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活性追踪法对丁香抗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江慎华 肖敏 +5 位作者 江春霞 刘仁绿 郑烈江 朱晓婷 张良慧 马海乐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63-2067,2151,共6页
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实验室前期经筛选发现,丁香在国家公布的87种药食两用物品原料中抗氧化活性最强。为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丁香抗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氧化修饰作用,本文采用生物活性追踪及... 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实验室前期经筛选发现,丁香在国家公布的87种药食两用物品原料中抗氧化活性最强。为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丁香抗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氧化修饰作用,本文采用生物活性追踪及硫酸铜诱导法,对丁香抗LDL氧化修饰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硫酸铜和LDL浓度分别采用3 mmol/L和4 mg/mL合适。丁香粗提物及其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与水相三个极性部位对LDL氧化均具有相应的抑制能力。在不同极性部位中乙酸乙酯相抑制率最高(85.29±0.02)%,为有效部位。该有效部位对LDL抑制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且对已被氧化修饰的LDL也存在抑制能力。薄层色谱分析发现有效部位主要由8种成分组成。实验证明丁香具有很强的LDL氧化修饰抑制能力,为后续研发抗动脉粥样硬化功能食品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生物活性追踪 低密度脂蛋白 氧化修饰
下载PDF
应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对香椿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昌禄 江慎华 +5 位作者 陈志强 陈勉华 王玉荣 刘常金 周庆礼 夏廉法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9-43,共5页
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将香椿老叶甲醇提取物划分为4个不同极性部位,通过测定其总还原力、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三价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试值,确定香椿老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其组成。结果表明:香椿老叶提取... 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将香椿老叶甲醇提取物划分为4个不同极性部位,通过测定其总还原力、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三价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试值,确定香椿老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其组成。结果表明:香椿老叶提取物中的强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部位,该部位的总还原力相当于467.53mg/g Vc的总还原值,FRAP值相当于10578μmol/g硫酸亚铁的FRAP值,质量浓度50mg/L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2.84%,均比同浓度的2,4-二叔丁基甲基苯酚(BHT)强。相关性研究表明,香椿老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主要在于其含有较高的黄酮类化合物所致。TLC和HPLC分析表明:香椿老叶提取物强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由4个黄酮-糖苷类化合物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 香椿 生物活性追踪 评价
下载PDF
基于活性追踪法的商陆细胞毒活性物质研究
3
作者 陈传平 臧宗武 陈乃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9期117-119,共3页
[目的]初步探明中药商陆卤虫毒活性部位。[方法]干燥的商陆粉末以70%乙醇、80℃提取3 h,减压回收乙醇获商陆乙醇总提物。总提物溶于水,依次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回收萃取液获商陆乙醇总提物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 [目的]初步探明中药商陆卤虫毒活性部位。[方法]干燥的商陆粉末以70%乙醇、80℃提取3 h,减压回收乙醇获商陆乙醇总提物。总提物溶于水,依次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回收萃取液获商陆乙醇总提物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及水相,以卤虫毒活性为评价依据,分别配制0.5、1.0、1.5、2.0 mg/m L溶液,测定其卤虫毒活性。[结果]石油醚相剂量组培养6 h后,各浓度组卤虫校正死亡率均达100%。采用正向硅胶柱50∶1石油醚—乙酸乙酯、10∶1石油醚—乙酸乙酯、3∶1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酸乙酯、甲醇梯度洗脱,将石油醚相分成5个组分不同的部位,各部位的活性均低于石油醚相。[结论]商陆卤虫毒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石油醚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陆 细胞毒 活性物质 活性追踪
下载PDF
活性追踪法分离海洋小红酵母中一个活性环二肽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一书 陈俊 +1 位作者 赵美蓉 王鸿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32,共5页
目的对1株海洋来源的真菌小红酵母Rhodotorula minuta.次级代谢产物进行活性化学成分的分离研究。方法通过抗氧化(DPPH法)和抗肿瘤(MTT法)双模型活性追踪筛选分离菌株发酵液正丁醇萃取部分的活性化学成分,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抗肿瘤... 目的对1株海洋来源的真菌小红酵母Rhodotorula minuta.次级代谢产物进行活性化学成分的分离研究。方法通过抗氧化(DPPH法)和抗肿瘤(MTT法)双模型活性追踪筛选分离菌株发酵液正丁醇萃取部分的活性化学成分,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抗肿瘤机制作初步探究。结果从中得到了1个较高活性环二肽类化合物,利用波谱分析及与文献数据对照等方法鉴定为环亮-异亮氨酸Cyclo(Leu-Ile),为首次从海洋小红酵母菌中分得。在浓度为10μmol.mL-1时,环亮-异亮氨酸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率达73.76%;对HepG2、PC-12、U937肿瘤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0.538,0.635和0.437μmol.mL-1;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环二肽能有效诱导U937细胞凋亡。结论该环二肽在体外具有较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对HepG2、PC12、U937肿瘤细胞具有较好的细胞毒活性,同时也表明海洋真菌是活性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小红酵母 活性追踪 流式细胞仪 环二肽
原文传递
丁香活性物质提取工艺优化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1
5
作者 江慎华 王书源 +3 位作者 马海乐 王振斌 吴士云 王昌禄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2-138,共7页
对丁香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60%乙醇、提取温度60℃、料液比1∶20和提取时间4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率为(10 480.4±40.3)μmol/g,获得的相应丁香粗提... 对丁香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60%乙醇、提取温度60℃、料液比1∶20和提取时间4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率为(10 480.4±40.3)μmol/g,获得的相应丁香粗提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总还原力弱于相同质量浓度的阳性对照BHT和VC(P<0.01或P<0.001),FRAP法抗氧化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弱于相同质量浓度的VC,强于相同质量浓度的BHT(P<0.05、P<0.01或P<0.001);通过生物活性追踪发现丁香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其弱极性的乙酸乙酯部分,该部分100μg/mL质量浓度样液的总还原力达0.634±0.040,FRAP法抗氧化能力达0.433±0.005,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85.294±0.499)%;相关关系表明丁香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为总多酚和总黄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抗氧化活性 提取工艺 生物活性追踪
下载PDF
诃子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工艺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江慎华 吴士云 +3 位作者 马海乐 黄星奕 王振斌 廖亮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0-126,共7页
对诃子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工艺、抗氧化活性及其初步物质基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0%、液料比20、提取温度60℃、提取次数4次、提取时间7 m in;总还原力、FRAP法抗氧化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结果均... 对诃子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工艺、抗氧化活性及其初步物质基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0%、液料比20、提取温度60℃、提取次数4次、提取时间7 m in;总还原力、FRAP法抗氧化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结果均显示诃子粗提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生物活性追踪结果发现,诃子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由存在于乙酸乙酯相的弱极性化合物组成,该相质量浓度为25、50μg/mL样品的总还原力OD700值分别为0.197±0.002和0.380±0.006,FRAP法抗氧化能力OD593分别为0.272±0.023和0.631±0.002,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6.838±0.600)%和(90.318±0.917)%。相关关系表明,诃子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为总黄酮和总多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诃子 抗氧化 提取工艺 生物活性追踪
下载PDF
荷叶活性物质提取工艺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江慎华 马海乐 +3 位作者 王昌禄 王振斌 李永转 廖亮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1-146,共6页
对荷叶活性物质提取工艺与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荷叶抗氧化活性物质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温度80℃、乙醇体积分数60%和料液比1∶20;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研究发现,在极性依次增大的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 对荷叶活性物质提取工艺与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荷叶抗氧化活性物质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温度80℃、乙醇体积分数60%和料液比1∶20;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研究发现,在极性依次增大的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相4个极性萃取组分中,乙酸乙酯萃取组分抗氧化活性(总还原力、FRAP法抗氧化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或P<0.01);通过验证试验发现该组分抗氧化能力(OD593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BHT和GBE(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 抗氧化活性 提取工艺 生物活性追踪
下载PDF
羊栖菜和裙带菜中抗凝血活性物质的初步筛选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承初 周颖 +2 位作者 邬英睿 甘建红 周培根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3-476,共4页
广阔的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海藻系生长于海洋中的低等隐花植物,曾被大量用作工业原料、肥料和饲料.而近年来,其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中国古代<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 广阔的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海藻系生长于海洋中的低等隐花植物,曾被大量用作工业原料、肥料和饲料.而近年来,其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中国古代<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书中曾记载,海藻具有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补肾养心、破血祛瘀和消食驱虫等功效.近代研究表明,海藻中含有多种药理活性很强的成分,如硫酸多糖、海藻氨酸、软骨藻酸、海藻多糖衍生物及生物碱类等,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凝血、抗辐射、抗心血管疾病及增强免疫力等药理功能[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栖菜 裙带菜 抗凝血活性物质 筛选 系统分离 活性追踪 硫酸多糖 岩藻糖
下载PDF
1株白木香内生真菌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冬利 陈玉婵 +2 位作者 李义勇 陶美华 章卫民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5,共5页
采用活性追踪的方法对白木香内生真菌螺旋木霉Trichoderma spiraleA17的抗肿瘤活性代谢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通过凝胶柱层析和反相硅胶柱层析,从其发酵液的活性组分中分离到2个无色针晶化合物,质谱和核磁共振的鉴定结果表明... 采用活性追踪的方法对白木香内生真菌螺旋木霉Trichoderma spiraleA17的抗肿瘤活性代谢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通过凝胶柱层析和反相硅胶柱层析,从其发酵液的活性组分中分离到2个无色针晶化合物,质谱和核磁共振的鉴定结果表明化合物1是一个八氢萘衍生物,命名为木霉酸(Trichodermic acid),化合物2是酪醇(Tyrosol)。活性实验显示化合物1对SF-268、MCF-7和NCI-H460 3种肿瘤细胞株都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活性,而化合物2对这3种肿瘤细胞株只有微弱的增殖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木香 内生真菌 螺旋木霉 抗肿瘤 活性追踪
下载PDF
隐孔菌中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凌云 鲁斌 +2 位作者 余小红 张明芮 华燕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80,共8页
通过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法、2,2'-连氨-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法、水杨酸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隐孔菌碱提物、乙酸乙酯提取物、60%乙醇提取物和水提醇沉物4个粗提部分的抗氧化活... 通过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法、2,2'-连氨-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法、水杨酸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隐孔菌碱提物、乙酸乙酯提取物、60%乙醇提取物和水提醇沉物4个粗提部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乙酸乙酯提取物清除总自由基能力最强,其对ABTS自由基半数清除率(IC_(50))达到(67.43±1.41)mg/L。进一步对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活性追踪分离,得到9个倍半萜类化合物:隐孔酸A三甲酯(1),隐孔酸A(2),隐孔酸D四甲酯(3),隐孔酸D(4),隐孔酸C(5),隐孔酸C五甲酯(6),隐孔酸E五甲酯(7),隐孔酸B三甲酯(8)和隐孔酸B(9),其中化合物1、3、6和8为首次从该种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9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结果显示化合物8有较高抗氧化活性,其(IC_(50)=(5.29±0.25)mg/L,清除能力优于阳性对照V_C,V_C的IC_(50)=(5.76±0.58)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孔菌 倍半萜酸类 抗氧化活性 活性追踪分离 构效关系
下载PDF
猫眼草的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与活性测定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荣 王珏 +2 位作者 吴慧星 李玲 王乃利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研究猫眼草(Euphorbia lunulataBge.)全草抗氧化活性成分。方法以抗氧化活性为指标,运用多种柱色谱等现代分离手段对体积分数60%乙醇提取物进行活性追踪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技术分析确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 目的研究猫眼草(Euphorbia lunulataBge.)全草抗氧化活性成分。方法以抗氧化活性为指标,运用多种柱色谱等现代分离手段对体积分数60%乙醇提取物进行活性追踪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技术分析确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提取物、各流份及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从猫眼草体积分数6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层(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东莨菪素(scopoletin,1)、异嗪皮啶(isofraxi-din,2)、金丝桃苷(hyperin,3)、柚皮素-7-O-β-D-葡萄糖苷(naringenin-7-O-β-D-glucopyranoside,4)、quercetin-3-O-(6″-galloyl)-β-D-galactopyranoside(5)、quercetin-3-O-(2″-galloyl)-β-D-galactopyrano-side(6)、槲皮素(quercetin,7)、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apigenin-7-O-β-D-glucopyranoside,8)。结论化合物1~5首次从猫眼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首次从大戟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6、7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眼草 活性追踪分离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DPPH法
下载PDF
丁香酚的分离及其杀多子小瓜虫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姚嘉赟 徐洋 +5 位作者 袁雪梅 蔺凌云 尹文林 潘晓艺 郝贵杰 沈锦玉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9-674,共6页
利用不同极性大小的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甲醇回流提取丁香制备粗提物,进行杀灭多子小瓜虫幼虫和包囊的药效活性追踪,确定丁香杀虫的活性部位为石油醚提取部分,进而利用硅胶柱层析和中压制备液相等分离技术结合活性追逐试验追... 利用不同极性大小的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甲醇回流提取丁香制备粗提物,进行杀灭多子小瓜虫幼虫和包囊的药效活性追踪,确定丁香杀虫的活性部位为石油醚提取部分,进而利用硅胶柱层析和中压制备液相等分离技术结合活性追逐试验追踪分离丁香石油醚提取物(对多子小瓜虫幼虫和包囊的100%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50mg/L和80mg/L),最终分离获得一种杀虫活性物质,经质谱、核磁氢谱、核磁碳谱等多种波谱分析技术确定该活性物质为丁香酚。体外杀虫结果表明,丁香酚对多子小瓜虫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其对幼虫15min、1h、2h、3h和4h的半数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6.21(5.85~6.65)mg/L、3.50(3.24~3.84)mg/L、2.90(2.62~3.22)mg/L、2.33(2.10~2.50)mg/L和2.15(1.98~2.32)mg/L,对幼虫4h的100%杀灭的质量浓度为3.5mg/L,对包囊6h的100%杀灭质量浓度为3.5mg/L。结果表明,丁香酚是一种具有较好开发前景的杀多子小瓜虫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酚 多子小瓜虫 活性追踪 杀虫活性
下载PDF
海绵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一种活性代谢产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方玉春 李凌绪 +5 位作者 朱天骄 蔡生新 顾谦群 朱伟明 王长云 郝双红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42-744,共3页
研究海绵来源真菌Aspergillus repens发酵产物中的活性代谢产物。分离培养微生物进行活性筛选,采用活性追踪的方法、利用色谱手段分离获得单体化合物,根据波谱分析及其理化性质确定其结构,利用SRB评价单体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利用纸片... 研究海绵来源真菌Aspergillus repens发酵产物中的活性代谢产物。分离培养微生物进行活性筛选,采用活性追踪的方法、利用色谱手段分离获得单体化合物,根据波谱分析及其理化性质确定其结构,利用SRB评价单体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利用纸片法测定单体化合物的抗植物病菌活性。获得1个萘并吡喃酮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3,4-二氢-9,10-二羟基-7-甲氧基-3-甲基-1H-萘并[2,3c]吡喃-1-酮(Semivioxanthin)。该化合物对肿瘤细胞A-549、HL-60和BEL-7402有一定抑制作用,对植物致病菌作用较强。海绵微生物代谢产物是发现活性物质重要资源,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微生物 抗肿瘤 活性追踪分离 植物致病菌 抗菌活性
下载PDF
海洋来源塔宾曲霉LWG-42菌株的鉴定及其抗氧化活性化合物的分离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郭雷 王聪 +1 位作者 郭家才 郑洪伟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30-35,共6页
鉴定1株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海洋真菌LWG-42菌株,分离鉴定其抗氧化活性化合物。通过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对菌株LWG-42进行鉴定;利用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测定抗氧化活性,通过溶剂萃取和柱层析分离LWG-42菌株产生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通过... 鉴定1株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海洋真菌LWG-42菌株,分离鉴定其抗氧化活性化合物。通过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对菌株LWG-42进行鉴定;利用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测定抗氧化活性,通过溶剂萃取和柱层析分离LWG-42菌株产生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通过化合物的波谱特征鉴定其结构。菌株LWG-42被鉴定为塔宾曲霉(Aspergillus tubingensis);从其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aurasperone A和aurasperone B,aurasperone A、B清除DPPH自由基的EC50值分别为0.18和0.11 mg/m L。实验结果为进一步开发这两个化合物在药品、化妆品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塔宾曲霉 抗氧化活性 菌株鉴定 活性追踪分离
下载PDF
海蛾活性部位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锋 裴世锋 石贤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46-1552,共7页
目的从中药材海蛾中分离具有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活性的组分,并探讨其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对海蛾乙醇浸提物进行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分离抗肿瘤活性组分;采用MTT法评价其对肿瘤细胞的... 目的从中药材海蛾中分离具有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活性的组分,并探讨其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对海蛾乙醇浸提物进行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分离抗肿瘤活性组分;采用MTT法评价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AO/EB、PI及Annexin V-FITC/PI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其诱导凋亡作用;通过分析肿瘤细胞中caspase-3活性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探讨其诱导凋亡的可能机制。结果从海蛾中分离得到了具有较高HeLa细胞抑制活性的组分C22,得率为0.73‰,IC50为36.3 mg·L-1;组分C22作用于HeLa细胞后,可致细胞处于亚二倍期的比例增加、磷脂酰丝氨酸外翻等典型细胞凋亡现象,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组分C22可下调HeLa细胞Bcl-2的表达,降低胞内Bcl-2/Bax比例,增加caspase-3酶活性。结论海蛾活性组分C22能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其诱导凋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线粒体途径的Bcl-2/caspase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蛾 HELA细胞 生物活性追踪 诱导凋亡 流式细胞术 Bcl-2 CASPASE-3
下载PDF
乌桕叶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叶舟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1-235,共5页
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G+)为供试菌,对乌桕(Sapium sebiferum)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乌桕叶不同溶剂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有很大区别,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强;... 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G+)为供试菌,对乌桕(Sapium sebiferum)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乌桕叶不同溶剂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有很大区别,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乌桕叶乙醇提取物之乙酸乙酯可溶部抑菌活性最强,乙酸乙酯可溶部经柱层析分离,所得流分皆无明显抑菌活性,各成分间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 生物活性追踪 抑菌活性
下载PDF
独角莲抗肿瘤活性成分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宁停波 李涛 +3 位作者 姜宇珺 梁红宝 姚景春 张贵民 《中南药学》 CAS 2021年第6期1067-1070,共4页
目的对独角莲的抗肿瘤活性成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通过抑瘤活性检测追踪活性部位,采用水提醇沉法以及离子交换树脂法对独角莲水提物进行HPLC分离纯化。结果活性追踪法研究结果显示,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组分Fr.2和Fr.4对小鼠S180实体瘤... 目的对独角莲的抗肿瘤活性成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通过抑瘤活性检测追踪活性部位,采用水提醇沉法以及离子交换树脂法对独角莲水提物进行HPLC分离纯化。结果活性追踪法研究结果显示,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组分Fr.2和Fr.4对小鼠S180实体瘤具有显著的抑瘤活性;组分Fr.4经HPLC纯化得单体化合物1,通过MS、NMR以及与对照品比对确定其为L-精氨酸。用同等剂量的L-精氨酸对照品作对照,发现抑瘤活性与化合物1基本一致。结论初步证明独角莲抗肿瘤活性的有效成分之一是L-精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角莲 抗肿瘤活性 离子交换树脂 活性追踪 L-精氨酸
下载PDF
铁钉菜化学成分的研究(3) 被引量:12
18
作者 汤海峰 易杨华 +3 位作者 姚新生 吴久鸿 张淑瑜 许强芝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9-273,共5页
目的 :对铁钉菜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稻瘟霉模型生物活性追踪方法 ,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 ,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 7个化合物 :(2S) 1 O 十六碳酰基 2 O (11Z 十八碳烯酰基 ) 3 O β D... 目的 :对铁钉菜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稻瘟霉模型生物活性追踪方法 ,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 ,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 7个化合物 :(2S) 1 O 十六碳酰基 2 O (11Z 十八碳烯酰基 ) 3 O β D 吡喃半乳糖基甘油 (I) ,(2S) 1 O 十六碳酰基 2 O 十四碳酰基 3 O (6 ' 硫代 α D 脱氧吡喃葡萄糖基 )甘油 (Ⅱ ) ,(2S) 1 O 十六碳酰基 2 O 十六碳酰基 3 O (6 ' 硫代 α D 脱氧吡喃葡萄糖基 )甘油 (Ⅲ ) ,(2S) 1 O 十六碳酰基 2 O (11Z 十八碳烯酰基 ) 3 O (6 ' 硫代 α D 脱氧吡喃葡萄糖基 )甘油 (Ⅳ ) ,硬脂酸 (V) ,肉豆蔻酸甲酯 (Ⅵ )和棕榈酸 (Ⅶ )。结论 :I~Ⅵ系首次从铁钉菜中得到 ;I,Ⅱ ,Ⅳ为新天然产物 ,I~Ⅳ具有诱导稻瘟霉菌丝变形活性和较弱的肿瘤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钉菜 化学成分 稻瘟霉模型生物活性追踪方法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枫桦抗肿瘤活性化学成分的追踪分离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方玉春 邵长伦 +4 位作者 曹秀萍 朱伟明 顾谦群 尹志伟 王长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96-98,共3页
目的研究枫桦Betula costata的抗肿瘤活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分离枫桦树皮中的抗肿瘤活性化学成分,通过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氯仿萃取相是枫桦活性部分,从中分离获得5个五环三萜类化合... 目的研究枫桦Betula costata的抗肿瘤活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分离枫桦树皮中的抗肿瘤活性化学成分,通过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氯仿萃取相是枫桦活性部分,从中分离获得5个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反式咖啡酸白桦醇酯(Ⅰ)、白桦脂醇(Ⅱ)、羽扇豆醇(Ⅲ)、白桦脂酸(Ⅳ)、白桦酮酸(Ⅴ)。这些化合物对Bel-7402、B16和A549肿瘤细胞显示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活性。结论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桦 抗肿瘤 活性追踪分离 五环三萜
原文传递
海洋真菌Aspergillus sydowii MNP12010103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鸿 叶健军 +1 位作者 周启春 赵美蓉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5-460,共6页
为研究海洋真菌萨氏曲霉(Aspergillus sydowii)MNP12010103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肿瘤活性,采用活性导向方法以及大孔树脂、硅胶、Sephedax LH-20、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并经波谱分析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 为研究海洋真菌萨氏曲霉(Aspergillus sydowii)MNP12010103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肿瘤活性,采用活性导向方法以及大孔树脂、硅胶、Sephedax LH-20、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并经波谱分析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环(亮氨酸-脯氨酸)(化合物1),1,8-二羟基蒽醌(化合物2),5-吲哚醛(化合物3),大黄素-6-甲醚(化合物4),5-α-胆甾烷-3-酮(化合物5),尿嘧啶(化合物6),胸苷(化合物7)。其中,5-α-胆甾烷-3-酮(化合物5)为首次从微生物中分离得到;1,8-二羟基蒽醌(化合物2)为首次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化合物3和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菌株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抑制PANC-1细胞的IC50值为45.47μg/mL;化合物4抑制PC-3细胞的IC50值为53.97μg/mL;化合物2和化合物4浓度为100μ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均超过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抗肿瘤 抗氧化 活性追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