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洱海流域上游耕地氮磷排放强度空间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郭羽鑫 郑宏刚 +1 位作者 吴碧兰 曾维军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6期291-297,共7页
耕地污染是洱海富营养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洱海流域上游耕地总氮(TN)、总磷(TP)排放强度进行分析,可以为洱海流域上游非点源污染治理提供新思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源强估算法,对研究区耕地总氮(TN)、总磷(TP)排... 耕地污染是洱海富营养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洱海流域上游耕地总氮(TN)、总磷(TP)排放强度进行分析,可以为洱海流域上游非点源污染治理提供新思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源强估算法,对研究区耕地总氮(TN)、总磷(TP)排放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N排放强度表现为邓川镇>茈碧湖镇>牛街乡>右所镇>凤羽镇>三营镇;TP排放强度表现为邓川镇>牛街乡>凤羽镇>茈碧湖镇>右所镇>三营镇。研究得出,从粮食作物上看,水稻的TN排放总量最大,豆类的TP排放总量最大;从经济作物上看,蔬菜的TN、TP排放量最多。右所镇、三营镇、茈碧湖镇等3个乡(镇)的TN、TP排放强度高于其他3个乡(镇);TN、TP排放强度空间分布呈现出南北高而中间低的趋势。邓川镇成为TN、TP污染最重区域,三营镇为污染最轻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流域上游 耕地 氮磷排放 分布规律 源强估算法
下载PDF
洱海流域上游2005—2019年土地利用时空动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董亚坤 郭羽鑫 +1 位作者 吴碧兰 曾维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6期15340-15347,共8页
土地利用对湖泊水质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其在重要时间节点的转化对保护洱海水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人机交互解译遥感影像,得到2005年和2019年两期洱海流域上游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分... 土地利用对湖泊水质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其在重要时间节点的转化对保护洱海水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人机交互解译遥感影像,得到2005年和2019年两期洱海流域上游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分析、转移矩阵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洱海流域上游近14年来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在时间、空间及数量上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耕地、林地和草地是洱海流域上游主要地类,耕地分布在中、南部平缓地带,林地和草地呈环状分布在盆地边缘,城镇用地零散分布在耕地中,且靠湖泊区域更为集中;14年间,转换主要在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和草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进行。建设用地和草地是总面积增加和减少最多的地类,分别为47.240 km^(2)和97.398 km^(2);土地利用动态度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园地是动态度最大(1549.895%),林地动态度最低(0.198%)。研究结果可为洱海流域上游的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保护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流域上游 土地利用 转移矩阵 时空动态变化
下载PDF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洱海流域上游面源污染“源-汇”风险格局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董亚坤 王钰 曾维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6-175,共10页
[目的]对洱海流域上游面源污染“源—汇”风险格局进行研究,为保护洱海生态和快速识别面源污染“源—汇”风险的关键区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05,2010,2015和2020年数据为例,构建阻力基面评价体系,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建立阻力面,... [目的]对洱海流域上游面源污染“源—汇”风险格局进行研究,为保护洱海生态和快速识别面源污染“源—汇”风险的关键区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05,2010,2015和2020年数据为例,构建阻力基面评价体系,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建立阻力面,划分面源污染风险等级并探讨洱海流域上游16 a来面源污染的风险等级变化。[结果]①阻力因子的空间异质性使阻力基面的分布存在区域性差异,而“源”的分布则影响阻力面的分布,2020年比2005年阻力面值提高了7485.40。②研究区极高风险区面积所占比例达30%,而中风险区以上所占比例超过60%,面源污染风险等级偏高;16 a间,极高风险区面积减少最多,为35.74 km^(2),而中风险区面积增加最多,为38.69 km^(2)。③面源污染风险等级距离“源”越近,风险等级越高,表现为中部高于边界,南部高于北部,而极高风险区是面源污染的关键区域。④16 a间中风险区转出面积最多,为80.93 km^(2)。茈碧湖镇、凤羽镇和右所镇三镇交界处以及牛街乡的北部是面源污染风险等级转移的主要区域。[结论]关键区域的景观优化、种植业调整等措施对减少氮磷的流失及风险等级格局的改变具有更积极的作用,可进一步改善洱海未来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流域上游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源—汇”风险格局 面源污染 风险等级转移矩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