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广东洪拳的探索 被引量:5
1
作者 成伟民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120-125,共6页
武术运动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价值和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为了发扬中华武术,挖掘祖国珍贵文化遗产,本文作者搜集丰富的洪拳文献资料,并走访洪拳名师进行交流,讨论。对洪拳的起源,发展及其拳理进行系统的整理,修正和讨论研究。
关键词 广东洪拳 洪拳风格 洪拳特点 中国武术 民族文化特色 洪拳起源
下载PDF
洪拳的历史演变轨迹、文化生态与技术特征研究
2
作者 赵悦 《武术研究》 2024年第10期13-16,共4页
洪拳植根于岭南文化“兼容并蓄,务实创新”的土壤之中,彰显传统南拳“劲道浑厚、气势夺人”的风格特点,蕴含着“天地交泰、阴阳和合”的传世价值。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洪拳的历史发展、文化生态与技术特征的... 洪拳植根于岭南文化“兼容并蓄,务实创新”的土壤之中,彰显传统南拳“劲道浑厚、气势夺人”的风格特点,蕴含着“天地交泰、阴阳和合”的传世价值。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洪拳的历史发展、文化生态与技术特征的变迁过程进行系统分析与阐释,旨在推动洪拳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认为:洪拳的历史演变轨迹实际上是一种融合和创新不断交织的谱系传承,其繁荣发展源自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资源、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环境与稳定繁荣的政治经济条件,其技术特征追求实战化的技击表达,高度强调身体训练、气息运转与意识引导。洪拳的发展要把握历史主动,寻求发展机遇,培育创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拳 历史演变 文化生态 技术特征 岭南武术
下载PDF
社区文化视角下洪拳武术品牌视觉设计研究
3
作者 程朝阳 《网印工业》 2024年第7期56-59,共4页
洪拳,岭南五大名拳之一,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在现代社会变迁中面临传承挑战。本文围绕社区文化构建,通过开展以洪拳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探索其融入社区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社区文化建设,也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洪拳,岭南五大名拳之一,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在现代社会变迁中面临传承挑战。本文围绕社区文化构建,通过开展以洪拳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探索其融入社区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社区文化建设,也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建议通过品牌化和现代营销策略,提升洪拳的社会与商业价值,推动其文化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拳武术文化 品牌设计 社区文化
下载PDF
岭南传统洪拳的文化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星潭 赵文龙 +1 位作者 李吉远 徐永峰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55,共4页
洪拳是岭南五大名拳之首,也是岭南武术拳种中历史最悠久、传播最广的拳种,其他岭南拳种大多与洪拳有着密切的联系或受其影响,洪拳与清代洪门天地会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洪拳在传承及其发展演进中,不同的时期其技术风格从早期的追求象形... 洪拳是岭南五大名拳之首,也是岭南武术拳种中历史最悠久、传播最广的拳种,其他岭南拳种大多与洪拳有着密切的联系或受其影响,洪拳与清代洪门天地会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洪拳在传承及其发展演进中,不同的时期其技术风格从早期的追求象形、中期的追求神似,到晚期的形神兼备,刚柔相济,与中国武术体系整体演进几乎同步。通过对三展拳及铁线拳的图谱研究,提炼出传统洪拳的技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 传统洪拳 文化
下载PDF
粤西洪拳文化特点及其发展现状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帝全 杨日旭 崔建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55,共5页
粤西洪拳是粤西人民几百年来一直流传的优秀文化遗产,长期以来在简单朴素的粤西农耕社会中起到防身、健身、娱乐、教育和承传文化的作用,同时为当地养出一批批优秀武术人才和时代英雄。但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和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 粤西洪拳是粤西人民几百年来一直流传的优秀文化遗产,长期以来在简单朴素的粤西农耕社会中起到防身、健身、娱乐、教育和承传文化的作用,同时为当地养出一批批优秀武术人才和时代英雄。但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和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粤西洪拳与其它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呈现衰落趋势。文章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和问卷法对粤西地区洪拳的流源、特点、发展历史、洪拳与舞狮文化的关系及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探讨粤西洪拳的文化特点,并从社会学角度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粤西洪拳文化变迁的原因,提醒人们尤其是相关部门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意识和醒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西洪拳 特点 现状 分析
下载PDF
南少林太祖拳与广东洪拳渊源关系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王伯余 颜雪珍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2期116-119,共4页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对南少林太祖拳及广东洪拳渊源辨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两者的技术特点、风格特点及技击原则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探讨广东洪拳之源。通过研究得出:南少林太祖拳与广东洪拳关系密切,...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对南少林太祖拳及广东洪拳渊源辨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两者的技术特点、风格特点及技击原则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探讨广东洪拳之源。通过研究得出:南少林太祖拳与广东洪拳关系密切,应同宗属于南少林武术流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少林 太祖 广东洪拳
下载PDF
广东吴川市农村洪拳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林清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67,共4页
通过对吴川市580名洪拳练习者的问卷调查:发现练习洪拳的男性多于女性;练习洪拳的年龄多为中壮年、每周练拳2次数较多;练拳目的就是以个人的兴趣爱好,健身健体、防身自卫为主;练习场所多在庙宇和庭院、学习途径是从专业民间拳师那里学... 通过对吴川市580名洪拳练习者的问卷调查:发现练习洪拳的男性多于女性;练习洪拳的年龄多为中壮年、每周练拳2次数较多;练拳目的就是以个人的兴趣爱好,健身健体、防身自卫为主;练习场所多在庙宇和庭院、学习途径是从专业民间拳师那里学习。由此对吴川市农村是否有必要继续传承和发展洪拳的状况等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了吴川市洪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中国农村洪拳发展要有政府部门的支持、建立更多更好的洪拳团体,进行洪拳的比赛和交流,特别是学术上的研究以及制定出一套洪拳练习标准,并进一步符合国家武术段位制的标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川市 农村 洪拳
下载PDF
广府洪拳师承脉络的历史与现实 被引量:3
8
作者 邵慧丽 李朝旭 陈媚 《武术研究》 2017年第11期53-55,共3页
洪拳(洪家拳)作为南拳"洪、刘、蔡、李、莫"五大拳种之首,其名称的来源、拳种的形成、师承脉络一直不断的被追问与探寻,文章主要从以广府洪拳着手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与手段从师承脉络历史和现实两... 洪拳(洪家拳)作为南拳"洪、刘、蔡、李、莫"五大拳种之首,其名称的来源、拳种的形成、师承脉络一直不断的被追问与探寻,文章主要从以广府洪拳着手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与手段从师承脉络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对广府洪拳流传较广的几种说法进行整理与传承进行详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洪拳是洪门弟子习练的拳,是在清朝期间反清复明天地会组织(洪门)假借少林寺的名义传习的拳种,主要是宣传反清复明的思想,通过习练拳术传递信息拉拢势力。(2)洪拳明末清初传入广东,在广东团练兴起时洪门弟子带头团练而广泛在广东传播,在三元里抗英中获胜而名声大噪,黄飞鸿及其徒弟在发扬光大。(3)关于广府洪拳从黄飞鸿后有了明确的师承脉络。(4)洪拳在发展与传承过程中遭遇颇多挫折。(5)洪拳没有正宗,只有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府洪拳 师承脉络 传承历史
下载PDF
菏泽洪拳发展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马永通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0年第6期108-109,共2页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菏泽地区洪拳的历史渊源、基本内容、风格特点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研究认为:洪拳在菏泽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传承历史,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困扰,洪拳的发展呈萎缩态势,对洪...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菏泽地区洪拳的历史渊源、基本内容、风格特点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研究认为:洪拳在菏泽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传承历史,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困扰,洪拳的发展呈萎缩态势,对洪拳的挖掘与保护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菏泽 洪拳 发展 保护
下载PDF
广东农村洪拳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10
作者 林清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第15期188-188,190,共2页
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广东省粤东地区、粤西地区、粤北山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洪拳场馆以及182名洪拳练习者的性别、年龄、练拳目的、练习场所、学习途径、每周练拳次数、学习诉求和对洪拳了解... 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广东省粤东地区、粤西地区、粤北山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洪拳场馆以及182名洪拳练习者的性别、年龄、练拳目的、练习场所、学习途径、每周练拳次数、学习诉求和对洪拳了解程度等相关内容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广东农村洪拳今后传承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农村 洪拳
下载PDF
广东洪拳的早期形成与传播发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银伟 罗国旺 郭超囡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93-96,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广东洪拳的早期形成和发展嬗变的过程进行分析与研究。发现广东洪拳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宗族械斗是洪拳发展的基石,广州作为连接南方水运商贸的中心为洪拳的形成提供了场所,洪拳发展的依托组织天地会为其自...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广东洪拳的早期形成和发展嬗变的过程进行分析与研究。发现广东洪拳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宗族械斗是洪拳发展的基石,广州作为连接南方水运商贸的中心为洪拳的形成提供了场所,洪拳发展的依托组织天地会为其自由发展提供了支持,凡入洪门皆为洪拳。洪拳早期的发展也影响了洪拳以后的广泛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拳 宗族械斗 广州 天地会
下载PDF
鄄城二洪拳发展研究
12
作者 刘威 陈威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97-100,共4页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保护民族文化特色,使武术文化出现百花争鸣的状况,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以鄄城二洪拳为个案进行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访谈等方法,对鄄城县二洪拳的历史渊源、基本内...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保护民族文化特色,使武术文化出现百花争鸣的状况,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以鄄城二洪拳为个案进行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访谈等方法,对鄄城县二洪拳的历史渊源、基本内容和特点、以及发展现状和保护措施进行分析.主要结论:二洪拳是中国武术传统拳种,在鲁西南地区发展甚广具有重要的开发和研究意义.建议:重点突出二洪拳武术价值,增加财力支持,加大推广力度等,有效地促进鄄城二洪拳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鄄城 洪拳 保护
下载PDF
肌骨超声观察浮针联合洪拳功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成俊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76-79,共4页
目的 运用肌骨超声观察浮针治疗早中期风寒湿痹型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患者膝关节周围组织变化情况以及该治疗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将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目的 运用肌骨超声观察浮针治疗早中期风寒湿痹型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患者膝关节周围组织变化情况以及该治疗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将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具有岭南洪拳特色的功能训练配合浮针疗法,对照组仅采用功法训练,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以及两组间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以及膝关节周围组织变化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WOMAC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股直肌厚度较对照组增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膝关节积液较减少情况较对照组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浮针结合具有岭南洪拳特色的功能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功法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对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骨超声 膝骨关节炎 浮针治疗 洪拳功法
下载PDF
佛山市南海区颜氏洪拳传承与传播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钧彬 《武术研究》 2019年第10期72-74,共3页
佛山作为武术之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佛山市南海区颜氏洪拳传承与传播的历史时空维度进行考察研究。在研究中发现颜氏洪拳的基础为颜殿雄所创,但关于颜氏洪拳的文献研究成果尚不够丰富。得出结论:大... 佛山作为武术之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佛山市南海区颜氏洪拳传承与传播的历史时空维度进行考察研究。在研究中发现颜氏洪拳的基础为颜殿雄所创,但关于颜氏洪拳的文献研究成果尚不够丰富。得出结论:大众主要通过影视作品、武术表演等方式了解洪拳,但都只是一种观赏的态度,缺乏了一种对文化内涵的深思。同时主要以武术进校园、拍摄功夫电影、建立武术保护监督和管理机构的途径进行洪拳的传承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洪拳 颜殿雄 发展现状 传承与传播
下载PDF
国家“非遗”进校园——“人龙舞·洪拳”与潘祥初级中学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有行 《文教资料》 2019年第32期79-83,共5页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校园,对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潘祥初级中学将光华人龙舞这项国家"非遗"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精心打造,...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校园,对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潘祥初级中学将光华人龙舞这项国家"非遗"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精心打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为光华人龙舞的传承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龙舞 洪拳 校园文化
下载PDF
“人龙舞·洪拳”训练与学校的德育发展初探
16
作者 张有行 《学周刊》 2018年第25期173-174,共2页
学校德育与地方特色文化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学校特色品牌建设的趋势。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光华人龙舞引入校园,既可以传承地方特色文化,弘扬武术精神,又能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以弘扬状元文化,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学校德育与地方特色文化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学校特色品牌建设的趋势。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光华人龙舞引入校园,既可以传承地方特色文化,弘扬武术精神,又能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以弘扬状元文化,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为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非遗” 德育 “人龙舞·洪拳 武术
下载PDF
基于“人龙舞·洪拳”训练的校馆合作机制探索
17
作者 张有行 《基础教育参考》 2019年第2期72-73,共2页
新时代,学校的发展与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越来越紧密,校馆合作是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国家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光华人龙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人龙舞的武术基础是洪拳,因此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潘祥初级中学(以下简称潘祥初级中... 新时代,学校的发展与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越来越紧密,校馆合作是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国家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光华人龙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人龙舞的武术基础是洪拳,因此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潘祥初级中学(以下简称潘祥初级中学)在2012年与光华合和堂人龙武馆合作,成立“杏坛镇文体社会组织(NGO)校园共建基地”,将“人龙舞·洪拳”确定为学校的特色建设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机制 人龙舞 洪拳 非物质文化遗产 训练 地方特色文化 佛山市顺德区 初级中学
下载PDF
大鸿拳区别于“红拳”“洪拳”之我见
18
作者 安在峰 《精武》 2006年第5期34-35,共2页
大鸿拳又名“六步架”也称“三晃膀”,是气力功架短打拳法,属于一种仿生象形拳术,具有羊、鸿(雁)、虎、豹、鹤五形,合于小、大、顺、拗、立五势,应金、木、水、火、土五行,化出劈、崩、钻、炮、横五捶。它拳势威猛,刚劲有力,... 大鸿拳又名“六步架”也称“三晃膀”,是气力功架短打拳法,属于一种仿生象形拳术,具有羊、鸿(雁)、虎、豹、鹤五形,合于小、大、顺、拗、立五势,应金、木、水、火、土五行,化出劈、崩、钻、炮、横五捶。它拳势威猛,刚劲有力,朴实浑厚,脚步扎实,发如崩炮,防多截肩,裹缠拗膀,顺化逆出,俟身挤靠,滚化旋发,变化多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拳 功架 大鸿
下载PDF
谱写岭南洪拳新篇章
19
作者 周至譓 《精武》 2009年第2期58-59,共2页
八月骄阳红似火。数干名南粤武林健儿云集广州市第二工人文化宫,全力争取2008广东省传统武术项目锦标赛的最好成绩。炎热的高温,比不上健儿们的火热豪情。赛场上,生龙活虎的身姿,抑扬顿挫、刚柔相济的演练,博得观众阵阵的掌声和喝... 八月骄阳红似火。数干名南粤武林健儿云集广州市第二工人文化宫,全力争取2008广东省传统武术项目锦标赛的最好成绩。炎热的高温,比不上健儿们的火热豪情。赛场上,生龙活虎的身姿,抑扬顿挫、刚柔相济的演练,博得观众阵阵的掌声和喝彩声。整个广州市第二工人文化宫被热火朝天的气氛所笼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洪拳 武术项目 刚柔相济 广州市 锦标赛 广东
下载PDF
缠丝斜行-武当洪拳擒摔妙技
20
作者 潘双喜 《精武》 2005年第9期28-29,共2页
武当洪拳为内家拳法,技击时善用见缝插针、四两拔千斤之法。动力以缠丝螺旋、斜行抖劲为主。缠丝螺旋为阴柔圆活,缠丝划圆.劲走螺旋,划解对方的来势并进击其要害处。斜行抖劲为阳刚脆快,劲走斜角,斜挫其要害,击敌于刹那。两者阴阳互换... 武当洪拳为内家拳法,技击时善用见缝插针、四两拔千斤之法。动力以缠丝螺旋、斜行抖劲为主。缠丝螺旋为阴柔圆活,缠丝划圆.劲走螺旋,划解对方的来势并进击其要害处。斜行抖劲为阳刚脆快,劲走斜角,斜挫其要害,击敌于刹那。两者阴阳互换、刚柔弄济。本门拳法内容丰富,拳谱《技击篇》有十路弹腿、三十六摔、七十二擒拿,均为防身自卫之实用技法。为了弘扬武当洪拳,本文试举四例,分析缠丝斜行劲法在擒摔技法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当 洪拳 内家 “缠丝螺旋” 实用技法 中国 武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