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体育活动场域的实践样态及问题调适 被引量:4
1
作者 周曰智 王芹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8-62,95,共6页
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作为理解日常性生活的重要理论,对理解青少年体育活动场域具有重要价值。以此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的国情,研究解读青少年体育活动场域概念,提出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微观与宏观场域样态。青少年体育活动场域的现实问题与... 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作为理解日常性生活的重要理论,对理解青少年体育活动场域具有重要价值。以此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的国情,研究解读青少年体育活动场域概念,提出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微观与宏观场域样态。青少年体育活动场域的现实问题与调适策略在于:场域竞争与冲突的突围,空间域化与隔离的调适,场域失范发展的协调,空间"缺场"的唤醒与塑造,场域位置误识的纠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实践理论 青少年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场域 实践样态 问题调适
下载PDF
学习场域创新视角下数学活动场域的建构 被引量:2
2
作者 武建军 《江苏教育》 2020年第9期11-13,共3页
当下,数学活动已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一个关注点。基于学习场域创新的视角建构数学活动场域具有重要的课程意义和实践价值。在数学活动场域建构中,教师可以尝试改进物理空间和关系空间,开发具有现代意味的认知工具和具有实证意义的... 当下,数学活动已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一个关注点。基于学习场域创新的视角建构数学活动场域具有重要的课程意义和实践价值。在数学活动场域建构中,教师可以尝试改进物理空间和关系空间,开发具有现代意味的认知工具和具有实证意义的评价平台,构建数学活动新范式,创编数学活动校本教材,最终指向育人方式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场 学习场创新 数学活动 数学活动场域
下载PDF
小学数学课堂创建综合与实践活动场域的有效性分析
3
作者 王学猛 《教育界》 2021年第4期55-56,共2页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领域也在进行深层次的变革。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了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将“综合与实践”这...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领域也在进行深层次的变革。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了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将“综合与实践”这一全新的教学方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其中综合与实践的活动场域的构建与应用是十分关键的环节。本文重点研究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创建综合与实践活动场域的基本内容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思考如何充分利用活动场域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综合与实践 活动场域 有效性
下载PDF
创设校园职业体验模式,构建劳动教育活动场域——浅谈基于校园文化的综合实践“职业体验”劳动教育活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文轩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第26期8-9,共2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劳动教育最佳的载体,而其中的职业体验活动则是劳动教育最佳的呈现方式。校园文化的职业体验活动为劳动教育提供了更加清晰的目标、更加完整的情境,将职业体验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在场域建构中让学生通过职业劳动能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劳动教育最佳的载体,而其中的职业体验活动则是劳动教育最佳的呈现方式。校园文化的职业体验活动为劳动教育提供了更加清晰的目标、更加完整的情境,将职业体验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在场域建构中让学生通过职业劳动能更好地提高劳动能力、感受职业精神、参与学校活动、融入学校生活,实现学生与教师共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职业体验 活动场域 校园文化
下载PDF
活动场域下生本道德生活建设的思考
5
作者 王海燕 《学苑教育》 2022年第2期94-96,共3页
学生有生活认知积累,这是教师教学设计需要重点思考的因素。学生对生活化教学活动有更强认同感,教师要注意创设生活化活动情境,组织学生顺利进入活动之中,在深度互动体验中成长学科认知能力。学生对生活化实践活动有特殊情结,教师抓住... 学生有生活认知积累,这是教师教学设计需要重点思考的因素。学生对生活化教学活动有更强认同感,教师要注意创设生活化活动情境,组织学生顺利进入活动之中,在深度互动体验中成长学科认知能力。学生对生活化实践活动有特殊情结,教师抓住学生心理做出对接设计,能够带来丰富学习激发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活动场域 生本思考
下载PDF
论社会新闻的概念域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寿富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6-61,共6页
历时性梳理社会新闻概念流变,运用当下理论语境探讨社会新闻的理论界域。中国近代社会新闻在业界与学界都存在着感性、偏狭的简单思维,缺乏学理上的逻辑涵摄。社会新闻源自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的宏大社会信息场域,从学理上重新审视社会新... 历时性梳理社会新闻概念流变,运用当下理论语境探讨社会新闻的理论界域。中国近代社会新闻在业界与学界都存在着感性、偏狭的简单思维,缺乏学理上的逻辑涵摄。社会新闻源自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的宏大社会信息场域,从学理上重新审视社会新闻的能指与所指,矫正近代以来形成的惯性思维,回归社会新闻概念的内在本质,客观理性从容自觉地传递社会新闻信息正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新闻 人类活动场域 新闻信息 社会正能量
下载PDF
创设多维场域为语用能力发展保驾护航 被引量:1
7
作者 祁丽朵 《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第22期42-43,共2页
学生所处的学习场域是什么样子,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从而影响到学习效果。创设多维场域,是小学语文低段学生语用能力发展的有利契机。创设生活场域,挖掘语用能力的源泉;创设活动场域,形成语用思维的张力;创设开放场域,... 学生所处的学习场域是什么样子,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从而影响到学习效果。创设多维场域,是小学语文低段学生语用能力发展的有利契机。创设生活场域,挖掘语用能力的源泉;创设活动场域,形成语用思维的张力;创设开放场域,促成创造思维的品质。努力营造多维的教学场域,使低年段学生的语用能力得到发展,思维品质得到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场 活动场域 开放场
下载PDF
论西和乞巧节的现代变迁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秋芝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8-13,共6页
西和乞巧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现代社会和文化的新元素,在民俗主体、组织形式、活动场域和社会功能上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既是由它作为民俗文化的变异性质所决定的,也深受社会时代、文化空间、国家话语等因素的深刻影响。... 西和乞巧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现代社会和文化的新元素,在民俗主体、组织形式、活动场域和社会功能上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既是由它作为民俗文化的变异性质所决定的,也深受社会时代、文化空间、国家话语等因素的深刻影响。西和乞巧节的嬗变与现代变迁,是遵循文化进化规律的。我们应该在遵循节日民俗变迁和文化进化规律的前提下,既使西和乞巧节能够不断吸收、融合新时代的文化元素,又要使其能够在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原生形态及其精髓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同时,要挖掘西和乞巧节在养育子女,教育孩子,凝聚精神力量、整合社会资源等方面所蕴藏的丰富人生智慧和宝贵财富。可以说,西和乞巧节的现代变迁,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西和乞巧节的现代变迁及其原因和规律,有助于挖掘乡村传统文化的价值,推动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和乞巧节 民俗主体 组织形式 活动场域 社会功能 现代变迁
下载PDF
《秋日传奇》的男性叙事与性别陈规
9
作者 余天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4-137,共4页
在性别批评视角下,美国电影《秋日传奇》是一部典型的男性叙事文本,影片的叙事模式、性别塑造、声音表达,无一不以男性为主体,宣扬了传统的男性价值观,对女性充满歧视和敌意。男性被塑造为"菲勒斯英雄",女性则遵循"母亲... 在性别批评视角下,美国电影《秋日传奇》是一部典型的男性叙事文本,影片的叙事模式、性别塑造、声音表达,无一不以男性为主体,宣扬了传统的男性价值观,对女性充满歧视和敌意。男性被塑造为"菲勒斯英雄",女性则遵循"母亲范式"被彻底边缘化为无足轻重的"他者"。两性关系上,男性凌驾于女性之上,女性只能受男性荫庇。活动场域上,男性拥有广袤的世界,女性被局限在家庭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日传奇》 男性叙事 角色塑造 两性关系 女性活动场域
下载PDF
试论我国教育政策分析的可能范式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烨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3-108,共6页
我国目前的教育政策分析正在发生阶段性转变,基本处于前范式阶段。弱批判性的价值分析与具有功能主义倾向的制度分析都不可能成为教育政策分析的成熟范式。只有建立在对教育政策和制度关系模式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运用新制度主义分析(... 我国目前的教育政策分析正在发生阶段性转变,基本处于前范式阶段。弱批判性的价值分析与具有功能主义倾向的制度分析都不可能成为教育政策分析的成熟范式。只有建立在对教育政策和制度关系模式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运用新制度主义分析(特别要考虑对于政策行动者策略行为的分析),吸收价值分析的有益成果,最终指向对教育政策的制度伦理考量的分析框架才可能成为我国教育政策分析的相对成熟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政策 价值分析 制度分析 活动场域 可能范式 中国 功能主义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美学中的“清”
11
作者 官春蕾 黄念然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2005年第1期247-259,共13页
本文试图对中国古代美学中'清'这一概念作全面的梳理与分析,勾勒'清'概念及其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进历程,剖析其主要活动场域,以及艺术风格批评中'清'的基本构成及其变异,并对其生成机制、思维特征和审美内... 本文试图对中国古代美学中'清'这一概念作全面的梳理与分析,勾勒'清'概念及其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进历程,剖析其主要活动场域,以及艺术风格批评中'清'的基本构成及其变异,并对其生成机制、思维特征和审美内涵给予现代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美学 演进历程 活动场域 审美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