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动走滑断裂上断塞塘沉积特征及其构造含义——以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断塞塘为例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传友 张培震 +2 位作者 袁道阳 王志才 郑德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0-105,共16页
活动断裂与地震和地质灾害紧密相关,对与其相关的沉积记录进行研究可以认识其活动习性与规律。通过揭露并分析典型断裂地貌——断塞塘的沉积建造特征,能够帮助识别活动走滑断裂作用的信息。选取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西秦岭北缘断裂带黄香沟... 活动断裂与地震和地质灾害紧密相关,对与其相关的沉积记录进行研究可以认识其活动习性与规律。通过揭露并分析典型断裂地貌——断塞塘的沉积建造特征,能够帮助识别活动走滑断裂作用的信息。选取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西秦岭北缘断裂带黄香沟段,利用组合探槽对沿其发育的断塞塘及其沉积进行研究,分析其沉积特征,并建立断塞沉积序列。研究发现:断塞塘沉积层序由几个沉积韵律组成,一个沉积韵律组合分为下部的粗粒层与上部的细粒层,粒度下粗上细;粗粒层一般为细砂、粗砂和砾石层,具快速堆积的特征;细粒层均为含炭的粘土、亚粘土和粉砂,具湖塘相沉积的特点。断塞沉积层序是分期的,一个沉积韵律组合是一期断塞作用沉积。分析认为,断塞沉积粗细组合的韵律性结构是断裂周期性活动的产物。这一研究是揭示走滑断裂的构造演化与活动习性,反演断裂走滑活动历史并预测其未来行为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走滑断裂 断塞塘 沉积序列 韵律结构 断裂活动
下载PDF
走滑断层几何结构复杂区对地震破裂传播影响的研究回顾
2
作者 王辉 曹建玲 +2 位作者 姚琪 王力维 朱亚玲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1-219,共19页
活动走滑断裂带上强震频发,对几何结构复杂区及其导致的分段破裂模式开展研究对于评估区域潜在地震的最大震级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从野外地质调查和数值模型研究2个方面入手,对走滑断层上地震破裂行为中的几何结构、断层分段和级联破裂... 活动走滑断裂带上强震频发,对几何结构复杂区及其导致的分段破裂模式开展研究对于评估区域潜在地震的最大震级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从野外地质调查和数值模型研究2个方面入手,对走滑断层上地震破裂行为中的几何结构、断层分段和级联破裂等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总结。野外地质调查发现,走滑断裂带上广泛存在的断层几何结构复杂区可能会终止地震破裂的传播。前人基于地表破裂带野外调查,给出了走滑断裂带上几何结构复杂区对地震破裂方式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程度的统计分析结果。另一方面,与断层动态破裂过程相关的数值模拟研究,不仅从动力学角度展示了断层几何结构复杂区对断层动态破裂传播的控制作用,还表明初始应力、岩石介质性质等其他因素也影响了断层动态破裂的传播。在研究程度较高的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区,基于断层探测、地球物理场密集观测和高性能计算的3D动力学模拟有望进一步深化对区域复杂断层系统中破裂行为的认识,并为判定区域最大潜在震级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走滑断裂 断层几何结构复杂区 野外调查 动态破裂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川西理塘断裂带的空间展布与第四纪左旋走滑活动的遥感影像标志 被引量:27
3
作者 马丹 吴中海 +4 位作者 李家存 李跃华 蒋瑶 刘艳辉 周春景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17-1435,共19页
遥感技术具有宏观性、直观性、时效性以及不受其他外部因素制约的特点,在活动断裂的研究中具有很大的优势。文章在系统总结活动断裂的遥感影像标志的基础上,综合利用Landsat ETM、ALOS、Google earth及ASTER GDEM(ASTER全球数字高程模型... 遥感技术具有宏观性、直观性、时效性以及不受其他外部因素制约的特点,在活动断裂的研究中具有很大的优势。文章在系统总结活动断裂的遥感影像标志的基础上,综合利用Landsat ETM、ALOS、Google earth及ASTER GDEM(ASTER全球数字高程模型)等影像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关键地段的野外实地考察,对展布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之藏东-川西高原地区的理塘左旋走滑活动断裂带进行了详细分析与研究,结果显示该断裂带整体呈不连续的北西-南东向弧形展布,全长可达400km左右。根据该断裂的几何展布对其进行分段,自北西向南东可分五段,依次为:卡贡断裂、章德断裂、毛垭坝断裂、理塘断裂及康嘎-德巫断裂。综合分析不同断裂段的影像特征、错断地貌特征及现代地震活动情况表明,整条断裂带南段的毛垭坝-理塘-德巫断裂段的影像特征最明显、最连续,活动性明显较北段显著,这一特征可能暗示青藏高原内部物质向东挤出的速率有自西向东加快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解译 青藏高原东南缘 理塘断裂 活动断裂 古地震崩塌
下载PDF
湘东—赣西NNE向走滑断裂与地震、地热关系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先福 晏同珍 傅昭仁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73-78,共6页
该文重点研究了湘东、赣西地区 NNE向活动走滑断裂系与地震和温泉分布之间的密切联系。结果表明 :1研究区地震和温泉主要集中在 3条 NNE向主走滑断裂带及其伴生的 P、R′断裂带 ;2高温热泉或强震震中区的基本构造样式为走滑断层左行、... 该文重点研究了湘东、赣西地区 NNE向活动走滑断裂系与地震和温泉分布之间的密切联系。结果表明 :1研究区地震和温泉主要集中在 3条 NNE向主走滑断裂带及其伴生的 P、R′断裂带 ;2高温热泉或强震震中区的基本构造样式为走滑断层左行、左阶雁列带和拉分盆地构造 ;3陆壳结构分层特征是影响该区地震作用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走滑断裂 地震活动 地热分布 陆壳结构 断层
下载PDF
昔格达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强震复发周期 被引量:8
5
作者 卢海峰 姬志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0-446,共7页
利用冲沟、山脊等断错构造地貌的DEM影像资料和详实的野外踏勘,详细分析了昔格达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结果显示:断裂线两侧的河沟和山脊地貌呈"S"或反"Z"形或以多个首尾连接的"S"形雁列式斜列,断裂活动为左行左列式,断层上... 利用冲沟、山脊等断错构造地貌的DEM影像资料和详实的野外踏勘,详细分析了昔格达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结果显示:断裂线两侧的河沟和山脊地貌呈"S"或反"Z"形或以多个首尾连接的"S"形雁列式斜列,断裂活动为左行左列式,断层上发育多个拉分盆地和断裂湖;该断裂最新活动时间晚于(12.83±1.09)ka,为全新世走滑活动断裂,倾滑分量不大,倾向总体西倾,且晚更新世以来的左旋走滑速率约为1.70 mm/a;依据断裂线地震遗迹及断裂活动特征,断裂强活动复发间隔大致为10~12 ka或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活动断裂 拉分盆地 地震遗迹 复发间隔 昔格达断裂
下载PDF
海原活动断裂带的古地震与强震复发规律 被引量:87
6
作者 张培震 闵伟 +1 位作者 邓起东 毛凤英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05-713,共9页
海原断裂是中国西部的一条重要活动走滑断裂带,1920年沿该带发生的8.5级强震形成了230km长的地表破裂带和10m的左旋走滑位移。为了揭示这条重要发震断裂的强震活动规律,沿断裂带的3个段落开挖了17个探槽,揭示了大量的古地震事件,并结合... 海原断裂是中国西部的一条重要活动走滑断裂带,1920年沿该带发生的8.5级强震形成了230km长的地表破裂带和10m的左旋走滑位移。为了揭示这条重要发震断裂的强震活动规律,沿断裂带的3个段落开挖了17个探槽,揭示了大量的古地震事件,并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利用古地震分析的逐次限定方法研究了海原断裂带的强震复发规律。研究发现,海原断裂带的3个段落具有分段差异的古地震活动历史;古地震破裂有3种尺度,即单段破裂、双段破裂和全段破裂。另外,整个海原断裂带的古地震丛集现象也十分明显,第1丛集期在距今4600~6300a期间,第2丛集期发生在距今1000~2800a期间,海原断裂带的古地震活动习性对于认识大陆走滑断裂的破裂特征和强震复发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震 海原活动断裂 活动走滑断裂 强震活动规律 逐次限定方法 强震复发间隔 强震时空丛集
原文传递
滇西“三江”地区新生代地质构造格局及其演化 被引量:23
7
作者 段建中 薛顺荣 钱祥贵 《云南地质》 2001年第3期243-253,共11页
新生代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陆内裂陷、断裂走滑活动及会聚构造带的形成、陆内岩浆活动、强烈的抬升等一系列构造运动。
关键词 新生代 云南 地质构造 岩浆活动 断裂活动
下载PDF
关于菏泽-昆山北西向地震带的建立及其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方大卫 沈永盛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65-372,共8页
根据地质构造、地震稠密区走向和地震迁移活动的规律,并结合重力和航磁资料探讨了菏冷昆山北西向地震带的存在及其规模和范围。这一地震带,无论在历史上或近期均甚活跃,对江淮流域及沪、杭、甬地区构成一定的震灾威胁,值得引起有关... 根据地质构造、地震稠密区走向和地震迁移活动的规律,并结合重力和航磁资料探讨了菏冷昆山北西向地震带的存在及其规模和范围。这一地震带,无论在历史上或近期均甚活跃,对江淮流域及沪、杭、甬地区构成一定的震灾威胁,值得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并予加强研究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裂 江苏 山东 地震带 地震
下载PDF
辽河坳陷下第三系沙三段深断槽发育特点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虹 王立军 王凯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7-440,共4页
辽河东部凹陷断槽构造发育、岩相充填及油气分布。凹陷内主干断裂的伸展和走滑作用控制着深断槽的发育与演化 ,充填断槽的沙三段地层以侧向和径向的扇三角洲体系的河道砂体为主 ,并主要沿斜坡和低洼断槽的轴线分布 ,是岩性油气藏发育的... 辽河东部凹陷断槽构造发育、岩相充填及油气分布。凹陷内主干断裂的伸展和走滑作用控制着深断槽的发育与演化 ,充填断槽的沙三段地层以侧向和径向的扇三角洲体系的河道砂体为主 ,并主要沿斜坡和低洼断槽的轴线分布 ,是岩性油气藏发育的有利部位 ,走滑断裂活动使断槽高部位火山岩形成大量构造裂缝 ,并发育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实践证明 ,深断槽内沙三段赋存丰富的油气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坳陷 东部凹陷 沙三段 断槽 油气勘探 火山岩 油气资源 断裂活动
下载PDF
则木河断裂上古地震破裂与小型三角状拉分盆地演化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虎 冉勇康 +1 位作者 李彦宝 陈立春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06-1114,共9页
古地震研究的主要技术途径是通过探槽开挖揭露大地震的地表变形遗迹,好的探槽开挖地点选择,是完整的揭露古地震记录、获取测年样品的基本保证.本文通过三维探槽开挖,揭露了则木河断裂大箐梁子地点小型三角状拉分盆地空间结构,探讨了古... 古地震研究的主要技术途径是通过探槽开挖揭露大地震的地表变形遗迹,好的探槽开挖地点选择,是完整的揭露古地震记录、获取测年样品的基本保证.本文通过三维探槽开挖,揭露了则木河断裂大箐梁子地点小型三角状拉分盆地空间结构,探讨了古地震地表破裂与盆地发育过程的响应关系和古地震识别模式.该拉分盆地沉积边界受断层的控制,伴随着不同期次的古地震事件,发育相对应的一系列的充填楔体,地层沉积单元也呈现出北薄南厚的堆积特征,表明盆地发育过程是一个由多次古地震同震拉张变形条件下连续的地层堆积响应过程.小型拉分盆地是活动走滑断层探槽开挖选址和古地震研究的良好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走滑断裂 则木河断裂 三角状拉分盆地 古地震 探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