3)芦笛岩本身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观测期内受降雨和降温的影响,洞外温度显著降低,促使芦笛岩洞穴通风模式发生改变,洞穴内外气流交换加强,提高了该洞的自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洞穴空气环境 自净能力 旅游活动 芦笛岩
下载PDF
贵州双河洞空气环境主要因子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薛冰清 张结 +3 位作者 汪炎林 周忠发 张昊天 汤云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1-88,共8页
洞穴主要空气环境因子是影响洞穴次生沉积物形成及洞穴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揭示其内涵机理,通过2015-2017年对贵州绥阳双河洞系支洞——大风洞14个洞内监测点、2个上覆土壤点进行了为期2个水文年的监测,并运用数理统计等方... 洞穴主要空气环境因子是影响洞穴次生沉积物形成及洞穴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揭示其内涵机理,通过2015-2017年对贵州绥阳双河洞系支洞——大风洞14个洞内监测点、2个上覆土壤点进行了为期2个水文年的监测,并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双河洞空气环境主要因子(CO_2浓度、温度、相对湿度)均呈现出夏高冬低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并且由洞口向洞内,CO_2浓度年内变化幅度逐渐增大,温度、相对湿度则逐渐趋于恒定;受外部气候环境及上覆土壤的影响,洞内次生沉积物溶解沉积效应存在季节性差异;洞道形态及通风效应的差异增加了洞穴空气环境变化空间上的复杂性;旅游活动和呼吸作用在不同的程度上对洞穴空气环境的瞬时水平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空气环境 变化特征 洞道结构 通风效应 旅游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