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汉川善书的传播
被引量:
1
1
作者
贾平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4-237,共4页
国内民间活态表演的善书尚在湖北汉川留存。从传播学视角考察,汉川善书有以下特点:传播的思想观念是善恶报应,感情基调以悲苦为主,叙事奇巧真实;虽然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在过去存在"知沟",但在当下并不明显,受者的显著特征是...
国内民间活态表演的善书尚在湖北汉川留存。从传播学视角考察,汉川善书有以下特点:传播的思想观念是善恶报应,感情基调以悲苦为主,叙事奇巧真实;虽然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在过去存在"知沟",但在当下并不明显,受者的显著特征是消极抵触大众传媒;以群体传播模式传播,在传播中艺人运用了群体暗示、群体感染、群体压力等传播机制;其活态存在与当地传统文化的惯性、好巫思想的延续、农商结合的生活格局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川善书
民间文化
活态表演
传播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音乐学,请把目光也投向表演——为2018年第二届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表演理论)学术研讨会而作
被引量:
14
2
作者
秦序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26,共12页
音乐是表演艺术,二度创作的作用尤其突出,可以说无表演,即无音乐。作曲家的创作多是纸面文本(曲谱)而非音乐本体(音响),还只是作品的框架和可能,大多数听众不能靠读谱便想像和鉴赏音乐。只有通过精彩表演,以音响方式诉诸人耳,生动表达...
音乐是表演艺术,二度创作的作用尤其突出,可以说无表演,即无音乐。作曲家的创作多是纸面文本(曲谱)而非音乐本体(音响),还只是作品的框架和可能,大多数听众不能靠读谱便想像和鉴赏音乐。只有通过精彩表演,以音响方式诉诸人耳,生动表达作者思想情感,让听众感动,才能充分体现作品之美。音乐真可谓"兴于谱(作曲家创作)""立于演(表演)",加上听众的创造性欣赏,才能"成于乐""游于艺"。西方近代以来非常重视、尊重作曲家的首创,音乐表演严格、"死板(严守原作原版,不可随便改易)"。与此大不相同,中国传统音乐多为民间集体创作,以"活态(不死守原版)"方式生存和传承,表演灵活多变,自由创造的空间巨大。"活法""活板(版)",可以说是中国传统音乐表演的突出特点,也更彰显"无表演即无音乐"的艺术规律。因此,中国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们,请把关注的目光也投向表演!自觉加强对中国传统音乐活态表演的关注,不断改进我们的分析、研究手段和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
艺术
活
态
传承
活态表演
作品分析
表演
美学研究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汉川善书的传播
被引量:
1
1
作者
贾平
机构
湖北孝感学院文学院讲师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4-237,共4页
文摘
国内民间活态表演的善书尚在湖北汉川留存。从传播学视角考察,汉川善书有以下特点:传播的思想观念是善恶报应,感情基调以悲苦为主,叙事奇巧真实;虽然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在过去存在"知沟",但在当下并不明显,受者的显著特征是消极抵触大众传媒;以群体传播模式传播,在传播中艺人运用了群体暗示、群体感染、群体压力等传播机制;其活态存在与当地传统文化的惯性、好巫思想的延续、农商结合的生活格局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汉川善书
民间文化
活态表演
传播机制
分类号
I239.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音乐学,请把目光也投向表演——为2018年第二届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表演理论)学术研讨会而作
被引量:
14
2
作者
秦序
机构
浙江音乐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南京艺术学院
出处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26,共12页
基金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招标课题"艺术教育综合改革研究"(ALA160007)的阶段成果之一
文摘
音乐是表演艺术,二度创作的作用尤其突出,可以说无表演,即无音乐。作曲家的创作多是纸面文本(曲谱)而非音乐本体(音响),还只是作品的框架和可能,大多数听众不能靠读谱便想像和鉴赏音乐。只有通过精彩表演,以音响方式诉诸人耳,生动表达作者思想情感,让听众感动,才能充分体现作品之美。音乐真可谓"兴于谱(作曲家创作)""立于演(表演)",加上听众的创造性欣赏,才能"成于乐""游于艺"。西方近代以来非常重视、尊重作曲家的首创,音乐表演严格、"死板(严守原作原版,不可随便改易)"。与此大不相同,中国传统音乐多为民间集体创作,以"活态(不死守原版)"方式生存和传承,表演灵活多变,自由创造的空间巨大。"活法""活板(版)",可以说是中国传统音乐表演的突出特点,也更彰显"无表演即无音乐"的艺术规律。因此,中国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们,请把关注的目光也投向表演!自觉加强对中国传统音乐活态表演的关注,不断改进我们的分析、研究手段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
表演
艺术
活
态
传承
活态表演
作品分析
表演
美学研究
分类号
J604.6-2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汉川善书的传播
贾平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音乐学,请把目光也投向表演——为2018年第二届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表演理论)学术研讨会而作
秦序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