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4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6、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联合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
1
作者 张静 毛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Toll样受体-4(TLR-4)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联合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射性肺炎(RP)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104例NSCLC放疗后继发RP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52例N...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Toll样受体-4(TLR-4)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联合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射性肺炎(RP)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104例NSCLC放疗后继发RP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52例NSCLC放疗后未继发RP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放疗前后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比较研究组不同程度RP患者放疗前后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分析各血清指标单独及联合评估NSCLC放疗后RP病情程度的价值。结果放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结束后,随着RP病情程度的增加,研究组患者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放疗结束后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评估1级R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7、0.718、0.783、0.801,评估≥2级RP的AUC分别为0.729、0.740、0.793、0.825;血清TGF-β1、IL-6、TLR-4、NF-κB阳性表达患者发生≥2级RP的风险分别是阴性表达患者的2.473、2.275、2.610、5.267倍(P<0.05);血清TGF-β1、IL-6、TLR-4、NF-κB联合评估≥2级RP的AUC为0.939,敏感度为76.00%,特异度为97.47%。结论NSCLC患者放疗结束后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均与RP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四者联合评估≥2级RP的价值显著,可为临床控制RP病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性肺炎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细胞介素-6 TOLL样受体-4 转录因子ΚB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κB家族蛋白及HPV E6/E7 mRNA与早期宫颈癌复发的关系
2
作者 孙晓娟 周高英 王羽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342-347,共6页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家族蛋白表达及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水平与早期宫颈癌复发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开滦总医院妇产科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163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宫颈癌组;另收集医...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家族蛋白表达及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水平与早期宫颈癌复发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开滦总医院妇产科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163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宫颈癌组;另收集医院同期收治的101例非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非宫颈癌组,根据病理结果分为3个亚组: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n=31)、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组(n=26)、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组(n=44)。比较宫颈癌组与非宫颈癌组及非宫颈癌3个亚组间宫颈组织中c-Rel、p65、p50核表达及HPV E6/E7 mRNA表达情况,分析c-Rel、p65、p50核表达及HPV E6/E7 mRNA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宫颈癌患者中的差异性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c-Rel、p65、p50及HPV E6/E7 mRNA表达与宫颈癌术后无复发生存的关系,Cox法分析宫颈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宫颈癌组c-Rel、p65、p50及HPV E6/E7 mRN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HSIL组c-Rel、p50及HPV E6/E7 mRN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LSIL组HPV E6/E7 mRN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c-Rel表达与脉管浸润程度有关,p65表达与FIGO分期、宫旁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50表达与间质浸润有关,HPV E6/E7mRNA表达与肿瘤直径、宫旁浸润及间质浸润有关(P<0.05)。随访36(12~75)个月期间,163例宫颈癌患者复发率为19.63%(32/163),Kaplan-Meier结果显示,c-Rel、p50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0.820、3.181,P=0.367、0.075),p65、HPV E6/E7 mRNA阴性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优于阳性患者(LogRankχ^(2)=10.597、4.474,P=0.001、0.03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FIGO分期IIa期、淋巴结转移、p65阳性、HPV E6/E7 mRNA阳性可增加宫颈癌术后复发风险(HR=1.617、1.506、3.180、1.460,P<0.05)。结论 转录因子NF-κB家族核表达、HPV E6/E7 mRNA表达在宫颈病变进展过程中存在差异,其表达水平与早期宫颈癌多种病理特征有关,且p65、HPV E6/E7 mRNA可影响宫颈癌术后复发,可作为评估早期宫颈癌术后复发的可靠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复发 转录因子-ΚB 人乳头瘤病毒E6/E7
下载PDF
NAC6转录因子在芒果果实采后类胡萝卜素代谢过程中的表达及影响
3
作者 梁敏华 梁瑞进 +1 位作者 杨震峰 邓鸿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77-87,共11页
NAC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为了探明NAC6转录因子对芒果果实采后类胡萝卜素代谢的影响作用,选取‘台农’和‘金煌’2个品种芒果商业成熟时期果实作为实验材料,在恒温(20℃)、恒湿(相对湿度85%)、避光环境进行... NAC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为了探明NAC6转录因子对芒果果实采后类胡萝卜素代谢的影响作用,选取‘台农’和‘金煌’2个品种芒果商业成熟时期果实作为实验材料,在恒温(20℃)、恒湿(相对湿度85%)、避光环境进行贮藏处理,并测定果皮、果肉中类胡萝卜素组分含量变化、NAC6转录因子及类胡萝卜素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结果表明:2个品种芒果果实均含有α-胡萝卜素、叶黄素、β-胡萝卜素、β-隐黄素和玉米黄素;在整个贮藏过程中,NAC6转录因子在2个品种芒果果实中的表达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在贮藏后期达到极大值,随后略有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NAC6转录因子可能诱导了芒果果实中1-脱氧-木酮糖-5-磷酸异构酶、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ζ-胡萝卜素脱氢酶、类胡萝卜素异构酶、β-胡萝卜素羟化酶及紫黄素脱环氧化酶基因的表达,抑制了番茄红素β-环化酶、新黄素合成酶及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基因的表达;NAC6转录因子在‘台农’芒果果皮、果肉中的表达与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基因(carotenoid cleavage dioxygenase,CCD)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10、-0.8383,NAC6转录因子可能通过抑制CCD的表达,从而延缓果实类胡萝卜素的降解速率。本研究结果能为芒果果实采后贮藏保鲜及品质调控技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NAC6转录因子 类胡萝卜素代谢
下载PDF
3-甲基腺嘌呤对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大鼠肝脏星形细胞株HSC-T6活化及自噬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惠瑜 安红梅 +1 位作者 窦岚 曹可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29-32,共4页
目的观察3-甲基腺嘌呤(3-MA)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大鼠肝星形细胞株HSC-T6活化及自噬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SC-T6细胞分为空白组、TGF-β+PBS组、TGF-β+3-MA组。TGF-β+3-MA组细胞加入浓度为2 ng/mL TGF-β培养72 h... 目的观察3-甲基腺嘌呤(3-MA)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大鼠肝星形细胞株HSC-T6活化及自噬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SC-T6细胞分为空白组、TGF-β+PBS组、TGF-β+3-MA组。TGF-β+3-MA组细胞加入浓度为2 ng/mL TGF-β培养72 h后加入3-MA(0.5 mg/mL)处理24 h,TGF-β+PBS组细胞加入浓度为2 ng/mL TGF-β培养72 h后加入等量PBS处理24 h,空白组加入等量PBS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化标志物α-SMA、TGF-βmRNA和自噬标志物LC3、Beclin-1、Atg5 mRNA,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化标志物α-SMA、TGF-β蛋白和自噬标志物LC3、Beclin-1、Atg5蛋白。结果TGF-β+PBS组、TGF-β+3-MA组细胞活化标志物α-SMA、TGF-βmRNA和蛋白均高于空白组,且TGF-β+3-MA组均低于TGF-β+PBS组(P均<0.05)。TGF-β+PBS组、TGF-β+3-MA组细胞自噬标志物LC3、Beclin-1、Atg5 mRNA和蛋白均高于空白组,且TGF-β+3-MA组均低于TGF-β+PBS组(P均<0.05)。结论3-MA可抑制TGF-β诱导的大鼠肝星形细胞株HSC-T6活化及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甲基腺嘌呤 肝脏星形细胞株 HSC-T6细胞 细胞活化 转化生长因子 细胞自噬 肝纤维化
下载PDF
积雪草酸调控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核转录因子-κB通路对哮喘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
5
作者 彭显 邹敏 杨宇斌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5-10,共6页
目的:探讨积雪草酸调控白细胞介素(IL)-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哮喘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来制备哮喘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积雪草酸低剂量组(54 ... 目的:探讨积雪草酸调控白细胞介素(IL)-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哮喘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来制备哮喘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积雪草酸低剂量组(54 mg/kg)、积雪草酸高剂量组(108 mg/kg)、积雪草酸高剂量(108 mg/kg)+Colivelin(IL-6/STAT3/NF-κB激活剂,2 mg/kg)组,每组各10只。另选10只小鼠在致敏和激发阶段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设为对照组,用积雪草酸和Colivelin分组处理各组小鼠后检测其肺组织病理形态,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计数,外周血Treg/Th17,BALF和血清中Treg、Th17细胞分泌因子水平,肺组织IL-6/STAT3/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发生明显病理损伤,外周血Treg细胞占比和Treg/Th17,BALF和血清IL-10、IL-35水平降低(P<0.05)。肺部炎症评分,BALF中白细胞计数与嗜酸粒细胞计数,外周血Th17细胞占比,BALF和血清IL-17、IL-6水平,肺组织IL-6蛋白表达与p-STAT3/STAT3、p-NF-κB p65/NF-κB p65升高(P<0.05)。低、高剂量积雪草酸可逆转哮喘模型小鼠上述病理变化,且高剂量积雪草酸作用更强。Colivelin可减弱积雪草酸对哮喘模型小鼠上述病理变化的作用。结论:积雪草酸可通过减弱IL-6表达与STAT3、NF-κB的磷酸化,抑制哮喘小鼠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产生,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及肺组织损伤,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酸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核转录因子-κB 哮喘 Treg/Th17 免疫平衡
下载PDF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ATF6和IFN-α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席恺 张苗苗 +2 位作者 张曦 张腾腾 邢丙文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17,共6页
目的 探讨转录激活因子6(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6,ATF6)和干扰素α(interferon α,IFN-α)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20年3月于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 目的 探讨转录激活因子6(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6,ATF6)和干扰素α(interferon α,IFN-α)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20年3月于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入院治疗的100例LSCC患者,收集整理其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ATF6和IFN-α的表达;采用Spearman法分析LSCC组织中ATF6与IFN-α表达的相关性;用Kaplan-Meier法分析LSCC组织中ATF6,IFN-α表达与患者三年生存率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LSCC患者一年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ATF6在LSCC组织中阳性率(76.0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3.00%),IFN-α在LSCC组织中阳性率(29.00%)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7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352,40.536,均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浸润深度为深层、发生淋巴结转移的LSCC患者ATF6阳性表达比例均显著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浸润深度为浅层、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LSCC患者(χ^(2)=7.310,9.223,5.123,均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浸润深度为深层、发生淋巴结转移的LSCC患者IFN-α阴性表达比例均显著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浸润深度为浅层、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LSCC患者(χ^(2)=8.564,5.021,5.203,均P<0.05);LSCC组织中ATF6与IFN-α表达具有负相关性(r=-0.415,P<0.05);ATF6阳性表达组LSCC患者三年生存率(50.00%)显著低于ATF6阴性表达组(83.33%),IFN-α阳性表达组LSCC患者三年生存率(82.76%)显著高于IFN-α阴性表达组(47.89%)(Log rank χ^(2)=8.002,10.854,均P<0.05)。ATF6(HR=1.735,95%CI:1.159~2.598),IFN-α(HR=0.624,95%CI:0.439~0.886)均是LSCC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LSCC组织中ATF6阳性表达率升高、IFN-α阳性表达率下降,均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转录激活因子6 干扰素Α 淋巴结转移 浸润深度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肝细胞中活化转录因子ATF6抑制SREBP1的转录活性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红玲 ZENG Lingfang +2 位作者 王保国 庞炜 朱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6-553,共8页
内质网膜定位的活化转录因子ATF6和SREBP1均是经过蛋白酶切水解激活,激活后的ATF6(N)和SREBP1(N)进入细胞核内,分别指导内质网膜未折叠蛋白聚集反应相关基因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肝细胞内葡萄糖饥饿激活ATF6并抑制SREBP... 内质网膜定位的活化转录因子ATF6和SREBP1均是经过蛋白酶切水解激活,激活后的ATF6(N)和SREBP1(N)进入细胞核内,分别指导内质网膜未折叠蛋白聚集反应相关基因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肝细胞内葡萄糖饥饿激活ATF6并抑制SREBP1的转录活性及其靶基因的表达.过表达ATF6(N)能够抑制SREBP1介导的转录及其下游基因的表达.免疫共沉淀实验显示,ATF6(N)在细胞核内结合SREBP1(N),这种结合在无糖状况下增强.不同功能区缺失分析表明,ATF6和SREBP1通过亮氨酸拉链(leucinezipper)功能区相互作用.在葡萄糖饥饿状况下,ATF6对SREBP1转录活性的抑制保证了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转录因子6 葡萄糖 脂质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脂代谢 肝细胞
下载PDF
EDEM1通过稳定ATF6促进颅内动脉瘤发展的作用研究
8
作者 张信 梁文宝 +4 位作者 赵恒 芦晨宇 张杰 刘新志 阿尔玛斯·努尔曼拜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720-724,共5页
目的:探究内质网降解增强α-甘露糖苷酶样蛋白1(EDEM1)和激活转录因子6(ATF6)在颅内动脉瘤(IA)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纳入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和40例健康受试者,收集两组人群血清,通过ELISA检测ATF6水平。根据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将I... 目的:探究内质网降解增强α-甘露糖苷酶样蛋白1(EDEM1)和激活转录因子6(ATF6)在颅内动脉瘤(IA)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纳入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和40例健康受试者,收集两组人群血清,通过ELISA检测ATF6水平。根据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将IA患者分为:轻度疾病组、中度疾病组和重度疾病组,比较3组患者血清中ATF6水平。将si-EDEM1和si-NC转染至HCAECs细胞,分组为si-EDEM1组和si-NC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EDEM1和ATF6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水平。通过免疫共沉淀检测EDEM1和ATF6的相互作用情况。将si-ATF6和si-NC转染至HCAECs细胞,分组为si-ATF6组和si-NC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EDEM1和ATF6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水平。结果:与健康受试者相比,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中ATF6水平升高(P<0.05)。ATF6水平在轻度疾病组、中度疾病组和重度疾病组中依次递增(P<0.05)。与si-NC组相比,si-EDEM1组细胞EDEM1和ATF6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增殖水平降低(P<0.05)。EDEM1和ATF6存在相互作用。与si-NC组相比,si-ATF6组细胞ATF6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增殖水平降低(P<0.05)。结论:EDEM1通过稳定ATF6促进动脉内皮细胞增殖,与IA的恶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内质网降解增强α-甘露糖苷酶样蛋白1 激活转录因子6
下载PDF
ATF6调控生殖相关基因HSPA1L表达的分子机制
9
作者 汪媛媛 朱席琳 +1 位作者 伍晓盼 刘英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探究内质网应激活化转录因子6(ATF6)对生殖相关基因热休克蛋白A1样蛋白(HSPA1L)表达的影响并初步阐明其调控分子机制。方法在人胚肾细胞系HEK-293T中转染ATF6过表达质粒,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过表达效率;利用雄性ATF6敲除小鼠... 目的探究内质网应激活化转录因子6(ATF6)对生殖相关基因热休克蛋白A1样蛋白(HSPA1L)表达的影响并初步阐明其调控分子机制。方法在人胚肾细胞系HEK-293T中转染ATF6过表达质粒,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过表达效率;利用雄性ATF6敲除小鼠睾丸组织转录物组测序信息,筛选ATF6下游5个生殖相关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选择启动子活性较高的下游基因并检测过表达ATF6对其启动子活性的影响;通过gene-regulation预测ATF6和下游基因启动子可能的结合位点;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在HEK-293T细胞中过表达ATF6对于下游基因表达的影响;利用凝胶迁移实验(EMSA)确定ATF6与下游基因启动子是否结合。结果转染后HEK-293T细胞中ATF6的mRNA(P<0.001)和蛋白(P<0.05)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转录物组测序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筛选出ATF6下游的生殖相关基因HSPA1L。ATF6能够促进HSPA1L的截短启动子活性(P<0.001)。过表达ATF6后,HSPA1L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TF6蛋白能与HSPA1L的启动子DNA序列aagtcgtcac相结合。结论内质网应激的关键分子ATF6通过结合生殖相关基因HSPA1L的启动子调控后者表达水平,这将为预防或治疗与内质网应激(ERS)有关的男性不育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转录因子6 热休克蛋白A1样蛋白 男性生殖 基因调控
下载PDF
EDEM1通过稳定ATF6促进颅内动脉瘤发展的作用
10
作者 张信 梁文宝 +2 位作者 赵恒 芦晨宇 刘新志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529-534,共6页
目的 探究内质网降解增强α-甘露糖苷酶样蛋白1 (EDEM1)和激活转录因子6 (ATF6)在颅内动脉瘤(IA)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40例IA患者和40例健康受试者,收集两组人群血清,通过ELISA检测ATF6水平。根据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将IA患者... 目的 探究内质网降解增强α-甘露糖苷酶样蛋白1 (EDEM1)和激活转录因子6 (ATF6)在颅内动脉瘤(IA)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40例IA患者和40例健康受试者,收集两组人群血清,通过ELISA检测ATF6水平。根据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将IA患者分为:轻度疾病组、中度疾病组和重度疾病组,比较3组患者血清中ATF6水平。将si-EDEM1和si-NC转染至HCAECs细胞,分组为si-EDEM1组和si-NC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EDEM1和ATF6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水平。通过免疫共沉淀检测EDEM1和ATF6的相互作用情况。将si-ATF6和si-NC转染至HCAECs细胞,分组为si-ATF6组和si-NC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EDEM1和ATF6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水平。结果 与健康受试者相比,IA患者血清中ATF6水平升高(P<0.05)。ATF6水平在轻度疾病组、中度疾病组和重度疾病组中依次递增(P<0.05)。与si-NC组相比,si-EDEM1组细胞EDEM1和ATF6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增殖水平降低,(P <0.05)。EDEM1和ATF6存在相互作用。与si-NC组相比,si-ATF6组细胞ATF6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增殖水平降低(P<0.05)。结论 EDEM1通过稳定ATF6促进动脉内皮细胞增殖,与IA疾病恶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动脉内皮细胞 内质网降解增强α-甘露糖苷酶样蛋白1 激活转录因子6
下载PDF
低能量激光对人牙周膜细胞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汤盟 崔占琴 +3 位作者 王阳阳 陈增国 李文静 张翠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1-532,共12页
目的通过观察高糖环境下低能量激光(LLL)对受静压力刺激的人牙周膜细胞(HPDLC)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的影响,以期探究LLL对糖尿病患者牙周组织炎症及正畸治... 目的通过观察高糖环境下低能量激光(LLL)对受静压力刺激的人牙周膜细胞(HPDLC)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的影响,以期探究LLL对糖尿病患者牙周组织炎症及正畸治疗过程中骨改建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PDLC,模拟正畸加力,结合LLL照射,将所培养细胞随机分为4组:低糖型杜氏改良Eagle培养基(DMEM)+压力刺激(A组),高糖型DMEM+压力刺激(B组),低糖型DMEM+LLL照射+压力刺激(C组),高糖型DMEM+LLL照射+压力刺激(D组),其中C、D组根据给予的激光能量密度值不同又分C1、D1组(能量密度值:3.75 J/cm2)和C2、D2组(能量密度值:5.625 J/cm2)。根据已有分组,对A、B、C、D组细胞进行加力,对C、D组细胞在细胞加力前进行LLL照射。分别观察0、12、24、48、72 h,定时提取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不同时段IL-6、TNF-α、OPG、RANKL的蛋白表达。结果1)在持续静压力刺激下,HPDLC分泌的IL-6、TNF-α浓度随时间逐渐上升;12 h后IL-6、TNF-α的浓度在A组与B、C1、C2组组间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D1、D2组组间两两比较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OPG蛋白浓度在24h之前呈现出上升趋势,24h后随时间出现下降趋势;RANKL蛋白浓度随时间呈上升趋势;OPG/RANKL比值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持续静压力刺激12h后,A组与B、C1、C2组,B组与D1、D2组组间两两比较的OPG、RANKL及OPG/RANKL的比值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高糖环境持续静压力刺激下,HPDLC分泌的IL-6、TNF-α浓度随时间呈现上升趋势;OPG的表达水平降低,RANKL的表达水平增加,OPG/RANKL的比值减小,提示高糖环境会促进骨吸收反应的发生;给予LLL照射干预后发现,IL-6、TNF-α的浓度出现下降,表明其可拮抗高糖环境所致的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并且能上调人HPDLC中OPG的表达,下调HPDLC中RANKL的表达,从而上调OPG/RANKL的比值,逆转高糖所致的骨代谢失衡。2)在3.75~5.625J/cm2这一能量密度范围内,随着给予的激光能量密度值的增大,其表现出的降低炎症因子及对HPDLC骨代谢的调控作用增强,提示在一定范围内,LLL调节骨改建的能力随剂量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环境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 骨保护素 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人牙周膜细胞 低能量激光
下载PDF
血清ATF6、CaMKⅡ表达水平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12
作者 李金龙 张先林 +3 位作者 路桥 徐文慧 李妙男 康品方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37-242,249,共7页
目的探讨激活转录因子6(activ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6,ATF6)、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水平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并研究其对冠心病的预... 目的探讨激活转录因子6(activ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6,ATF6)、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水平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并研究其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接受冠脉造影的265例冠心病患者,并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及Gensini评分的中位数(38分),将这些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Gensini评分≤38分,n=105)、中重度狭窄组(Gensini评分>38分,n=100),冠脉造影结果正常者设为对照组(n=60)。观察各组患者的ATF6、CaMKⅡ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轻度狭窄组及中重度狭窄组血清ATF6、CaMKⅡ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其水平随着冠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TF6、CaMKⅡ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TF6、CaMKⅡ联合预测冠心病的AUC值为0.749(95%CI 0.676~0.822),敏感性为0.663,特异性为0.717,较ATF6、CaMKⅡ单独诊断的价值更高。结论血清ATF6、CaMKⅡ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且ATF6、CaMKⅡ水平对冠心病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有望为诊断冠心病及评估其严重程度提供更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激活转录因子6 CaMKⅡ GENSINI评分
下载PDF
哮喘小鼠气道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的表达与活化及其与气道炎症的关系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艳明 农光民 李树全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目的研究气道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哮喘小鼠气道中的表达与活化,及其与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 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未干预组和AG490干预组,每组10只。建立小鼠哮喘模型,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 目的研究气道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哮喘小鼠气道中的表达与活化,及其与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 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未干预组和AG490干预组,每组10只。建立小鼠哮喘模型,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炎性细胞分类计数,ELISA检测BALF中IL-4、IL-5、IL-6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肺组织中STAT3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STAT3和p-STAT3水平。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E染色显示哮喘未干预组可见明显气道炎症改变,AG490干预组炎症改变较轻;AG490干预组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EOS)以及IL-4、IL-5水平均低于哮喘未干预组(P<0.05)。哮喘未干预组气道STAT3表达水平、肺组织STAT3和p-STAT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G490干预组肺组织p-STAT3水平明显低于哮喘未干预组(P<0.05)。哮喘小鼠气道STAT3表达水平及肺组织p-STAT3水平分别与BALF中EOS计数、IL-4、IL-5、IL-6水平等呈正相关(P<0.05)。结论哮喘小鼠气道STAT3蛋白表达上调及活化程度增加,与气道IL-6的升高和Th2优势的气道炎症相关,IL-6/STAT3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白介素-6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TH2细胞因子 气道炎症 小鼠
下载PDF
低磷胁迫下番茄转录因子WRKY6功能分析
14
作者 陈浩婷 张玉静 +5 位作者 刘洁 代泽敏 刘伟 石玉 张毅 李天来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6-147,共12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番茄转录因子WRKY6在低磷胁迫应答中的作用,为研究番茄耐低磷分子机制及挖掘提高番茄低磷耐受性和磷素利用率的基因资源奠定理论基础。试验以野生型番茄Ailsa Craig为材料,以其cDNA为模板克隆基因SlWRKY6,利用根癌农杆菌... 本研究旨在分析番茄转录因子WRKY6在低磷胁迫应答中的作用,为研究番茄耐低磷分子机制及挖掘提高番茄低磷耐受性和磷素利用率的基因资源奠定理论基础。试验以野生型番茄Ailsa Craig为材料,以其cDNA为模板克隆基因SlWRKY6,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构建RNAi-SlWRKY6和OE-SlWRKY6转基因番茄株系,并对野生型、RNAi-SlWRKY6和OE-SlWRKY63种不同基因型的番茄植株进行低磷胁迫处理,在处理第18天对叶片与根系进行表型观察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表型观察结果显示,与RNAi-SlWRKY6转基因番茄相比,OE-SlWRKY6转基因番茄植株较矮壮,叶片数量较多,受低磷胁迫影响较小,表现出较强的耐低磷性。生理生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OE-SlWRKY6转基因番茄根系与叶片的有机磷和总磷含量显著升高,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和部分有机酸含量显著增加,磷转运体表达量显著降低。而RNAi-SlWRKY6转基因番茄受到低磷胁迫后,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与过表达株系相反。低磷胁迫后,LePT1的相对表达量在OE-SlWRKY6植株根系中呈下降趋势,与RNAi-SlWRKY6植株中变化相反。在野生型、RNAi-SlWRKY6和OE-SlWRKY6植株根系中LePT2的相对表达量均呈整体上升趋势,而LePT3则呈整体下降趋势。由上述可知,SlWRKY6能够响应低磷胁迫,其表达量高低与番茄植株的低磷耐受性呈正相关,且可能影响磷转运体基因对低磷的响应。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揭示番茄WRKY转录因子家族的功能及其对低磷胁迫的响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转录因子 SlWRKY6 低磷胁迫 功能分析 磷含量 酸性磷酸酶 有机酸
下载PDF
活化转录因子6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闵敏 陈东风 +3 位作者 朱超慧 艾正琳 王军 樊丽林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9-391,共3页
目的研究活化转录因子6(ATF6)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诱导的方法建立NASH大鼠模型;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TF6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SH组大鼠血... 目的研究活化转录因子6(ATF6)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诱导的方法建立NASH大鼠模型;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TF6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SH组大鼠血清FFA、ALT、AST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在建模的第8周时,NASH组肝组织中ATF6mRNA表达开始升高,16周时ATF6 mRNA表达最强(P<0.01)。结论ATF6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NASH的发病机制,在NASH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生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活化转录因子6 未折叠蛋白应答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转录活化因子6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智会 张志永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438-442,I0003,共6页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对转录活化因子6(ATF6)通路的影响。方法按照利拉鲁肽浓度0、10、100、1000 nM培养人结肠癌HCT116细胞24、48、72 h,人胆囊收缩素/缩胆囊素八肽(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对转录活化因子6(ATF6)通路的影响。方法按照利拉鲁肽浓度0、10、100、1000 nM培养人结肠癌HCT116细胞24、48、72 h,人胆囊收缩素/缩胆囊素八肽(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作用后细胞中21KD蛋白(Bax)、半胱胺酸蛋白酶⁃3(Caspase⁃3)及ATF6通路蛋白ATF6 p50、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利拉鲁肽各浓度间增殖率均有显著变化(P<0.05),同一时间点随着利拉鲁肽浓度的增加,0、10、100、1000 nM各组细胞的增殖率分别为(97.16±35.67)%、(81.69±33.37)%、(76.12±30.23)%、(70.65±28.89)%;(86.17±33.98)%、(58.68±26.77)%、(39.74±10.67)%、(30.17±9.24)%;(83.82±31.19)%、(38.77±10.19)%、(22.98±6.78)%、(16.63±6.12)%,均呈下降趋势。同一浓度随着时间推移,24、48、72 h各时间点细胞增殖率分别为(97.16±35.67)%、(86.17±33.98)%、(83.82±31.19)%;(81.69±33.37)%、(58.68±26.77)%、(38.77±10.19)%;(76.12±30.23)%、(39.74±10.67)%、(22.98±6.78)%;(70.65±28.89)%、(30.17±9.24)%、(16.63±6.12)%。不同浓度利拉鲁肽作用于HCT116细胞72 h后,10、100、1000 nM浓度的利拉鲁肽组的G2/M期细胞比例较0 nM组显著减少(P<0.05),且随着浓度的增加G2/M期细胞呈现下降趋势。0、10、100、1000 nM利拉鲁肽作用下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06±0.98)%、(10.45±1.12)%、(13.89±1.54)%、(56.08±14.33)%,依次升高(P<0.05)。与0 nM组比较,10、100、1000 nM浓度的利拉鲁肽组细胞的凋亡率依次显著升高(P<0.05);与10 nM组比较,100、1000 nM组凋亡率依次显著升高(P<0.05);与100 nM组比较,1000 nM组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10、100、1000 nM利拉鲁肽作用后细胞中Bax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69±0.13)、(0.93±0.24)、(1.19±0.25),显著升高(P<0.05),1000 nM组Bax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10 nM组(P<0.05),100、1000 nM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26±0.06)、(0.76±0.15)、(1.15±0.16)依次显著升高(P<0.05),100、1000 nM组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10 nM组(P<0.05),1000 nM组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100 nM组(P<0.05);ATF6 p50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69±0.11)、(0.96±0.09)、(1.20±0.08);CHOP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27±0.06)、(0.79±0.08)、(0.99±0.09),均显著升高(P<0.05),100、1000 nM组ATF6 p50、CHOP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10 nM组(P<0.05),1000 nM组ATF6 p50、CHOP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100 nM组(P<0.05)。结论利拉鲁肽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具有增殖抑制和凋亡促进作用,且呈时间⁃剂量的依赖性,其可能通过激活ATF6通路发挥促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基因 ras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类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利拉鲁肽 转录活化因子6通路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后活化转录因子6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
17
作者 胡跃强 唐农 +3 位作者 吴林 胡玉英 梁妮 秦红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19-1321,共3页
目的观察脑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活化转录因子6(ATF6)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每组40只,每组又按照再缺血后12h,1、2、3d分为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0只... 目的观察脑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活化转录因子6(ATF6)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每组40只,每组又按照再缺血后12h,1、2、3d分为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0只。采用二次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再缺血后各个时间点ATF6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ATF6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于缺血再灌注后12h开始明显上升,1d达高峰,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其表达逐渐下降,但仍保持较高表达水平(P<0.05,P<0.01);缺血预处理组各时间点ATF6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脑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诱导ATF6表达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激活转录因子6 RNA 信使 再灌注 聚合酶链反应 缺血预处理
下载PDF
Kuippel样因子6经活化转录因子4通路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田芳 赵今稚 +8 位作者 滕贺 黄亮瑜 刘勋 苏睿虹 高美子 张晓敏 李筱荣 东莉洁 张红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1-186,共6页
目的以活化转录因子4(ATF4)为靶点,探讨Krüppel样因子6(KLF6)调控紫外线B(UVB)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s)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HLECs系(HLE-B3)进行常规培养,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C2-ATF4转染... 目的以活化转录因子4(ATF4)为靶点,探讨Krüppel样因子6(KLF6)调控紫外线B(UVB)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s)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HLECs系(HLE-B3)进行常规培养,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C2-ATF4转染HLECs作为UVB+ATF4转染组,并用能量密度为20 mJ/cm2的UVB照射细胞;未转染的ATF4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和Hoechst染色法观察ATF4对HLECs细胞形态学的影响。将培养的细胞分为KLF6转染组及相应空质粒对照组,小干扰KLF6(siKLF6)组(转染pSilencer-KLF6质粒)及相应的空载体对照组(转染pSilencer空质粒),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ATF4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将培养的细胞分为4个组,联合空载体组HLECs联合转染pEGFP-C2空载体和pSilencer空载体;KLF6+pSilencer空质粒组HLECs联合转染pEGFP-C2-KLF6和pSilencer空载体;小干扰ATF4(siATF4)+pEGFP-C2组HLECs联合转染pEGFP-C2空载体和pSilencer-ATF4;KLF6+siATF4组HLECs联合转染pEGFP-C2-KLF6和pSilencer-ATF4,各组细胞均暴露于UVB 200 s,采用ELISA法检测上述各组HLECs凋亡值。结果正常对照组培养的HLECs大小均匀,排列整齐,细胞核呈卵圆形,数量多且完整;UVB照射后部分细胞核固缩,细胞间隙增大,少数细胞出现核分裂;UCB+ATF4转染组细胞数量减少,多数细胞出现核固缩和核分裂。UVB+ATF4转染组细胞中ATF4蛋白表达条带灰度明显强于UVB+空载体组,ATF4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9±0.06和0.13±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3,P〈0.01)。KLF6转染组细胞中KLF6和ATF4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其空载体对照组,siKLF6组细胞中KLF6和ATF4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其空载体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ELISA检测显示ATF4转染组HLECs凋亡值为1.37±0.1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31±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34,P=0.001);KLF6+pSilencer空质粒组细胞凋亡值明显高于联合空载体组,siATF4+pEGFP-C2组细胞凋亡值明显低于联合空载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2);KLF6+siATF4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KLF6+pSilencer空质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KLF6通过活化ATF4促进UVB诱导的HLECs凋亡,ATF4基因沉默可使细胞凋亡值明显降低,因此ATF4可作为KLF6调控HLECs凋亡的靶因子,也是KLF6调控LECs凋亡的主要生物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ippel样因子6 Kruppel样转录因子/代谢 活化转录因子4 晶状体上皮细胞 晶状体 细胞株 凋亡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中活化转录因子6通路及相关调控因子对未折叠蛋白反应的调控 被引量:4
19
作者 向春晨 韩芳 石玉秀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7-861,共5页
目的内质网应激在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到关键作用,持续或强烈的内质网应激反应可诱导细胞凋亡。作为一种内质网跨膜蛋白,活化转录因子6(ATF6)可以感受内质网应激并传递信号诱导未折叠蛋白反应。我们主要对ATF6通路以及其调控凋亡的... 目的内质网应激在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到关键作用,持续或强烈的内质网应激反应可诱导细胞凋亡。作为一种内质网跨膜蛋白,活化转录因子6(ATF6)可以感受内质网应激并传递信号诱导未折叠蛋白反应。我们主要对ATF6通路以及其调控凋亡的机制进行综述,重要概述了相关激活剂和抑制剂,希望能为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未折叠蛋白反应 活化转当因子6 激活剂 抑制剂
下载PDF
子痫前期孕妇血清hTERT和Sirt6水平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及妊娠结局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20
作者 张雅 杨春荣 +2 位作者 袁峰 韩曦 刘晓红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42-146,188,共6页
目的检测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6,Sirt6)表达,并探究hTERT,Sirt6水平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及妊娠结局评估中的价值。方... 目的检测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6,Sirt6)表达,并探究hTERT,Sirt6水平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及妊娠结局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300例子痫前期孕妇作为子痫前期组,孕妇均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中子痫前期诊断标准,选取同时期孕检的30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子痫前期组分为轻症子痫前期组(n=180)和重症子痫前期组(n=120),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将子痫前期组分为正常妊娠组(n=165)和不良妊娠组(n=135)。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中hTERT和Sirt6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中hTERT和Sirt6水平与子痫前期孕妇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血清hTERT和Sirt6水平在子痫前期诊断及妊娠结局预测中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子痫前期组血清hTERT(22.15±5.82 ng/ml vs 30.12±9.56 ng/ml),Sirt6(5.26±1.62 ng/ml vs 7.06±2.29 ng/ml)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334,11.114,均P<0.001)。与轻症子痫前期组比较,重症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hTERT(18.28±4.11 ng/ml vs 24.73±6.96 ng/ml),Sirt6(4.03±1.17 ng/ml vs 6.08±1.92 ng/ml)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142,10.469,均P<0.001)。与正常妊娠组比较,不良妊娠组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hTERT(17.75±4.61 ng/ml vs 25.75±6.81 ng/ml),Sirt6(4.06±0.96 ng/ml vs 6.24±2.16 ng/ml)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639,10.878,均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hTERT,Sirt6水平与子痫前期孕妇疾病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r=-0.562,-0.604,均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TERT,Sirt6诊断子痫前期的曲线下面积(95%置信区间)[AUC(95%CI)]分别为0.711(0.673~0.747),0.727(0.689~0.762),两者联合诊断子痫前期的AUC(95%CI)为0.788(0.753~0.820),高于两者单独诊断(Z=2.719,2.154,P=0.007,0.031);血清hTERT,Sirt6预测子痫前期不良妊娠结局的AUC(95%CI)分别为0.786(0.735~0.831),0.783(0.732~0.829),两者联合预测子痫前期不良妊娠结局的AUC(95%CI)为0.849(0.804~0.888),高于两者单独预测(Z=1.855,1.861,P=0.032,0.031)。结论hTERT和Sirt6在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水平较低,与子痫前期孕妇疾病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并对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人端粒酶反转录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