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洞错盆地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
1
作者 密文天 罗宇航 +1 位作者 李雪华 叶翔飞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3年第1期87-103,共17页
本文以改则的洞错盆地蛇绿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洞错盆地蛇绿岩的岩石学、岩相学及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地幔橄榄岩以方辉橄榄岩为主,为烟斗型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形成于熔融程度较高的地幔残余物质,具有Nb、Ta负异常。辉绿... 本文以改则的洞错盆地蛇绿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洞错盆地蛇绿岩的岩石学、岩相学及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地幔橄榄岩以方辉橄榄岩为主,为烟斗型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形成于熔融程度较高的地幔残余物质,具有Nb、Ta负异常。辉绿岩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与N-MORB类似,其稀土元素来自亏损的软流圈地幔;Ta、Ti、Y等高场强元素分布特征与N-MORB相似;辉绿岩既有MORB特征又有IAT特征,在洋内弧后盆地扩张环境中形成。辉长岩稀土配分曲线与N-MORB的类似;微量元素中K、Rb、Ba等富集,Nb、Ta亏损,有岛弧火山岩的特征,与典型的N-MORB特征有区别;既有MORB特征,也显示了俯冲带物质的参与,为消减带上弧后盆地次级扩张产生的新洋壳。因此,洞错蛇绿岩为SSZ型蛇绿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地球化学 洞错盆地 西藏
下载PDF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洞错地区舍拉玛高压麻粒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保弟 王立全 +5 位作者 许继峰 陈莉 赵文霞 刘函 彭头平 李小波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05-1616,共12页
青藏高原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内中东段八宿、安多、蓬错西等地已有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报道,然而西段至今尚没有发现类似岩石出露。在班公湖-怒江西段改则洞错地区舍拉玛沟中发现高压麻粒岩(可能是退变榴辉岩),岩石呈透镜状、似层状或... 青藏高原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内中东段八宿、安多、蓬错西等地已有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报道,然而西段至今尚没有发现类似岩石出露。在班公湖-怒江西段改则洞错地区舍拉玛沟中发现高压麻粒岩(可能是退变榴辉岩),岩石呈透镜状、似层状或块状产于斜长角闪岩及变质辉长岩中,详细的岩相学及矿物化学研究确认,早期矿物组合主要为石榴子石、单斜辉石及斜长石(大部分钠黝帘石化),后期发生了较强烈的退变质作用,矿物组合为角闪石和斜长石,发育典型的"白眼圈"结构。利用LA-ICP-MS锆石U-Pb方法获得高压麻粒岩的原岩时代为254±2Ma,指示班公湖-怒江洋盆打开的时限可以追溯到晚二叠世。地质温压计估算结果表明,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发生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为780-900℃和13-16k Pa,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发生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为430-480℃和4.5-5.2k Pa,极有可能是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壳发生高压麻粒岩相(甚至达到榴辉岩相)变质作用的产物。它的发现说明在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内部存在高压变质带,可能是大洋深俯冲的产物,这对研究青藏高原特提斯洋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麻粒岩 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西藏洞错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 青藏高原
下载PDF
西藏洞错全新世早中期盐湖沉积的古气候记录 被引量:18
3
作者 魏乐军 郑绵平 +1 位作者 蔡克勤 葛文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29-135,共7页
通过调查藏北高原腹地盐湖———洞错的Ⅰ阶地湖相化学沉积 ,发现硼砂及赋存 5层纯芒硝的完整沉积剖面。依据DZ0 1剖面的磁化率特征 ,结合韵律层的沉积学、盐类矿物学和14 C年代学 ,盐湖沉积物磁化率等恢复重建盐湖环境的替代性指标。... 通过调查藏北高原腹地盐湖———洞错的Ⅰ阶地湖相化学沉积 ,发现硼砂及赋存 5层纯芒硝的完整沉积剖面。依据DZ0 1剖面的磁化率特征 ,结合韵律层的沉积学、盐类矿物学和14 C年代学 ,盐湖沉积物磁化率等恢复重建盐湖环境的替代性指标。指出洞错在全新世早、中期经历了潮湿温暖期(8470aBP ,可能至 10 5 0 0aBP± )→寒冷干旱期 (8470~ 8170aBP)→潮湿温暖期 (8170~ 75 90aBP)→气候频繁波动期 (75 90~ 740 0aBP ,寒冷大背景下三干三湿的气候演替 )→寒冷干旱期 (740 0~6 940aBP)→潮湿温和期 (6 940~ 6 6 2 0aBP)→寒冷干旱期 (6 6 2 0~ 6 410aBP)→温暖湿润时期(6 410aBP以后 ,可能至 330 0aBP)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洞错 磁化率 全新世 古气候 盐湖沉积 盐类矿物学
下载PDF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洞错混杂岩物质组成、时代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4
作者 范建军 李才 +3 位作者 王明 解超明 彭头平 刘海永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17-1427,共11页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洞错混杂岩保存了完整的与大洋演化相关的混杂岩系,包括蛇绿岩岩块、洋岛残片,以及复理石岩片、大陆边缘沉积等沉积岩块体,是恢复和反演班公湖-怒江洋演化的理想地区。在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成...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洞错混杂岩保存了完整的与大洋演化相关的混杂岩系,包括蛇绿岩岩块、洋岛残片,以及复理石岩片、大陆边缘沉积等沉积岩块体,是恢复和反演班公湖-怒江洋演化的理想地区。在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归纳和总结洞错混杂岩的物质组成和时代,初步阐述洞错混杂岩对班公湖-怒江洋演化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洞错混杂岩中无论是蛇绿岩残块、洋岛残片还是次深海-深海复理石岩片等,均是不同时代多期次构造混杂的混杂体。最早的年龄记录可追溯至晚二叠世末期,最晚可延至早白垩世中晚期,是班公湖-怒江洋晚二叠世末期—早白垩世中晚期连续演化的记录。洞错混杂岩早白垩世中晚期大陆边缘沉积与蛇绿岩等的不整合仅是弧前楔顶盆地沉积的产物,不能约束班公湖-怒江洋的最终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洞错混杂岩
下载PDF
西藏洞错盆地大地电磁测深电性特征 被引量:8
5
作者 卢景奇 何梅兴 +3 位作者 方慧 叶益信 钟清 高宝屯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7-790,794,共5页
介绍了大地电磁测深在西藏洞错盆地的应用,详细分析了西藏洞错盆地的电性结构特征,分析表明:盆地电性剖面分块明显,沿剖面可以分为4个电性区域,盆地沉积厚度有24 km厚,基底界面呈2个凹陷和1个隆起特征,南北两端存在2条深大断裂,控制着... 介绍了大地电磁测深在西藏洞错盆地的应用,详细分析了西藏洞错盆地的电性结构特征,分析表明:盆地电性剖面分块明显,沿剖面可以分为4个电性区域,盆地沉积厚度有24 km厚,基底界面呈2个凹陷和1个隆起特征,南北两端存在2条深大断裂,控制着盆地形态,推测盆地南北两端存在推覆现象,推覆断层的上盘向盆地中心方向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洞错盆地 班公湖—怒江 缝合带 盆地基底
下载PDF
班公湖-怒江洋早-中侏罗世洋内俯冲:来自洞错蛇绿岩的证据 被引量:8
6
作者 范建军 张博川 +4 位作者 刘海永 刘一鸣 于云鹏 郝宇杰 阿旺旦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48-3064,共17页
本文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洞错蛇绿岩中新厘定一套洋内俯冲成因的岩石组合,岩性以橄榄岩、堆晶岩(包括堆晶辉长岩和斜长花岗岩)、辉长岩墙、枕状熔岩和辉绿岩脉等为主。堆晶辉长岩、辉长岩墙和辉绿岩脉锆石U-Pb测年显示,它们形成于... 本文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洞错蛇绿岩中新厘定一套洋内俯冲成因的岩石组合,岩性以橄榄岩、堆晶岩(包括堆晶辉长岩和斜长花岗岩)、辉长岩墙、枕状熔岩和辉绿岩脉等为主。堆晶辉长岩、辉长岩墙和辉绿岩脉锆石U-Pb测年显示,它们形成于中侏罗世(172~165Ma)。辉长岩墙和辉绿岩脉地球化学和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显示,它们兼具N-MORB和岛弧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且均来自亏损地幔源区,形成过程中受到了俯冲流体的影响。结合区域上同时期的玻安岩、高镁安山岩和钙碱性岩浆岩等资料,我们得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保存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早-中侏罗世洋内弧岩石层序,记录了班公湖-怒江洋早-中侏罗世时期的洋内俯冲事件。早-中侏罗世是班公湖-怒江洋快速消减期,洋内俯冲和洋-陆俯冲同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洞错蛇绿岩 早-中侏罗世 洋内俯冲
下载PDF
洞错地幔橄榄岩、均质辉长岩矿物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建峰 夏斌 +1 位作者 王冉 刘维亮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8-319,共12页
摘要:洞错蛇绿岩出露于改则县洞错北约20km处,去申拉以南,地表形态为楔状体,大致沿日土一改则一丁青断裂带分布;侵位于侏罗系木嘎岗13群中,并被下白垩统朗山组不整合覆盖。蛇绿岩剖面各岩石单元发育齐全:主要由地幔橄榄岩(方辉... 摘要:洞错蛇绿岩出露于改则县洞错北约20km处,去申拉以南,地表形态为楔状体,大致沿日土一改则一丁青断裂带分布;侵位于侏罗系木嘎岗13群中,并被下白垩统朗山组不整合覆盖。蛇绿岩剖面各岩石单元发育齐全:主要由地幔橄榄岩(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堆晶岩、辉绿岩墙和壳层熔岩组成。对洞错蛇绿岩地幔橄榄岩和均质辉长岩中尖晶石和辉石化学成分测定和构造环境判别分析显示:洞错地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XDC28)投点于深海橄榄岩区域,指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经历了少于10%的熔体提取,而方辉橄榄岩分别经历了13%-30%的亏损,代表了亏损程度较弱的地幔橄榄岩残留(〈30%),明显不同于岛弧环境地幔橄榄岩强烈亏损的特征。辉石化学成分研究确认了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属于深海橄榄岩。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化学成分,反映了不同的结晶温度(分别为900~1000℃,〈500~600℃)。前者为岩石的形成温度,而后者则为冷却变质或重结晶过程中达到再平衡时的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错蛇绿岩 矿物学特征 尖晶石 橄榄石 辉石
下载PDF
西藏洞错发现全新世第一次冷期的证据 被引量:11
8
作者 魏乐军 郑绵平 蔡克勤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508-508,共1页
关键词 西藏 洞错 全新世 冷期 证据
下载PDF
西藏洞错盆地古近系丁青湖组烃源岩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曾菁 李亚林 王立成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3,共3页
洞错盆地位于西藏中部,为古近-新近纪陆相盆地,主要发育新近系康托组、古近系丁青湖组和牛堡组。对盆地地层、沉积相和烃源岩等评价分析后认为,丁青湖组泥岩、泥灰岩和灰岩为主要烃源岩,泥质烃源岩厚40 m,碳酸盐类烃源岩厚72 m.其中泥... 洞错盆地位于西藏中部,为古近-新近纪陆相盆地,主要发育新近系康托组、古近系丁青湖组和牛堡组。对盆地地层、沉积相和烃源岩等评价分析后认为,丁青湖组泥岩、泥灰岩和灰岩为主要烃源岩,泥质烃源岩厚40 m,碳酸盐类烃源岩厚72 m.其中泥灰岩及灰岩有机碳含量较高(平均值为0.51%),属中等-好烃源岩。丁青湖组下段半深湖相的深黑色泥岩有机碳含量平均值高达5.92%,属优质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Ⅰ、Ⅱ型为主;烃源岩热演化达到早期成熟阶段(热解峰温为431~456℃,镜质体反射率为0.36%~0.66%)。综合分析表明,洞错盆地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和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洞错盆地 古近系 丁青湖组 烃源岩 有机地球化学
下载PDF
西藏洞错埃达克质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闫国川 王保弟 +2 位作者 刘函 王立全 周放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72-1782,共11页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青藏高原的主要缝合带之一,其闭合时限还存在争议,制约了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演化历史的研究。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洞错地区新识别出一套早白垩世晚期的粗安岩,LA-ICP-MS测得其锆石^(206)Pb/^(238)U年龄为102.0±...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青藏高原的主要缝合带之一,其闭合时限还存在争议,制约了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演化历史的研究。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洞错地区新识别出一套早白垩世晚期的粗安岩,LA-ICP-MS测得其锆石^(206)Pb/^(238)U年龄为102.0±1.9Ma,岩石高SiO_2、Al_2O_3、富Na及高的Sr/Y值(25.2~42.2),贫Nb(11.1×10^(-6)~16.6×10^(-6))、Y(11.7×10^(-6)~18.3×10^(-6))和Yb(1.06×10^(-6)~1.77×10^(-6)),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具有与埃达克质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同时具有高Mg~#的特点(Mg~#=50.0~54.1)。认为洞错高Mg~#埃达克质岩很可能是残留洋壳部分熔融上升过程中交代地幔的产物,形成于板内构造环境。由此推测,洞错早白垩世晚期埃达克质岩的形成与班公湖-怒江洋盆闭合后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碰撞有关,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闭合时限应该在102Ma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洞错 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 粗安岩 埃达克质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残余洋壳熔融
下载PDF
西藏洞错晚白垩世花岗闪长斑岩:岩石圈拆沉的产物 被引量:1
11
作者 车旭 刘一鸣 +5 位作者 范建军 于云鹏 郭润华 权立诚 解超明 王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57-1368,共12页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国内外备受关注的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恢复和反演特提斯洋构造演化提供重要依据。对南羌塘地块南缘洞错地区晚白垩世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锆石U-Pb定年、全岩地球化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锆...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国内外备受关注的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恢复和反演特提斯洋构造演化提供重要依据。对南羌塘地块南缘洞错地区晚白垩世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锆石U-Pb定年、全岩地球化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锆石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该花岗闪长斑岩形成时代为74.1±1.1 Ma,εHf(t)值为4.5~6.9。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轻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强,具弱负Eu异常;富集Rb、Th、U、K和Pb,亏损Ba、Nb、Ta、La、Ce、P和Ti。该花岗闪长斑岩为加厚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在综合区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该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后碰撞环境,为班公湖-怒江洋闭合后岩石圈拆沉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洞错 晚白垩世 花岗闪长斑岩 拆沉
下载PDF
西藏西部措勤盆地措勤-洞错重、磁剖面的地质结构 被引量:2
12
作者 白勇 于国明 吴荣高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77-1184,共8页
为研究西藏措勤—洞错地区的地质结构,对2006年采集的1:50000重、磁剖面资料进行了分析、处理、曲线拟合计算与解释。结果表明,南端冈底斯基底走滑断隆带古生界褶皱基底很浅,缺失中生界;中部措勤盆地则埋深较大,最深可达9km,并表现为北... 为研究西藏措勤—洞错地区的地质结构,对2006年采集的1:50000重、磁剖面资料进行了分析、处理、曲线拟合计算与解释。结果表明,南端冈底斯基底走滑断隆带古生界褶皱基底很浅,缺失中生界;中部措勤盆地则埋深较大,最深可达9km,并表现为北深南浅的格局,主要充填了巨厚的中生界;北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基底深度小于3km;剖面上羌塘地体的基底深度约3.5km。剖面中部措勤盆地北部坳陷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结晶基底磁性弱,北部和南部结晶基底磁性强。推断了12条断裂,其中F7断裂为措勤盆地北界,F1断裂为盆地南界。推断了6个花岗岩类岩体、2个蛇绿岩体及一套规模较大的火山岩,并描述了其地下赋存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措勤—洞错地区 重、磁剖面 地质结构
下载PDF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洞错石榴石麻粒岩岩石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苑婷媛 刘焰 张惠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663-3673,共11页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青藏高原中部一条重要的构造边界,将北部的羌塘地块与南部的拉萨地块分隔开,当前对班公湖-怒江洋壳的俯冲过程知之甚少,本文报道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洞错地区的石榴石麻粒岩,将有助于提升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构造演...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青藏高原中部一条重要的构造边界,将北部的羌塘地块与南部的拉萨地块分隔开,当前对班公湖-怒江洋壳的俯冲过程知之甚少,本文报道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洞错地区的石榴石麻粒岩,将有助于提升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构造演化过程的认识。石榴石麻粒岩呈5.0~_10mm的透镜体产出于斜长角闪岩内,后者呈构造岩片产出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与超基性岩片呈断层接触。石榴石麻粒岩的石榴石呈变斑晶产出,具有不规则的成分环带,石榴石核部成分较均匀,以富Ca和Mg,贫Fe和Mn为特征,石榴石边缘及内部裂隙成分则与之相反,富Fe和Mn,与绿泥石和黝帘石组成的细脉共生,反映了石榴石遭受后期流体的交代作用。单斜辉石为透辉石,在其内部发现早期进变质阶段的细小石榴石与角闪石颗粒,石榴石粒径<_10μm,该石榴石相对富Fe和Mn,贫Ca和Mg。角闪石均为钙质系列的角闪石,早期角闪石以相对富Na和Fe^(3+),含有微量Ba,而与晚期角闪石区分开。早期角闪石常产出于石榴石和透辉石变斑晶内部,脱水熔融生成富Ca、贫Fe^(3+)和Na的透辉石和以钠长石为主的熔融囊体,囊体内部发育斜长石和富Ba冰长石的包体/出溶体。晚期角闪石常与斜长石呈细小的后成合晶产出于石榴石边部或呈变斑晶产出于基质之中,表明斜长角闪岩系石榴石麻粒岩退变质的产物。此外,金红石斑晶常变成细粒、不规则的贫Al榍石和钛铁矿,基质中有相对富Al榍石产出。因此该麻粒岩进变质阶段矿物组合由早期石榴石(Grt__1)、早期角闪石(Amp_1)、相对富Al的榍石(Spn_1)等矿物组成。峰期矿物组合包括:核部石榴石(Grt2)+透辉石+斜长石(Pl_1)+石英+金红石+富Na和Ba的熔体,采用传统温/压计估算此峰期矿物组合形成条件为870℃、11.7kbar。退变质矿物组合有:边部石榴石(Grt3)+晚期贫Na和Fe^(3+)的角闪石(Amp_1)+黝帘石+绿泥石+斜长石(Pl_2)+白云母+贫Al榍石(Spn2)+钛铁矿。岩相学观察与地球化学示踪、变质温压估计表明洞错石榴石麻粒岩系热洋壳俯冲的产物,为前人提出的"班公-怒江洋盆包含次级小洋盆"之观点提供了变质岩石学的证据。从峰期到退变质阶段,角闪石的Fe^(3+)含量明显下降,铁铝榴石含量明显升高,指示该麻粒岩经历了还原反应,早期角闪石脱水熔融时被还原,生成了高氧逸度的埃达克质岩浆,促进了Cu、Au等成矿元素从俯冲热洋壳的活化与迁移至弧岩浆之中,因此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探讨俯冲热洋壳与上覆地幔楔之间化学反应的研究案例,这有助于理解班公-怒江成矿带内众多斑岩型铜、金矿床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错 石榴石麻粒岩 热俯冲 角闪石脱水熔融 高氧逸度的埃达克质岩浆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下载PDF
西藏洞错盆地丁青湖组储层岩石学特征及储集类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承飞 史建南 +2 位作者 普玉浩 杨一珉 陶刚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5期120-120,109,共2页
洞错盆地位于西藏中部,为古近-新近纪陆相盆地,主要发育新近系古近系丁青湖组和康托组。对盆地内丁青湖组地层、沉积相和储集岩等分析后认为:丁青湖组地层岩性具有湖相碎屑岩和湖相碳酸盐岩混积特征;发育孔隙度较高的储集岩,孔隙度最高... 洞错盆地位于西藏中部,为古近-新近纪陆相盆地,主要发育新近系古近系丁青湖组和康托组。对盆地内丁青湖组地层、沉积相和储集岩等分析后认为:丁青湖组地层岩性具有湖相碎屑岩和湖相碳酸盐岩混积特征;发育孔隙度较高的储集岩,孔隙度最高可达20%以上;储集类型可分为孔隙型和裂缝型,其中溶蚀作用为储层的主要建设作用。据此,可以认为西藏洞错盆地丁青湖组地层具备良好的储层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错盆地 丁青湖组储层 储集类型
下载PDF
西藏改则洞错才隆拉橄榄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煜 朱利东 +1 位作者 杨文光 黄辉 《科技视界》 2012年第11期68-70,60,共4页
西藏洞错橄榄岩是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洞错蛇绿岩套的一部分。根据剖面分析表明:洞错橄榄岩所处位置为构造缝合带;根据橄榄岩中稀土元素含量分析表明:洞错橄榄岩可能是后期构造地幔物质楔入形成,为大量富集地幔物质上侵的洋岛环境,揭示洞... 西藏洞错橄榄岩是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洞错蛇绿岩套的一部分。根据剖面分析表明:洞错橄榄岩所处位置为构造缝合带;根据橄榄岩中稀土元素含量分析表明:洞错橄榄岩可能是后期构造地幔物质楔入形成,为大量富集地幔物质上侵的洋岛环境,揭示洞错橄榄岩为白垩系特提斯洋残余洋盆闭合,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形成和发展阶段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洞错 白垩系 蛇绿岩套 橄榄岩 稀土元素
下载PDF
西藏洞错地区多尼组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16
作者 王新录 阿旺旦增 +5 位作者 翟杰 索朗旦顿 倪金海 邓加保 蒋孟然 易继尧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3-741,共9页
对洞错地区早白垩世多尼组砂岩的碎屑锆石进行了U-Pb测年研究。结果表明,锆石颗粒粒径为50~180μm,Th/U值大,约51颗锆石的比值大于0.4,平均值约为0.64,说明锆石大部分为岩浆成因,部分可能为变质成因;锆石年龄主要分布在7个区间范围(或峰... 对洞错地区早白垩世多尼组砂岩的碎屑锆石进行了U-Pb测年研究。结果表明,锆石颗粒粒径为50~180μm,Th/U值大,约51颗锆石的比值大于0.4,平均值约为0.64,说明锆石大部分为岩浆成因,部分可能为变质成因;锆石年龄主要分布在7个区间范围(或峰值):3261Ma、2739~2335Ma、1880~1750Ma、1006~657Ma、577~510Ma、456~409Ma和252~202Ma。3261Ma的最老碎屑锆石颗粒说明,其物源区存在古太古代古老地壳的残留。锆石U-Pb年龄谱对应羌塘地块经历的几次构造热事件,验证了洞错地区早白垩世沉积物的物源可能来自北部的南羌塘地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错地区 碎屑锆石 物源 多尼组 羌塘地块
下载PDF
西藏洞错蛇绿岩的构造环境: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制约 被引量:59
17
作者 鲍佩声 肖序常 +1 位作者 苏犁 王军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8-307,共10页
洞错蛇绿岩出露于班公-怒江缝合带西段,可恢复的洋壳总厚度大于5km,自下而上依次由地幔橄榄岩、堆晶杂岩、基性岩床(墙)杂岩和基性熔岩组成,呈构造岩片侵位于侏罗系(木嘎岗日群J2mg)地层中.洞错蛇绿岩的堆晶岩杂岩具有纯橄岩-... 洞错蛇绿岩出露于班公-怒江缝合带西段,可恢复的洋壳总厚度大于5km,自下而上依次由地幔橄榄岩、堆晶杂岩、基性岩床(墙)杂岩和基性熔岩组成,呈构造岩片侵位于侏罗系(木嘎岗日群J2mg)地层中.洞错蛇绿岩的堆晶岩杂岩具有纯橄岩-橄长岩-橄榄辉长岩的岩石组合,反映其属DTG系列镁铁-超镁铁堆晶岩;基性熔岩富碱(Na2O+K2O),TiO2,P2O5,且具有LREE显著富集的右倾REE配分型式((La/Yb)N=6.94~16.6)和Th,Nb,Ta,Zr,Hf略具正异常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属典型的洋岛玄武岩(OIB),与洋中脊玄武岩(MORB)和板块汇聚环境下的岛弧玄武岩(IAB)存在明显差异.基性熔岩所具有的^87Sr/^86Sr比值(0.704363~0.705007)高、^143Nd/^144Nd比值(0.512708~0.512887)低,以及εNd(t)值介于2.7~5.8等,反映其来源于亏损地幔(DM)与富集地幔(EMⅠ)二组分混合的地幔源区.综合分析表明洞错蛇绿岩形成于有大量富集地幔物质上侵的洋岛(OIB)环境,与“岛弧型”蛇绿岩和“洋中脊型”蛇绿岩存在明显差异.新获得的堆晶橄长岩中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32±3)Ma,玄武岩的全岩^39Ar/40Ar年龄为(137.4±2.7)和(140.9±2.8)Ma,一致地反映洞错蛇绿岩形成于早白垩世,揭示班公-怒江缝合带西段在早白垩世尚处于洋盆形成和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错蛇绿岩 元素地球化学 SHRIMP锆石U-PB年龄 班公-怒江缝合带
原文传递
一般错洞剪力墙弹性力学性能数值模拟
18
作者 董钢 《安徽建筑》 2008年第2期112-112,116,共2页
文章利用商用程序ANSYS对一般错洞墙弹性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其平面内应力进行了分析,并由此对一般错洞剪力墙的设计提出建议。
关键词 剪力墙 应力分析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某超限建筑工程局部错洞剪力墙的分析与设计
19
作者 瞿慎俊 《低温建筑技术》 2021年第4期74-77,共4页
以某一高度超限建筑为工程背景,首先介绍超限高层的超限情况及采取的相应计算和抗震构造措施,重点描述避难层(14F,31F)存在的局部错洞剪力墙。利用盈建科(YJK)及迈达斯(Midas)建立超高层建筑的有限元模型,分析错洞处剪力墙的应力状况。... 以某一高度超限建筑为工程背景,首先介绍超限高层的超限情况及采取的相应计算和抗震构造措施,重点描述避难层(14F,31F)存在的局部错洞剪力墙。利用盈建科(YJK)及迈达斯(Midas)建立超高层建筑的有限元模型,分析错洞处剪力墙的应力状况。分析表明错洞处剪力墙在相邻楼层的应力分布较复杂,设计时需根据计算结果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重点加强此薄弱部位,为以后错洞剪力墙的设计提供相应的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超限建筑 剪力墙 最大主应力 设计措施
下载PDF
马东铁云顶隧道TBM同向始发与错洞对打对比分析
20
作者 马剑华 尹佟华 +1 位作者 尹坚 孙本利 《建筑机械》 2024年第8期49-54,共6页
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马东铁)云顶隧道全长16.4km,设计为双洞单线隧道,是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关键控制性工程,同时也是东南亚第一长隧道,具有施工工期紧、环保要求高、社会影响大等特点。文章对比分析了云顶隧道不同的施工方案,通过对6种... 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马东铁)云顶隧道全长16.4km,设计为双洞单线隧道,是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关键控制性工程,同时也是东南亚第一长隧道,具有施工工期紧、环保要求高、社会影响大等特点。文章对比分析了云顶隧道不同的施工方案,通过对6种施工方案的工期、成本、安全风险、可实施性的综合比较,认为采用进口2台TBM同向始发+斜井的施工方案最有优势。通过对比云顶超长隧道不同施工方案的利弊,以期为后续其它复杂环境隧道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写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 同向始发 对打 工期 成本 可实施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