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学诊断中晚期肝癌TACE术后活性病灶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楠 张甜甜 +7 位作者 吕维富 鲁东 周光亚 陈维仕 周春泽 任江涛 陈星星 黄志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3-177,共5页
TACE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手段,但病灶残留或复发是影响TACE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影像学检查在TACE术后随访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中晚期肝癌TACE术后活性病灶的影像学诊断进展与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活性病灶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应用18F-FDG PET/CT检查评价肝泡型包虫病肝内病灶活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韩为清 崔佳宾 杨予川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目的观察18-氟脱氧葡萄糖(18 F-FDG)PET/CT检查对肝泡型包虫病(HAE)患者治疗前后肝内病灶活性的评价作用。方法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09例HAE患者,按体质量服用阿苯达唑脂质剂10 mg·d^-1·kg^-1,治疗6个月。所有患者... 目的观察18-氟脱氧葡萄糖(18 F-FDG)PET/CT检查对肝泡型包虫病(HAE)患者治疗前后肝内病灶活性的评价作用。方法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09例HAE患者,按体质量服用阿苯达唑脂质剂10 mg·d^-1·kg^-1,治疗6个月。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行18 F-FDG PET/CT检查,分析病灶边缘带最大标准放射性摄取值(SUV max)。结果在109例患者中,治疗前PET/CT检查显示HAE病灶多呈混杂密度占位灶,形状不规则,内见钙化灶、液化性坏死区,边界不清晰,多呈侵袭性生长,病灶边缘带见放射性药物分布影,且高于肝脏,病灶内部未见明显放射性分布;在阿苯达唑脂质剂治疗后6个月,PET/CT检查显示75例病灶周边放射性浓聚现象消失或明显降低,34例病灶边缘带放射性分布较治疗前轻度变淡;109例患者在阿苯达唑治疗后病灶边缘增殖浸润带SUV max值为(3.6±1.4),显著低于治疗前【(4.9±1.9),P<0.05】。结论应用18 F-FDG PET/CT检查能够帮助评估HAE病灶活性,从而指导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泡型包虫病 PET/CT检查 18-氟脱氧葡萄糖 病灶活性
下载PDF
应用18F-FDGPET/CT检查评价肝泡型包虫病浸润带药物治疗前后炎性活性的研究
3
作者 阿米娜·依布拉音 秦永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46-0049,共4页
分析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行药物治疗前后18F-FDGPET/CT肝内病灶浸润带的炎性活性。方法 对2021年4月~2023年12月之间的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资料进行搜集,总计2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18F-FDGPET/CT对23例患者进行检查,所有患者均进行药... 分析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行药物治疗前后18F-FDGPET/CT肝内病灶浸润带的炎性活性。方法 对2021年4月~2023年12月之间的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资料进行搜集,总计2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18F-FDGPET/CT对23例患者进行检查,所有患者均进行药物治疗210天,分析治疗后23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肝内病灶的分布、大小、类型,以及对比治疗前后SUVmax值。结果 18F-FDGPET/CT检查表现为,23例患者共30例病灶,病灶类型中液化型为主占比26.67%,病灶类型中钙化型为主占比40.00%,病灶类型中混合型为主占比33.33%,在治疗210天后,继续给予所有23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PET/CT检查,患者病灶直径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放射性摄取程度显著下降,PET/CT检查提示对于治疗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效果佳;经过210天的治疗后,23例患者30个肝泡型包虫病灶治疗前SUVmax值(6.9±2.3)高于治疗后SUVmax值(4.8±1.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5.937,P<0.05)。结论 对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行18F-FDGPET/CT检查对肝内病灶浸润带炎性活性的诊断临床价值较高,可判断药物治疗的疗效及能否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泡型包虫病 18F-FDG PET/CT 肝内病灶活性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肝细粒棘球蚴病手术患者病灶活性状态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侯娇 温浩 +5 位作者 王明坤 蒋铁民 房彬彬 李静 张传山 王慧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9-315,共7页
目的 明确影响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病灶活性状态的主要因素,为提高细粒棘球蚴病的诊疗效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51例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和临床相关资料,应用... 目的 明确影响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病灶活性状态的主要因素,为提高细粒棘球蚴病的诊疗效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51例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和临床相关资料,应用影像学技术,并结合其生物学特性将病灶CE1、 CE2、 CE3分为活性组,病灶CE4、 CE5分为无活性组,以病灶有无活性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构建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病灶活性状态的独立影响因素。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的251例肝细粒棘球蚴病手术患者中,女性占57.0%(143例),高于男性的43.0%(108例);年龄为4~85岁,平均年龄为(41.31±15.05)岁;患者文化程度偏低,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79.3%(199例);居住乡村占比为66.9%(168例),高于居住城市的33.1%(83例);汉族占42.2%(106例),其他少数名族占57.8%(145例);初发占比为78.1%(196例),高于复发的21.9%(55例);有活性病灶占比为76.9%(193例),高于无活性病灶的23.1%(58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民族、有无复发、病灶数、病灶大小以及血液检查指标红细胞、凝血酶原时间、直接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与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的病灶活性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10、 7.797、 2.906、 4.702、 16.520,Z=-1.989、 2.446、 2.003、1.914;P <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影响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病灶活性状态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和病灶大小,年龄越小、病灶越大其病灶活性占比越高(P <0.05)。结论 通过对251例肝细粒棘球蚴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显示,年龄越小和病灶越大是影响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病灶活性状态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病 临床特征 病灶活性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双能CT影像学在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效果判定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5
作者 胡伟 盛兆国 +1 位作者 李正腾 张奉海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1336-1340,共5页
目的:双能CT影像学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效果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40例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的HCC患者影像学资料,术后4周以双能CT扫描检查方式获得常规CT图像和CT双能碘... 目的:双能CT影像学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效果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40例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的HCC患者影像学资料,术后4周以双能CT扫描检查方式获得常规CT图像和CT双能碘图。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CT检查方式对肝癌术后残留病灶的诊断效能;测量患者术后残留病灶与正常肝组织的CT双能碘图的碘浓度值(IC)、标准碘浓度值(NIC),判断其残留病灶活性。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双能CT检测HCC术后残留病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高于常规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双能CT诊断HCC术后残留病灶的AUC为0.861,大于常规CT的0.658。HCC术后残留活性病灶的IC、NIC值高于正常肝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能CT影像学用于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残留病灶检测的临床价值显著,其IC值与NIC值在判断病灶活性程度上有一定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双能CT影像学 常规CT 肝动脉栓塞化疗术 残留病灶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