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3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低压下活性炭吸附氢气的分子模拟
1
作者 唐忠利 王子瑶 +2 位作者 吴甜甜 李文彬 张东辉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0,共10页
低温吸附法处理激光尾气中的H_(2)相较于传统尾气处理方法具有体积小、质量轻、运行成本低、无振动噪声等特点,其关键问题是开发低温低压条件下高性能的H_(2)吸附剂.以石墨片微元构建多孔活性炭模型,使用巨正则蒙特卡罗(GCMC)模拟探究H_... 低温吸附法处理激光尾气中的H_(2)相较于传统尾气处理方法具有体积小、质量轻、运行成本低、无振动噪声等特点,其关键问题是开发低温低压条件下高性能的H_(2)吸附剂.以石墨片微元构建多孔活性炭模型,使用巨正则蒙特卡罗(GCMC)模拟探究H_(2)在多孔活性炭中的吸附行为,通过考察多种因素的影响,期望获得更高的H_(2)吸附量.计算使用pcff力场,范德华相互作用采用Lennard-Jones 12-6形式,将计算得到的H_(2)吸附等温线以及模型的BET参数与实验值对比,验证了模型和力场的准确性.之后探究了石墨片微元尺度、多孔活性炭密度和吸附温度对H_(2)吸附的影响.结果显示:石墨片微元尺度对H_(2)的吸附有较大影响,由1环构建的模型性能最差,由19环构建的模型性能最好,从吸附性能来看,在单一石墨微元模型和混合石墨微元模型中均满足19环>37环>7环>1环;在所建立的0.5~1.3 g/cm^(3)模型密度范围内,存在最优密度1.1 g/cm3,此时能够获得最大H_(2)吸附量,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二者共同作用影响吸附性能;温度对H_(2)低温吸附有较大影响,当吸附温度升高5 K和10 K时,吸附量分别下降了19.1%和36.8%,因此加强吸附过程中的散热和优化吸附床结构可以提高氢气的吸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吸附 蒙特卡罗模拟 低温低压
下载PDF
氢氧化镁-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糖浆脱色工艺优化
2
作者 陈金足 韦晓雯 +5 位作者 农晶晶 韩丽芳 冯学 唐婷范 李利军 程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07,共7页
为寻找绿色环保且具有高吸附性的糖浆脱色材料,本文通过原位生成氢氧化镁沉积在活性炭表面,制备了氢氧化镁-活性炭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比表面积和空隙度分析仪(BET)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 为寻找绿色环保且具有高吸附性的糖浆脱色材料,本文通过原位生成氢氧化镁沉积在活性炭表面,制备了氢氧化镁-活性炭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比表面积和空隙度分析仪(BET)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以脱色率为指标,复合材料投入量、pH、脱色温度、脱色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赤砂糖回溶糖浆脱色的最佳工艺。结果证明所制备的氢氧化镁-活性炭复合材料为多孔性,其比表面积和空隙率大、晶型结构良好、吸附能力强。糖浆脱色的最佳工艺为:复合材料用量为0.70 g,pH为10.00,脱色温度为50℃,脱色时间为50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的脱色率可达到80.7%,脱色效果明显优于商用活性炭。综上表明,氢氧化镁-活性炭复合材料对糖浆具有较理想的脱色效果,作为一种绿色材料在工业制糖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镁 活性炭 赤砂糖回溶糖浆 复合材料 脱色
下载PDF
活性炭纤维的生产工艺和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永卫 曹春锋 +1 位作者 武彤 张炳烛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08年第1期57-61,共5页
介绍了活性炭纤维与活性炭相比较更加优良的性能和更加广泛的用途,叙述了活性炭纤维生产的3种主要工艺,叙述了当前中国活性炭纤维的生产现状,研究了不同活化条件下黏胶基活性炭纤维的碘吸附值。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黏胶基活性炭纤维 沥青基活性炭纤维 聚丙烯腈ad活性炭纤维 活性炭 碘吸附值
下载PDF
煤质与木质活性炭吸附处理焦化RO浓水及再生试验研究
4
作者 李萌琳 田凤蓉 +1 位作者 刘冠 王开春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4年第1期65-69,85,共6页
以某钢铁厂焦化RO浓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煤质颗粒活性炭与木质颗粒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考察了活性炭投加量、pH值、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进行2种活性炭的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研究,研究了再生温度、再生时间、再生次数对活性炭... 以某钢铁厂焦化RO浓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煤质颗粒活性炭与木质颗粒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考察了活性炭投加量、pH值、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进行2种活性炭的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研究,研究了再生温度、再生时间、再生次数对活性炭再生后吸附性能及再生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吸附条件下,煤质和木质活性炭对废水中COD的去除率分别为61.1%、56.3%。最佳再生温度为500℃,煤质和木质活性炭最佳再生时间分别为1.5 h和1.0 h。多次再生试验证明,煤质活性炭可进行大于6次的再生,使用寿命优于木质活性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RO浓水 煤质颗粒活性炭 木质颗粒活性炭 吸附 活性炭热再生
下载PDF
活性炭动态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矿石中金的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何涛 王鹏 +4 位作者 门倩妮 甘黎明 张晓星 宋永涛 程毅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9-435,共7页
金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矿产分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采用活性炭动态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岩石矿物样品中金的分析方法已被广泛应用。然而其分析条件的影响因素较多,在测定过程中活性炭的用量、灰分的大小、吸附层的设计以及... 金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矿产分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采用活性炭动态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岩石矿物样品中金的分析方法已被广泛应用。然而其分析条件的影响因素较多,在测定过程中活性炭的用量、灰分的大小、吸附层的设计以及洗涤液溶液温度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分别以活性炭用量、不同灰分值、吸附层数以及洗涤溶液的温度为变量,对金分析标准物质GBW(E)070013b、GBW07297a、GBW07299a、GBW07810进行实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金的回收率随着活性炭用量的增加而不断提升,在0.5 g后趋于稳定;活性炭灰分值越大,金元素损失越多,当灰分值小于0.05%时,回收率趋于稳定,接近99%;活性炭吸附层设计为双层和三层时,测定值的平均值与认定值的相对偏差(RE)和相对标准偏差(RSD,n=6)分别为0.14%~3.2%和0.040%~3.7%,优于混合层和单层,满足岩石矿物质控标准规范中正确度和精密度的要求;抽滤洗涤热溶液(70~80℃)时,金矿石标准物质金元素的平行样的准确度和相对标准标准偏差最小,均小于2.1%,通过方法验证,测定金的正确度精密度(RSD,n=6)分别小于0.76%和3.8%,满足DZ/T 0130.3—2006《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中岩石矿物样品化学成分分析的质量要求。优化了活性炭吸附测金的实验条件,方法的正确度和精密度均满足要求,能满足金矿石中金的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富集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活性炭用量 洗涤温度
下载PDF
钢渣/氮掺杂改性活性炭催化过硫酸盐降解罗丹明B 被引量:3
6
作者 黄艳 邢波 +4 位作者 晏伟 杨郭 范凤艳 张华芳 汤鲲彪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6,共10页
以提高钢渣资源化利用和深度降解有机污染物为研究目标,通过改变氨气煅烧温度制备了系列钢渣/氮掺杂改性活性炭复合材料,并用于催化过硫酸钠处理罗丹明B(RhB)废水。同时采用N2吸附/脱附、XRD、XPS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孔结构和表面性质进... 以提高钢渣资源化利用和深度降解有机污染物为研究目标,通过改变氨气煅烧温度制备了系列钢渣/氮掺杂改性活性炭复合材料,并用于催化过硫酸钠处理罗丹明B(RhB)废水。同时采用N2吸附/脱附、XRD、XPS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孔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氮元素的引入可改善复合材料中活性金属与活性炭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催化活性。以最优复合材料60%GZ/AC-N800为研究对象,在反应温度为35℃、PS加量为2 g/L和宽pH(3~11)操作条件下,反应30 min后罗丹明B(100 mg/L)的去除率可达88.7%~92.2%。动力学分析发现,60%GZ/AC-N800复合材料催化PS降解RhB符合准二级动力学。自由基掩蔽实验发现,该降解过程是自由基途径(SO_(4)^(·-)和·OH)和非自由基途径(^(1)O_(2))共同参与反应的氧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活性炭 氮掺杂 罗丹明B 过硫酸盐
下载PDF
木质素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中志 王傲 +3 位作者 马名哲 丁玉 孙云娟 蒋剑春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4,共8页
将杨木先经过CO_(2)辅助水热预处理,再用对甲苯磺酸溶液处理,分离得到高纯度酸溶性木质素(AHL)。以AHL为前驱体,分别采用H_(3)PO_(4)法和KOH法制备了孔隙结构发达的活性炭AHLAC-H_(3)PO_(4)和AHL-AC-KOH,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对活性炭的结... 将杨木先经过CO_(2)辅助水热预处理,再用对甲苯磺酸溶液处理,分离得到高纯度酸溶性木质素(AHL)。以AHL为前驱体,分别采用H_(3)PO_(4)法和KOH法制备了孔隙结构发达的活性炭AHLAC-H_(3)PO_(4)和AHL-AC-KOH,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对活性炭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比研究了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的电化学性能。结构表征结果表明:AHL-AC-H_(3)PO_(4)和AHL-AC-KOH的比表面积分别为2490和3344 m^(2)/g,总孔容分别为1.24和1.74 cm^(3)/g。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从0.5 A/g增大到10 A/g时,AHL-AC-H_(3)PO_(4)的比电容由241.24 F/g下降至83.95 F/g,电容保持率仅为34.80%;而AHL-AC-KOH的比电容由269.19 F/g下降至229.76 F/g,电容保持率为85.35%。AHL-AC-H_(3)PO_(4)的充/放电行为可逆性和倍率性能较差,电阻较大;而AHL-AC-KOH具有典型的双电层电容和法拉第快速氧化还原反应特性,并展现出高度可逆的充/放电行为,且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和较小的电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活性炭 电化学性能 超级电容器
下载PDF
活性炭气相吸附过程中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斌 左宋林 刘金龙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8,共11页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目前我国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VOCs包括烃、醛、醇、醚、酮、酯、羧酸等。活性炭吸附VOCs已成为目前的主要环保技术,然而,在活性炭吸附VOCs过程中,由于吸附热的产生容易导致活性炭床层温度升...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目前我国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VOCs包括烃、醛、醇、醚、酮、酯、羧酸等。活性炭吸附VOCs已成为目前的主要环保技术,然而,在活性炭吸附VOCs过程中,由于吸附热的产生容易导致活性炭床层温度升高,从而引发活性炭床层起火是重大安全隐患。因此,本文从活性炭的结构、性质,吸附操作方式和条件,以及VOCs组分等方面,具体综述和分析活性炭的生产原料、制备方法和后处理过程等影响活性炭着火点的主要因素,以及气流的湿度、氧气含量等性质,气体流速、活性炭床层厚度、吸附工况等吸附工艺对活性炭床层温升产生的影响,为系统掌握和评价活性炭在气相吸附过程中应用安全性提供了参考。在此基础上,针对活性炭吸附床吸附净化含VOCs废气的安全使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最后,指出了在该领域还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VOCS 着火点 安全性 吸附
下载PDF
氨水改性活性炭吸附-水合耦合储存甲烷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树军 徐义恒 +3 位作者 谢先锋 蒋东洋 唐建峰 付越 《油气与新能源》 2024年第1期82-90,共9页
活性炭可以通过碱改性的方法有效提高其对客体分子的储存能力。针对适于吸附-水合耦合储存甲烷的椰壳活性炭进行改性,以氨水为改性剂制备了改性活性炭,对比研究了活性炭改性前后的孔隙结构、表面化学变化及其对甲烷储存性能的影响。表... 活性炭可以通过碱改性的方法有效提高其对客体分子的储存能力。针对适于吸附-水合耦合储存甲烷的椰壳活性炭进行改性,以氨水为改性剂制备了改性活性炭,对比研究了活性炭改性前后的孔隙结构、表面化学变化及其对甲烷储存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表明:氨改性增加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微孔容积,并减小了平均孔径;改性还影响了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组成,降低了活性炭表面O(氧)元素含量并略微增加了N(氮)元素含量,降低了活性炭表面的极性和亲水性。以原炭和NaOH(氢氧化钠)改性炭为对照组,进行甲烷储量实验和动力学实验,发现用体积分数为0.4%浓氨水改性效果最好,在1℃、8 MPa温压条件下储量能达到16.99 mmol/g,是未改性时的1.2倍,且动力学优秀,诱导时间最短为19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水 活性炭改性 吸附 甲烷储存 水合物
下载PDF
颗粒活性炭-纳滤处理二级出水中有机物膜污染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丽华 邓斯 +1 位作者 梅筱禹 王春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49-3758,共10页
采用颗粒活性炭(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GAC)、生物活性炭(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两种过滤单元分别与纳滤(Nanofiltration,NF)组合对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分析二级出水直接NF、GAC-NF以及BAC-NF三种不同处理工艺... 采用颗粒活性炭(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GAC)、生物活性炭(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两种过滤单元分别与纳滤(Nanofiltration,NF)组合对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分析二级出水直接NF、GAC-NF以及BAC-NF三种不同处理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以及膜污染机制.研究发现,BAC-NF组合工艺对溶解性有机碳(DOC)、微生物代谢副产物类和腐殖酸类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更好,去除率分别为85.2%、76.2%和82.0%;BAC-NF组合工艺的膜比通量(J/J0)最高,每个周期末的J/J0分别为0.69、0.65和0.63,膜污染总阻力最低,仅为5.97×10^(10)m^(-1);膜污染特征曲线表明二级出水直接NF为滤饼层污染,GAC-NF和BAC-NF先发生中间堵塞之后形成滤饼层污染;其中,BAC-NF以膜孔中间堵塞污染为主,膜污染程度最轻;通过扩展的德亚盖因-兰多-弗韦-奥弗比克(Extended Derjaguin-Laudau-Verwey-Overbeek,xDLVO)理论分析发现BAC-NF组合工艺污染后膜表面的疏水性最弱,膜表面Zeta电位值最大;BAC-NF组合工艺在过滤初期,水中有机物不容易到达膜表面,膜污染程度最轻.在过滤中后期,水中有机物与膜表面有机物之间很难产生粘附,形成的滤饼层最疏松.综上,BAC-NF组合工艺能有效缓解膜污染,可为再生水深度回用提供一种可靠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出水 纳滤 颗粒活性炭 膜污染 xDLVO理论
下载PDF
竹炭配煤成型活性炭吸附性能研究
11
作者 李常利 卢辛成 +3 位作者 许伟 张燕萍 孙康 文世涛 《竹子学报》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目的】为了探究煤与生物质配比对制备成型活性炭的颗粒强度、表观密度、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以及孔隙结构等影响。【方法】该研究以竹炭配煤制备成型炭,经过水蒸气活化制备颗粒活性炭,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目的】为了探究煤与生物质配比对制备成型活性炭的颗粒强度、表观密度、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以及孔隙结构等影响。【方法】该研究以竹炭配煤制备成型炭,经过水蒸气活化制备颗粒活性炭,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热重法(Thermogravimetry,TG)、氮气等温吸脱附等表征手段深入分析竹炭配煤成型活性炭的理化特性。【结果】竹炭引入会提高成型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降低成型活性炭强度、表观密度,影响成型活性炭的使用效果。【结论】当煤炭∶竹炭为1∶3时,吸附性能与强度指标均满足要求,此时活性炭碘吸附值以及亚甲基蓝吸附值分别为934.7、165 mg·g^(-1),强度为86.4%,达到饮用水国标规定,具有良好的商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配煤 成型活性炭
下载PDF
活性炭制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潘晓威 梁耀辉 +4 位作者 占国艳 陈淑贤 潘政 何家媛 叶剑芝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118-122,127,共6页
本文系统评述了近年来活性炭的主要制备方法,其中:化学活化法可短时间制备出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但会带来较严重的污染;与化学活化法相比,物理活化法具有工艺简单、清洁等优点,但所制备活性炭的孔结构较低,吸附性能偏弱;物理-化学活化... 本文系统评述了近年来活性炭的主要制备方法,其中:化学活化法可短时间制备出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但会带来较严重的污染;与化学活化法相比,物理活化法具有工艺简单、清洁等优点,但所制备活性炭的孔结构较低,吸附性能偏弱;物理-化学活化法结合物理活化法和化学活化法两种方法的优点,可调节活性炭结构,制备出合适的活性炭;微波加热活化法不仅可以降低预处理成本,还可以提高加热速率。本文还比较了不同改性方法的优劣,并对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制备方法 改性
下载PDF
颗粒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与再生研究
13
作者 许伟 刘军利 +2 位作者 孙康 陈超 张燕萍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7,共9页
为推进颗粒活性炭在染料废水治理中的应用,采用自制的木质素基颗粒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MB),考察了MB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温度和溶液pH值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并利用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对吸附过程进行了探讨,最后探索了活性炭的再生性能。研... 为推进颗粒活性炭在染料废水治理中的应用,采用自制的木质素基颗粒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MB),考察了MB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温度和溶液pH值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并利用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对吸附过程进行了探讨,最后探索了活性炭的再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颗粒活性炭更适合高浓度MB吸附,吸附速率随溶液初始质量浓度的降低而降低;平衡吸附量受吸附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温度的影响较大,最佳吸附温度25℃,受溶液pH值影响较小。颗粒活性炭对MB的吸附等温线遵循Langmiur模型,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颗粒内扩散模型分析表明内扩散及外扩散都是吸附的限速因素。吸附后活性炭在300℃热再生30 min,颗粒活性炭的MB吸附值可达240 mg/g,恢复达初始样品的94.12%,反复吸附再生4次后,颗粒活性炭的MB吸附值仍保持在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活性炭 亚甲基蓝 吸附 再生
下载PDF
基于9,10-二氢蒽强化的掺氮活性炭催化松木热解制备烷氧基酚研究
14
作者 李文涛 张成博 +5 位作者 李凯 牛琦 李继红 陆强 贾宝 高丽娟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8-994,共7页
本研究以核桃壳基掺氮活性炭(NAC)为催化剂、以9,10-二氢蒽(DHA)为供氢剂,开展了松木选择性热解制备烷氧基酚研究,探究了氨水质量分数对NAC理化性能的影响,揭示了DHA/松木比、热解温度、NAC/松木比对烷氧基酚生成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 本研究以核桃壳基掺氮活性炭(NAC)为催化剂、以9,10-二氢蒽(DHA)为供氢剂,开展了松木选择性热解制备烷氧基酚研究,探究了氨水质量分数对NAC理化性能的影响,揭示了DHA/松木比、热解温度、NAC/松木比对烷氧基酚生成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合适的氨水质量分数能够改善NAC孔隙结构及活性位点分布,当氨水质量分数为15%时,所制备NAC对烷氧基酚的生成促进效果最佳;当DHA/松木比为1、热解温度为550℃、NAC/松木比为3时,烷氧基酚产率最大,为5.27%,明显高于纯松木直接催化热解时烷氧基酚产率(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掺氮活性炭 催化热解 9 10-二氢蒽 烷氧基酚
下载PDF
家用活性炭滤芯与反渗透膜滤芯对饮用水中全氟化合物的去除性能试验
15
作者 裴赛峰 俞超 +4 位作者 金玉娥 李玉白 邵俊珊 宋峻 张昀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54-59,113,共7页
饮用水中普遍检出全氟化合物(PFASs)。该研究以4种典型的PFASs,即全氟丁基羧酸(PFBA)、全氟己基磺酸(PFHxS)、全氟辛基羧酸(PFOA)及全氟辛基磺酸(PFOS)为目标物质,以活性炭滤芯及反渗透(RO)膜滤芯两种常用家庭净水部件为研究对象,测试... 饮用水中普遍检出全氟化合物(PFASs)。该研究以4种典型的PFASs,即全氟丁基羧酸(PFBA)、全氟己基磺酸(PFHxS)、全氟辛基羧酸(PFOA)及全氟辛基磺酸(PFOS)为目标物质,以活性炭滤芯及反渗透(RO)膜滤芯两种常用家庭净水部件为研究对象,测试两种净水材料对PFASs自来水加标水样的去除性能及过滤前后相关水质参数。结果表明,对于活性炭滤芯,PFHxS、PFOA、PFOS在7倍额定总净水量内去除率为72%~86%,PFBA去除率相对较低,且通水量超过2倍额定总净水量后,去除率呈明显下降趋势;PFASs的去除率与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性总固体、无机阴离子等水质参数不相关;对于RO膜滤芯,PFASs的去除率可达90%~100%,PFBA去除率在通水后期呈现缓慢下降趋势;PFHxS、PFOA及PFOS的去除率与溶解性总固体、氯化物、硫酸盐等无机阴离子浓度呈较好的相关性。因此,家用活性炭滤芯、RO膜滤芯对饮用水中的PFASs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研究可为家庭净水装置去除PFASs提供使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 活性炭滤芯 反渗透膜滤芯 去除性能 饮用水 家庭净水装置
下载PDF
调孔剂对自制煤基活性炭处理萘磺酸废水的影响
16
作者 鞠彩霞 吕发奎 +7 位作者 亓欣 刘俊丽 成善毅 李淼 马圣杰 李菲菲 李凤刚 单建锋 《能源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68-73,共6页
为考察调孔剂对自制活性炭的孔结构和吸附萘磺酸废水性能的影响,以褐煤为原料,通过浸渍法将煤和调孔剂混合,并采用一步炭化、活化法制备活性炭。通过改变调孔剂的种类和添加量(w,下同)来制备活性炭,并将制备的活性炭来处理萘磺酸废水,... 为考察调孔剂对自制活性炭的孔结构和吸附萘磺酸废水性能的影响,以褐煤为原料,通过浸渍法将煤和调孔剂混合,并采用一步炭化、活化法制备活性炭。通过改变调孔剂的种类和添加量(w,下同)来制备活性炭,并将制备的活性炭来处理萘磺酸废水,研究表明,调孔剂的种类是影响活性炭吸附萘磺酸废水性能首要因素,这与其改性是否成功、孔径分布是否合理、吸附性能优劣直接相关。此外,调孔剂的添加量也对活性炭成孔及孔径能否合理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调孔剂添加量过少时会导致孔隙发育不良,调孔剂添加量过多时会造成孔壁塌陷,抑制造孔和孔隙发育。制备活性炭时添加的调孔剂的种类不同对应的调孔剂的最佳添加量不同,调孔剂的添加量与活性炭的孔隙率、孔径分布并不成正比。当调孔剂为KOH,且KOH的添加量为50%时,制备的活性炭对β-萘磺酸废水的吸附效果最好,并且在pH值为3、温度为20℃时吸附量可达到84.10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孔剂 吸附 活性炭 萘磺酸废水
下载PDF
基于活性炭颗粒的圆振动筛主要技术参数优化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霏 韩松洁 柴二威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1期79-83,共5页
为验证圆运动振动筛在对活性炭颗粒筛分时,振动筛各运动参数对筛分效率的影响,采用平均筛分效率来代表活性炭筛分效果。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来研究圆运动振动筛的振动幅度、运动倾角以及振动频率对筛分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仿真模拟,... 为验证圆运动振动筛在对活性炭颗粒筛分时,振动筛各运动参数对筛分效率的影响,采用平均筛分效率来代表活性炭筛分效果。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来研究圆运动振动筛的振动幅度、运动倾角以及振动频率对筛分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仿真模拟,探讨3个因素之间对活性炭筛分的影响作用。验证结果表明:对筛分效果影响最大的是振动频率,影响最弱的是运动倾角,振动幅度和运动倾角之间具有显著影响作用,在振动幅度为4.21 mm、运动倾角16.07°以及振动频率13.83 Hz时筛分效果达到最大值40.86%。通过该方法优化的圆振动筛,可提高活性炭的筛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物料 圆运动振动筛 响应面分析 离散单元法 平均筛分效率
下载PDF
1-MCP协同活性炭处理抑制鲜切胡萝卜木质化形成研究
18
作者 汤尧 李朝哲 +6 位作者 刘春雨 李学进 罗生虎 沈建铎 刘媛媛 马洁 韩泽云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44-52,共9页
鲜切胡萝卜在贮藏过程易发生木质化,导致品质下降。为探究1-MCP协同活性炭处理对鲜切胡萝卜木质化抑制保鲜效果,文章分析了乙烯利、活性炭、1-MCP和1-MCP协同活性炭等4种处理方式对鲜切胡萝卜硬度、总酚、抗氧化性、PPO、POD、PAL和木... 鲜切胡萝卜在贮藏过程易发生木质化,导致品质下降。为探究1-MCP协同活性炭处理对鲜切胡萝卜木质化抑制保鲜效果,文章分析了乙烯利、活性炭、1-MCP和1-MCP协同活性炭等4种处理方式对鲜切胡萝卜硬度、总酚、抗氧化性、PPO、POD、PAL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协同活性炭处理显著延缓了胡萝卜硬度下降;在贮藏第10 d总酚含量达0.20 mg GAE·g^(−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抗氧化性也保持最高水平;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为0.90μmol TE·g^(−1);PPO、POD活性分别为0.23 U·g^(−1)和61.08 U·g^(−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AL活性和木质素含量分别为81.67 U·g^(−1)和65.88 mg·g^(−1),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1-MCP协同活性炭处理可有效抑制鲜切胡萝卜木质化,提升其贮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MCP 活性炭 DPPH 酶活 木质化 鲜切胡萝卜
下载PDF
改性活性炭对重碳酸矿泉水中镍、钡的吸附研究
19
作者 王松 王菁华 +5 位作者 刘威 孙义敏 李月兴 郭新明 王佳楠 尤秋实 《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34-139,共6页
以五大连池南饮泉重碳酸矿泉水为对象,通过活性炭改性、重金属吸附技术筛选降低矿泉水中镍和钡含量的方法,考察该方法下不同实验条件对两者去除率影响,以确定改性活性炭对镍、钡吸附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硝酸改性可提高活性炭吸附镍、... 以五大连池南饮泉重碳酸矿泉水为对象,通过活性炭改性、重金属吸附技术筛选降低矿泉水中镍和钡含量的方法,考察该方法下不同实验条件对两者去除率影响,以确定改性活性炭对镍、钡吸附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硝酸改性可提高活性炭吸附镍、钡能力;通过硝酸改性以后,活性炭投入量和吸附时间对镍、钡去除率的影响显著(P<0.05);投入量45 g,吸附时间210 min,吸附温度10℃时,改性活性炭可将矿泉水中镍含量降低至4.22μg/L,去除率达93.49%;钡含量降低至60μg/L,去除率达78.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碳酸矿泉水 改性活性炭
下载PDF
核桃青皮改性活性炭对锌离子的吸附研究
20
作者 张少飞 王文蕊 +3 位作者 燕翔 王荣民 聂龙英 余洁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131,共7页
陇南市拥有大量的锌矿和锌冶炼厂,并且拥有大量的核桃青皮资源,基于活性炭对锌离子的吸附作用,本文在不同温度下对核桃青皮进行了炭化,并利用NaCl、HCl和NaOH进行改性,然后考察了不同条件下改性核桃青皮活性炭对含锌废水中锌离子的吸附... 陇南市拥有大量的锌矿和锌冶炼厂,并且拥有大量的核桃青皮资源,基于活性炭对锌离子的吸附作用,本文在不同温度下对核桃青皮进行了炭化,并利用NaCl、HCl和NaOH进行改性,然后考察了不同条件下改性核桃青皮活性炭对含锌废水中锌离子的吸附作用。分析结果表明,500℃条件下炭化的核桃青皮具有最好的吸附性能,记为WP-500;NaOH对WP-500改性效果较好,对锌离子的吸附性能最强,改性后的活性炭记为WP3-500;在WP3-500用量4 g/L、温度30℃、时间30 min的条件下,WP3-500对锌离子的去除率为81.11%,吸附量为10.14 mg/g;动力学分析表明,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可以描述WP3-500对锌离子的吸附行为,其主要受物理吸附控制;相较于玉米秸秆、花生壳和稻壳等废弃生物炭化制备吸附剂,利用核桃青皮制备活性炭的方法更简单、成本更低,而且对锌离子的去除效果更好。本研究为核桃青皮的资源化利用及废水中锌离子的去除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青皮 炭化 活性炭 吸附 含锌废水 锌离子 制备成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