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音洞箫及其演奏研究——以指套《一纸相思》为例
1
作者 张昭玲 《黄河之声》 2023年第17期9-13,17,共6页
南音洞箫是南音“上四管”乐器中唯一的吹奏乐器,在南音“上四管”乐器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指套《一纸相思》为例,对南音洞箫演奏技巧、做韵、法度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予以学理性的阐释总结,以此展现南音洞箫独特的艺术魅力,希冀... 南音洞箫是南音“上四管”乐器中唯一的吹奏乐器,在南音“上四管”乐器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指套《一纸相思》为例,对南音洞箫演奏技巧、做韵、法度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予以学理性的阐释总结,以此展现南音洞箫独特的艺术魅力,希冀为南音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学习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音洞箫 演奏技巧 演奏做韵 演奏法度
下载PDF
《文选》所录《子虚赋》、《上林赋》及《洞箫赋》创作时间新考——兼考王褒卒年 被引量:5
2
作者 韩晖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1-45,共5页
《文选》所录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原为一篇,其创作当开始于建元六年,定稿当在元光元年五月至九月间;《子虚赋》部分当完成于建元六年秋稍前,《上林赋》部分当作于建元六年底至元光元年五月稍后。学术界将王褒的《洞箫赋》... 《文选》所录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原为一篇,其创作当开始于建元六年,定稿当在元光元年五月至九月间;《子虚赋》部分当完成于建元六年秋稍前,《上林赋》部分当作于建元六年底至元光元年五月稍后。学术界将王褒的《洞箫赋》系年于神爵元年是错误的,原因在于对王褒入朝时间和卒年缺乏考证。王褒入朝当始于神爵元年。王褒之卒年,当在甘露四年或黄龙元年。其《洞箫赋》当作于五凤三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相如 《天子游猎赋》 王褒 洞箫赋》
下载PDF
王褒《洞箫赋》与汉宣帝时期的礼乐建设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学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163-169,共7页
汉昭帝时期礼乐衰微,执政的霍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礼制建设停滞,同时霍光致力于与民休息,而礼乐之兴为耗资不菲的不急之务,自然不为其所重。于礼乐衰微相应,汉昭帝时期诗赋创作也同步衰落。与昭帝时期不同,汉宣帝致力于兴... 汉昭帝时期礼乐衰微,执政的霍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礼制建设停滞,同时霍光致力于与民休息,而礼乐之兴为耗资不菲的不急之务,自然不为其所重。于礼乐衰微相应,汉昭帝时期诗赋创作也同步衰落。与昭帝时期不同,汉宣帝致力于兴礼乐,礼乐之盛远胜昭帝时期。汉宣帝兴礼乐主要是出于巩固政权的现实政治需要,有意识地反拨霍光所行政策,以凸显皇权存在,重建旁落二十年的皇帝权威。为推动沉寂多时的辞赋创作,宣帝划分出辞赋大小之别,肯定形式"辩丽可喜"而融入仁义风谕的赋作。在宣帝兴礼乐的历史背景下,王褒《洞箫赋》最初命名为《洞箫颂》,努力发掘洞箫礼乐之器具的内涵,与颂仪、美盛德形容的"颂"义相联系,寓仁义风谕之旨,赋作本身也是宣帝兴雅乐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洞箫赋》注重阐发儒家雅乐内涵,与《礼记.乐记》音乐思想相通,强调竹材之德化、制箫以合礼、瞽朦奏乐、箫音的道德属性、箫乐的教化效果,乱辞部分表达了儒家对雅乐的"德音"定性,强调"从容中道,乐不淫兮"的儒家中和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褒 洞箫赋》 汉宣帝 礼乐
下载PDF
王褒《洞箫赋》之治疗功能探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贾飞 《百色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5-9,共5页
受西方文学语境的影响,以往在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时,过于注重对作品的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分析,较少重视作品发生时的原始语境,从而不能更好的体现作者的创作初衷,揭示作品的原貌。文章通过分析文本和研读相关史料,回归到... 受西方文学语境的影响,以往在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时,过于注重对作品的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分析,较少重视作品发生时的原始语境,从而不能更好的体现作者的创作初衷,揭示作品的原貌。文章通过分析文本和研读相关史料,回归到《洞箫赋》产生时的原始语境,以求进一步还原王褒创作《洞萧赋》时的初衷,探究《洞箫赋》的文学治疗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箫 原始语境 文学治疗
下载PDF
认识洞箫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正生 《演艺设备与科技》 2005年第4期57-60,共4页
从音域、音色、音准特点、制作、保养等多方面对洞箫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关键词 洞箫 管乐器 吹口 量度 紫竹 管径 音准 音量
下载PDF
文山彝族三眼土洞箫的音乐形态、制作及其演奏
6
作者 吕国敏 梁宇明 《民族音乐》 2010年第5期42-43,共2页
三眼土洞箫的音乐形态 1、型制。三眼土洞箫为吹口腔体气鸣乐器,体形为平底卵形。体高9至14厘米,体围7至11厘米。吹口在上,腔体前开2个音孔,后开1个音孔。吹奏时双手捧起,就唇而吹。
关键词 音乐形态 洞箫 彝族 文山 演奏 制作 气鸣乐器 腔体
下载PDF
传统六孔洞箫高音域指法发掘与文化地位拓展
7
作者 张捷 张向华 《美育学刊》 2011年第4期85-92,共8页
传统六孔洞箫是一种代表中国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和民间民俗音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在历史、民间音乐、音色美学特征、雅文化象征、宗教、文学等方面均有特殊的文化地位。史料分析表明,传统六孔洞箫可演奏横跨三个八度的音乐,其实际音... 传统六孔洞箫是一种代表中国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和民间民俗音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在历史、民间音乐、音色美学特征、雅文化象征、宗教、文学等方面均有特殊的文化地位。史料分析表明,传统六孔洞箫可演奏横跨三个八度的音乐,其实际音域超出了目前一般常见的d1-a3范围,而为d1-d4。人们对传统六孔洞箫音域认识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洞箫的传播。传统六孔洞箫高音域的发掘,将给洞箫的普及和传承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同时,鉴于洞箫外观改革可能促使洞箫公众映像的异化,保持和弘扬传统六孔洞箫的形制也有利于保护洞箫文化的原真性和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六孔洞箫 高音域 指法 文化地位 认同
下载PDF
密江乡洞箫音乐的美学根底
8
作者 李勋 《广播歌选》 2010年第3期72-73,共2页
本文首先要观察洞箫及其音乐起源和"乡乐"化的过程,其次以观察和分析朝鲜民族的迁移过程及朝鲜族音乐社会的形成过程为基础,进一步观察密江乡洞箫音乐的传入、扎根过程,最后在朝鲜民族的审美范畴上结合诙谐阐明密江洞箫音乐... 本文首先要观察洞箫及其音乐起源和"乡乐"化的过程,其次以观察和分析朝鲜民族的迁移过程及朝鲜族音乐社会的形成过程为基础,进一步观察密江乡洞箫音乐的传入、扎根过程,最后在朝鲜民族的审美范畴上结合诙谐阐明密江洞箫音乐的美学根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箫 洞箫音乐 诙谐美
下载PDF
南音洞箫是尺八吗?--为南音洞箫正名
9
作者 王金旋 Jin-xuan 《文化艺术研究》 2010年第1期70-84,共15页
尺八是我国古代的一件重要吹奏乐器,其名初始于唐代,汉魏时期已出现同类乐器,于唐代得到兴盛,广泛应用于唐代宫廷乐舞、乐部及民间俗乐中,并于唐宋两次东传至日本,在日本得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传承至今;而在中国一方,尺八却走向了另一... 尺八是我国古代的一件重要吹奏乐器,其名初始于唐代,汉魏时期已出现同类乐器,于唐代得到兴盛,广泛应用于唐代宫廷乐舞、乐部及民间俗乐中,并于唐宋两次东传至日本,在日本得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传承至今;而在中国一方,尺八却走向了另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尺八自宋元之后逐渐消失,至明末最终退出音乐历史舞台。20世纪初期尺八一词又不断重现于音乐舞台上,学术界称尺八存活于福建南音的洞箫之中,称南音洞箫又名南音尺八,是我国唐宋时期尺八的遗制,这一论断得到了普遍赞同和广泛应用,似乎已成定论。那么南音洞箫究竟是不是尺八?是否为唐宋尺八结合的遗制?本文将对此两种乐器做一细致的横向性比较研究,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明确提出自己的见解,还原南音洞箫的本来面貌,纠正对南音洞箫长期以来的误称,为南音洞箫正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音 洞箫 唐宋时期 吹奏乐器 音乐历史 舞台 日本 汉魏时期 宫廷乐舞 发展前景 比较研究 学术界 类乐器 横向性 中国 问题 讨论 宋元 世纪 明末
下载PDF
南音洞箫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10
作者 王青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90-94,共5页
南音洞箫是泉州南音用来演奏富有装饰性润腔旋律的主要乐器之一。南音洞箫与唐宋尺八有非常重要的渊源关系,它是唐宋尺八的遗存,继承了唐宋尺八的精华,发展成具有独特构造和演奏风格的现代尺八(南音洞箫)。改良的南音洞箫既保留了洞箫... 南音洞箫是泉州南音用来演奏富有装饰性润腔旋律的主要乐器之一。南音洞箫与唐宋尺八有非常重要的渊源关系,它是唐宋尺八的遗存,继承了唐宋尺八的精华,发展成具有独特构造和演奏风格的现代尺八(南音洞箫)。改良的南音洞箫既保留了洞箫原有的特色,又弥补了现今乐律体系下"半音不全""转调困难"两大缺陷,为南音洞箫艺术开辟了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器 南音洞箫 尺八 历史
下载PDF
比较研究:洞箫与尺八
11
作者 俞飞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1-192,共2页
洞箫与尺八的形制相类似,皆为竖吹按孔的单管吹奏乐器。二者同出一宗,都源于古代中国,尺八是在隋唐时期传入日本的。本文的研究主要关于洞箫与尺八在吹孔开凿方式的区别,以及历史、形制、吹奏和应用等方面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关键词 中国洞箫普化尺八
下载PDF
洞箫音乐在清朝宫廷音乐中的发展与繁荣
12
作者 高云 郁茜茜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8-169,共2页
富有民族特色、古老的洞箫音乐,在清朝宫廷朝会乐、祭祀乐、宴会乐中广泛应用、频繁使用,在祭祀乐中,演奏的乐器包括洞箫等数十种,演奏人员上百人,对促进清朝宫廷音乐的发展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洞箫音乐 清朝 宫廷音乐 发展繁荣
下载PDF
洞箫哪里去了?——谈音乐艺术的表象美与内涵美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云 《文艺研究》 1982年第3期106-109,共4页
今年武汉的春天分外美好。“分外”,是因为在这里举行了有十六个代表队、八十八名年轻演奏家参加的“第一期全国器乐独奏观摩演出大会”。民族器乐演奏艺术人才辈出,前途无量。聆听之后,令人感到“洋洋乎盈耳”,美不胜收。 参加独奏的... 今年武汉的春天分外美好。“分外”,是因为在这里举行了有十六个代表队、八十八名年轻演奏家参加的“第一期全国器乐独奏观摩演出大会”。民族器乐演奏艺术人才辈出,前途无量。聆听之后,令人感到“洋洋乎盈耳”,美不胜收。 参加独奏的乐器有二十多种,但是,洞箫却只有一支在广东代表队中担任伴奏的脚色,八场晚会中它仅仅出现过这一次。这美妙的乐器在“向隅而泣”。这是为什么?有人说:“洞箫,美则美矣,可惜无啥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洞箫 民族器乐 演奏艺术 器乐独奏 观摩演出 演奏家 乐器 代表队 内涵美
下载PDF
谈谈(竖)笛、尺八和洞箫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正生 《乐器》 2006年第6期54-55,共2页
(竖)笛、尺八和洞箫,都是竖吹管乐器。由于这三件乐器有着承继关系,而且时间的跨度又比较大——二千多年,因此容易混淆,不少专门搞研究的人也不能分得十分清楚。笔者在此想谈谈这几件乐器之间的关系和区别,以期引起注意和讨论。... (竖)笛、尺八和洞箫,都是竖吹管乐器。由于这三件乐器有着承继关系,而且时间的跨度又比较大——二千多年,因此容易混淆,不少专门搞研究的人也不能分得十分清楚。笔者在此想谈谈这几件乐器之间的关系和区别,以期引起注意和讨论。不当之处,尚望方家赐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八 洞箫 竖吹管乐器
下载PDF
乐器活化石——三眼土洞箫
15
作者 梁宇明 吕国敏 《民族音乐》 2010年第4期37-38,共2页
物种或者物体既然成了化石,自然是终止使用了上百上千年,早也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过去,而将已经化成了石头的自己供后人去惊讶,去发掘,去研究的东西。人们发现了,或是再现了那些已经成为化石的东西,便给了个好听的名字——活... 物种或者物体既然成了化石,自然是终止使用了上百上千年,早也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过去,而将已经化成了石头的自己供后人去惊讶,去发掘,去研究的东西。人们发现了,或是再现了那些已经成为化石的东西,便给了个好听的名字——活化石。我们今天呈现给大家的,就是这样一种乐器活化石——三眼土洞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石 洞箫 乐器
下载PDF
吉林延边朝鲜族洞箫音乐调查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朴日华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15-118,共4页
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内的密江"朝鲜族洞箫乡"作为典型个案,结合其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阐述了朝鲜族洞箫在乐器形制、演奏法、演奏形式以及代表性曲目等方面的特征,从历史、传统民俗等方面探究了其区域性特征的成因,并对... 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内的密江"朝鲜族洞箫乡"作为典型个案,结合其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阐述了朝鲜族洞箫在乐器形制、演奏法、演奏形式以及代表性曲目等方面的特征,从历史、传统民俗等方面探究了其区域性特征的成因,并对其喜忧参半的生存现状进行了相关的文化背景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族 洞箫 文化背景
下载PDF
洞箫在多种录音模式下的听感评价研究
17
作者 龚宸宇 柯越 +1 位作者 邵雷晗玥 宋宝庆 《电声技术》 2022年第5期1-3,7,共4页
随着“中国风”音乐在网络上的热度攀升,中国民族乐器的音色逐渐受到听众喜爱。本文通过11种方式对中国传统管乐器——洞箫进行录音尝试,经过收集和分析听众对不同音色的评分结果,得出年轻听众群体对洞箫不同录音方式所体现的音色的喜... 随着“中国风”音乐在网络上的热度攀升,中国民族乐器的音色逐渐受到听众喜爱。本文通过11种方式对中国传统管乐器——洞箫进行录音尝试,经过收集和分析听众对不同音色的评分结果,得出年轻听众群体对洞箫不同录音方式所体现的音色的喜好评价。其中,使用大振膜麦克风近距离录音方式所采集的洞箫音色饱满、具有穿透力又不失飘渺感且细节丰富,能够使听众与演奏者达到情感共鸣,获得年轻人的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箫 录音 音色 民乐
下载PDF
浅谈中韩古文献中所记载的“洞箫”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海准 《大舞台》 2010年第3期34-36,共3页
古代中韩地区都存在笛子或箫类型的管乐器,其中洞箫是从中国传到韩国的一种管乐器。这种乐器是伴奏古代中韩宫廷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从中国传到韩国以后,在乐器的形制和音域、演奏技法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在本论中探讨了韩国古... 古代中韩地区都存在笛子或箫类型的管乐器,其中洞箫是从中国传到韩国的一种管乐器。这种乐器是伴奏古代中韩宫廷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从中国传到韩国以后,在乐器的形制和音域、演奏技法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在本论中探讨了韩国古文献史料《乐学轨范》中所记载的"洞箫"的形制、音域、演奏技法和中国和日本的乐器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学轨范》 洞箫 雅乐
下载PDF
“客有吹洞箫者”该如何翻译
19
作者 马龙强 《语文教学之友》 2009年第2期29-29,共1页
苏轼的名篇《赤壁赋》中有这样一句话:“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其中的“客有吹洞箫者”该如何翻译呢?笔者发现不少译本的译法并不统一,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翻译方式:(1)客人中有一位吹洞... 苏轼的名篇《赤壁赋》中有这样一句话:“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其中的“客有吹洞箫者”该如何翻译呢?笔者发现不少译本的译法并不统一,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翻译方式:(1)客人中有一位吹洞箫的人。(2)有一位吹洞箫的客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方式 洞箫 《赤壁赋》 客人 译法 译本
下载PDF
洞箫演奏入门
20
作者 宋景濂 晨笛 《乐器》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2-43,共2页
乐器简介箫,古时称篴(即笛),据传源于西羌,故又有“羌笛”之称。最初它只有三至四个指孔,京房(公元前77~前37)改为五孔,后来才出现六孔箫。唐、宋以来,遂更名为箫或洞箫,以别于笛、排箫等乐器。箫,竹制,竖吹,指孔六个(前五后一),外加... 乐器简介箫,古时称篴(即笛),据传源于西羌,故又有“羌笛”之称。最初它只有三至四个指孔,京房(公元前77~前37)改为五孔,后来才出现六孔箫。唐、宋以来,遂更名为箫或洞箫,以别于笛、排箫等乐器。箫,竹制,竖吹,指孔六个(前五后一),外加后出音孔二个,顶端开有一凹形吹孔(见图1)。箫的音色圆润、柔和、浑厚、幽雅,通过缓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箫 民族乐器 演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