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逆境下转BADH基因小麦甜菜碱醛脱氢酶活性表达与甜菜碱积累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艳敏 丁占生 +6 位作者 温之雨 蒋春志 李辉 霍云谦 朱至清 陈受宜 郭北海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F09期36-39,共4页
对盐、旱逆境下转BADH基因小麦品系99T6的生长发育、甜菜碱醛脱氢酶活性及甜菜碱积累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转BADH基因株系在盐逆境下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耐盐能力达到100mmol/L;电导率和质膜相对透性表明转基因株系抗膜损伤能力增... 对盐、旱逆境下转BADH基因小麦品系99T6的生长发育、甜菜碱醛脱氢酶活性及甜菜碱积累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转BADH基因株系在盐逆境下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耐盐能力达到100mmol/L;电导率和质膜相对透性表明转基因株系抗膜损伤能力增强;甜菜碱醛脱氢酶活性的增强和甜菜碱积累的增加,说明转基因株系的盐旱逆境抗性是通过甜菜碱积累这一长期、持久的方式解除渗透胁迫,而不是通过脯氨酸积累这种临时的应急反应;以甜菜碱作为靶标性状采用基因工程方法提高植物盐旱耐性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ADH基因 小麦 甜菜碱 抗盐旱耐性 醛脱氢酶 活性表达 胁迫条件
下载PDF
大鼠甘氨肽α-羟化单氧酶在昆虫细胞中的活性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江智红 黄荣 +3 位作者 杨宇虹 吴祥甫 李伯良 王德宝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46-252,共7页
将编码大鼠甘氨肽α-羟化单氧酶(PHM)cDNA基因,插入昆虫杆状病毒转移表达载体pBacPAK8,构建成表达质粒pBacPHM2,与修饰的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BacPAK6线性化DNA共转染秋粘虫细胞Sf21,通过... 将编码大鼠甘氨肽α-羟化单氧酶(PHM)cDNA基因,插入昆虫杆状病毒转移表达载体pBacPAK8,构建成表达质粒pBacPHM2,与修饰的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BacPAK6线性化DNA共转染秋粘虫细胞Sf21,通过同源重组,得到在核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控制下的PHM基因的重组病毒BacPHM。用BacPHM感染Sf21细胞,无血清培养上清在72小时后检测到酰胺化酶最高活力;用细胞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表达产物,胞内及胞外培养上清液中均显示有约41kD的PHM表达产物,胞内、胞外产量分别约为5μg/105细胞数、1μg/ml培养基/105细胞数,且分泌至培养基中的酶活力远高于胞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化 核多角体病毒 活性表达 PHM
下载PDF
来源于豆豉的纳豆激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活性表达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艳燕 李洁 +2 位作者 石衍君 袁琳 许芳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84-287,共4页
目的构建大肠杆菌表达质粒pTYB10 2 ,实现纳豆激酶基因 (nattokinasegene)在大肠杆菌中高活性表达。方法以纳豆芽孢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 ,采用PCR方法分别扩增编码前肽、成熟肽的序列 (pro NK) ,构建大肠杆菌表达质粒pTYB10 2 ,转化大... 目的构建大肠杆菌表达质粒pTYB10 2 ,实现纳豆激酶基因 (nattokinasegene)在大肠杆菌中高活性表达。方法以纳豆芽孢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 ,采用PCR方法分别扩增编码前肽、成熟肽的序列 (pro NK) ,构建大肠杆菌表达质粒pTYB10 2 ,转化大肠杆菌ER2 5 6 6。在IPTG诱导下 ,分别在 37℃ (2h)、30℃ (3h)和 15℃ (14h)培养。结果pTYB10 2能表达有活性的纳豆激酶。SDS PAGE表明 ,15℃表达杂蛋白质更少。结论证明具有 77个氨基酸序列的前肽 (pro序列 )对纳豆激酶的活性表达是必不可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激酶基因 大肠杆菌 表达质粒 活性表达
下载PDF
白细胞及其粘附分子活性表达在体外循环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仇万山 景华 +2 位作者 李德闽 李忠东 胡小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 :探讨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白细胞及其粘附分子表达在体外循环相关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随机连续选取 36例经检查确诊需在CPB下手术的心脏病患者 ,按病种分成 4组 :风心病单瓣组 (Ⅰ )及双瓣组 (Ⅱ )、先天性心脏病紫绀组 (Ⅲ ... 目的 :探讨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白细胞及其粘附分子表达在体外循环相关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随机连续选取 36例经检查确诊需在CPB下手术的心脏病患者 ,按病种分成 4组 :风心病单瓣组 (Ⅰ )及双瓣组 (Ⅱ )、先天性心脏病紫绀组 (Ⅲ )及非紫绀组 (Ⅳ )。分别于术前 (A)、肝素化后 (B)、主动脉开放前 (C)及开放后半小时(D)、鱼精蛋白中和后 (E) 5个时间点 ,分别抽取左右心房血样各 5ml行白细胞计数和CD11b水平测定。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点肺功能改变。每例患者手术前后构成自身对照。 结果 :各组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差异显著 (P <0 .0 5 )。所有患者术中各时间点白细胞计数及跨肺前后的差值均较术前明显升高 ,其中B点升高轻微 ,C、D、E点均明显升高。不同组间变化不一 ,甚至存在显著差异。CD11b作为激活白细胞的表面标记 ,其荧光强度变化与白细胞计数变化相似。 结论 :CPB可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 ,导致白细胞激活。CD11b作为白细胞激活的表面标记物 ,在CPB导致的急性炎症粘附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可作为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附分子 体外循环 急性肺损伤 白细胞 CD11B 分子活性表达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纤维蛋白原浓度与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活性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如辉 刘梅颜 +2 位作者 胡大一 于泓 刘文红 《中国医药导刊》 2004年第6期393-395,共3页
目的:探讨高浓度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活性表达的作用。方法:对60名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检测血小板CD62PE恬性,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分析后根据冠状动脉损害程度评分。所有患者检测FIB... 目的:探讨高浓度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活性表达的作用。方法:对60名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检测血小板CD62PE恬性,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分析后根据冠状动脉损害程度评分。所有患者检测FIB、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分析FIB与血小板CD62PE活性及冠状动脉危险评分的定性和定量关系。结果:以FIB浓度正常值400mg/dL为分界点,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两组,分析两组间的血小板CD62PE活性表达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发现两组间差别明显。偏相关分析在控制了其它危险因素后,显示FIB浓度与CD62PE活性表达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仍呈相关性;进一步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逐步去除高血压、血糖、血脂如TG,CHO,LDL-c等因素的作用后,发现FIB浓度和CD62PE活性表达对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的作用有显著性。结论:高浓度的FIB可促进血小板糖蛋白CD62PE受体的表达,从而促进血小板活化,并且这可能是FIB促进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中间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 活性表达 受体 血小板CD62P 血小板膜糖蛋白 冠心病患者 纤维蛋白原 PE 促进 作用
下载PDF
鼻咽癌中医辨证分型与预后相关性基因活性表达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书静 田道法 李东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5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探讨鼻咽癌辨证分型与其原发灶癌组织中预后相关性基因活性表达的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对60例初诊鼻咽癌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检测其鼻咽活检标本nm23-H1、VEGF(vo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目的 探讨鼻咽癌辨证分型与其原发灶癌组织中预后相关性基因活性表达的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对60例初诊鼻咽癌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检测其鼻咽活检标本nm23-H1、VEGF(vo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活性,并于治疗后随访5年,分析其预后相关性。结果 辨证分型结果,气阴两虚型患者30例(50.0%),气血凝结型18例(30.0%),火毒困结型12例(20.0%)。气阴两虚型组鼻咽活检标本的nm23基因表达阳性率50.0%,VEGF基因表达阳性率70.0%,分别明显低于或高于其他两组(P<0.05),且其5年存活率低,累计复发率高。结论 初诊鼻咽癌气阴两虚证患者nm23-H1活性表达下调,vEGF活性表达上调,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患者 活性表达 预后 相关性 气阴两虚型 初诊 标本 初步研究 VEGF基因
下载PDF
子宫颈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凌斌 祝怀平 +4 位作者 孙敏文 吴竞生 高婷 何晓东 戴海明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1999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在子宫颈癌组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在筛查子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PCRELISA)对21份子宫颈癌组织,10份正常子宫颈组织及不同浓度的He... 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在子宫颈癌组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在筛查子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PCRELISA)对21份子宫颈癌组织,10份正常子宫颈组织及不同浓度的HeLɑ细胞株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在10份正常子宫颈组织中均未测出端粒酶活性;21份子宫颈癌组织中20份有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在所有HeLɑ细胞数≥100的样本中端粒酶活性均为阳性表达。结论:端粒酶活性在子宫颈癌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端粒酶活性的检测也有助于子宫颈癌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端粒酶 活性表达
下载PDF
木糖还原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活性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晓霞 方柏山 李雯君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3-386,共4页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从休哈塔假丝酵母(Candida shehatae)基因组DNA扩增得到了木糖还原酶(Xylose Reductase,XR)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活性表达.重组菌在诱导6 h时的XR表达量最大,约为总蛋白的20%.实验考察不同质量浓度的乳糖和...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从休哈塔假丝酵母(Candida shehatae)基因组DNA扩增得到了木糖还原酶(Xylose Reductase,XR)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活性表达.重组菌在诱导6 h时的XR表达量最大,约为总蛋白的20%.实验考察不同质量浓度的乳糖和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重组菌在以乳糖作为诱导剂时酶活最高为232.38μkat.g-1,以IPTG作为诱导剂时酶活最高为206.04μkat.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还原酶 乳糖诱导 聚合酶链式反应 大肠杆菌 活性表达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的研究(附50例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季苏毅 王小晋 王书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0期581-582,共2页
为探讨端粒酶在消化道肿瘤组织中的活性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5O例消化道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同时检测了24例消化道组织良性切除物。结果显示,胃癌18例,食管癌14例,贲门癌10例,结肠癌8例,这4组患者端... 为探讨端粒酶在消化道肿瘤组织中的活性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5O例消化道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同时检测了24例消化道组织良性切除物。结果显示,胃癌18例,食管癌14例,贲门癌10例,结肠癌8例,这4组患者端粒酶检出率分别为88%(16/18)、79%(11/14)、80%(8/10)、75%(6/8),24例良性切除物无1例阳性,提示端粒酶活性表达与消化道肿瘤发生密切相关,且有可能是消化道肿瘤的一种重要分子标志物,因此对消化道肿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端粒酶 诊断 活性表达 病例分析
下载PDF
基于开放建筑理论的建筑灵活性表达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杰 周静敏 《城市住宅》 2016年第6期32-36,共5页
开放建筑体系作为建筑设计的一种新思路,灵活可变的功能及相关构件可以延长建筑的生命周期,提高绿色可持续性能。本文研究分析了开放建筑体系的特征,并基于开放建筑理论,提出建筑灵活性在新建建筑、改造建筑和历史保护建筑中的不同体现... 开放建筑体系作为建筑设计的一种新思路,灵活可变的功能及相关构件可以延长建筑的生命周期,提高绿色可持续性能。本文研究分析了开放建筑体系的特征,并基于开放建筑理论,提出建筑灵活性在新建建筑、改造建筑和历史保护建筑中的不同体现,以期对相关项目实践特别是绿色住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理论 活性表达 历史保护建筑 建筑体系 建筑设计 生命周期 新建建筑
下载PDF
体腔液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可鸣 居颂光 +1 位作者 谢平 姚芳 《苏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90-392,共3页
目的 探讨伴有体腔积液的患者体腔液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的情况以及端粒酶活性测定在疾病良、恶性质鉴别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以PCR为基础结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Telomerase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TRAP... 目的 探讨伴有体腔积液的患者体腔液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的情况以及端粒酶活性测定在疾病良、恶性质鉴别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以PCR为基础结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Telomerase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TRAP)法对 35例患者体腔液沉淀细胞端粒酶活性进行相对性定量测定 ,并与脱落细胞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平行比较。结果  2 3例恶性肿瘤患者体腔液细胞端粒酶活性测定的平均吸光度值为0 .6 0± 0 .48,显著高于 12例良性疾病患者体腔液细胞的平均值 (0 .0 7± 0 .0 5 ) ,P值小于 0 .0 1,采用端粒酶活性检测法对恶性体腔液脱落细胞进行端粒酶活性测定其阳性率达到 86 .96 % ,高于脱落细胞病理学检查的阳性率(8.70 % ) ,两法对比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体腔液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良性疾病患者的水平 ,端粒酶活性检测法对体腔液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体腔液 TRAP试验 肿瘤 活性表达 检测 诊断 水胸
下载PDF
喉癌下咽癌及其癌前病变端粒酶活性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关方霞 栾信庸 潘新良 《河南肿瘤学杂志》 1998年第3期173-173,共1页
关键词 喉癌 下咽癌 癌前病变 端粒酶 活性表达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端粒酶活性表达与c-Myc基因的相关性
13
作者 顾荣民 俞乔 +2 位作者 赵祥生 何晓松 俞军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74-875,共2页
关键词 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乳腺癌患者 活性表达 C-MYC基因 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 相关性 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 RT-PCR检测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中端粒酶的活性表达
14
作者 胡云 张亚萍 《黑龙江医学》 2000年第12期3-4,共2页
目的 :为明确端粒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活性 ,探索端粒酶活化在子宫内膜癌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用以PCR为基础的端粒重复扩增法 (TRAP)对 57例子宫内膜癌及 1 1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 :子宫内膜癌Ⅰ期、Ⅱ期、... 目的 :为明确端粒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活性 ,探索端粒酶活化在子宫内膜癌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用以PCR为基础的端粒重复扩增法 (TRAP)对 57例子宫内膜癌及 1 1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 :子宫内膜癌Ⅰ期、Ⅱ期、Ⅲ期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的端粒酶活性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 74 % ( 1 7/2 3)、85% ( 1 7/2 0 )、86 % ( 1 2 /1 4 )及9% ( 1 /1 1 )。子宫内膜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结论 :端粒酶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治疗上有望成为行之有效的新的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端粒酶活性 正常 子宫内膜组织 阳性率 活性表达 标本 PCR 诊断和治疗
下载PDF
社会隔离对雌性小鼠动情周期及中枢ERα和TH免疫活性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程广超 杨萍 +2 位作者 赫晨 杨斌 王建礼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4期197-201,共5页
雌激素受体(ERα)和多巴胺(DA)可参与雌性动物动情周期调节,故本研究通过酪氨酸羟化酶(TH)标记DA神经元,探讨了社会隔离对雌性动情周期及ERα和DA的影响.成年雌性ICR小鼠社会隔离10d后,检测其动情周期变化及动情期和动情间期中枢ERα-IR... 雌激素受体(ERα)和多巴胺(DA)可参与雌性动物动情周期调节,故本研究通过酪氨酸羟化酶(TH)标记DA神经元,探讨了社会隔离对雌性动情周期及ERα和DA的影响.成年雌性ICR小鼠社会隔离10d后,检测其动情周期变化及动情期和动情间期中枢ERα-IR和TH-IR神经元表达.结果发现,社会隔离延长了雌鼠的动情前期和动情期(P<0.05),但对动情后期和动情间期没有影响;社会隔离和动情周期均会显著影响终纹床核(BNST)、内侧视前区(MPOA)和下丘脑弓状核(AR)的ERα-IR神经元表达(P<0.05),并对AR的ERα-IR表达和中脑腹侧被盖区(VTA)的TH-IR神经元表达有交互影响(P<0.05),表现为社会隔离减少动情期AR的ERα-IR表达(P<0.05),增加动情期和动情间期TH-IR表达(P<0.05),且对动情期的影响更明显.提示社会隔离会干扰雌鼠的动情周期,ERα和DA在特定脑区的变化对此具有重要调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 雌性小鼠 动情周期 雌激素 多巴胺 免疫活性表达
下载PDF
端粒酶在胃癌、癌前病变中活性表达及临床意义
16
作者 马秀芹 李守霞 +4 位作者 杨建英 王雅英 刘波 杨华堂 赵素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9期751-751,共1页
关键词 端粒酶 胃癌 癌前病变 活性表达
下载PDF
谷氨酰胺转氨酶在Yarrowia lipolytica中的活性表达
17
作者 任蕊蕊 刘松 +2 位作者 李江华 堵国成 陈坚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5,共5页
谷氨酰胺转氨酶(EC2. 3. 2. 13,Transglutaminase,TGase)是一种重要的食品酶。基于N-端酶原区对折叠的重要影响,TGase通常以无活性的酶原(pro-TGase)形式在异源宿主中表达。以茂源链霉菌(Streptomyces mobaraensis) pro-TGase为基因来源... 谷氨酰胺转氨酶(EC2. 3. 2. 13,Transglutaminase,TGase)是一种重要的食品酶。基于N-端酶原区对折叠的重要影响,TGase通常以无活性的酶原(pro-TGase)形式在异源宿主中表达。以茂源链霉菌(Streptomyces mobaraensis) pro-TGase为基因来源,重组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 po1h)为研究对象,通过在pro-TGase插入宿主Kex2蛋白酶识别位点(策略1)和共表达pro-TGase与谷氨酰胺转氨酶激活金属蛋白酶(TAMEP,策略2),使proTGase在Y. lipolytica中表达后被切除酶原区,而直接转化为活性TGase。摇瓶发酵结果显示,策略1和策略2构建得到的重组菌的TGase活力分别为5. 26 U/m L和6. 77 U/m L。酶学性质研究表明,策略1和策略2得到的重组菌的TGase比酶活、Km及kcat/Km均明显优于S. mobaraensis TGase。基于Y. lipolytica食品安全性,研究结果为TGase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型高产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氨酶 YARROWIA lipolytica 活性表达 蛋白酶识别位点 活化蛋白酶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腺苷磷酰硫酸激酶的异源活性表达和酶学性质
18
作者 胥睿睿 王阳 +1 位作者 史仲平 康振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56,共8页
PAPS是生物体内磺化反应的惟一活性磺酸基团供体。腺苷磷酰硫酸激酶是催化APS和ATP生成PAPS和ADP的一类酶。为实现PAPS的酶法合成,作者通过密码子优化来自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USMDU00018547)的腺苷磷酰硫酸激酶... PAPS是生物体内磺化反应的惟一活性磺酸基团供体。腺苷磷酰硫酸激酶是催化APS和ATP生成PAPS和ADP的一类酶。为实现PAPS的酶法合成,作者通过密码子优化来自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USMDU00018547)的腺苷磷酰硫酸激酶编码基因与共表达硫氧还蛋白TrxB,实现了腺苷磷酰硫酸激酶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的异源高活性表达。采用His-Tag标签实现了对腺苷磷酰硫酸激酶的纯化,进一步酶学性质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腺苷磷酰硫酸激酶最适温度、最适pH以及比酶活分别为35℃、7.5和(1.26±0.08)U/mg。腺苷磷酰硫酸激酶的异源活性表达与酶学性质分析为未来实现酶法合成PAPS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PS 腺苷磷酰硫酸激酶 结核分枝杆菌 活性表达 活性分析
下载PDF
肥大细胞糜蛋白酶在瘢痕疙瘩组织的活性表达
19
作者 徐涛 董祥林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302-305,309,共5页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糜蛋白酶在人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表达活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瘢痕疙瘩组织和正常皮肤中肥大细胞的数量和糜蛋白酶的表达,并以RT-PCR和放免法检测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糜蛋白酶mRNA表达活性变化。结果瘢痕...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糜蛋白酶在人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表达活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瘢痕疙瘩组织和正常皮肤中肥大细胞的数量和糜蛋白酶的表达,并以RT-PCR和放免法检测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糜蛋白酶mRNA表达活性变化。结果瘢痕疙瘩组织中肥大细胞数量与糜蛋白酶阳性表达评分为(10±0.25)个/HP、(6.2±0.23)mm2,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的(4±0.22)个/HP、(2.5±0.12)mm2(P<0.01);RT-PCR结果显示瘢痕疙瘩组织中肥大细胞mRNA和糜蛋白酶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皮肤组织明显增高。结论肥大细胞糜蛋白酶存在于瘢痕疙瘩中且活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糜蛋白酶 瘢痕疙瘩 活性表达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表达的研究
20
作者 刘玮 陈平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68-169,共2页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表达 ,探讨端粒酶活性在恶性肿瘤诊断和病情进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改良TRAP -银染法检测 30例乳腺癌端粒酶活性并以 30例癌旁组织作对照。结果 :30例乳腺癌组织 ( 86.67% )表达阳性 ,其中 18例术前...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表达 ,探讨端粒酶活性在恶性肿瘤诊断和病情进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改良TRAP -银染法检测 30例乳腺癌端粒酶活性并以 30例癌旁组织作对照。结果 :30例乳腺癌组织 ( 86.67% )表达阳性 ,其中 18例术前针吸活检组织 ( 83.33% )表达阳性 ,而癌旁组织 ( 13% )表达阳性 ,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0 1)。结论 :端粒酶活性见于绝大多数乳腺癌 ,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端粒酶 活性表达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