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血解毒Ⅰ号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实验验证
1
作者 汤紫薇 谷依檬 +2 位作者 吴艳艳 杨琳 薛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3期5-12,17,共9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活血解毒Ⅰ号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活血解毒Ⅰ号方活性成分及其靶点,采用Uniprot蛋白质数据库标准化蛋白质靶点信息。通过在...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活血解毒Ⅰ号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活血解毒Ⅰ号方活性成分及其靶点,采用Uniprot蛋白质数据库标准化蛋白质靶点信息。通过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Gene Cards、Drug Bank数据库获取动脉粥样硬化相关靶点基因,筛选药物和疾病共同靶点,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并筛选关键活性成分。通过STRING平台构建共同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关键靶点基因。采用Ma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药物-靶点-通路”多维网络图。选用SPF级8周龄雄性ApoE小鼠30只,体重18~22 g,通过高脂饲料喂养12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模型组、他汀组、活血解毒Ⅰ号方组,每组10只,另选相同周龄及遗传背景的雄性C57BL/6J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他汀组予阿托伐他汀3.400 mg/(kg·d),活血解毒Ⅰ号方组予药液2.171 g/(kg·d),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四组均灌胃12周。实验结束后采用比色法检测四组血脂指标,对主动脉行HE染色及斑块比例定量分析,Western blot检测四组主动脉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aspase-3和核因子-κBp65(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共筛选出活血解毒Ⅰ号方活性成分25个,潜在靶点214个,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共同靶点118个。GO分析显示2 173个结果包括通路165条。活血解毒Ⅰ号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黄芩素、β-谷甾醇、鞣花酸、小檗浸碱、非洲防己碱、小檗碱等,可调控TNF、AKT1、IL-6、VEGFA、TP53、IL-1B、JUN、CASP3、PTGS2、PPARG等相关靶点,并可能通过TNF、Toll样受体、NF-κB、HIF-1、PI3K-Akt、细胞凋亡、T细胞受体、MAPK、Foxo等信号通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正常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活血解毒Ⅰ号方组血清TC、TG、LDL-C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主动脉根部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主动脉根部无粥样斑块沉积,余各组主动脉根部管壁均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粥样斑块沉积。斑块比例定量分析显示,活血解毒Ⅰ号方组斑块面积占血管面积的比例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TNF-α、IL-6、caspase-3、NF-κBp65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活血解毒Ⅰ号方组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活血解毒Ⅰ号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作用网络,实验验证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相关炎症通路及细胞凋亡有关,为活血解毒Ⅰ号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应用提供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解毒ⅰ号方 动脉粥样硬化 网络药理学 炎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