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脐血移植的活CD34+干细胞数量:移植之前哪种指标最有代表性?
1
作者 赵国胜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4年第4期381-381,共1页
关键词 脐血移植 cd34+干细胞数量 移植 检测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对子宫内膜干细胞移植治疗薄型子宫内膜大鼠子宫内膜CD34、整合素α_(ν)β_(3)、LI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尹晓丹 杨维 +2 位作者 辛明蔚 武颖 何军琴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5期997-1003,共7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子宫内膜干细胞(EDSCs)移植治疗薄型子宫内膜模型大鼠子宫内膜CD34、整合素α_(ν)β_(3)、白细胞抑制因子(LIF)表达的影响。方法从8周龄雌性SD大鼠子宫内膜中分离提取EDSCs,采用机械分离与两步酶消化法,实验选用...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子宫内膜干细胞(EDSCs)移植治疗薄型子宫内膜模型大鼠子宫内膜CD34、整合素α_(ν)β_(3)、白细胞抑制因子(LIF)表达的影响。方法从8周龄雌性SD大鼠子宫内膜中分离提取EDSCs,采用机械分离与两步酶消化法,实验选用纯度较高的第3代细胞,分别采用尾静脉和宫腔注射的方法移植到实验大鼠体内;采用雌性SD大鼠宫腔灌注95%无水乙醇及灌胃羟基脲+尾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苷方法建立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联合模型;将42只实验大鼠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EDSCs+尾静脉注射组、EDSCs+宫腔注射组、EDSCs+尾静脉注射+中药组、EDSCs+宫腔注射+中药组,每组6只;各干预组分别给予BMSCs静脉或宫腔移植并联合中药干预后经过大鼠3个动情周期,处死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检测子宫内膜中CD34、整合素α_(ν)β_(3)及LIF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CD34、整合素α_(ν)β_(3)、LIF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0.080±0.008比0.210±0.015、0.088±0.018比0.267±0.037、0.065±0.011比0.239±0.019,均P<0.01),EDSCs+宫腔注射+中药组大鼠子宫内膜整合素α_(ν)β_(3)、LIF的表达高于EDSCs+宫腔注射组(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CD34、整合素α_(ν)β_(3)、LIF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EDSCs+宫腔注射组大鼠子宫内膜CD34表达高于EDSCs+尾静脉注射组(P<0.05),EDSCs+尾静脉注射+中药组、EDSCs+宫腔注射+中药组高于EDSCs+宫腔注射组(P<0.05);EDSCs+宫腔注射组、EDSCs+尾静脉注射+中药组整合素α_(ν)β_(3)的表达高于EDSCs+尾静脉注射组(P<0.05),EDSCs+宫腔注射+中药组高于EDSCs+宫腔注射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能显著增加EDSCs移植治疗薄型子宫内膜大鼠子宫内膜CD34、整合素α_(ν)β_(3)、LI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型子宫内膜 补肾血方 子宫内膜干细胞 cd34 整合素α_(ν)β_(3) 细胞抑制因子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薄型子宫内膜大鼠子宫内膜CD34、整合素ανβ3、LI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尹晓丹 何军琴 +3 位作者 辛明蔚 武颖 韩倩 杨维 《北京中医药》 2021年第7期703-709,共7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stem cells,BMSCs)移植治疗薄型子宫内膜模型大鼠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细胞标志蛋白CD34、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物整合素ανβ3、白细胞抑制因子(LIF)表达的影响。方法从6~8周...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stem cells,BMSCs)移植治疗薄型子宫内膜模型大鼠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细胞标志蛋白CD34、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物整合素ανβ3、白细胞抑制因子(LIF)表达的影响。方法从6~8周龄雄性SD大鼠股骨骨髓中分离提取BMSCs,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将其纯化,实验选用纯度较高的第3代细胞,分别采用尾静脉(IV)和宫腔注射(IU)的方法移植到雌性SD大鼠体内;给予雌性SD大鼠宫腔灌注95%无水乙醇及灌胃羟基脲加尾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苷,建立肾虚血瘀薄型子宫内膜模型;将实验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BMSCs+IV组、BMSCs+IU组、BMSCs+IV+中药组、BMSCs+IU+中药组;各干预组分别给予BMSCs静脉或宫腔移植并联合中药干预后经过大鼠3个动情周期,处死取材。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子宫内膜中CD34、整合素ανβ3及LIF的表达情况。结果 BMSCs+IV组、BMSCs+IU组、BMSCs+IV+中药组、BMSCs+IU+中药组均能一定程度地增加子宫内膜CD34、整合素ανβ3、LIF的表达(P <0.05);在免疫组化检测整合素ανβ3表达方面,BMSCs+IV组与BMSCs+I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BMSCs+IV+中药组与BMSCs+IV组,BMSCs+IU+中药组与BMSCs+IU组在免疫组化检测整合素ανβ3表达及Western blot检测整合素ανβ3、LIF表达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尾静脉注射BMSCs增加整合素ανβ3表达优于宫腔注射BMSCs,加用补肾活血方后能更好地增加整合素ανβ3和LI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血方 薄型子宫内膜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cd34 整合素ΑΝΒ3 LIF
下载PDF
同胞相合移植单个核细胞和CD34+细胞输入数量与造血重建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万鼎铭 索金艳 +6 位作者 孙慧 孙玲 谢新生 王桂菊 姜中兴 袁小庚 成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54-655,共2页
近年来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BSCT)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有取代骨髓移植的趋势。
关键词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单个核细胞数量 cd34+细胞数量 造血重建
下载PDF
活血生肌汤联合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干预大鼠糖尿病足溃疡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何雄文 牛美兰 《中医研究》 2018年第5期63-66,共4页
目的:观察活血生肌汤联合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对大鼠糖尿病足溃疡模型新生血管形成及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80只,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禁食12 h,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液氮棉签法复制糖尿病足溃疡模型;将造模成功... 目的:观察活血生肌汤联合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对大鼠糖尿病足溃疡模型新生血管形成及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80只,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禁食12 h,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液氮棉签法复制糖尿病足溃疡模型;将造模成功的60只大鼠随机法分为模型对照组、外周血干细胞组、活血生肌汤+外周血干细胞组,每组20只。在高脂饲料喂养下,各组大鼠在抗感染、胰岛素降糖的基础上,活血生肌汤+外周血干细胞组用活血生肌汤0.8 g/kg灌胃,同时在足溃疡边缘处注射0.1m L细胞悬液;模型对照组、外周血干细胞组灌服等体积的质量分数为5 g/L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治疗30 d。观察溃疡面积、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溃疡局部组织中VEGF mRNA表达,溃疡局部组织CD34、CD44、CD38蛋白表达。结果:(1)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外周血干细胞组血清VEGF水平、溃疡局部组织中VEGF mRNA表达不明显(P>0.05);活血生肌汤+外周血干细胞组的血清VEGF水平、溃疡局部组织中VEGF 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与外周血干细胞组对比,活血生肌汤+外周血干细胞组血清VEGF水平增加(P<0.05)、溃疡局部组织VEGF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2)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外周血干细胞组的CD44表达变化不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4、CD38表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血生肌汤+外周血干细胞组局部溃疡组织CD34、CD44、CD38表达升高(P<0.01)。与外周血干细胞组对比,活血生肌汤+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组CD34、CD44、CD38表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外周血干细胞组、活血生肌汤+外周血干细胞组溃疡面的长径、短径均缩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外周血干细胞组对比,活血生肌汤+外周血干细胞组溃疡面的长径、短径均缩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活血生肌汤联合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可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与溃疡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血生肌汤/治疗应用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mRNA cd38 cd34 cd44 动物模型 大鼠
下载PDF
1727份公共库脐带血的质量分析——附23份库存脐带血干细胞解冻质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秋实 马良艳 +7 位作者 张晋 佟海侠 王殿昌 段小晶 吴思梦 袁哲 王哲 刘学勇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17-1321,共5页
目的评估公共库存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质量及脐血库用于质控的血样是否能够正确反应实际血袋内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活性和数量。方法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按照Rubinsten标准分离入库保存的1 727例合格脐带血造血干细胞,通过流式细... 目的评估公共库存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质量及脐血库用于质控的血样是否能够正确反应实际血袋内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活性和数量。方法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按照Rubinsten标准分离入库保存的1 727例合格脐带血造血干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和集落培养法计算造血干细胞数量,血细胞计数仪计数细胞数量、应用气相液氮系统深低温冷冻造血干细胞。分析入库细胞总数(TNC)的影响因素,以及与CD34+总数、集落形成单位(CFU-C)总数的相关性;对冷冻时间>24个月的23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解冻后,分析解冻前后血袋、冷冻麦管内和冻存管内的细胞数、CFU-C产率、CD34+百分比、活细胞比率,并推算血袋内TNC、CD34+细胞数、CFU-C总数。结果1 727份脐带血平均血量为(96.62±20.41)m L,入库TNC、CD34+总数、CFU-C总数分别为(9.88±2.54)×108个、(2.76±1.85)×106个、(11.05±7.72)×105个,CD34+总数和CFU-C总数与TNC相系数均为0.49,CD34+百分比与CFC产率相关系数为0.80。23份解冻脐带血冷冻前后血袋、冷冻管和冷冻麦管内WBC(×109/L)分别为28.03±8.01、22.55±6.56、20.43±5.23,TNC(×108)为10.74±3.33、58±2.90、7.78±2.28、7.97±2.73、台盼兰拒染率(%)99.0±0、83.04±6.21、78.9±6.56、80.43±6.01(P<0.01);冷冻前和解冻后血袋、冷冻管,冷冻麦管的CFU-C产率(/105)分别为159.9±45.8、149.2±37.4、91.6±35.8、155.0±41.2,冷冻管内CFU-C产率明显下降(P<0.05);冷冻前和解冻后血袋、冷冻管,冷冻麦管的CFU-C总数(×105)分别为159.9±45.8、149.2±37.4、91.6±35.8、155.0±41.2,解冻后冷冻管内CFU-C总数下降明显(P<0.05);血袋、冷冻管和麦管内的小细胞数量(×108)分别为3.92±1.40、3.95±1.77、3.86±1.46、4.05±1.52,CD34+总数(×106)为3.23±1.84、3.02±1.88、3.12±1.85、3.62±3.07。结论公共库入库的1 727份脐带血符合国际通用标准;解冻后检测分析发现,脐带血冷冻后丢失的细胞以成熟的粒细胞为主,冷冻解冻后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符合临床应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血 造血干细胞 细胞总数 cd34+ 集落形成单位(CFU-C) 细胞冷冻保存 公共脐血库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效率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于红 张明 崔丽杰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64-264,共1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的效率与安全性。方法:我院2003年11月至2004年8月收治的45例AMI患者,入院后在常规急性心肌梗塞 (AMI)药物与介入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包涵体型G-CSF(...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的效率与安全性。方法:我院2003年11月至2004年8月收治的45例AMI患者,入院后在常规急性心肌梗塞 (AMI)药物与介入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包涵体型G-CSF(商品名:惠尔血)或分泌型G-CSF(商品名:金磊赛强),300~600μg/d皮下注射,连续5 d,第6 d经美国Baxter公司生产的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外周血干细胞,然后进行经皮经腔冠状动脉内移植,进一步治疗AMI。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前及动员后第3、 4、5、6、7 d行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检查,经流式细胞仪测定CD34+的细胞数量。并在外周血干细胞同时观察其副作用。结果:在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前及动员后第3、4、5、6、7 d外周血中WBC数量分别为 (8.42±2.59)×109/L、(31.28±8.34)×109/L、(35.24±9.38)×109/L、(37.03±13.07)×109/L、(35.34 ±14.68)×109/L、(20.35±9.22)×109/L;CD34+量分别为(14.89±11.46)×106、(67.78±50.88)× 106、(124.79±136.13)×106、(208.92±206.97)×106、(206.10±164.57)×106、(66.63±56.56)×106; 在动员前及动员后第3、4、5、6、7 d外周血中WBC,CD34+量与动员时间变化曲线均显示曲线高峰在动员后第5 d;患者外周血中CD34+细胞数量与WBC数量变化呈正相关(r=0.835),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时不良反应占37.8%(17/45),其中骨痛发生率为15.6%(7/45),低热约6.7%(3/45),乏力约4.4%(2/45),皮疹约4.4%(2/45),心衰加重约4.4%(2/45),自发性脾栓塞约2.2%(1/45);无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AMI患者应用G-CSF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安全可行;外周血中CD34+细胞数量与WBC变化曲线高峰均出现在第5 d,且WBC与CD34+细胞数量之间具有正相关,与体重、年龄、性别、AMI时间,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动员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安全性观察 cd34^+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Baxter公司 细胞分离机 细胞数量 外周血白细胞 变化曲线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51例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8
作者 陈瑶 陆道培 +11 位作者 刘开彦 董陆佳 任汉云 黄晓军 陈欢 刘代红 江倩 陈育红 许兰平 张耀臣 路瑾 高志勇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总结2001年11月至200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50例患者151次alloHSCT的临床资料。分析了受者年龄,供受者性别,供受者性别异同,供受者血型异同,...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总结2001年11月至200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50例患者151次alloHSCT的临床资料。分析了受者年龄,供受者性别,供受者性别异同,供受者血型异同,患者移植前巨细胞病毒(CMV)、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测,疾病种类、状态、病程,干细胞来源,HLA配型,预处理方案[含全身照射(TBI)或不含TBI],GVHD预防方案[含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或不含ATG],回输CD34+细胞、CD3+细胞数量,早期植活(≤14天或>14天)及移植早期感染(除外CMV感染)等因素与aGVHD发生的关系。结果60例患者发生Ⅰ~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40.2%,发生时间为第1天至第85天,中位时间为第21天,其中43例发生Ⅰ~Ⅱ度aGVHD,17例发生Ⅲ~Ⅳ度aGVHD。完全缓解率为63.6%。发生Ⅰ~Ⅱ度aGVHD的患者早期生存率>90%,发生Ⅲ~Ⅳ度aGVHD的患者早期生存率为4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受者年龄,供受者性别,供受者性别差异,供受者血型差异,疾病诊断,疾病状态,疾病病程,预处理方案(含TBI或不含TBI),移植物来源,回输CD34+细胞、CD3+细胞数量,早期植入以及移植早期感染均与aGVHD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Coxregression)确定HLA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VHD 患者 受者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HLA配型 危险因素 细胞数量 疾病状态 cd34^+细胞
原文传递
IL-11及可溶性gp130在自体外周血动员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9
作者 李彩霞 吴德沛 +4 位作者 朱一蓓 季玉红 殷昌硕 王月丹 张学光 《苏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0期885-887,共3页
目的 探讨IL - 11及sgp130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动员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生物学活性检测和ELISA检测方法分别对造血动员患者的血清IL - 11及sgp130含量进行动态观测 ,同时通过流式细胞仪及细胞计数观察患者外周血CD34... 目的 探讨IL - 11及sgp130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动员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生物学活性检测和ELISA检测方法分别对造血动员患者的血清IL - 11及sgp130含量进行动态观测 ,同时通过流式细胞仪及细胞计数观察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变化 ,对整个动员过程中的上述指标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在动员过程中 ,患者外周血CD34+造血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与血清中IL - 11水平呈平行性升高 ,而血清中sgp130的含量在动员过程中呈下降趋势。 结论 自体干细胞移植造血过程中 ,血清IL - 11和sgp130的含量与患者CD34+细胞数、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有一定的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1 可溶性GP130 其意义 自体外周血 cd34^+造血细胞 SGP130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cd34^+细胞 自体干细胞移植 血小板计数 ELISA 流式细胞 细胞 动态观测 检测方法 性检测 细胞计数 数量变化 动态观察 下降趋势
下载PDF
高压氧对干细胞释放的影响
10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68-468,共1页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对骨髓中干/祖细胞释放的影响。方法与结果 将患肿瘤而接受放疔患者的外周血置于HBO(2ATA)环境中2h,发现其CD34+细胞总数增加1倍;经20次HBO暴露后,尽管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没有显著升高,但CD34+细胞数量增...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对骨髓中干/祖细胞释放的影响。方法与结果 将患肿瘤而接受放疔患者的外周血置于HBO(2ATA)环境中2h,发现其CD34+细胞总数增加1倍;经20次HBO暴露后,尽管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没有显著升高,但CD34+细胞数量增加近8倍。每100 000单核细胞中克隆形成细胞(CFCs)数量从(16±2)上升至(26±3)。增加的CFCs都是CD34+亚群,且只在HBO作用后立即采集的标本中出现细胞增加现象;后裔细胞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受体和基质来源生长因子受体呈高比例表达。在小鼠动物实验中,HBO使外周血干细胞因子含量上升50%,表达干细胞抗原-1和CD34的细胞数量升高3.4倍,CFCs数量升高1倍。经HBO暴露后,骨髓中NO浓度上升至(1008±255)nM;敲除内皮NO合成酶基因的小鼠经HBO作用后未观察到干细胞释放加强。另外,实验前使用NO合成酶抑制剂的野生型小鼠经HBO暴露后,其干细胞因子和循环干细胞数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HBO能通过刺激NO合成,促进干/祖细胞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释放 高压氧(HBO) NO合成酶抑制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高压氯 cd34+ 干细胞数量 生长因子受体 细胞总数 克隆形成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