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SiO_2粒子表面静电吸附引发剂的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戚栋明 吕娜娜 +2 位作者 吴明华 盛维琛 包永忠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7,共6页
引发剂2,2′-偶氮二(2-脒基丙烷)二氢氯化物(AIBA)可通过静电作用而高效稳定地吸附到在弱碱性水相中均匀稳定分散的纳米SiO2粒子表面.对这些吸附引发剂的热分解行为、在纳米SiO2粒子表面原位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乳液聚合的动力学和... 引发剂2,2′-偶氮二(2-脒基丙烷)二氢氯化物(AIBA)可通过静电作用而高效稳定地吸附到在弱碱性水相中均匀稳定分散的纳米SiO2粒子表面.对这些吸附引发剂的热分解行为、在纳米SiO2粒子表面原位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乳液聚合的动力学和纳米SiO2粒子表面的聚合锚固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非吸附和吸附引发剂的热分解活化能分别为148.5kJ/mol和124.5kJ/mol,70℃时半衰期分别为12.6h和5.2h,说明在相同状态下静电吸附引发剂具有比非吸附引发剂更高的活性,因而在原位乳液聚合中表现出比常规乳液聚合更短的诱导期和更高的聚合速率.更关键的是,具有较高活性的吸附引发剂高效稳定地吸附在SiO2粒子表面,可以使聚合反应总是优先发生于纳米SiO2粒子表面,从而可以更好地促进单体在纳米SiO2粒子表面的锚固,最终有效提高无机/有机相间的复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吸附 纳米SIO2 原位乳液聚合 引发活性
下载PDF
反应型表面活性剂对乳液聚合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唐雅娟 李成海 张海明 《中国胶粘剂》 CAS 2006年第7期35-38,共4页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反应型表面活性剂,包括可聚合乳化剂,表面活性引发剂和表面活性链转移剂的结构,讨论了其对乳液聚合的影响和在乳液聚合中的应用。
关键词 可聚合乳化 乳液聚合 表面活性引发剂 表面活性链转移
下载PDF
微反应器制备过氧化新癸酸异丙苯酯
3
作者 王淑娜 王鑫龙 +2 位作者 赵长森 刘波 牛强 《聚氯乙烯》 CAS 2024年第2期25-27,共3页
基于微反应器的发展及其固有的安全特性,探讨了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对过氧化新癸酸异丙苯酯工艺。研究了反应温度、物料配比、停留时间等对反应固含量和收率的影响,以及合成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氢氧化钾∶异丙苯∶新癸酰... 基于微反应器的发展及其固有的安全特性,探讨了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对过氧化新癸酸异丙苯酯工艺。研究了反应温度、物料配比、停留时间等对反应固含量和收率的影响,以及合成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氢氧化钾∶异丙苯∶新癸酰氯(摩尔比)=1.30∶1.05∶1.00,玻璃模块反应温度50℃,碳化硅模块反应温度60℃,反应停留时间57 s,收率和固含量最佳,含固质量分数为86.14%,收率为92.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反应器 过氧化新癸酸异丙苯酯 超高活性引发剂 反应温度 物料配比 停留时间
下载PDF
由活性大分子环状前体合成环状聚ε-己内酯接枝聚L-乳酸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二丽 巴文军 +3 位作者 李蒙 徐继立 李海英 雷良才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0,共5页
由2,2-二丁基-2-锡-1,3-二氧环庚烷引发ε-己内酯开环聚合制得环状聚ε-己内酯(3);3与活性单体α-(1-丙烯酰氧乙基)-ε己内酯反应,合成了活性环状聚ε-己内酯(5);5在UV辐照下发生分子内交联反应制得活性大分子引发剂6;6引发L-丙交酯接... 由2,2-二丁基-2-锡-1,3-二氧环庚烷引发ε-己内酯开环聚合制得环状聚ε-己内酯(3);3与活性单体α-(1-丙烯酰氧乙基)-ε己内酯反应,合成了活性环状聚ε-己内酯(5);5在UV辐照下发生分子内交联反应制得活性大分子引发剂6;6引发L-丙交酯接枝共聚合制得环状聚ε-己内酯接枝聚L-乳酸,其结构经NMR,SEC和DSC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聚合物 活性大分子引发 Ε-己内酯 L-丙交酯 分子内交联 接枝共聚合 合成
下载PDF
锌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在有机氟化学中的应用
5
作者 金学勇 林秋华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43-45,共3页
近年来 ,有机氟化学发展迅速 ,但氟化合物大多反应惰性 ,需在氧化还原体系作用下进行 。
关键词 构成 有机氟化学 氧化还原体系 活性引发剂 自由基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Novel Surface Active Maleic Monomer Containing Phosphate Group
6
作者 Mykola Borzenkov Yuri Galadjun +1 位作者 Natalia Mitina Orest Hevus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4年第5期493-500,共8页
A novel surface active monomer (surfmer) containing poly(ethylene glycol) chain and terminated phosphate group was synthesized. The copolymerization of synthesized surfmer with NVP (N-vinylpyrrolidone) and with ... A novel surface active monomer (surfmer) containing poly(ethylene glycol) chain and terminated phosphate group was synthesized. The copolymerization of synthesized surfmer with NVP (N-vinylpyrrolidone) and with NVP and VEP (5-tert-butylperoxy-5-methyl-2-hexene-3-yne monomer) led to formation of corresponding surface-active copolymers. The capability of application of resulted copolymers as surface active macroinitiators of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and as components of polymeric scaffolds was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active monomers surface tension surface active polymers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polymeric scaffold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