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狼肾Ⅰ号方与激素及环磷酰胺联合应用治疗活动性狼疮肾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兴 储成顶 +1 位作者 李金芝 吴永贵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1371-1374,共4页
目的观测狼肾Ⅰ号方与激素及环磷酰胺联合应用治疗活动性狼疮肾炎的疗效。方法设计单独使用西药治疗的常规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试验组,并按狼肾Ⅰ号方三剂量组实际设计,进行治疗效果,毒副作用及量效关系的观测和解析。结果综合疗效以... 目的观测狼肾Ⅰ号方与激素及环磷酰胺联合应用治疗活动性狼疮肾炎的疗效。方法设计单独使用西药治疗的常规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试验组,并按狼肾Ⅰ号方三剂量组实际设计,进行治疗效果,毒副作用及量效关系的观测和解析。结果综合疗效以狼肾Ⅰ号方加强剂量组(C组)为最好(P<0.05);毒副作用各组相近(P>0.05);各组多项重要指标均有趋好变化,但以中西医结合组更优;采用两周期交叉给药的常规组,以第2周期的疗效更优,进一步体现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优势。结论狼肾Ⅰ号方与激素及环磷酰胺联合应用治疗活动性狼疮肾炎效果值得肯定。建议狼肾Ⅰ号方按每周5剂以上的剂量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肾Ⅰ号方 活动性狼疮肾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雌激素刺激活动性狼疮肾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IL-10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俭勤 李幼姬 +3 位作者 王文革 夏延龄 王晓玲 叶任高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2-565,共4页
探讨性激素对活动性狼疮肾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Th2细胞活化的影响。采用ELISA、RT PCR等方法检测了雌激素对 19例活动性狼疮肾炎和 16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IL 10表达的调节作用。活动期狼疮肾炎PBMCIL 10mRNA和蛋白含... 探讨性激素对活动性狼疮肾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Th2细胞活化的影响。采用ELISA、RT PCR等方法检测了雌激素对 19例活动性狼疮肾炎和 16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IL 10表达的调节作用。活动期狼疮肾炎PBMCIL 10mRNA和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 (P <0 0 5 ) ;与正常对照相比 ,雌激素明显提高了活动性狼疮肾炎PBMCIL 10蛋白和mRNA水平 (P <0 0 5 ) ,雄激素的加入明显抑制了雌激素诱导的活动性狼疮肾炎PBMCIL 10蛋白和mRNA水平 (P <0 0 5 )。雌激素、雄激素比例失调可能参与了活动性狼疮肾炎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活动性狼疮肾炎 外周血 单个核细胞 IL-10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霉酚酸酯治疗活动性狼疮肾炎21例临床观察
3
作者 郭志玲 贾国强 +1 位作者 付建斌 卢丹萍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5年第9期713-714,共2页
关键词 霉酚酸酯 药物治疗 活动性狼疮肾炎 免疫抑制剂 甲泼尼龙 环磷酰胺
下载PDF
尿液粘附分子:活动性狼疮肾炎的标志物 被引量:4
4
作者 吴春益 杨满球 +5 位作者 周展眉 冯晓丹 钟晓红 崔爽 吴丽玲 曹维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72-1276,1282,共6页
目的研究狼疮性肾炎(LN)患者尿液和肾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和血管粘附分子(VCAM-1)的变化情况,探讨尿s ICAM-1和VCAM-1水平与肾脏活动性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LN的患者92例。并同时纳入20例门... 目的研究狼疮性肾炎(LN)患者尿液和肾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和血管粘附分子(VCAM-1)的变化情况,探讨尿s ICAM-1和VCAM-1水平与肾脏活动性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LN的患者92例。并同时纳入2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做为对照。收集肾穿刺活检当日患者的尿液,Elisa法检测尿液s ICAM-1和VCAM-1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肾组织中ICAM-1和VCAM-1的表达情况。ROC曲线分析尿s ICAM-1和VCAM-1在预测活动性LN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与非活动性LN和正常人相比,活动性LN患者尿s ICAM-1和VCAM-1水平显著升高,肾脏ICAM-1和VCAM-1表达也显著增加并与尿s ICAM-1和VCAM-1水平成正相关关系。尿s ICAM-1的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74,尿s ICAM-1值>1095.00 pg/mg creatinine诊断为活动性LN,特异性94.5%,敏感性78.9%。尿VCAM-1的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82,尿VCAM-1值>898.11 pg/mg creatinine诊断为活动性LN,特异性98.2%,敏感性66.7%。结论尿s ICAM-1和VCAM-1水平可作为判断LN活动性的生物标志物。检测这两个指标可帮助观察LN患者的病情变化,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狼疮肾炎 生物标志物 粘附分子
下载PDF
比较环磷酰胺联合甲泼尼龙双冲击疗法与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口服泼尼松疗法治疗活动性狼疮肾炎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邓武成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4期184-185,198,共3页
目的比较环磷酰胺联合甲泼尼龙双冲击疗法与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口服泼尼松疗法治疗活动性狼疮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9年2月-2019年12月开展研究,将76例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8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以环磷酰胺... 目的比较环磷酰胺联合甲泼尼龙双冲击疗法与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口服泼尼松疗法治疗活动性狼疮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9年2月-2019年12月开展研究,将76例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8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以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联合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及联合口服泼尼松疗法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尿消失、尿蛋白下降50%及红细胞沉降率恢复正常时间、血肌酐恢复正常时间、抗核抗体转阴时间均较对照组早(P<0.05)。观察组用药引发的高血糖、白细胞减少、感染及带状疱疹、消化道反应、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甲泼尼龙双冲击疗法治疗活动性狼疮肾炎的效果较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口服泼尼松疗法更好,但治疗不良反应较大,安全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狼疮肾炎 两种疗法比较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霉酚酸酯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活动性狼疮肾炎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徐明 刘群 +2 位作者 姬森国 刘炬 吴頔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第24期67-67,共1页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联合糖皮质激素在活动性狼疮肾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接受霉酚酸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回顾分析患者临床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情况。结果:患者临床治疗前后24h尿...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联合糖皮质激素在活动性狼疮肾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接受霉酚酸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回顾分析患者临床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情况。结果:患者临床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肾功能、血清肌酐、血清C3和C4等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霉酚酸酯联合糖皮质激素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活动性狼疮肾炎临床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酚酸酯 糖皮质激素 活动性狼疮肾炎
下载PDF
泰它西普联合标准方案治疗Ⅲ-Ⅴ型活动性狼疮肾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林千祺 许夏雨 +5 位作者 邢诒喜 黄美琼 姚奇岑 陈艺玲 梁金 陈维飞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1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泰它西普联合标准方案治疗中重型活动性狼疮肾炎(LN)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中重型(Ⅲ-Ⅴ型)活动性LN患者90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 目的探讨泰它西普联合标准方案治疗中重型活动性狼疮肾炎(LN)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中重型(Ⅲ-Ⅴ型)活动性LN患者90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均行标准方案治疗(先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治疗,后口服甲泼尼龙片,并口服来氟米特片、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诱导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注射用泰它西普腹部皮下注射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4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CD_(19)+B细胞水平,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补体C3和C4、白细胞介素2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4 h尿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水平及尿红细胞数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29.55%比19.57%,P>0.05)。结论泰它西普联合标准方案治疗Ⅲ-Ⅴ型活动性LN,可有效控制患者的SLE-DAI评分及相关肾脏损害指标,调节免疫功能,并缓解肾脏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活动性狼疮肾炎 免疫功能 泰它西普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灯盏花素与激素及环磷酰胺联合应用治疗活动性狼疮肾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曾昭球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6期448-449,共2页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与激素及环磷酰胺联合应用治疗活动性狼疮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有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采用常规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及激素标准疗程,同时合并使用中药灯盏花素。对照组...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与激素及环磷酰胺联合应用治疗活动性狼疮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有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采用常规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及激素标准疗程,同时合并使用中药灯盏花素。对照组采用激素标准疗程及常规磷酰胺冲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实验室血清免疫指标及副作用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核抗体转阴率高,尿蛋白及红细胞减少比例较对照组高;治疗组的病死率和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灯盏花素与激素及环磷酰胺联合应用治疗活动性狼疮肾炎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减少副作用发生,患者预后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环磷酰胺 活动性狼疮肾炎
下载PDF
PI3-K与活动性狼疮肾炎Th2细胞因子的关系
9
作者 王俭勤 李幼姬 +4 位作者 李志坚 张涤华 周道远 许韩师 叶任高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了解磷脂酰肌醇三激酶 (PI3 K)在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与Th2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沉淀、免疫印迹和RT PCR技术检测 12例正常人和 14例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I3 K磷... 【目的】了解磷脂酰肌醇三激酶 (PI3 K)在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与Th2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沉淀、免疫印迹和RT PCR技术检测 12例正常人和 14例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I3 K磷酸化产物、IL 6mRNA和IL 10mRNA表达 ,观察PI3 K特异性抑制剂PY2 940 0 2对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 6mRNA和IL 10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自发培养时活动性狼疮肾炎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I3 K磷酸化产物明显高于健康对照 (1 14± 0 2 3vs0 46± 0 12 ,P =0 0 2 3) ,CD3单抗诱导下活动性狼疮肾炎组PI3 K磷酸化产物表达仍然高于健康对照组 (2 0 9± 0 6 3vs0 6 5± 0 14,P =0 0 16 )。活动性狼疮肾炎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I3 K磷酸化产物表达量与IL 6mRNA和IL 10mRNA呈正相关关系 (r =0 6 5 2 ,P =0 0 0 8;r =0 718,P =0 0 0 7)。PI3 K特异性抑制剂PY2 940 0 2明显抑制了抗CD3单抗诱导的活动性狼疮肾炎组IL 6mRNA(2 32± 0 5 1vs0 5 7± 0 15 ,P =0 0 0 9)和IL 10mRNA(1 71± 0 33vs0 6 7± 0 11,P =0 0 0 6 )的表达。【结论】PI3 K过度活化可能介导了IL 6和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狼疮肾炎 磷脂酸肌醇三激醇 TH2细胞因子
下载PDF
骁悉治疗活动性狼疮肾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丽萍 董一民 刘小兰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629-630,共2页
目的:比较骁悉治疗活动性狼疮肾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为5例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均接受了至少12周的强的松(1mg/kg/d)联合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但仍不能缓解;治疗组均为上述无缓解5例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采用骁悉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 目的:比较骁悉治疗活动性狼疮肾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为5例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均接受了至少12周的强的松(1mg/kg/d)联合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但仍不能缓解;治疗组均为上述无缓解5例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采用骁悉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观察骁悉治疗3个月、6个月的缓解率。结果:5例患者在骁悉治疗3个月后,1例完全缓解,1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延长至6个月时,有2例完全缓解,1例无效,完全缓解率为60%,总有效率为80%,患者的总体缓解率随着骁悉治疗时间延长明显增加。结论:骁悉联合小剂量激素是迅速控制活动性狼疮肾炎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疗效优于环磷酰胺,且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骁悉 活动性狼疮肾炎
下载PDF
贝利尤单抗联合传统方案治疗儿童活动性狼疮性肾炎疗效分析
11
作者 彭倩倩 杨焕丹 +4 位作者 袁婷婷 邱闪 李艳 周苏芹 陆倩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75-982,共8页
目的探讨贝利尤单抗靶向药物与传统方案相结合在早期诱导期治疗活动性儿童狼疮性肾炎的疗效,为儿童狼疮性肾炎(LN)治疗提供新的诊疗理念及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58例初发的儿童活动性LN,根据诱导早期有无加用贝利尤单抗联... 目的探讨贝利尤单抗靶向药物与传统方案相结合在早期诱导期治疗活动性儿童狼疮性肾炎的疗效,为儿童狼疮性肾炎(LN)治疗提供新的诊疗理念及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58例初发的儿童活动性LN,根据诱导早期有无加用贝利尤单抗联合治疗分为观察组(传统方案联合BLM治疗)32例及对照组(传统方案治疗)26例,观察两组患儿基线及第4、12、24周血清生化指标(ALB、BUN、Cr、eGRF)、免疫指标(C3、C4、IgG、CD19+B计数、抗ds-DNA抗体)、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及SLEDAI-2K评分。随访2年后两组患儿达标率、复发率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结果两组患儿肾脏病理类型及传统治疗方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基线、4周、12周、24周血ALB、BUN、CR、C3、C4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12周观察组eGR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周、24周尿微量白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4周观察组CD19+B细胞计数由基线653.00(438.00~933.25)cells/μL降至45(30.50~66.50)cells/μL,IgG由14.84(12.03~17.64)g/L降至5.45(5.11~5.79)g/L,抗ds-DNA抗体阳性率由100%降至46.87%,SLEDAI-2K评分达无疾病活动状态完全缓解率(87.50%)及总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65.38%、84.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观察组中87.50%患儿糖皮质激素减至5 mg/d,高于对照组(76.92%,P<0.05)。2年后随访中观察组达标率(93.75%)高于对照组(61.54%),复发率(6.25%)低于对照组(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利尤单抗联合传统治疗诱导期治疗儿童活动性LN可减轻蛋白尿、降低SLE疾病活动度,助减激素,尽快达标,且可降低患儿复发率,改善预后,疗效优于单纯传统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狼疮肾炎 贝利尤单抗 传统治疗 儿童
下载PDF
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钙调磷酸神经酶活性的检测及其意义
12
作者 梁鸣 阳晓 +5 位作者 李幼姬 叶任高 许韩师 关伟明 董秀清 余学清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23-526,共4页
目的 检测活动性狼疮肾炎 (L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钙调磷酸神经酶(calcineurin ,CaN)活性及其与PBMC分泌免疫球蛋白、自身抗体的关系 ,探讨FK5 0 6治疗狼疮肾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活动性LN患者PBMC ,应用发色底物法... 目的 检测活动性狼疮肾炎 (L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钙调磷酸神经酶(calcineurin ,CaN)活性及其与PBMC分泌免疫球蛋白、自身抗体的关系 ,探讨FK5 0 6治疗狼疮肾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活动性LN患者PBMC ,应用发色底物法检测胞质CaN活性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免疫球蛋白和抗dsDNA抗体。结果 ①单纯培养时 ,LN组CaN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4 8 6± 4 7)nmol/mg蛋白vs(8 9± 2 7)nmol/mg蛋白 ,P <0 0 0 1 ];在PMA +Ionomycin刺激下 ,各组CaN活性均升高 ,LN组CaN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71 2± 1 2 9)nmol/mg蛋白vs (34 2± 8 4 )nmol/mg蛋白 ,P <0 0 0 1 ];②单纯培养时 ,LN组PBMC培养上清中IgG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2 1 0 8± 6 0 0 )mg/Lvs (1 4 97± 5 1 6 )mg/L ,P <0 0 5 ];刺激条件下 ,LN组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4 991± 1 2 0 2 )mg/Lvs (3374± 1 1 6 6 )mg/L ,P <0 0 0 1 ];③单纯培养时 ,LN组PBMC培养上清中抗dsDNA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1 37± 0 1 6 )BIvs (0 71± 0 0 5 )BI,P <0 0 5 ];刺激条件下 ,LN组抗dsDNA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2 38± 1 1 7)vs (1 0 9±0 0 2 )BI ,P <0 0 0 1 ];④CaN特异的拮抗剂FK5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狼疮肾炎 外周血 单个核细胞 钙调磷酸神经酶 活性 检测
原文传递
双冲多联疗法治疗活动性狼疮肾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梁萌 关天俊 +5 位作者 许树根 黄昭暄 廖添智 林春华 陈振家 王可信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9-130,共2页
关键词 活动性狼疮肾炎 双冲多联疗法 治疗 疗效
原文传递
灯盏花素与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小强 赵小玲 +2 位作者 黄联继 郭树清 陈岗梅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650-652,共3页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联合激素和环磷酰胺(CTX)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LN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予常规激素及CTX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灯盏花素治疗。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LN患...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联合激素和环磷酰胺(CTX)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LN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予常规激素及CTX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灯盏花素治疗。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LN患者临床疗效及服药后毒副作用等指标。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尿蛋白及尿RBC下降程度、抗核抗体转阴率及C3恢复正常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毒副作用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花素联合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显著降低西药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糖皮质激素 环磷酰胺 活动性狼疮肾炎
下载PDF
双冲击疗法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冬虹 许平辉 +2 位作者 余文辉 肖再雄 吴琼玉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3年第7期494-496,共3页
目的评估甲基强的松龙 (MP)及环磷酰胺 (CTX)双冲击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 (L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 6 9例活动性狼疮性肾炎随机分成两组进行治疗 ,分别为双冲击治疗组 (n =39)和标准激素加CTX治疗组 (n =30 ) ,并观察比较病... 目的评估甲基强的松龙 (MP)及环磷酰胺 (CTX)双冲击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 (L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 6 9例活动性狼疮性肾炎随机分成两组进行治疗 ,分别为双冲击治疗组 (n =39)和标准激素加CTX治疗组 (n =30 ) ,并观察比较病人血清抗双链 DNA、补体C3、血肌苷、和 2 4h尿蛋白定量等实验室指标变化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双冲击组总有效率 (81 % )优于标准激素加CTX治疗组 (5 1 %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前者的实验室指标较后者明显改善 ,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双冲击疗法是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的一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狼疮肾炎 双冲击疗法 治疗 疗效 安全性 甲基强的松龙 环磷酰胺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56例活动性狼疮性肾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露 《中医临床研究》 2012年第1期83-84,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L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激素加环磷酰胺(CTX)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并分阶段辨证配合中药辩证施治。观察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药物毒副作用。结果:治...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L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激素加环磷酰胺(CTX)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并分阶段辨证配合中药辩证施治。观察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药物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与对照组(7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活动性LN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显著降低西药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环磷酰胺 活动性狼疮肾炎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碧波 薛莎 《湖北中医杂志》 2008年第8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活动性狼疮肾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活血解毒方 强的松 环磷酰胺
下载PDF
重症活动性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征
18
作者 郭志玲 贾国强 白燕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0期49-49,共1页
重症活动性狼疮性肾炎(LN)进展迅速,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高.1993~2004年,我院收治38例重症活动性LN.现报告如下,并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
关键词 重症 活动性狼疮肾炎 临床病理特征 LN 临床病理特点 及时治疗 病情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的护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缪丽萍 《医学信息》 2011年第19期6518-6518,共1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免疫学异常极为复杂,几乎覆盖了整个免疫系统功能的紊乱,被公认为自身免疫病原型,代表着一系列迄今仍是"...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免疫学异常极为复杂,几乎覆盖了整个免疫系统功能的紊乱,被公认为自身免疫病原型,代表着一系列迄今仍是"不治之症"或"难治之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SLE的患病率在国内人群中为70/10万.SLE的发病确切机理尚不明了,可能与先天性因素(遗传、种族)和非先天性因素(性激素、感染、药物、环境、妊娠)等有关.狼疮性肾炎(LN)是SLE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尽管许多SLE患者并无肾损害的临床变现,但LN的肾脏病理改变已经存在了,肾活检显示几乎所有SLE均有轻重不一的肾脏病理改变.近年来由于肾活检技术的提高,可正确地对LN进行病理分型和活动指标的判断[1],故早期、正确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使LN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狼疮肾炎 糖皮质激素 ERYTHEMATOSUS 环磷酰胺 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身免疫性疾病 肾脏病理改变
下载PDF
联合冲击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红群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6期102-102,共1页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主要死因,因此治疗LN是改善SLE预后的重要措施。随着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已经使LN的疗效大为改观,但仍有不少患者对此无效。我们从2006~2008年采用CTX联合甲基强的...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主要死因,因此治疗LN是改善SLE预后的重要措施。随着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已经使LN的疗效大为改观,但仍有不少患者对此无效。我们从2006~2008年采用CTX联合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后用强的松维持,配合抗凝﹑透析,并配合中医中药联合治疗LN2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狼疮肾炎 联合冲击治疗 临床研究 甲基强的松龙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肾上腺皮质激素 中药联合治疗 主要死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