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酶溶液超滤过程的截留率和活性损失 被引量:2
1
作者 孙绪江 王世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89-294,共6页
利用中空纤维超滤膜对碱性蛋白酶溶液进行浓缩试验,讨论了酶活性截留率的影响因素,测定了酶液在纤维轴向孔道和管路系统中流动剪切力所造成的活力损失。文中指出活性物质的截留率可沿用机械粒子截留率的表达形式,但提高机械粒子截留率... 利用中空纤维超滤膜对碱性蛋白酶溶液进行浓缩试验,讨论了酶活性截留率的影响因素,测定了酶液在纤维轴向孔道和管路系统中流动剪切力所造成的活力损失。文中指出活性物质的截留率可沿用机械粒子截留率的表达形式,但提高机械粒子截留率的某些措施对活性物质截留率将有相反的效果。文章从奈维一斯托克斯方程出发建立了纤维轴向孔道中酶液的剪切力模型和失活模型。实验表明,在一定的设备和操作条件下,酶的失活率与剪切力呈直线关系,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 蛋白酶 截留率 活性损失
下载PDF
农田土壤活性氮损失现状和生物炭调控途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朝华 刘曰明 +1 位作者 庞孜钦 袁照年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0-129,共10页
农田N^( 2) O排放与NO^(-)_(3)-N淋失是土壤活性氮损失的主要途径,是全球活性氮污染的重要来源,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质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农田活性氮的产生途径与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密切相关,不同种植体系下土壤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存在... 农田N^( 2) O排放与NO^(-)_(3)-N淋失是土壤活性氮损失的主要途径,是全球活性氮污染的重要来源,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质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农田活性氮的产生途径与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密切相关,不同种植体系下土壤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我国甘蔗等经济作物连作农田长期大量施肥导致大面积土壤加速酸化、土壤硝化程度不断加强,直接影响到农业源活性氮库的变化趋势和控制策略。近年来,生物炭作为一种被广泛关注的多功能化炭基土壤调理剂,在农田活性氮转化调控、土壤改良、农作物稳产增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综述了农田活性氮的损失现状、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关键微生物过程,指出了生物炭在农田活性氮转化和氮素循环利用中的潜在调控途径,并展望其未来研究发展方向,为我国农田活性氮污染控制、氮肥高效利用以及农业高效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活性损失 N_(2)O排放 NO_(3)^(-)-N淋失 生物炭 土壤改良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蔬菜生产的活性氮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估算 被引量:9
3
作者 赵明炯 王孝忠 +2 位作者 刘彬 邹春琴 陈新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09-1419,共11页
基于相关统计数据,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研究了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蔬菜生产的活性氮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蔬菜生产的活性氮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潜值较高,2012—2016年平均分别为103 kg N·hm^-2和5930 ... 基于相关统计数据,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研究了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蔬菜生产的活性氮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蔬菜生产的活性氮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潜值较高,2012—2016年平均分别为103 kg N·hm^-2和5930 kg CO2-eq·hm^-2;不同年份间活性氮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差异显著,2015年活性氮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潜值最低,分别为95 kg N·hm^-2和5618 kg CO2-eq·hm^-2,其活性氮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潜值分别较其他年份低6.5%~12.3%和3.5%~9.0%;5 a平均活性氮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潜值露地蔬菜分别为106 kg N·hm^-2和5157 kg CO2-eq·hm^-2;设施蔬菜分别为93 kg N·hm^-2和8760 kg CO2-eq·hm^-2;与该区其他省市蔬菜生产相比,浙江5 a平均活性氮损失低2.8%~13.7%,安徽温室气体排放潜值低1.4%~10.7%。针对蔬菜生产高氮肥投入、活性氮损失以及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在田间管理时可采取控制氮肥用量、优化施用氮肥、合理使用增效氮肥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生产 活性损失 温室气体排放 施肥量 长三角地区
下载PDF
基于Web of Science对蔬菜系统活性氮损失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马笑 张世浩 +4 位作者 张芬 刘发波 梁涛 王孝忠 陈新平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26期124-132,共9页
蔬菜系统由于过量氮肥施用导致的高活性氮损失受到当前全球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全球蔬菜系统活性氮损失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本研究借助VOSviewer可视化分析软件对21世纪以来发表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有关蔬菜系统活性氮损失... 蔬菜系统由于过量氮肥施用导致的高活性氮损失受到当前全球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全球蔬菜系统活性氮损失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本研究借助VOSviewer可视化分析软件对21世纪以来发表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有关蔬菜系统活性氮损失的444篇SCI论文进行计量研究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蔬菜活性氮损失领域的研究在全球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和美国是发文量最多和论文受认可度最高的2个国家;中国科学院是该领域重要的研究机构,其发文量、本地被引频次和总被引频次都位居首位。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和Agriculture Ecosystems&Environment是该领域刊载论文量最多的2种期刊。从作者及合作关系来看,同聚类间作者合作紧密,不同聚类间作者合作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活性损失 文献计量分析 研究热点
下载PDF
重庆市露地蔬菜生产施肥现状与活性氮损失及温室气体排放估算 被引量:3
5
作者 程泰鸿 吴吉 +4 位作者 梁涛 谭庆军 戴安勇 陈新平 王孝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80-1390,共11页
集约化蔬菜系统是当前全球高投入和高环境代价热点系统,降低不同区域蔬菜生产环境代价是实现蔬菜绿色生产的关键。本研究以重庆市铜梁典型露地蔬菜为研究对象,采用农户问卷调查方法,并结合生命周期评价(Lifecy cleas sessment,LCA)方法... 集约化蔬菜系统是当前全球高投入和高环境代价热点系统,降低不同区域蔬菜生产环境代价是实现蔬菜绿色生产的关键。本研究以重庆市铜梁典型露地蔬菜为研究对象,采用农户问卷调查方法,并结合生命周期评价(Lifecy cleas sessment,LCA)方法,系统评价该地区露地蔬菜生产的施肥现状与环境代价(活性氮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并比较蔬菜种类间差异。最后,基于推荐施肥量估算其节肥减排潜力并明确节肥减排措施。结果表明:重庆市铜梁区蔬菜生产系统肥料用量高,当季氮、磷、钾平均用量分别为483、321 kg·hm^(-2)和369 kg·hm^(-2),普遍超过作物自身养分需求,且重基肥、轻追肥。高肥料投入导致该地区蔬菜生产系统环境代价高,平均活性氮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分别为141 kg·hm^(-2)(以N计)和6352 kg CO_(2)e·hm^(-2),氮肥投入贡献了86.6%~92.9%的温室气体排放。不同蔬菜种类间肥料投入量和环境代价差异大,其中,茄果类蔬菜的肥料投入和环境代价最高。不同蔬菜类型节肥减排潜力大。单位面积上,与推荐施肥量相比,该地区蔬菜生产系统氮、磷、钾肥的节肥潜力分别为48%、55%和39%,降低活性氮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分别为46%和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种类 肥料用量 活性损失 温室气体排放 节肥减排潜力
下载PDF
减少吸附流程中活性炭的损失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6
作者 任学程 马文学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41-43,共3页
减少吸附流程中活性炭的损失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任学程马文学(赤峰红花沟金矿)1前言目前炭浆法提金工艺在全国岩金矿山得到广泛应用。活性炭是炭浆厂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在吸附流程中,活性炭吸附已溶金,活性炭的磨损损失会相应造成... 减少吸附流程中活性炭的损失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任学程马文学(赤峰红花沟金矿)1前言目前炭浆法提金工艺在全国岩金矿山得到广泛应用。活性炭是炭浆厂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在吸附流程中,活性炭吸附已溶金,活性炭的磨损损失会相应造成金的流失。磨损损失的活性炭金品位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金 炭浆法 吸附流程 活性损失 选矿
下载PDF
盐度入侵城市污水处理厂对淡水活性污泥的毒性抑制 被引量:4
7
作者 崔有为 丁洁然 +1 位作者 陈叶菲 苏贺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66-1573,共8页
盐度入侵城市污水处理厂改变了活性污泥的胞外渗透压环境,影响生物系统的生物活性和污染物降解能力。采用MUCT工艺处理真实生活污水,模拟了盐度入侵对系统处理效率的影响。并结合污染降解动力学和抑制动力学建立了盐度抑制模型,系统地... 盐度入侵城市污水处理厂改变了活性污泥的胞外渗透压环境,影响生物系统的生物活性和污染物降解能力。采用MUCT工艺处理真实生活污水,模拟了盐度入侵对系统处理效率的影响。并结合污染降解动力学和抑制动力学建立了盐度抑制模型,系统地评测了盐度对活性污泥功能性微生物的毒性抑制。结果表明,盐度入侵造成了功能性微生物的活性损失,干扰了正常的污水处理能力。毒性抑制显著地降低了好氧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以此作为毒性评估的依据会造成对抑制作用的高估。而以底物降解速率评估盐度毒性抑制可以很好地指示污水处理效率。盐度对有机物降解异养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抑制的IC50值分别是20.64g.L-1、11.61g.L-1、10.88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毒性抑制 活性损失 抑制模型
下载PDF
基于损失递推计算的电池组老化轨迹模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欣 杨冬梅 +1 位作者 栗欢欢 裴磊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42-1146,共5页
准确的电池储能系统老化轨迹预测对于系统的可靠运行与优化管理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了基于活性锂损失递推计算的电池组老化轨迹预测模型。在电池单体方面,在经典等效电路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各模型参数与容量损失量之间的机理关系的表征... 准确的电池储能系统老化轨迹预测对于系统的可靠运行与优化管理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了基于活性锂损失递推计算的电池组老化轨迹预测模型。在电池单体方面,在经典等效电路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各模型参数与容量损失量之间的机理关系的表征,结合电池活性锂损失递推计算方法,将经典模型的适用范围扩展至电池全生命周期。在所建单体模型基础上,进一步结合蒙特卡罗方法表征电池组内的不一致参数,建立起电池组的整体老化轨迹模型。最后,通过电池组在不同使用条件及不同成组结构下的老化实验,验证了新模型对电池老化轨迹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组 活性损失 老化轨迹 递推计算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容量损失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田方媛 王庭华 王球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8-461,共4页
准确的电池老化轨迹预测对于储能系统的可靠运行与优化管理至关重要。为了实现对电池在全寿命周期内容量损失情况的可靠预测,分别针对电池在不同老化阶段下的核心损失机理,即由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生成导致的活性锂损失(LLI)以及由电极材... 准确的电池老化轨迹预测对于储能系统的可靠运行与优化管理至关重要。为了实现对电池在全寿命周期内容量损失情况的可靠预测,分别针对电池在不同老化阶段下的核心损失机理,即由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生成导致的活性锂损失(LLI)以及由电极材料机械疲劳造成的活性材料损失(LAM),开展了针对性的研究。依次建立起基于化学反应速率分析的LLI容量损失机理模型与基于疲劳裂纹扩展的LAM容量损失机理模型。最终构建起多应力耦合条件下的电池全寿命容量损失模型,实验证明该模型在电池全生命周期内均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预测误差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活性损失 活性材料损失 容量损失预测
下载PDF
微过充下三元镍钴铝锂离子电池的老化机理
10
作者 王岩松 陈顺 +1 位作者 范国栋 张希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电芯的不一致性及电量不均衡,会导致部分锂离子电池单体出现微过充现象,但此情况对于电池容量的影响未被完全揭示。在不同最高截止电压(4.2 V、4.3 V和4.4 V)下对三元镍钴铝(Li_(x)Ni_(0.80)Co_(0.15)Al_(0.05)O_(2))电池进行恒流充电... 电芯的不一致性及电量不均衡,会导致部分锂离子电池单体出现微过充现象,但此情况对于电池容量的影响未被完全揭示。在不同最高截止电压(4.2 V、4.3 V和4.4 V)下对三元镍钴铝(Li_(x)Ni_(0.80)Co_(0.15)Al_(0.05)O_(2))电池进行恒流充电循环老化实验,采用差分电压分析、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测试方法,探究高截止电压循环对电池老化的影响。随着最高截止电压的升高,电池老化速度加快,以2.5 A电流循环280次后,4.2 V、4.3 V、4.4 V下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0.30%、88.19%和86.19%。差分电压分析表明,容量衰减加速的原因是正极活性物质损失和活性Li+损失。EIS测试表明,微过充导致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阻抗略微升高,电荷转移阻抗升高,且程度随截止电压的升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镍钴铝(Li_(x)Ni_(0.80)Co_(0.15)Al_(0.05)O_(2)) 微过充 高截止电压 老化模式 活性物质损失 电荷转移阻抗
下载PDF
巢湖流域氮肥减施下2种控释肥料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环境效益的影响
11
作者 汤佳玮 丁婕婕 +6 位作者 刘晓淑 陈勇 陈骏 李慧敏 罗来超 熊启中 张卫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26-1833,共8页
探讨2种控释肥料减氮施用对作物产量与氮素利用率及环境效益的影响,为巢湖流域氮肥减量增效、作物丰产及面源污染防控提供理论依据。于2022年在巢湖流域进行2种新型控释肥料减量施用田间试验,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选取无机包裹肥和... 探讨2种控释肥料减氮施用对作物产量与氮素利用率及环境效益的影响,为巢湖流域氮肥减量增效、作物丰产及面源污染防控提供理论依据。于2022年在巢湖流域进行2种新型控释肥料减量施用田间试验,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选取无机包裹肥和增效控释肥2种控释肥料,并设置5个施氮水平(不施氮、农户模式施氮量及在农户模式施氮量的基础上减量20%、28%和40%,即施氮量为0 kg/hm^(2)、263 kg/hm^(2)、210 kg/hm^(2)、189 kg/hm^(2)和158 kg/hm^(2))。分析2种控释肥料氮肥减量施用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氮素转运利用及水稻季环境效益的影响。与农户模式相比,减氮20%施用2种新型控释肥料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可以实现减氮不减产,且显著降低了水稻季活性氮损失的风险。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无机包裹肥和增效控释肥的最佳施氮量为230 kg/hm^(2)和19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减量 产量 氮肥利用率 活性损失 巢湖流域
下载PDF
洱海流域水稻氮足迹与减排潜力预测
12
作者 肖作敏 刘鹏祺 +5 位作者 史晴雯 王明阳 吴语潇 陈卓 营浩 丛汶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11-1321,共11页
协同环境保护和粮食安全对于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高原湖泊流域内广泛种植,然而以往对全流域水稻氮的研究往往忽视了排放因子的空间异质性,且通过田间综合技术优化对水稻增产与减排潜力的影响... 协同环境保护和粮食安全对于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高原湖泊流域内广泛种植,然而以往对全流域水稻氮的研究往往忽视了排放因子的空间异质性,且通过田间综合技术优化对水稻增产与减排潜力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洱海流域为典型案例,基于洱海全域农户调研数据,运用生命周期评价与随机森林模型方法系统评估流域水稻生产氮足迹;并基于西南地区田间试验预测该流域水稻生产的减排潜力。结果表明:洱海流域水稻平均产量为8598.5 kg∙hm^(−2),平均氮肥投入量为222.0 kg(N)∙hm^(−2),主要以洱海北部和西部区域较高。平均活性氮损失为55.1 kg(N)∙hm^(−2),其中氧化亚氮(N2O)排放、氨(NH3)挥发、氮径流和氮淋洗占比分别为0.8%、61.3%、15.1%和22.9%;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洱海北部和西部具有较高的环境风险。结合区域水稻种植面积,流域水稻活性氮损失为440.0 t。通过随机森林模型预测,洱海流域水稻种植可减少22.9%的活性氮损失,同时增加21.1%的产量。该研究可为探索高原湖泊流域内水稻绿色生产可持续氮素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足迹 活性损失 减排潜力 洱海流域
下载PDF
过充循环对磷酸铁锂电池性能影响研究
13
作者 李彦仪 汪红辉 +2 位作者 储德韧 许铤 商照聪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48-2155,共8页
选取了作为典型储能电池单体的商用磷酸铁锂/石墨电池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不同充电截止电压(3.65、4.20、4.40、4.60和4.80 V)下的过充循环性能演变特性。通过构建电池容量衰减模型,分析了磷酸铁锂电池在不同程度过充循环下的容量衰减... 选取了作为典型储能电池单体的商用磷酸铁锂/石墨电池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不同充电截止电压(3.65、4.20、4.40、4.60和4.80 V)下的过充循环性能演变特性。通过构建电池容量衰减模型,分析了磷酸铁锂电池在不同程度过充循环下的容量衰减情况。进一步借助电压微分曲线(DV)无损分析,同时结合关键电极材料的微观形貌表征和元素分析,对磷酸铁锂电池过充循环下的容量衰减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过充电压越高,电池容量衰减越快。特别是在4.60 V过充循环时,平均容量衰减速率达到了每循环0.232‰,是正常循环下的3.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过度充电 容量衰减模型 电压微分曲线 活性损失
下载PDF
牡蛎酶解液的脱腥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艳 段振华 +1 位作者 蔡彦 胡冰洋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95-99,共5页
从活性炭、硅藻土、珍珠岩、活性干酵母和β-环糊精中筛选出脱腥效果较好的3种脱腥剂,继续进行牡蛎酶解液复合脱腥;研究发现,活性干酵母联合珍珠岩和活性干酵母联合β-环糊精这两种脱腥方式较好,以感官评价、抗氧化活性损失率和氨基酸... 从活性炭、硅藻土、珍珠岩、活性干酵母和β-环糊精中筛选出脱腥效果较好的3种脱腥剂,继续进行牡蛎酶解液复合脱腥;研究发现,活性干酵母联合珍珠岩和活性干酵母联合β-环糊精这两种脱腥方式较好,以感官评价、抗氧化活性损失率和氨基酸态氮损失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脱腥工艺,得到牡蛎酶解液的最佳脱腥方式是:先用活性干酵母对酶解液脱腥,用量1.0%,温度40℃,时间45 min,过滤除去活性干酵母后,再用珍珠岩脱腥,用量为12%,温度50℃,时间40 min。脱腥液含有酵母所特有的香味,基本上无腥味,颜色澄清透明,感官评分8.6,脱腥液中氨基酸态氮损失率为2.59%,抗氧化活性损失率为16.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酶解液 脱腥 感官评分 抗氧化活性损失
下载PDF
火电厂SCR脱硝催化剂中毒原因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盘思伟 韦正乐 赵宁 《工业催化》 CAS 2013年第1期70-73,共4页
SCR脱硝催化剂在某火电厂SCR脱硝装置运行30 660 h后,将新鲜催化剂活性与使用后催化剂活性进行比较,得出催化剂的活性损失值。采用SEM、BET、TG和XRF对催化剂结构特性进行表征,研究催化剂中毒原因,提出燃煤电厂催化剂运行及管理建议。
关键词 催化剂工程 脱硝催化剂 活性损失 催化剂中毒
下载PDF
南方稻田活性氮损失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桂良 崔振岭 +3 位作者 陈新平 张福锁 张家宏 王守红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37-2345,共9页
基于文献数据,研究了南方不同稻区水稻生长期氧化亚氮排放(N2O排放)、硝态氮或铵态氮淋洗(N淋洗)、硝态氮或铵态氮径流(N径流)、氨挥发(NH3挥发)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N2O排放、N淋洗和N径流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单季稻区,损失量... 基于文献数据,研究了南方不同稻区水稻生长期氧化亚氮排放(N2O排放)、硝态氮或铵态氮淋洗(N淋洗)、硝态氮或铵态氮径流(N径流)、氨挥发(NH3挥发)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N2O排放、N淋洗和N径流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单季稻区,损失量分别为1.89、6.4和10.4 kg N·hm-2,损失率分别为0.8%、3.8%和5.3%,较高施氮量和稻田土壤干湿交替可能是主要原因;NH3挥发主要发生在华南晚稻,损失量和损失率分别为54.9kg N·hm-2和35.2%,晚稻生长期较高的温度可能是NH3挥发较大的主要原因.田间优化管理措施减少某一途径氮损失的同时可能会增加另一种途径氮素损失,实际生产中应综合考虑田间管理措施对各种活性氮损失的影响,活性氮损失量随着水稻产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主要是因为施氮量也在逐渐增加.随着氮肥偏生产力的增加,N2O排放、N淋洗和N径流损失率逐渐下降,因此,努力减小单位产量的氮损失,是协同提高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稻田 活性损失 施氮量 田间管理措施 产量 偏生产力
原文传递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常温循环衰减机理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晓梅 姚斌 +3 位作者 谢乐琼 胡乔 王莉 何向明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38-1343,共6页
常温循环寿命是锂离子电池应用的重要指标,磷酸铁锂电池具有阴极结构稳定和电解液成分简单的特点,是研究锂离子电池工作机理的重要手段。研究磷酸铁锂电池的常温衰减机理对于完善锂离子电池衰减机理的认知和电化学性能提升有重要意义。... 常温循环寿命是锂离子电池应用的重要指标,磷酸铁锂电池具有阴极结构稳定和电解液成分简单的特点,是研究锂离子电池工作机理的重要手段。研究磷酸铁锂电池的常温衰减机理对于完善锂离子电池衰减机理的认知和电化学性能提升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不同健康状态(SOH)的商业化磷酸铁锂电池为样本,研究其常温循环容量衰减的原因。使用电化学微分容量曲线(dQ/dV)分析电芯常温循环过程中的极化变化规律,通过曲线的峰面积变化规律推断电芯容量损失来源,发现电芯的极化虽然随着循环增长,但容量损失主要发生在石墨第3个平台。三电极电芯的电化学阻抗谱显示电芯循环中阳极R_(ct)增长迅速,动力学下降。阴阳极扣电测试发现循环中阴阳极材料的活性没有发生变化。结合以上结果,磷酸铁锂电池常温循环容量损失主要体现为活性锂损失,活性锂损失主要与循环中固体电解质膜(SEI)增厚和电池膨胀应力导致的阳极动力学性能下降相关。动力学不足导致的阳极电位过低加速副反应消耗活性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 常温循环 衰减机理 活性损失 动力学
下载PDF
东北三省玉米生产资源投入和环境效应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绪昊 高强 +1 位作者 陈新平 张务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3170-3184,共15页
【目的】玉米的总产量在我国三大主粮作物中最高,位居世界第二位。东北三省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的39%,而资源投入相对较低。本研究旨在明确东北三省玉米生产资源投入和环境效应的时空特征。【方法】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 【目的】玉米的总产量在我国三大主粮作物中最高,位居世界第二位。东北三省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的39%,而资源投入相对较低。本研究旨在明确东北三省玉米生产资源投入和环境效应的时空特征。【方法】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方法,采用适用于东北三省玉米生产的活性氮损失模型,定量化评价东北三省2007—2016年玉米生产系统的资源投入(肥料、农药和柴油等)及其相关的活性氮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风险。【结果】东北三省玉米生产资源投入在时空尺度上均存在较大差异。吉林省玉米生产的平均总施肥量为400 kg·hm^(-2),单产为7065 kg·hm^(-2),平均单位面积温室气体(GHG)排放量为2965 kg CO_(2)eq·hm^(-2),均为三省最高,而碳、氮足迹较低,平均单位面积活性氮(Nr)损失量为中间水平且年际间变化不大。辽宁省的平均氮肥投入量为198 kg·hm^(-2),Nr损失量为20.8 kg N·hm^(-2),碳、氮足迹为493 kg CO_(2)eq·Mg^(-1)和3.53 kg N·Mg^(-1),均为最高。单产为5966 kg·hm^(-2),处于中等水平,GHG排放量年际间变化不大。黑龙江省平均施氮量为149 kg·hm^(-2),单产水平为5318 kg·hm^(-2),Nr损失量和GHG排放量等均为三省最低,碳、氮足迹均处于中等水平。时间尺度上,2008—2015年东北三省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大,累积增加了5.73 Mhm^(2)。2015年东北三省玉米产量最高,达91.2 Mt(百万吨);2007—2016年玉米平均总产量占全国的32%,其中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分别占13.9%、11.7%和6.7%;10年平均种植面积占全国的30%,其中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分别占14.7%、9.3%和6.4%。东北三省玉米10年平均单产为6116kg·hm^(-2),平均单产最高年份为2013年,为6824 kg·hm^(-2)。2007—2016年10年间东北三省玉米生产的肥料投入整体呈上升趋势,氮肥稳中有降,磷钾肥逐年升高,2014—2016年3年肥料增长趋势大幅减缓,逐渐趋于稳定,10年间氮、磷、钾肥平均用量分别为177、101和70.2 kg·hm^(-2)。2007—2016年,东北玉米生产农药投入量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柴油投入量前4年较为稳定,后逐渐上升。东北玉米生产10年间的平均农药用量为10.2 kg·hm^(-2),平均柴油用量为94.6 L·hm^(-2)。10年间玉米生产(2007—2016)平均单位面积Nr损失量和GHG排放量分别为19.0 kg N·hm^(-2)和2770 kg CO_(2)eq·hm^(-2)。Nr损失量10年间较为稳定。2007—2008和2009—2011年玉米生产的平均GHG排放量呈下降趋势,2012—2016年呈稳定上升趋势,2016年达到最高的3045 kg CO_(2)eq·hm^(-2)。氮肥田间施用产生的氨挥发是玉米生产中活性氮损失的主要途径,硝酸盐淋洗损失次之,而氧化亚氮排放占比最低。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环节为肥料生产运输与田间施用。10年间,东北玉米生产的平均氮足迹和碳足迹分别为3.16 kg N·Mg^(-1)和459 kg CO_(2)eq·Mg^(-1)。【结论】东北三省玉米生产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代价在空间尺度上差异较明显,吉林省的平均肥料投入量比黑龙江省高124 kg·hm^(-2),GHG排放量高524 kg CO_(2)eq·hm^(-2);在时间尺度上,10年间东北三省玉米生产的氮肥投入量为170—182 kg·hm^(-2),Nr损失量变化范围为18.4—19.4 kg N·hm^(-2),为我国玉米主产区中较低的氮肥投入与损失量。玉米生产碳、氮足迹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资源投入(尤其是氮肥投入)与单产水平之间的平衡。东北三省玉米生产资源投入和环境效应的时空特征分析有助于明确现阶段限制因素与主控因子,为优化养分管理实现粮食安全和碳减排的双赢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损失 温室气体排放 氮足迹 碳足迹 时空特征 资源投入 玉米 东北三省
下载PDF
磷酸铁锂电池高温存储性能衰减机理 被引量:8
19
作者 姚斌 滕国鹏 +2 位作者 刘晓梅 陈伟峰 蔡毅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55-958,共4页
探索高温存储时容量损失根源有助于深入理解锂离子电池的失效模式,开发性能更优的锂离子电池。以商业化磷酸铁锂电池为样本,探索其在满电态、60℃存储容量损失的原因。发现电池的容量衰减主要来源于阳极与电解液反应所造成的活性锂离子... 探索高温存储时容量损失根源有助于深入理解锂离子电池的失效模式,开发性能更优的锂离子电池。以商业化磷酸铁锂电池为样本,探索其在满电态、60℃存储容量损失的原因。发现电池的容量衰减主要来源于阳极与电解液反应所造成的活性锂离子损失。通过在电解液中加入SEI膜热稳定剂,提升SEI膜的高温稳定性,延长了电池高温储存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容量损失 活性锂离子损失 SEI膜稳定性
下载PDF
Inactivation of digestive proteases: Another aspect of gut bacteria that should be taken into more consideration 被引量:1
20
作者 Xiaofa Qi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6期2390-2391,共2页
TO THE EDITOR Protein has been one of the main components of our diet, and a large amount of digestive proteases is released into the gut for their digestion. However, these proteases can digest not only the proteins ... TO THE EDITOR Protein has been one of the main components of our diet, and a large amount of digestive proteases is released into the gut for their digestion. However, these proteases can digest not only the proteins we eat, but also the structural proteins built in our body. To protect against this damage, our body has taken a variety of measures. For instance, these digestive proteases are stored and secreted in the form of zymogen and only activated in gut lumen. These luminal digestive proteases are further prevented from direct contact with epithelial cells by the mucus layer that is incessantly secreted by the goblet cells in gut mucosa. In addition, large quantities of protease inhibitors are produced in the body to inactivate the digestive proteases that have entered the body. Despite these measures, the protection seems still weak and can be easily compromised. For in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OENTEROLOG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