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地壳速度结构的分段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8
1
作者 熊振 李清河 +2 位作者 张元生 毕雪梅 金淑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433-2443,共11页
本文采用天然地震近震走时反演地壳三维速度结构的方法获得了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及附近地壳(30°N—37°N,113°E—122°E)三维速度结构.对地壳内分层速度结构的分析发现,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存在速度的分段特征.郯庐断... 本文采用天然地震近震走时反演地壳三维速度结构的方法获得了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及附近地壳(30°N—37°N,113°E—122°E)三维速度结构.对地壳内分层速度结构的分析发现,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存在速度的分段特征.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浅层35.3°N以北,34.5°N—35.3°N间,33°N—34.5°N间呈现的速度分段和地表出露地层有关,与地质上安丘段、莒县—郯城段,新沂—泗洪段三个破裂单元相对应,且和各段的地震活动相呼应,表明郯庐带新沂到泗洪段可能是断裂的闭锁段.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地壳速度结构自浅至深分为三段,大体位置是:南段(32.5°N—33°N以南),中段(32.5°N—33°N至35°N—35.3°N),北段(35°N—35.3°N以北).上地壳分段与苏鲁超高压变质岩带的插入有关,中、下地壳速度分段则可能和火山岩滞留有关.地壳各层速度结构不同段的速度差异反映了构造块体的速度差异,表明各构造块体在地壳下部仍有差异,郯庐带西侧速度总体高于东侧,反映了不同构造块体的形成和组成差别,也说明了该断裂带可能延伸到莫霍面.而不同深度的分段性可能反映了不同地质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 地壳三维速度结构 速度分段特征 地震活动 活动断裂分段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苏鲁段新构造区划与铁路选线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国和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21,共8页
郯庐断裂带是我国东部一条最重要的巨型断裂带,苏鲁段是该断裂带中活动性最强和可能发生强震的区段,对区域内铁路工程地质选线和重大工程选址具有严重影响,系统研究该断裂带分段分区特征及铁路选线控制因素,提出活动构造带铁路选线原则... 郯庐断裂带是我国东部一条最重要的巨型断裂带,苏鲁段是该断裂带中活动性最强和可能发生强震的区段,对区域内铁路工程地质选线和重大工程选址具有严重影响,系统研究该断裂带分段分区特征及铁路选线控制因素,提出活动构造带铁路选线原则、方法及工程应对措施,对指导铁路勘察选线工作,确保铁路建设和长期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充分利用前人研究成果和近期铁路勘测中遥感影像判释、野外地质调绘、物探、钻探等资料,论述了郯庐断裂带苏鲁段区域构造格架、主干断裂特征及活动性、断裂带分段、新断陷盆地分布及构造稳定性分区特征,依据铁路工程地质选线要求和郯庐断裂带苏鲁段的具体特点,选取断裂活动性、地震危险性、构造稳定性和场地条件等为控制因素,提出了铁路穿越活动断裂带的工程地质选线原则,可为今后活动断裂带铁路选线设计及运营维护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 活动断裂分段 新构造区划 铁路选线 控制因素 选线原则
下载PDF
中国大陆走滑断层段强震非均匀分布特性及其在工程地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本刚 冉洪流 +1 位作者 宋新初 周庆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5-305,共11页
通过对中国大陆 5 1条以走滑活动为主的断层段上强震分布的统计分析 ,得出强震沿活动断层段的分布是非均匀的 ,具有趋近段落中心的特点。并建立了强震沿活动断层段的非均匀分布模型 ,其概率分布密度p(K)与K的关系可以表述为p(K) =1 12 0... 通过对中国大陆 5 1条以走滑活动为主的断层段上强震分布的统计分析 ,得出强震沿活动断层段的分布是非均匀的 ,具有趋近段落中心的特点。并建立了强震沿活动断层段的非均匀分布模型 ,其概率分布密度p(K)与K的关系可以表述为p(K) =1 12 0 6e-3 947K2 (K为宏观震中到断层段中心的距离与断层段半长度之比 )。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表明 ,相对于均匀模型 ,采用非均匀模型导致了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有意义的变化 ,特别是对高震级档年发生率较高的潜在震源区及其附近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有明显的影响。该非均匀模型的应用对地震小区划和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走滑断层段 强震 非均匀分布 地震危险性分析 活动断裂分段
下载PDF
汶川地震区北西向断裂带遥感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魏成阶 杨攀新 +2 位作者 张俊 刘亚岚 阎守邕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54-1073,共20页
利用北京一号小卫星遥感影像判读汶川地震区的断裂构造,发现了一系列100km左右等间距排列的北西向断裂,结果已部分地得到实地考察验证。龙门山断裂与北西向断裂的交汇部位发生强烈地震的几率较高。这些新发现将对汶川Ms8.0级地震发生机... 利用北京一号小卫星遥感影像判读汶川地震区的断裂构造,发现了一系列100km左右等间距排列的北西向断裂,结果已部分地得到实地考察验证。龙门山断裂与北西向断裂的交汇部位发生强烈地震的几率较高。这些新发现将对汶川Ms8.0级地震发生机理、龙门山断裂带活动性分段、断裂同震位移自南西向北东、由右旋走滑逆断层向右旋走滑断层转变等重大问题提供了新的合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北西向断裂 遥感构造判读 活动断裂分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