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高分子微球研究——^(99m)Tc明胶微球的制备及其动物活体显像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雄伟 严昌虹 +1 位作者 王丹青 陈晓理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9-103,共5页
以聚合物溶液为分散介质、戊二醛为交联剂可制备出具有高反应活性的明胶微球(GM)。通过改变聚合物溶液浓度、调节反应搅拌速度可控制微球粒径。当聚合物溶液浓度为25%、搅拌速度为250rpm时,可得到10~50um粒径范围的明胶微球。用此法... 以聚合物溶液为分散介质、戊二醛为交联剂可制备出具有高反应活性的明胶微球(GM)。通过改变聚合物溶液浓度、调节反应搅拌速度可控制微球粒径。当聚合物溶液浓度为25%、搅拌速度为250rpm时,可得到10~50um粒径范围的明胶微球。用此法制备的明胶微球表面光滑、亲水性好、贮存期长、^(99m)Tc标记率高,经静脉注射后,能定向进入肺部。初步实验表明,明胶微球可望作为肺灌注显像剂;成为质优、价廉、使用方便的肺部疾患诊断用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微球 活体显像 戊二醛
下载PDF
下咽癌淋巴引流的活体显像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晓明 邸斌 +1 位作者 郭晓峰 杜宝东 《华北国防医药》 CAS 2005年第3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时肿瘤区域引流淋巴结的活体显像方法,从肿瘤活体淋巴引流的角度观察下咽癌前哨淋巴结和颈淋巴结转移的方式,为颈淋巴结清扫术提供指导信息。方法:在表面麻醉和喉内镜引导下,用特制的注射针将99mTc标记的人... 目的:探讨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时肿瘤区域引流淋巴结的活体显像方法,从肿瘤活体淋巴引流的角度观察下咽癌前哨淋巴结和颈淋巴结转移的方式,为颈淋巴结清扫术提供指导信息。方法:在表面麻醉和喉内镜引导下,用特制的注射针将99mTc标记的人球蛋白注入20例下咽癌的肿瘤部位,在注射后不同时间采用SPECT扫描观察放射性核素通过淋巴扩散的过程及其在引流淋巴结内的浓集,以明确前哨淋巴结的位置和肿瘤颈淋巴结引流过程。同时对颈淋巴清扫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结果:20例肿瘤引流淋巴结均获得满意活体显像,显像的淋巴结最大3.5cm,最小1.0cm;12例梨状窝癌的颈部引流淋巴结位于肿瘤侧,其余8例中线结构的肿瘤颈部引流淋巴结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偏向,即单侧颈部引流现象,没有出现双侧对称引流的病例。20例肿瘤引流淋巴结主要分布在II、III、IV区,未发现I区和V区显像的淋巴结。术后病理证实20例中有16例发现病理阳性淋巴结,且均位于引流优势侧,未出现对侧和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结论:无论是中线结构或偏中线结构的下咽部癌肿,其向颈部的淋巴引流具有明显的优势偏向特点,术前进行引流淋巴结的活体显像对预测肿瘤转移部位和有目的地进行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咽肿瘤 淋巴引流 颈淋巴结转移 活体显像 SPECT
下载PDF
可移植性人脑胶质瘤组织裸小鼠脑内移植及其MR显像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如军 刁艺 +2 位作者 黄强 沈钧康 兰青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37-941,共5页
背景与目的:文献报道的胶质瘤动物原位移植模型,大多数是将细胞悬液立体定向接种于鼠脑内,操作繁杂,耗时长,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批量实验。本研究接种可移植性人脑胶质瘤组织于裸小鼠脑内,探讨建立人脑胶质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及其MR活... 背景与目的:文献报道的胶质瘤动物原位移植模型,大多数是将细胞悬液立体定向接种于鼠脑内,操作繁杂,耗时长,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批量实验。本研究接种可移植性人脑胶质瘤组织于裸小鼠脑内,探讨建立人脑胶质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及其MR活体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在套管针内,置入位于裸小鼠皮下生长的可移植性人脑胶质瘤组织2mm3,经微型颅钻钻颅孔后经套管针推入裸小鼠右尾状核内,第30天在配有小鼠专用micro-23微线圈的1.5TMR机上进行头颅扫描和专用软件测量显像的肿瘤体积。继而取全脑作连续冰冻切片,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病理特征,在体视显微镜目镜下用测微尺测量肿瘤。然后将上述两种方法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荷瘤鼠活体MR显像计算肿瘤体积的可行性。结果:经MR扫描的15只颅内接种肿瘤的小鼠,有14只的尾状核区域见到肿瘤显像;在脑切片上,与MR像相同部位见到了肿瘤组织。经脑切片测得的肿瘤体积[(23.19±10.18)mm3]和经MRI测得的肿瘤体积[(23.45±11.64)mm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模型制作成功率为93%(14/15),肿瘤模型MR显像成功率为100%(14/14)。结论:经套管针定量植入胶质瘤组织于裸小鼠尾状核,制作可移植性裸小鼠人脑胶质瘤原位模型,具有操作便捷、省时、便于批量制作、致瘤率高等优点。配有小鼠专用微型线圈的1.5TMR机可用于荷瘤裸小鼠的头颅成像、在活体上对移植瘤进行定位和体积测量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胶质瘤 裸小鼠 原位移植模型 MR活体显像
下载PDF
PET凋亡细胞显像探针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吴晓燕 王卉 +1 位作者 张锦明 田嘉禾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1075-1077,共3页
细胞凋亡是生命体的一种基本生理机制。活体检测肿瘤组织的凋亡细胞将来可能应用于临床实践,尤其是对肿瘤治疗和预后的预测,对指导肿瘤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PET作为分子影像显像手段,在凋亡显像研究中具有很大优势。基于凋亡显像... 细胞凋亡是生命体的一种基本生理机制。活体检测肿瘤组织的凋亡细胞将来可能应用于临床实践,尤其是对肿瘤治疗和预后的预测,对指导肿瘤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PET作为分子影像显像手段,在凋亡显像研究中具有很大优势。基于凋亡显像的重要性,许多有潜力的PET探针被开发出来,包括正电子核素标记的膜联蛋白Annexin-V,靛红衍生物类Caspase-3抑制剂、疏水性阳离子和Apo-sense化合物,上述探针针对凋亡过程中的不同靶点,能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活体组织细胞凋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分子探针 凋亡 活体显像
下载PDF
肺部活体显微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程雨飞 张龙浩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04-1209,共6页
活体显微镜成像技术的应用开发使研究者得以在细胞水平上实时、原位地观察肺内微循环,对于肺部疾病免疫微环境的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小鼠肺部成像视窗构建技术的研究进展,归纳了目前用于肺活体研究的光学显微镜技术的功... 活体显微镜成像技术的应用开发使研究者得以在细胞水平上实时、原位地观察肺内微循环,对于肺部疾病免疫微环境的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小鼠肺部成像视窗构建技术的研究进展,归纳了目前用于肺活体研究的光学显微镜技术的功能及应用特点,包括宽场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以及双光子扫描显微镜,及其在小鼠肺部炎症及感染模型中的应用,同时指出该技术目前的局限性,为研究者系统性学习和了解该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成像 激光共聚焦微镜 双光子扫描微镜 综述
原文传递
FITC标记的叶酸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显像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谢江 朱建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32-1536,共5页
以对氨基苯乙酸为起始原料,合成了N-(2-氨基乙基)-2-(4-氨基苯基)乙酰胺.以4-二甲基吡啶(DMAP)和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I)作缩合剂,将N-(2-氨基乙基)-2-(4-氨基苯基)乙酰胺偶联到叶酸的α位和γ位羧基上,得到... 以对氨基苯乙酸为起始原料,合成了N-(2-氨基乙基)-2-(4-氨基苯基)乙酰胺.以4-二甲基吡啶(DMAP)和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I)作缩合剂,将N-(2-氨基乙基)-2-(4-氨基苯基)乙酰胺偶联到叶酸的α位和γ位羧基上,得到叶酸衍生物FA-EA,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FA-EA得到FA-EA-(FITC)2.反应中间体及最终产物采用HPLC,1H NMR和MS表征.通过尾静脉注射FA-EA-(FITC)2,观察其在荷瘤裸鼠主要脏器和肿瘤中的分布及对荷瘤裸鼠进行活体荧光显像.实验结果表明,FA-EA-(FITC)2在肿瘤部位有明显的聚集,在其它主要脏器中几乎看不到分布,说明FA-EA-(FITC)2具有较好的肿瘤靶向性.本研究为进一步研制可用于肿瘤显像的叶酸类显像药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衍生物 异硫氰酸荧光素 对氨基苯乙酸 荧光显像
下载PDF
瘤内注射紫杉醇脂质体对小鼠H22移植瘤抑制作用的研究
7
作者 韩成龙 孔炜伟 +2 位作者 禹立霞 钱晓萍 刘宝瑞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678-681,共4页
目的比较瘤内注射和静脉注射紫杉醇脂质体对小鼠H22肝细胞癌皮下移植瘤的抑瘤作用,探讨瘤内注射微球化疗药物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ICR小鼠建立H22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瘤内注射紫杉醇脂质体组(IT-PL)、静脉注射紫杉醇脂质体组(IV-... 目的比较瘤内注射和静脉注射紫杉醇脂质体对小鼠H22肝细胞癌皮下移植瘤的抑瘤作用,探讨瘤内注射微球化疗药物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ICR小鼠建立H22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瘤内注射紫杉醇脂质体组(IT-PL)、静脉注射紫杉醇脂质体组(IV-PL)和瘤内注射5%葡萄糖溶液组(IT-GS)。10天后待瘤体生长至直径10mm左右,分别予经超声引导瘤内注药及尾静脉给药处理。紫杉醇脂质体的给药浓度为3mg/ml,剂量为75mg/kg,每周1次,共2周。采用近红外荧光活体显像法观察注药24h内药物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隔日记录瘤体积变化并观察小鼠的不良反应,计算各组的抑瘤率。瘤体组织石蜡包埋后行HE染色。结果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射紫杉醇脂质体时,针头附近区域见回声增高有助于确认药物分布于瘤体内。近红外荧光活体显像示瘤内注射24h药物持续集中在瘤体内,无明显全身分布;静脉注射药物则逐渐集中至瘤体,但瘤体内的药物浓度低于瘤内注射组。IT-PL组与IV-PL组的抑瘤率分别为95.0%和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示IT-GS组的肿瘤细胞生长旺盛,而IT-PL组的瘤体内及周边有脂质沉积,仅边缘少量残存肿瘤细胞。瘤内注射部位皮下组织未见溃破、糜烂;未观察到明显全身不良反应。结论紫杉醇脂质体瘤内注射有可能成为针对局部实体肿瘤安全、有效的给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影像引导 近红外荧光显像 瘤内注射治疗 紫杉醇脂质 抑瘤率
下载PDF
显微成像技术在药物发现中的应用
8
作者 Bullen A 徐培培 王林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95-298,301,共5页
显微成像技术通过帮助描述疾病过程及在此过程中可能进行干预的潜在治疗方法,可进一步加快药物发现过程。最近的一些新技术和对已有技术的改进集中解决了过去显微成像技术应用的技术难点,即增加了显微成像技术的空间分辨率,提高了组织... 显微成像技术通过帮助描述疾病过程及在此过程中可能进行干预的潜在治疗方法,可进一步加快药物发现过程。最近的一些新技术和对已有技术的改进集中解决了过去显微成像技术应用的技术难点,即增加了显微成像技术的空间分辨率,提高了组织穿透率、跨越机体组织障碍的能力,增加了实验通量。本文集中介绍最近显微成像技术一些值得注意的发展趋势,包括超显微技术的发展,多光子技术引入,纤维光学显微技术和自动成像技术以及应用于高内涵筛选的图像分析技术。总之,这些技术进步不仅仅加速了早期药物发现中已有的实验测定和疾病模型,还催生了许多新的测定方法和疾病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成像 超高分辨率微技术 微技术 纤维光学技术 高通量微技术
下载PDF
左旋千金藤啶碱在活体大鼠体内代谢过程的可视化PET/CT显像研究
9
作者 谭海波 张政伟 +1 位作者 管一晖 林祥通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7-332,共6页
目的探索通过PET/CT显像将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变成可视的图像,并通过图像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的可行性。方法以延胡索的有效成分左旋千金藤啶碱(L-SPD)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正电子核素11碳(11C)标记L-SPD,在热室内化学合成11C-L-SP... 目的探索通过PET/CT显像将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变成可视的图像,并通过图像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的可行性。方法以延胡索的有效成分左旋千金藤啶碱(L-SPD)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正电子核素11碳(11C)标记L-SPD,在热室内化学合成11C-L-SPD。SD大鼠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固定于木板上,尾iv 37 MBq 11C-L-SPD。分别于注射后5、15、30、45、60、90 min行PET/CT显像。使用工作站获得脑、心脏、肺脏、肝脏、肾脏、肠腔、膀胱的放射性容积分布比值(distribution volume ratios,DVR)。结果 PET/CT显像显示在5 min时11C-L-SPD在肝脏、肾脏分布最多,心脏、肺、脑可见放射性分布。肝、肾是11C-L-SPD的主要代谢及排泄器官,肝、肾、肠腔、膀胱在5 min DVR分别为(1.37±0.42)%、(1.10±0.19)%、(0.89±0.18)%、(0.97±0.11)%,90 min分别为(0.65±0.11)%、(0.54±0.05)%、(5.49±1.44)%、(9.86±1.88)%。结论 PET/CT显像可以直观、动态地观察L-SPD在活体内的分布及代谢特点,有望用于其他中药有效成分的活体显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千金藤啶碱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计算机断层扫描仪 生物学分布 容积分布比值 活体显像
原文传递
量子点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侯巍 单亚明 王丽萍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4年第4期436-438,共3页
关键词 量子点技术 生物医学 纳米标记物 生物分析 生物活体显像
下载PDF
在转基因痴呆小鼠及猕猴[^(11)C]MP4A PET显像脑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11
作者 周玲 管一晖 +4 位作者 薛方平 张政伟 刘平 丁正同 蒋雨平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9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应用PET诊断显像剂[^(11)C]4-乙酰氧基-N-甲基哌啶([^(11)C]MP4A)对转基因痴呆小鼠、老龄小鼠及猕猴进行活体脑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PET显像研究。方法:小鼠经静脉注射[^(11)C]MP4A后进行PET/CT扫描,采集图像测量并计算出各感兴... 目的:应用PET诊断显像剂[^(11)C]4-乙酰氧基-N-甲基哌啶([^(11)C]MP4A)对转基因痴呆小鼠、老龄小鼠及猕猴进行活体脑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PET显像研究。方法:小鼠经静脉注射[^(11)C]MP4A后进行PET/CT扫描,采集图像测量并计算出各感兴趣区域放射总量百分比(%ID),分析两组小鼠间及猕猴的PET显像差异与特点。扫描后即刻分离小鼠大脑、小脑和脑干,称重并测定^(11)C计数,计算放射性摄取率(%ID/g),比较两组小鼠脑放射性摄取率分布差异。结果:两组小鼠放射性显像清晰,脑放射性聚集对称。转基因痴呆鼠脑中放射性聚集较老龄鼠稀疏。转基因小鼠和老龄鼠大脑平均放射性摄取率值分别为1.49%ID/g和2.62%ID/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猕猴脑内放射性显像清晰,放射性物质对称浓聚于皮质下,皮质聚集中等。结论:小鼠和正常猕猴[^(11)C]MP4A PET显像清晰,放射性物质对称分布于皮质下,[^(11)C]MP4A可以活体显像脑AChE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酯酶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11)C]4-乙酰氧基-N-甲基哌啶 活体显像
原文传递
老年性骨质疏松模型小鼠的颅骨增龄性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玉凤 吴小红 +1 位作者 辜向东 王璐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3-78,共6页
为对比观察快速衰老型小鼠(SAMP6)与正常老化型小鼠(SAMR1)颅骨的增龄性变化,本试验采用活体micro-CT扫描定量观察SAMP6和SAMR1小鼠24、30、36周龄时的颅骨骨体积密度(BV/TV)。小鼠36周龄完成micro-CT扫描后,解剖颅骨,HE染色和抗酒石酸... 为对比观察快速衰老型小鼠(SAMP6)与正常老化型小鼠(SAMR1)颅骨的增龄性变化,本试验采用活体micro-CT扫描定量观察SAMP6和SAMR1小鼠24、30、36周龄时的颅骨骨体积密度(BV/TV)。小鼠36周龄完成micro-CT扫描后,解剖颅骨,HE染色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对比观察小鼠颅骨组织学特点并测量破骨细胞数目。结果显示,不同年龄SAMP6的颅骨BV/TV值均显著低于同龄SAMR1;随年龄增长,SAMP6颅骨BV/TV显著降低,而SAMR1颅骨BV/TV无显著变化;与SAMR1相比,SAMP6颅骨内外骨板更薄,板障更宽;板障内破骨细胞更多,且差异显著。本试验表明随年龄增长,SAMP6的颅骨骨体积密度降低,且均小于同龄SAMR1,而SAMR1的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CT SAMP6 颅骨 增龄性变化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Mimics与Micro-CT内置软件测量小鼠颅骨缺损骨再生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玉凤 王璐 +2 位作者 辜向东 王超 吴小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Mimics软件与显微-CT(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内置分析软件对颅骨缺损内新生骨量及骨愈合率的测量结果,评价2种测量方法的差异性。方法:在小鼠右侧颅顶骨制备直径4 mm圆形骨缺损,分别于术后当天、6周、12周,... 目的:对比分析Mimics软件与显微-CT(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内置分析软件对颅骨缺损内新生骨量及骨愈合率的测量结果,评价2种测量方法的差异性。方法:在小鼠右侧颅顶骨制备直径4 mm圆形骨缺损,分别于术后当天、6周、12周,对小鼠颅骨进行活体Micro-CT扫描,然后利用Micro-CT扫描仪内置软件重建颅骨缺损的三维图像并测量缺损内新生骨体积及愈合率,且利用Mimics软件对Micro-CT扫描的二维图片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缺损内新生骨体积及愈合率。结果:与术后6周相比,术后12周Micro-CT扫描仪内置软件和Mimics软件测量的缺损内新生骨体积和骨愈合率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和12周,Mimics软件的测量结果与Micro-CT扫描仪内置软件测量的颅骨缺损内新骨体积及骨愈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损术后6周和术后12周,Mimics软件对Micro-CT扫描后的二维图片进行重建并计算出的颅骨缺损新生骨体积及骨愈合率,与Micro-CT扫描仪内置软件的测量结果均一致,且测量方法更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CT 颅骨缺损 MIMICS软件 骨愈合
下载PDF
Hepatobiliary scintigraphy for detecting biliary strictures after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被引量:6
14
作者 Yu Jin Kim Kyu Taek Lee +4 位作者 Young Cheol Jo Kwang Hyuck Lee Jong Kyun Lee Jae-Won Joh Choon Hyuck David Kwo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1期2626-2631,共6页
AIM: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hepatobiliary scintigraphy(HBS) in detecting biliary strictures in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 patients.METHODS: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104 adult LDLT rec... AIM: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hepatobiliary scintigraphy(HBS) in detecting biliary strictures in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 patients.METHODS: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104 adult LDLT recipients of the right hepatic lobe with duct-toduct anastomosis,who underwent HBS and cholangiography.The HBS results were categorized as normal,parenchymal dysfunction,biliary obstruction,or bile leakage without re-interpretation.The presence of biliary strictures was determined by percutaneous cholangiography or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RESULTS:In 89 patients with biliary strictures,HBS showed biliary obstruction in 50 and no obstruction in 39,for a sensitivity of 56.2%.Of 15 patients with no biliary strictures,HBS showed no obstruction in 11,for a specificity of 73.3%.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 was 92.6%(50/54) and th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 was 22%(11/50).We also analyzed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the change in bile duct size.The sensitivity,NPV,specificity,and PPV were 65.2%,27.9%,80% and 95%,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 absence of biliary obstruction on HBS is not reliable.Thus,when post-LDLT biliary strictures are suspected,early ERCP may be consid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Tc99m mebrofenin Radionucleotide imaging Hepatobiliary scintigraphy Biliary stricture
下载PDF
裂隙灯照像的常见故障检修
15
作者 赵忠忠 《临床眼科杂志》 1995年第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裂隙灯照像 眼科 摄影 故障检修
下载PDF
乳腺癌裸鼠骨转移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江涛 王捷 +4 位作者 欧陕兴 乔国庆 唐咸国 李小荣 蔡俊杰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56-1160,共5页
目的建立乳腺癌骨转移动物模型并探讨对该转移模型的最佳评估方法。方法将带GFP标记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注入裸鼠左心室,建立乳腺癌骨转移模型。6周后使用X线机、活体显像系统和病理学检查对裸鼠骨组织进行评估。结果6周后病理学... 目的建立乳腺癌骨转移动物模型并探讨对该转移模型的最佳评估方法。方法将带GFP标记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注入裸鼠左心室,建立乳腺癌骨转移模型。6周后使用X线机、活体显像系统和病理学检查对裸鼠骨组织进行评估。结果6周后病理学检查肿瘤细胞已扩散至裸鼠的脑、骨髓腔、肺等组织,X线影像清晰显示骨质破坏的位置及程度,活体显像系统可以观察到肿瘤细胞在裸鼠体内的分布。结论X线、活体显像和组织学检查3种方法相结合是分析乳腺癌小鼠骨转移模型的最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骨转移 疾病模型 动物 X线 活体显像 裸鼠
原文传递
DSG型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促进小鼠肝脏微循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田甜 徐列明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研究DSG型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BILT肝病治疗仪)对小鼠肝脏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小鼠造模后随机均分为未照射模型组、冷光源照射模型组、红外线照射模型组和BILT肝病治疗仪照射模型组,另取20只正常小鼠作为对照。每组... 目的研究DSG型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BILT肝病治疗仪)对小鼠肝脏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小鼠造模后随机均分为未照射模型组、冷光源照射模型组、红外线照射模型组和BILT肝病治疗仪照射模型组,另取20只正常小鼠作为对照。每组分别以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肝脏血流量并以显微活体视频技术观察肝脏微循环血流速度,同时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和血清生化学检查。结果BILT肝病治疗仪照射模型组肝脏平均血流灌注量与未照射模型组比较明显增加(P=0.004),而冷光源、红外线照射模型组与未照射模型组比均无明显增加血流量作用(P=0.713和0.465)。未照射正常组较未照射模型组小鼠肝脏微血管内红细胞平均流速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ILT肝病治疗仪照射模型组肝脏微循环平均流速较未照射模型组、冷光源照射模型组和红外线照射模型组的流速也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20和0.030)。BILT肝病治疗仪照射模型组AST活性较未照射模型组明显降低(P=0.027),该组羟脯氨酸(Hyp)平均含量低于未照射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3)。结论BILT肝病治疗仪可改善肝纤维化小鼠肝脏的微循环并降低肝纤维化小鼠血清AST活性,改善肝脏病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肝脏微循环 红外线 微视频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