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伪民谣”看民谣的活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灵灵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8,共8页
作为民间文学的民谣,具有民间舆论的作用,但也因其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而极易被权力话语所利用,通过假作、改编甚至歪曲产生的"伪民谣",将原本真实鲜活的民谣掩盖;另外,研究者在搜集、选编、整理民谣的过程中也因其立场或者权力... 作为民间文学的民谣,具有民间舆论的作用,但也因其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而极易被权力话语所利用,通过假作、改编甚至歪曲产生的"伪民谣",将原本真实鲜活的民谣掩盖;另外,研究者在搜集、选编、整理民谣的过程中也因其立场或者权力话语的局限,产生删减甚至扭曲民谣的现象。"伪民谣"现象的存在使得民谣研究变得复杂,因此,对于民谣的研究不能完全从民谣文本中去寻求意义,而应同时关注民谣的生成、演变、改造机制等过程,以及其中渗透的权力关系等,进行一种活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民谣 意识形 权力话语 活态研究
下载PDF
基于VR技术的成都历史街区的文化活态呈现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郑轶 刘丽娟 《艺术科技》 2017年第7期40-40,共1页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将文化遗产束之高阁,让它们单纯陈列在博物馆中"静态保护"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了,"活态保护"的方式具有积极的意义,与其让这些文化记忆的承载物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沉睡,不如通过与实...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将文化遗产束之高阁,让它们单纯陈列在博物馆中"静态保护"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了,"活态保护"的方式具有积极的意义,与其让这些文化记忆的承载物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沉睡,不如通过与实际生产、生活、旅游结合的方式重新进入大众视野,融入现代生活,在人们的欣赏和合理利用中逐渐鲜活生动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技术 成都历史街区 文化呈现研究
下载PDF
基于唯物史观的乡村音乐文化研究--读赵宴会教授新著《苏北唢呐班百年活态流变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昂 《当代音乐》 2021年第12期197-198,共2页
赵宴会教授所著的《苏北唢呐班百年活态流变研究》一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探究乡村音乐文化的创新力作,凸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唢呐文化的艺术价值。该书以唯物史观为基本立场,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从人民群众的... 赵宴会教授所著的《苏北唢呐班百年活态流变研究》一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探究乡村音乐文化的创新力作,凸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唢呐文化的艺术价值。该书以唯物史观为基本立场,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从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中,统筹多学科研究方法,对百年来苏北唢呐班“变成什么样”“怎么变”“为什么变”以及“怎么办”等问题进行探讨,具有深厚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宴会 《苏北唢呐班百年流变研究 唯物史观
下载PDF
金华非遗文化品牌建设跨界融合活态传承研究
4
作者 金琪轩 《炫动漫》 2023年第8期76-78,共3页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在这几年前的发展中诞生了很多手工技艺类的文化,有些手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进步,消失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之中,有些则保存下来传承至今,融入了工艺美术品设计行业。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文化遗产保...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在这几年前的发展中诞生了很多手工技艺类的文化,有些手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进步,消失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之中,有些则保存下来传承至今,融入了工艺美术品设计行业。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尤其是近些年,为了传承和保护各地非遗,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发展传承工艺美术品行业。浙江是拥有众多非遗项目的大省,其中金华市是一个拥有丰富手工技艺类非遗资源的浙江省地级市,手工技艺类非遗较为丰富,众多非遗传承人都是各级工艺美术品设计大师,政府鼓励市内拥有相关专业的高校为传承手工艺技艺非遗文化提供各项方案与策略,将传统工艺美术品设计制作工艺与现代艺术设计类有机结合,并利用互联网新媒体传播快、受众广等特点,将手工技艺类非遗进行跨界活态化传承,有利于金华市手工技艺类非遗活化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文化品牌 建设跨界融合 传承研究
下载PDF
丝绸文化的“活态化”研究——以哔哩哔哩平台丝绸文化类社会化视频为例
5
作者 谢焕 《江苏丝绸》 2022年第5期48-52,共5页
利用新媒体等媒介,完成对丝绸文化活性的、动态化的传播、传承与创新,对当代年轻群体物质和精神双层面形成关注与需求,是让丝绸文化在年轻群体中“活起来”的最快速和最有效的方式。本项目选取哔哩哔哩平台丝绸文化类社会化视频作为丝... 利用新媒体等媒介,完成对丝绸文化活性的、动态化的传播、传承与创新,对当代年轻群体物质和精神双层面形成关注与需求,是让丝绸文化在年轻群体中“活起来”的最快速和最有效的方式。本项目选取哔哩哔哩平台丝绸文化类社会化视频作为丝绸文化“活态化”研究的研究对象,通过网络调查、内容分析等方式对选取的26家B站账号的运营主体、运营情况与运营内容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B站获取的账号数据与运营数据,得出“丝绸文化”类账号在B站的整体运营情况和与年轻群体的互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文化 化”研究 账号运营 年轻群体
下载PDF
中国剪纸研究的回顾、进路与方法
6
作者 苏欢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124-132,共9页
中国剪纸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正式迈进现代学术研究轨道以来已发展四十余年。其间,多重因素的叠加使剪纸的传统形态、传承方式、发展方向等都发生了改变,学术研究动向随之发生变化。剪纸成为交叉领域的工具化切入点,研究由民间美术的内... 中国剪纸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正式迈进现代学术研究轨道以来已发展四十余年。其间,多重因素的叠加使剪纸的传统形态、传承方式、发展方向等都发生了改变,学术研究动向随之发生变化。剪纸成为交叉领域的工具化切入点,研究由民间美术的内部审视拓展向他者观看。深刻认识剪纸在当下环境的存在特征可以发现,以剪纸为中心的民俗信息整理、剪纸传承个体的口述史、剪纸与地缘文化的互动等本体研究向度仍旧等待解决。对剪纸本体进行研究并不是排斥研究剪纸的传承与发展,而是为应然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支撑,针对这一点活态文化研究方法为剪纸由本体研究走向非遗实践提供了逻辑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纸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 剪纸传承 文化研究方法
下载PDF
基于VR技术中华文化传承人保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万国根 徐佳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9年第10期140-142,共3页
虚拟现实V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游戏、影视、房地产、旅游等行业。探讨了VR技术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保护中应用的可能性。基于VR设备,将“记忆四川”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技艺通过虚拟化展现给用户,让用户产生身临其境效果,并能互动体验,实... 虚拟现实V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游戏、影视、房地产、旅游等行业。探讨了VR技术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保护中应用的可能性。基于VR设备,将“记忆四川”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技艺通过虚拟化展现给用户,让用户产生身临其境效果,并能互动体验,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保护的在场感、直觉感、交互感与远程性功能,在再现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的技艺方面进行了有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技术 记忆四川 文化呈现研究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 体感识别
下载PDF
面向美育的汉绣戏服活态化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黄雪 朱佳怡 +1 位作者 曹颖 黄朝晖 《艺术教育》 2023年第11期231-234,共4页
文章以汉绣戏服中的纹样创新设计为切入点,通过在课程教学中的设计实践,探讨将汉绣戏服纹样设计植入美育课程教学的新思路。传统非遗活态化设计与美育课程的有机结合,不仅能让学生了解传统戏曲服饰的发展脉络和文化影响,提高学生对传统... 文章以汉绣戏服中的纹样创新设计为切入点,通过在课程教学中的设计实践,探讨将汉绣戏服纹样设计植入美育课程教学的新思路。传统非遗活态化设计与美育课程的有机结合,不仅能让学生了解传统戏曲服饰的发展脉络和文化影响,提高学生对传统戏曲美学的认知,还能通过非遗活态化设计教学实践,为传统汉绣戏服的图案形式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尊重传统、勇于创新,使美育教育具有更加深远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绣戏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研究 美育教学
原文传递
Boron-containing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Blue Fluorescence Materials via Donor Tuning:a Theoretical Study
9
作者 Yan-Lin Ji Quan-Song L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3期499-508,I0002,共11页
Based on the boron-containing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uorescence(TADF)compound p-AC(AC:acridine)5,9-dioxa-13 b-boranaphtho[3,2,1-de]anthracene(a),a series of new TADF molecules b1-b4 were designed via adding two ... Based on the boron-containing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uorescence(TADF)compound p-AC(AC:acridine)5,9-dioxa-13 b-boranaphtho[3,2,1-de]anthracene(a),a series of new TADF molecules b1-b4 were designed via adding two nitrogen atoms at the AC donor part.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nd 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were performed on the frontier orbital energy levels,emission spectra,singlet-triplet states energy gaps(?EST),reverse intersystem crossing(RISC)rate constant(kRISC)for compounds a and b1-b4.Our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emission wavelengths of b1-b4 are significantly blue-shifted by47-125 nm compared with that of a.Molecules b1 and b3 exhibit dark-blue emission,while molecules b2 and b4 display light-blue emission,indicating that these four derivatives could be potential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candidates with blue-light emitting.Moreover,we found the RISC processes in a,b2,and b4 can occur not only from T_(1) state to S_(1) state,but also from T_(2) state to S_(1) state significantly,while the RISC processes in b1 and b3 mainly take place via the T_(2)→S_(1) hot exciton way.Importantly,the T_(1)→S_(1) kRISC values of b2 and b4 are predicted to be two to three times of that of a,indicating enhanced TADF property.Our results not only provide two promising boron-based TADF candidates(b2 and b4),but also offer useful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blue OLED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cited state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uorescence Theoretical study
下载PDF
Effects of Different Dietary Lipid Contents on Growth and Lipase Activity of Eriocheir sinensis Larvae 被引量:1
10
作者 ZHENG Debin PAN Luqing FANG Bo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1年第1期55-60,共6页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ietary lipid content on the growth and lipase activity ofEriocheir sinensis larvae were studied in the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rvival, metamorphic rate and weight gain of E. sin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ietary lipid content on the growth and lipase activity ofEriocheir sinensis larvae were studied in the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rvival, metamorphic rate and weight gain of E. sinensis larvae at different stages of growth all varied significantly with lipid content (P〈0.05). Further, the survival and metamorphosis rates were the highest during the larval phases Z3 to Z4, and the weight gain was the highest during the larval phases Z5 to M. During the first 20h after metamorphosis of every larval stage, the lipase activity increased over time at Z1, Z2, Z3 and M and declined at Z4 and Zs, and was influenced significantly by lipid content (P〈0.05). In addition, lipase activity at each larval stage began to respond to dietary lipid contents 4h after the larvae were fed, and tended to be stable after 12 h. The diets with higher lipase activity and lower lipid content were selected to give the suitable recipe of lipid requirements at each larval stage.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suitable lipid requirements at Zb Z2, Z3, Z4, Z5 and M were 6%, 4% 6%, 8%, 8% and 10%,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pid content Eriocheir sinensis LARVAE GROWTH LIPAS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